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设计计算_厌氧系统酸化修复及快速启动工艺

1、厌氧消化技术概况

厌氧消化技术是在厌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或者兼性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并获得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垃圾无害化和减量化,还可以获得生物能一甲烷和氢气,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厌氧消化技术在世界范围有着广泛的应用。

2、厌氧消化基本原理

厌氧消化过程主要划分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四个阶段(图1.1)。

f733b5aad35e9fd464fa48ca7a12935f.png

3、 厌氧系统失稳

全规模运行的厌氧消化反应器由于底物成分波动、毒性物质积累、污泥老化等问题存在,经常会出现过程失稳现象。其中又以厌氧酸化最为典型。厌氧系统一旦失稳,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且检修期长,检修费用高,因此,如何保障厌氧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3.1 酸化原因

在厌氧微生物中,产甲烷菌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如温度、pH值、碱度及有毒物质等。所以当厌氧系统的环境影响因子发生变化时,厌氧系统就会出现问题,产甲烷菌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而非产甲烷菌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小这样酸化阶段正常产酸,而产生的挥发酸不能及时有效地被产甲烷菌利用,从而在厌氧体系中积累,二者动态平衡被破坏,反应系统出现酸化。

3.2 酸化预警指标

3.2.1  挥发性脂肪酸( VFAs )

VFAs是厌氧代谢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其累积反映了产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间的解耦联作用。长期以来都是将系统中VFAs的浓度作为准确控制厌氧消化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并开发了一系列VFAs的在线监测技术(如下图)。 彭绪亚,贾传兴,潘坚,等.在《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系统酸化预警指标》中指出当VFAs>3000mgCOD/L时,系统出现酸化。用 VFAs 作为预警指标可以提前3 天预判系统酸化的发生。

3.2.2 丙酸

丙酸是厌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甲烷产量的35%是由丙酸转化而来,与其他中间产物相比,丙酸向甲烷的转化速率是最慢的,是整个产甲烷过程的限速环节。Nielsen通过对8个丹麦的沼气厂以及实验室2个CSTR反应器运行数据的分析,证实了丙酸确实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参数,并指出当丙酸>2000mgCOD/L时,系统出现酸化。用丙酸作为预警指标可以提前7天预判系统酸化的发生。

3.2.3 丙酸/乙酸(PA/AA)  

丙酸通常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和H2,当VFAs的产生速度超过甲烷菌利用乙酸和H2的最大能力时,多余的VFAs和H2开始积累,氢分压的增高会使系统对酸的缓冲能力下降,抑制产甲烷菌分解酸化产物的能力,导致VFAs的进一步积累,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系统对酸的缓冲能力的降低会影响酸化产物的性质,产物向大分子VFAs倾斜,主要为丙酸。 因此,酸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乙酸产量降低而丙酸产量增加的过程, 即 PA/AA 的 升高。 Hill 研究表明 PA/AA 大于1.4 时,系统即将酸化失稳。用PA/ AA作为预警指标可以提前12天预判系统酸化的发生。  

3.2.4  VFA/BA 和BA/TA

Guotao等以餐厨垃圾为消化底物,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的连续式单相厌氧消化系统试验, 通过深入分析表征系统酸碱抵抗能力各监测指标的变化规律,提出综合选取挥发性脂肪酸( VFA) 测试绝对值、碳酸氢盐碱度与总碱度的比值( BA/TA) 和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与碳酸氢盐碱度的比值( VFA/ BA) ,作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酸化失稳的判别指标。当 VFA/BA>0.8、 BA/TA<0.4 或VFA 测试绝对值超过3000 mg/L 时,认为系统缓冲能力极 小,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系统酸化。

3.3 酸化修复

(1)降低有机负荷。系统发生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产甲烷菌被抑制,而系统的容积负荷是由污泥负荷决定的,甲烷菌活性降低,直接反映了污泥负荷的下降,所以在发生酸化预警时应及时控制进料,情况严重时应完全停止进料。

  (2)增加HRT。通过增加系统的HRT或改进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可提高物料在系统内的混合程度,降低“死区”范围,进而抑制或减少沟流现象。此种办法通常用于预防酸化或对酸化进行辅助恢复。  

  (3)加碱恢复。系统出现酸化预警时,可以投加碱度中和过高的VFAs来维持pH的稳定,保证产甲烷菌的生存环境,防止系统严重酸化。NaHCO3、Na2CO3、NaOH、Ca(OH)2 等都是用来调节碱度的化学药剂,但是氢氧化物会消耗产甲烷过程中所需的CO2,破坏产甲烷的进行,对产甲烷菌的恢复不利,因此不宜采用NaOH和Ca(OH)2,NaHCO3是相对理想的药品。但将系统中 pH 和 VFAs 都恢复正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显然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试验中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工程实际中,不宜大量采用NaHCO3。

(4)利用出水回流。 出水回流是在保障系统进水负荷的条件下,降低其进水浓度的一种有效措施。回流水中产甲烷阶段产生的碱度,可在酸化阶段被充分利用,大幅降低了系统对进水碱度的需求。此外,该方法不会引起系统内CO2含量的剧烈变化,可以平稳地提升系统pH;由于回流水温度与系统温度基本一致,容易实现系统温度的恒定;回流水溶解氧较低,不会对系统内厌氧颗粒污泥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恢复效果明显。

  (5)投加新鲜污泥。系统酸化严重时,可以选择投加新鲜污泥,这样就可以补充系统内的甲烷菌数量,弥补系统内产甲烷菌活性降低的不足。条件允许时,最好投加产甲烷菌活性更强的颗粒污泥,这样可以迅速恢复系统的运行。

  (6)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强化是指在厌氧发酵系统中添加定量的特定微生物,以达到提高系统某种性能的目的。采用生物强化的方法应对酸化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调节pH,添加微量元素的方法,生物强化并不会添加大量碱性物质导致系统中高浓度的 Ca2+、Na+、K+从而抑制甲烷的生产,同时也不会因为添加微量元素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但目前生物强化多采用购买的纯培养的菌株,此后自行扩大培养,而且仅限于实验室或小规模的研究,缺乏可直接使用的商业菌剂产品。

4、传统厌氧系统的快速启动

   在废水生物处理的实际生产中,应用于高效厌氧反应器的颗粒污泥培养速度较慢,从

而导致厌氧反应器从启动到稳定运行需要较长地时间,短则三四个月,长则甚至半年。

以UASB为例,USAB 反应器生产性运行调试过程可分为 3 个阶段:

(1)初始启动期:启动初期的任务是进行污泥驯化,使接种污泥逐渐适应废水的性质,具有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能力。开始时采用间歇进水,当种泥逐渐适应废水性质后,污泥逐渐具有去除有机物的能力。COD去除率达80%以上,可以逐步提高进水容积负荷率,此时可由间歇进水过渡到连续进水,随着负荷的提高污泥逐渐有松散状态变成沉降性能较好的絮体,这段时间一般要2-3 周。

(2)颗粒污泥出现期:本阶段的任务是要使絮体污泥向颗粒污泥转化,在反应器的底部出现细小的颗粒污泥。当初始启动后,污泥已适应废水性质并具有一定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就应及时提高负荷率,使微生物获得足够的养料。这一阶段随着负荷率的提高,沼气产气量增大,会出现絮体流失的现象,由于絮体污泥的流失和淘汰,使反应器的底部的颗粒污泥首先获得充足的养料,这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增长。从启动初期结束到颗粒污泥出现约 4-6 周左右。

(3)颗粒污泥培养器:本阶段要实现反应器内的污泥全部颗粒化和使反应器达到最高的容积负荷率(或设计负荷率)。为了加速污泥的增殖,应尽快进一步提高COD负荷率,每次提高以1-2kgCOD/m3d为宜,每次提高负荷的条件是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应大于 80%,负荷不能提高过快,否则有发生酸化的危险。由于厌氧菌尤其产甲烷菌的倍增时间很长,所以本阶段的时间较长,约2-3个月。本阶段结束,反应器的启动投产任务已经完毕,可以投入经常性的运营管理。

4.1 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因素有:种泥、温度、添加的营养物质(包括有机或无机)、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水利条件、为加速颗粒化而引入的惰性颗粒或高聚物等外加物的种类和数量、反应的pH等。

4.1.1 种泥

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污泥的种类和浓度均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进程有影响。

①从污泥的种类来看,如果采用同类厌氧反应器的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将大大缩短。

②接种污泥的培养水质应尽量与待处理废水的种类和浓度相近,否则将影响接种污泥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颗粒污泥完全解体。

③接种污泥本身浓度应保持较高水平,接种量以反应器容积10%-30%为宜,重量一般在5-15 gVSS/L。较大接种量可减少启动时间。

④产甲烷菌群是接种污泥中优势菌群。具有较低产甲烷活性(<0.05 gCOD/(gVSS·d) )的污泥有利于加速颗粒化进程。

4.1.2 温度

①高温环境下,颗粒污泥中会形成较多的甲烷丝菌;中低温环境下,颗粒污泥中甲烷杆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占比较高。高温条件下厌氧菌代谢速度快,有机物生物降解所耗能量少,污泥颗粒化时间短。

   ②中温反应器温度范围为 33-37 ℃,高温反应器温度范围为 50-55 ℃。在此范围内,

温度的微小波动不会对污泥颗粒化有明显影响,但波动过大则会产生有害影响。

4.1.3 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

研究表明,在UASB反应器中,废水的COD∶N∶P的摩尔比约为250∶5∶1时,可以获得满意的颗粒化效果和COD去除率。进水中若含有某些溶解性好且可以迅速酸化的COD,通常可以加快颗粒化进程。可迅速酸化的COD,辅以较低的反应器液体表面张力,可以促进颗粒层状结构的形成。

当废水中N、P等营养元素不足时,污泥不易形成颗粒,而且已经形成的颗粒污泥会发生细胞自溶,导致颗粒破碎,因此要适当地补充营养元素。氮源不足时,可添加氮肥、含氮量高的粪便及剩余活性污泥等;磷源不足时,可适当投加磷肥。铁、镍、钴和锰等微量元素是产甲烷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补充可以增加所有种群单位质量微生物中活细胞的浓度以及它们的酶活性。

污泥颗粒化中所需微量元素一般指二价金属阳离子。二价金属阳离子通过挤压污泥呈扩散性的双层结构,增强细胞间范德华力,加速污泥的聚集和颗粒化。

①适量Ca2+元素可促进带负电荷细菌相互粘连而形成颗粒污泥,同时增加颗粒污泥比重、提高污泥沉降性和稳定性。

   ②适量Mg2+元素可促进甲烷菌生化反应速度,加速甲烷产生。

③适量Fe2+元素以FeS 形式存在颗粒污泥中,促进细菌团粒的稳定,保持颗粒污泥结构。

4.1.4 水力条件

通常将水力负荷率和产气负荷率两者作用的总和称为系统的选择压。选择压对污泥床产生沿水流方向的搅拌作用和水力筛选作用,是UASB等一系列无载体厌氧反应器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

①高选择压环境下,水力筛选作用将微小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分离,在反应器底部聚集较大颗粒,淘汰较小絮状污泥,避免絮状污泥和颗粒污泥争夺营养物质。

②适宜的选择压可使反应器内颗粒污泥与进水充分混合,增加颗粒污泥内部基质传递的速度,有利于颗粒污泥的生长和稳定。

4.1.5 酸碱度

①甲烷菌群的最适宜pH 为6.8-7.2。在 pH<6.5 或 pH>8.2 的不利环境中,甲烷菌的生命活动会被抑制,代谢速度降低,污泥颗粒化进程难以持续。

②进水碱度: COD>1:3,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4.2 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

4.2.1 投加有机高聚物

阳离子聚合物的主链比较长,而且在水中主链是弯曲或卷曲的,带有正电荷的主链在某些部位通过静电引力被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细胞所吸附,自由移动的聚合链在细胞之间形成架桥,进而形成网状结构,增强微生物的粘附力,促进生物的聚集,形成密实且有活性的污泥颗粒。

  王进等人总结了投加不同有机高聚物对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比较了添加多种高聚物的效果与机理,其结果如表1-1所示。

4d5f7933dd1e150560a2e8412ddd1a8c.png

4.2.2 投加惰性载体颗粒物

向反应器中投加适量的细微颗粒物如粘土、陶粒、颗粒活性炭等惰性物质,利用颗粒物的表面性质,加快细菌在其表面的富积,使之形成颗粒污泥的核心载体,有利于缩短颗粒污泥的出现时间。

   王林等人指出,添加惰性载体颗粒物对于加速污泥颗粒化作用明显。添加的材料大多来

源广泛且成本稍低是其主要优势。缺点是因添加材料不可生物降解,降低了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另外,污泥比重增大会影响污泥膨胀性和传质效果。表1-2列举了投加不同惰性载体颗粒物对于加速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90ea2ff1ed84850314dd8bb18a238d7d.png

4.2.3 同时投加惰性载体颗粒物和有机高聚物

同时添加惰性载体颗粒物和有机高聚物可以克服单独添加某一种时的不足,但最佳投加量和投加比等的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是前提。

谭慧杰研究了投加改性PAM和粉煤灰对厌氧反应器启动的促进作用,并探讨了厌氧复合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PAM,粉煤灰投量分别为10mg/L、500mg/L,改性PAM每8d投加一次,15d内出现颗粒污泥,35d启动成功,出水COD小于200mg/L,去除率达90.8%。

王林山等向厌氧接种污泥中同时投加聚丙烯酰胺(PAM)50mg/L和膨润土(BT)500mg/L,采用间歇式常温(16~33℃)进料,在4周内获得了颗粒污泥。

4.2.4 添加金属无机盐

Yu等向UASB反应器中添加了300mg/L的AlCl3,在35d就出现了颗粒污泥,比未添加时缩短了一半时间,在3个月内实现了污泥颗粒化(粒径大2.0mm的颗粒超过10%)过程。颗粒平均尺寸也明显比对照组大。

4.2.5 充氮气提高气体上升速度

气体上升速度的作用与水力负荷相似,主要也是筛选不同沉降性能的污泥,淘汰沉降性能差的污泥,提高气体上升速度可以促使污泥的颗粒化、提高颗粒污泥的质量。但过高亦有害,会使形成的颗粒污泥分散、沉降性能降低。气体上升速度可采用充氮气来提高。Wijbnega采用95%絮状污泥加5%颗粒污泥作接种物来启动UASB反应器,开始产气量少,气体上升速度小,进料116天时,还未出现污泥颗粒化。采用充氮气体提高气体上升速度,结果31天后,即完成了污泥颗粒化。

4.3 颗粒污泥制备工艺流程

工艺的基本步骤是:①预处理絮状厌氧活性污泥,重力沉降浓缩;②添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机械搅匀后静置反应一定时间;③利用卧式螺旋离心机絮凝脱水,之后放入特定培养液维持活性;④颗粒筛分,去除未聚集絮状污泥,保留较大颗粒状污泥;⑤接种入厌氧反应器成熟培养。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e71502b82fe4bdcdd61b094a36fe79ed.png

4.4 制备工艺效益分析

厌氧颗粒污泥制备工艺适合于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可将生产制备过程安排在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方式进行污泥脱水的污水处理厂区内,借用其现成的加药、污泥脱水设备及增设必要的熟化培养等辅助设施,就可快速大量的制备厌氧颗粒污泥。一般整个制备过程可在 3-4 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即可得到较为成熟的厌氧颗粒污泥,并可直接接种于新建或未实现颗粒化的UASB、EGSB或IC厌氧反应器中,使反应器快速启动和运行。

该制备工艺所使用的污泥原料——厌氧絮状活性污泥来源广泛,容易获得。原料污泥也可以使用具有一定活性的剩余厌氧污泥,由此也增加了一条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理的途径。

4.5 厌氧颗粒污泥活性影响因素与保活储存方法

稳定运行厌氧反应器中的剩余成熟颗粒污泥、或正对新建反应器培养的厌氧颗粒污泥,如何进行较长时间的保存并要保持其活性不损失,以便在一段时间之后、不同的地点,在新建或改造的厌氧反应器中继续使用它,从而实现厌氧颗粒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并不损失其使用性能,也是解决厌氧反应器启动问题的一条途径。

要在保存过程中保持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了解其活性的影响因素很重要。

4.5.1 厌氧颗粒污泥活性影响因素

影响厌氧颗粒污泥活性有三个因素,即含水率、溶解氧和温度。

4.5.1.1 含水率对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

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作为一种微生物,其所生存的环境是“水体”,因此水是活性污泥维持其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对于厌氧颗粒污泥,水不仅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场所,还为其隔绝空气中的氧气,营造出厌氧的环境,而且也是微生物自身代谢必需的物质。因此含水率是影响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技术及保活储存方法研究》 中实验表明降低厌氧颗粒污泥的含水率其产甲烷活性随之降低,含水率高于80%时,颗粒污泥活性损失较小;但当使颗粒污泥脱水至 80%以下时,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将受到较大的损失。

4.5.1.2 溶解氧对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

    厌氧颗粒污泥主要是由产甲烷菌为主导的厌氧微生物组成,而产甲烷菌具有严格厌氧的生理特性,对氧敏感,遇氧后会产生抑制。但在某些厌氧工艺、污泥操作过程或颗粒污泥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

《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技术及保活储存方法研究》 中指出厌氧颗粒污泥短时间内处于好氧环境并不会对自身活性产生太大不利影响,在9.2mg/l 的DO浓度下,这个时间长度以0.25h 为宜。但较长时间暴露于有氧环境中,则会降低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而且时间越长活性损伤越大。

4.5.1.3 温度对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

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生长温度,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厌氧颗粒污泥作为多种微生物的混合体,其产甲烷活性必然受到温度的影响。普遍认为,针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活性,存在两个不同的最佳温度范围,即35℃左右和55℃左右(分别称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

《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技术及保活储存方法研究》 中指出温度可以显著的影响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温度越低污泥活性就越低。而5℃左右的温度就可以使厌氧颗粒污泥处于基本没有产甲烷活性的“休眠”状态。 还指出将 5℃和 15℃测试的受试样颗粒污泥放入 35℃的培养温度中,其产甲烷活性可得到迅速恢复,这说明较低温只会暂时抑制厌氧污泥的产甲烷活性,而不会损伤或使污泥永久失去这种活性。

4.5.2 厌氧颗粒污泥保活储存方法

4.5.2.1 颗粒污泥自然保存

颗粒污泥自然保存是将厌氧颗粒污泥不经过脱水处理,而直接在其生长的废水中保存,污泥所在的液相不与空气产生接触面,保证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从气相转移到污泥所在的液相中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这种保存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等生产条件要求不高,是一种较经济的保存方式。

《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技术及保活储存方法研究》 中指出5℃低温法对厌氧颗粒污泥保活储存效果最好,室温保存法效果次之,-16℃速冻法效果很差。

4.5.2.2 颗粒污泥脱水保存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高含水率的混合颗粒污泥需要占用很大的体积,给储存和运输都带来很多困难。若将污泥脱水则可以大大地降低污泥的体积,一般来说,污泥含水率从96%降低到90%,体积可减小60%以上。

   《厌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技术及保活储存方法研究》 中指出含水率在90%的颗粒污泥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颗粒污泥活性逐渐下降,并指出5℃低温法对厌氧颗粒污泥保活储存效果最好。

4.5.2.3 保存后颗粒污泥的活性恢复

对保存两个月后的颗粒污泥进行活性恢复:在UASB运行环境下,进水COD浓度 2500mg/L,HRT=36h,运行温度35℃,运行5天,监测甲烷产气量。

5、厌氧污泥的固化保存及复壮

固定化活性污泥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生物法处理固体有机废物、高COD有机废水等的接种物之一,具有浓度高、容积小、处理负荷高、污泥产量低、降解效率高、对有毒物质承受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厌氧发酵生产甲烷。

5.1 技术方案

1)取浓缩活性污泥,然后加入固体载体,固体载体与浓缩活性污泥质量的比例为1∶0.5-20;   2)将固体载体与浓缩活性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后,将吸附了活性污泥的固体载体置于交联剂中,烘干,制得固定化颗粒;    3)将制得的固定化颗粒交联0.5-8h,再置于固化剂中固化0.5-10h。

5.2 厌氧污泥浓缩方法对比

3e1427cf38ed8ecf9099957c89546eae.png

5.3 固体载体的选择

所使用的固体载体为有机固体载体或者无机载体,有机固体载体为菌丝体,甜高粱残渣,甘蔗,农作物秸杆,壳聚糖,琼脂,硅胶,海藻酸钠;所使用的无机载体为活性炭、塑料泡沫、沸石、纱布,硅藻土、高分子大孔树脂。

5.4 交联剂的选择

所使用的交联剂为氯化钙(850元/吨)、苯乙烯(8000元/吨)、甲基丙烯酸甲酯(10000元/吨)、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21000元/吨)、乙烯基甲苯(680元/千克)、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氮氮亚甲基双丙烯酰酯胺、饱和硼酸、NaNO3(2500元/吨)、NaH2PO4(3000元/吨)、戊二醛(18000元/吨)、环氧氯丙烷(12500元/吨)、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5.5 固化剂的选择

所使用的固化剂为乙二胺(15000元/吨)、二乙烯三胺(21000元/吨)、三乙烯四胺(23500元/吨)、四乙烯五胺(39000元/吨)、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45400元/吨)、苯磺酰氯(15000元/吨)、硫酸乙脂(25000元/吨)中的一种。

5.6 具体实施方案

将活性污泥于离心机中离心5min,转速为30000r/min,得浓缩活性污泥。   取浓缩活性污泥加入固体载体甜高粱残渣,固体载体与浓缩活性污泥质量的比例为2∶1;   将固体载体与浓缩活性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后,将吸附了活性污泥的固体载体置于交联剂中氯化钙,烘干,制得固定化颗粒;   将制得的固定化颗粒继续交联0.5h,再置于固化剂乙二胺溶液中固化0.5h,得到固定化活性污泥。

5.7 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复壮(按800m3反应器举例)

取25吨餐厨垃圾,加入100吨固定化活性污泥,加水至800m3,控制发酵温度在20-35摄氏度,发酵周期为20天,监测甲烷产气量。

6、厌氧污泥的离心喷雾干燥及复壮

be3fef59353bbaeea117d1774d71748f.png

6.1 喷雾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喷雾干燥技术的关键就是干燥保护剂的筛选,优良的保护剂能极大的降低活性污泥在喷雾干燥过程中的死亡率,目前喷雾干燥保护剂大多是以脱脂奶粉为主,辅以麦芽糊精,海藻糖等组合;由于脱脂奶粉,海藻糖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偏高。

喷雾干燥保护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大豆蛋白胨:山梨醇:麦芽糊精:蔗糖=5:6:5:2。

6.2  喷雾干燥方法

① 将活性污泥离心机分离,得到浓缩液。   ② 将浓缩液在混合罐中加入喷雾干燥保护剂(保护剂的加入量为浓液质量的13-23%),充分混合均匀;   ③ 将步骤②中的菌混合液体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器塔内的进风温度153℃,塔内温度85℃,真空度-0.02MPa,出风温度80℃;得到喷干产品;

6.3 厌氧污泥菌粉的复壮

经过喷雾干燥法保藏的菌种活性恢复:保藏期结束后,先将保存菌粉置于室温,之后菌粉清洗离心。离心清洗完成后,弃置上清液并将污泥转移至含有厌氧反应器中,曝氮气 10-20min,35℃恒温发酵20天, 监测甲烷产气量。

7、厌氧污泥的真空冷冻干燥制菌粉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微生物制品冻干过程中具有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三个特点,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保存时间长、不易污染且便于运输等优点。

18febc4c905b02307cadef93a9debe5c.png

7.1 冻干保护剂的机理

在冷冻干燥的过程中, 细胞死亡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渗透压等变化引起细胞 脱水, 细胞膜破裂、细胞质浓缩引起的,而冻干保护剂使悬浮的微生物冷冻时形成完全或几 乎完全玻璃化态, 可减少微生物在冻干及保存过程中的损害。

7.2 冻干保护剂的分类

冻干保护剂

类型

作用

渗透型

甘油、乙二醇等

易结合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使溶液的粘性增加,从而弱化了水的结晶过程,减弱了细胞损伤,同时低分子保护剂进入细胞后,使细胞内溶质浓度升高,细胞内压力,减少细胞脱水的程序和速度,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非渗透型

蔗糖、白蛋白等

这类物质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进入细胞,它使溶液 呈过冷状态,降低了溶液结合水的速度,可在特定温度下降溶质(电解质)浓度,避免在冻干过程中由于盐类浓缩,使细胞脱水而导致的渗透性休克,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塌陷,蛋白质变性等不良后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抗氧化剂(辅助)

半脱氨酸、抗坏血酸等

它能以某种方式防止对菌种有害的胺基和羰基反应或氧化作用,保持细胞活性并提高稳定性。

胶体(辅助)

明胶、阿拉伯胶

具有凝集作用,在冻干的溶液中加人适量胶体可防止冻结前溶质沉淀和冻干后发生破碎。   

7.3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单一的保护剂很难获得良好效果,所以抗冻保护剂一般都是按照一定配方混合使用的。冷冻干燥保护剂,由以下原料组成:2%甘油、6%蔗糖、1.0%明胶、0.4%L-半胱氨酸。

7.4 实施技术路线

2ae4f562b0235f5e1fedabd207a032f7.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