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dsd音质好吗_索尼精选hires:DSD与PCM测比

本文介绍了DSD和PCM在音质上的主观比较测试,通过严谨的录音和听音过程,得出DSD在高频通透感、动态范围和声音松弛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区别有限,且易受听觉疲劳影响。测试结果显示,被测试者分辨DSD和PCM的正确率为57%,表明两者音质存在可识别的差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8040f5ce5ca4f1d75839f70444267cac.png

Hi-Res

极致悦耳

sonyhires
大法精选Hi-Res音乐 能还原出更接近原始录音品质的音乐,其可编码数据量最高可达CD音频的6.5倍、MP3音频的35倍,使你拥有录音室及音乐厅现场般的体验。

让你在车内或耳机中体验现场音乐厅的感觉

更好的音源和设备

是让我们更好的去聆听感受音乐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数据

很多人经常会来问,那个格式的音乐更好?

其实大部事物都一样,没有什么方面都是第一的。

引用以前的一篇学术论文,希望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

D S D 与 P C M 主观比较测试

中国传媒大 学 冯 汉英

此学术论文转载自:冯汉英 (因转码问题文中可能有文字错误或错位)

[摘要 】 s Ac D 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唱片格 式 , 它采 用 了 全新 的 D S D 转换 方 式 。相对 于传 统的 P c M 技 术 , 在主观感受上是 否 具有非常显 著的提 高, 究竟好 在何处? 本文 先就 s A c D 的特.点作 了 简 要介绍 , 然后 对 D S D 的核心 S D M 做 了较全面 的说 明 ; 使用 D s D 技术和 P c M 技术 同时录制 了大量素 材 , 在对这 些素材 进行整理 筛选之后 , 寻找样 本进 行严格的主观测试 , 最终得 出结论 , 并且从理论上 进 行 了解释 。【关键词 】 s A e n n s n P e M s o M 主观比 较

一 引官 19 82 年C D 投放市场 , 20 多年来 , 随着人们听觉审美 品位的提高 , 越来越多的人对C D 的音质感到不尽满意 , 认 为它的声音与模拟的声音差距较大, 充满了 “ 数字味” 一 一声音较坚硬、 偏冷 , 温暖感不够。于是 H D C D 、 x R C D 、 n v D 、 D v -o A u d io 、 S A C n 等新格式的唱片应运而生 , 其 中, SA C D 又 以其 D SD 这一全新的模拟 一 数字转化技术备 受青睐。但是这种技术跟 传统的此M 技术相比较 , 音质究 竟能有多大提升 , 能否被人耳察觉 ; 这种新技术是否真像 开发商所说的那样 “ 找到了一条还原声音的最佳方式” 。本 文重点介绍 D s D 与 CP M 的主观音质比较及得出的结论。

二 . S A C O 简介 S A C D ( s upe r A u d i o e o ) 是索尼和飞利浦公司为满 足高质 t 声音记录而创建的下一代声音载体。与 C D 不 同 的是 , s A c D 采用了全新的 D s D 模拟 一 数字转换技术 , 它 采用了 S D M ( S igln a eD lat M do u l iat o n ) 、 2 . 82 跳M H z ( 码倍 4 4. I k Hz ) 采样频率和 lb 的量化精度 , 其数据量是 C D ( 4 4. 1khz/16b )的 4 倍。频响达到 10() k H z , 动态范围大于 1 2 db , 从技术指标上看远胜于 C D 。S A c D 不仅可用于家庭欣赏 , 还可以取代录音棚中的 模拟磁带成为一种高质量的资料保存方式。由于采用了水 印技术 . 使得盗版变得异常困难。另外 , S A C D 的双层 设 计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 同时满足深红皮书和红皮书要求的SA C D 也可以在普通的 C D 播放器中播放。

7aadeaef07169c433d71bd36cffc4a1c.png

三 . 主 观 比较测试的目的与比较素材的录 制 1 . 主观比较测 试的目的与难点 D S D 与 PC M 二者在音质上到底有什么差别 , 必须通 过主观听音来进行判别。在没有听到 D s D 与咒M 录的同 一段节 目之前 , 无法预测二者区别具体有多大。如果二者 的区别很小 , 则任何环节的设计粗糙就可能抹煞这些区别, 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主观比较测试用素材的录制 ( 包括录音设备、 场所 、 节目类型 ) 与选取 , 听音人 员的选 择以及听 音场地的声学条件 , 都需要严格控制。2 . 主观听 音素材录音的总体考虑 主观听音素材是用来比较 PC M 与 D SD 在音质上的区 别 , 因此 , 在录 音的过程中应保证中间任何环节都严格相 同 , 也就是说由同样的演奏者, 采用同一首曲目的同一遍 演奏, 录音用 同样的传声器 , 同样的拾音距离 , 同样的 话 筒放大设备, 同样的调音台 , 同时使用两种记录 设备记录 两种信号 。这一过程中只有模拟一 数字转换环节与信号记 录环节有所不同。而最关键的环节在于选择使用模拟一 数宇转换器。3 . 模拟 一 数字转换器的选择 EM M aL b 的 A D C S mk I v 型 D S D 转换器是一个很好 的选择 , 因为这一款转换器可以同时输出 D s D 和 cP M 两 种不同的信号。D S D 信号以 64 倍 4 . I k H之采样 , CP M 信号 以料. Ik H刀 16b 进行转换 ( 图 1 )。这一选择的优点在于是同 一厂 家、 同一级别的转换器 , 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不同品牌 、 不同型号、 不同等级转换器之间的声音质量和乒潞的差异。

7846f1b7920e4da3821e61d398c1c320.png

图 1 EM M L a b 的 A D C 8 m k IV 型 D S D 转换 器

工 作框 图

但是, 这个转换器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 它的 CP M 信号是由 S D M 过采样之后 , 下转而成的 CP M 信号。但是 如果使用不同品牌 , 甚至不同档次的 CP M 转换器 , 上述问 题虽然解决了 , 但是由于不同品牌设计理念的差异又会被 引入 , 虽说这种差异可能不大, 但是也有可能掩盖两种信 号的区别。针对这一问题 , 我请教了曾经在飞利浦公司负 责 D S D 研发以及推广工作的H ie n eD k e r先生 , 他认为, 无 论是采用脉冲编码调制还是 S D M 进行模拟一 数字转换 , 最 终依然是记录成 4 . Ik H刁16b 的此M 格式 , 这种下变换本 身就意味着信息的损失 , 人耳应该能够分辨出这种差别。同时, 他还认为 , 这种 D S D 下变换的 CP M 信号本身会比 直接通过脉冲编码调制编码的“ . Ik H刁16b 的 cP M 信号质 t 要高。如果在这种悄况下被测试者仍然能够分辨出二者 的区别 , 就更加证明了 D S D 同咒M 的区别。但是 , 他也同时建议, 为了试验的完整性和客观性, 可 以同时再倪UU组通过脉冲编码调制 ( 此M ) 进行模拟 一 数 字转换的录音和主观听音侧试。鉴于录音环境不允许同时 记录 3 种信号 , 即 sD D 信号. D S D 下转的 代M 信号以及 CP M 转换器得到的CP M 信号 , 加上主观听音比较的时候 , 同时比较 3 种信号会使数据t 急剧增加。因此 , 我选择了 只 同时记录两种不同的信号 , 即D S D 信号、 D S D 下转成的 CP M 信号与 CP M 转换器得到的 此M 信号中的一种。在一部分素材的录制中, 我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方式 , 即 E M M L a bs 转换器同时发生 D S D 与 CP M 信号, D S D 信号进入 yP r a “ u x 工作站记录 , CP M 信号则通过 A E S一3 格式 由 E M M L ab s 传递给 DA T , 由 D A T 完成记录.

03310bd40b1d0c4eb540fde8aaa7f95d.png

另一 部分素材的录音如图 3 所示 , 模拟信号在通过 A m e k 以为8 话筒放大器之后同时进入 EM M L a b s 和 T a s e a m D A - 40 D A T , 前者完成 D s D 转换 , 将信号通过数字电缆 传递给 功盯出川 林己录 , 后者同时完成 CP M 转换与记录 。为了得到更高质t 的CP M信号 , 在录制另外一部分素 材的时候 , 我使用一个品质很高的 CP M 模拟一 数字转换器 对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 ( 图 4 ), 从调音台输出的模拟信 号同时送给E M M L ab s 和irP s m So u n d ^ 0 2 , 前者负责D s D 转换并将信号通过数字电缆传递给 yP ~ ix 进行记录 ; 后 者负责CP M转换 , 并将信号通过A Es 一 3 的格式传递给D A T进行记录。

67960fa3d5a4c7a7d8c313e187184e17.png

4 . 录音素材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 , D S D 与 咒M 的区别可能存在于动态范 围、 高频响应 、 低频响应、 瞬态响应等许多方面 , 所以选 择的乐器与乐器组应尽t 能体现这些区别 , 它们应有丰富 的泛音序列 ( 例如钢琴 ), 频谱特性要宽 ( 例如交响乐 ), 足 够快的瞬态响应 ( 例如大军鼓 )。具体包括: 竹笛 ( 曲笛和 梆笛 ) 、 竹笛与扬琴、 钢琴 、 手风琴 、 小号 、 二胡 、 低音大提琴、 大提琴与钢琴、 大军鼓、 男高音独唱 、 木管与铜管 室内乐、 交响乐。5 . 录音场所的选择 录音场所的选择很重要 , 因为声学环境对录音品质的 影响很大。优秀的乐器需要足够的空间让自身的能量和泛 音充分扩散 , 得到合适的早期反射和混响。我有机会选用 了非常优秀的厅堂进行素材的录音, 具体有: 荷兰埃因侯 温 ( Ei n d h o v e n ) 飞利浦音乐厅 ( 2 0 0 6 年 4 月 ) 、 荷兰 : ’ He rt o g e n bo cs h 音乐中心音乐厅 ( 2仪拓 年 4 月 ) 、 上海音乐学 院音乐厅 ( 2以场 年2 月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300平方米录音棚。

6c74788488d81abf2501c2fa1eaf0806.png

四 . 主观试 听比较及 结论 1 . 主观试听比较的总体考虑 主观试听比较是 D S D 与此M 主观比较测试的关键内 容。如何组建一套合理的试听 系统并调整好 D s D 和 cP M 两套系统的电平 , 如何选择主观试听素材及被测试者 ( 即 听音人 ), 如何设计试听步骤 , 以及选择良好的听音环境 、 排除干扰 , 让被测试者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数据 , 是需要认 真考虑的问题, 也是准备工作的重点。2 . 放音系统的构建与电平调整 构建放音系统 ( 图5 ) 主要考虑以下 3 点。( l) 不同信 号源之间的切换应准确、 迅速并且不被察觉; ( 2) 应尽盆 减少放音环节 , 以便使D S D 和代M 信号有很高的保真度; ( 3 ) D A w 要能够迅速切换听音素材 , 间隔时间过长可能让 被测试者忘记前一听音感受 , 影响测试的准确性。由于放音电平直接影响到响度 , 根据经验和心理声学 的原理 , 在主观听 音比较时 , 一两个分贝的电平差足可以 掩盖甚至抹煞两段音乐的区别。因此系统电平的调节非常 重要 。D s D 和 4 . kI H 刁1 6b 的 cP M 在动态范围上差别很大 , 前者为 1 2 0d B , 后者仅为吸记B 。也就是说, 对于同样大的 输入信号 , 在进入录音系统后会有不 同的电平显示。此外由于 咒M t 化系统的线性结构 , 在一个 16b 的系统中, 只 有当输入信号满刻度时才能真正达到 16b 的盆化精度 , 如 果输入信号的电平很小 , t 化器只会使用一半或者更少的 比特进行t 化。但是 D SD 中采用的是 lb t 化技术 , 它不存 在对弱信号使用更少的比特进行盆化的可能性。结果就是 , 对于同一段音乐 , D S D 输出的电平强弱对比比较明显 , 而 咒M 则比较平均 , 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墓准将两段音乐的电 平精确地调平。在这种情况下 , 只能够找到每段素材中中 等强度的信号电平 , 并将两个素材的电平调到一致。

6d6134ebe6e688bcf6c2d0f3295f7a62.png

3 . 比较试听素材的选择 ( l) 长度。如果素材时间太长 , 被侧试者很有可能在 听第二段素材的时候忘记了第一段素材的感觉。所以素材 不能够太长 , 每段素材均控制在一分钟之内。但是根据被 测试者的情况和要求 , 可能只选择其中的几小节或者十几 秒钟进行测试。( 2 ) 种类。以下8 种乐器基本涵盖了测试的主要方面 . 因此选定为比较试听素材。小号 高频独奏乐器 男高音独唱 泛音丰富 , 流动性好 竹笛与扬琴 高频中国民族乐器, 泛音丰富 大提琴与钢琴 非常典型的泛音丰富而且音乐流动 性好的乐器 低音大提琴 低频乐器 钢琴 全频段乐器 木管与铜管合奏 泛音丰富的室内乐团 大军鼓 瞬态乐器 4 . 主观比较试听的进行 首先给被测试者播放两种( 同一段内容用不同方法录 制 ) 主观比较试听参考素材 l 号和 2 号。在反复分别播放试

听参考素材 3 次左右之后 , 如果被测试者基本能够找到两 者的区别 , 此后便进行 10 次比较试听。比较试听的做法是按照设定的顺序分别播放两段素 材 , 然后让被测试者说出哪一个是 1 号、 哪一个是 2号 , 被 测试者也可以选择无法判断。在试听过程中, 允许根据需 要再次播放参考素材 , 以方便测试者进行比较鉴别。在进 行完 10 组对比之后, 测试者会询问被测试者区分两者的依 据及方式 , 并作好记录。至此为一个单元 , 试听总共为8一 9 个单元 , 每两个单元休息一次。单个样本采集时间为两个 小时。试验数据由被测试者口述 , 由测试都己录。这样做出 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 , 可以避免被测试者由于之前的答案 而影响到之后的选择 , 例如被测试者连续选择了三个一样 的答案 , 出于本能的考虑 , 他可能怀疑第四个是不同的结 果, 这极有可能对判断构成干扰; 第二 , 在记录主观感受 的时候 , 被测试者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与规范 , 未能从本 质上反映出二者的差别 , 测试者铸要与被测试者沟通 , 最 后将其感受用标准、 规范的语言记录下来。另外 , 在主观测试中没有采用 G B厅 l 。场 3一 19 6 《广 播节目声音质t 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 中给出的 评价术语。因为侧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弄清被测试者是否能 够分辨出 D S D 和此M 的声音 , 在能够分辨的基础上 , 再 描述各自的形态以及它们的区别 , 而并非描述其主观听音 感受。其次. D S D 的频响范围远远超出20 侧Hz , 这意味着它 含有很多听阔之外的信息 , 这些信息会被人感受到而非听 到 , 用传统的丰满 、 圆润等听觉上的词语来评价听不到的 感受 , 自然不会妥当。在与 H ie n 〔脸k er 先生交流时也问过 他 , 在感觉上 D S D 究竟比 此M 好多少 , 好在叨陛方面? He in 〔肥k e r先生犹豫了很久 , 他觉得区别是存在的 , 但是 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 只是告诉我 D s D 感觉上舒服一些。5 . 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主观比较试听获得了大t 数据 , 归纳为 8 个样本 , 在 每一个样本当中均统计出对应男高音独唱、 大提琴与钢琴、 低音大提琴、 管乐合龚 、 钢琴、 小号 、 大军鼓 、 笛子与扬 琴等乐段的判断正确率、 错误率、 不能分辨率 , 以及前三 次、 前五次、 后五次的正确率和 10 次平均正确率。统 计结果反映 出 , 测试中前五 次的平均正 确率为 57 % , 要远远高于后五次 ( 图 6 )。图中的 10 次平均正确率 为 10 次测试的平均正确率 , 前三次、 前五次 、 后五次正确 率分别为相对应次数的正确率; 逆序正确率是在测试过程 中 , 先播放 D S D 信号再播放 CP M 信号时的正确率。逆序 播放与顺序播放各占so % 。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 是因为 反复聆听区别不大的信号使得被测试者产生听觉疲劳 , 因

而更加难以区分。试验中预想到了被测试者的听觉疲劳现 象 , 但仍然选择了 10 组听音试验 , 主要考虑是: 如果两种 信号差别很大, 反复侧试 10 次即便产生听觉疲劳, 也不会 对被测试者造成太大的干扰。试验中后5 次的正确率比前5 次明显跌落 , 则表明被测试者对信号的差别不存在强烈反 应 , 以至于听觉疲劳在测试中影响很大 . 这从 另一个角度 表明两种信号的区别不是十分明显

0c988e2440e0ebd462f94121077104ba.png

鉴于以上分析 , 我认为听音试验的正确率应取前五次 的正确率 , 即被测试者分辨 D S D 信号与 CP M 信号的正确 率为 57 % 。另外 , 被测试者对于两种素材的分辨能力, 与乐器有 非常大的关系 ( 图 7 )。分辨能力最高的是小号 , 正确率达 到了 73 % , 其次为笛子与扬琴 、 大提琴与钢琴、 低音大提 琴 , 均为 60 % 。而独奏乐器的正确率普遍高于乐器组合及 合奏乐器 , 高频乐器正确率高于低频乐器

b4a6423831a5493362b0755a150cd0d7.png

6 . 被测 试者的 主观感受与结论 ( 1 ) 被测试者的主观感受 在侧试过程中 , 如果被测试者认为能够区分二者的 差 别 , 则会被要求尝试描述这种区别。从这种区别中 . 可以 比较明显地看出被测试者的倾向性 . 可归纳 如下 ( a ) 男高音 部分测试者认为 D s D 高频的通透感觉要强 于 Pc M , 同时动态范围, 也就是音乐的流动性与强弱对 比都要强 于PC M 。对于D S D . 人声的轮廓要更明显 , 而 CP M 人声与 钢琴的层次感不好 , 没有前后相对位置的体现 , 但是也有 被测试者认为这也是一种融合与松弛的体现。同时 , 对于 D S D 钢琴的高频更加透彻 , 齿音更加突出。而 CP M 则显得 蒙上了一层 “ 纱” , 人声也有一种类似于 “ 镶边” 效果的金 属声。( b ) 钢琴与大提琴 被测试者感觉 D S D 的声音要更舒服和圆润, 清晰度和 空间感更胜一筹, 同时渐强渐弱的处理更加突出, 尤其在 个别细节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例如D S D 的音头更加突出等 等。相比于 D S D 的自然和圆润 , CP M 声音的毛刺感觉很 多。但是也有一小部分被测试者认为CP M 的声音特点更接 近他们头脑中对于 “ 松弛” 的概念。( 。) 低音大提琴 D s D 的低频成分更多一些 , 更加厚实与开阔 , 有一种 难以描述的在代M 中听不到的成分 , 音乐强弱对比和流动 性更好 , 声音更加集中, 而cP M 声音比较散。同时 D s D 的 泛音和共鸣的感觉也要比 CP M 更充分。但也有两位被测试 者认为区别不明显 , 甚至 CP M 的声音更加松弛 、 清晰。( d) 管乐合奏 D s D 的空气感和高频泛音更加充分 , 强弱对比更明 显 , 层次感更好 , 感觉更舒服 , 更自然 , 更清晰, 声音更 集中。对于高频乐器的泛音更加充分。相比较之下 , cP M 显得比较浑浊。但是也有极少数人认为CP M 中小号的声音 更加尖利突出 , 声音更加松弛。( e ) 钢琴 在细节上 , 和弦显得更加开阔 , 强弱对比更加明显 , 高 频轮廓感明显突出。泛音更多, 和弦中的高音更加清晰。D s D 更能感觉到演奏者的情绪 , 听起来更有感觉 , 更加舒 服。相比之下 , CP M 显得更加融合 , 赚胧。( f ) 小号 D s D 整体感觉集中, 强弱对比更鲜明 , 声音更加松弛, 泛音更多, 更加圆润 , 更加饱满 , 空间感好 。从细节上 判 断非常明显 , CP M 个 别音符显得有些虚 , 毛刺比较多。但 是 CP M 中低频显得更加圆润。( g ) 大军鼓 音头的感觉 D s D 更加集中 , 更有震撼力 , 余音松软。但也有人认 为 CP M 高频更明亮 , 音头更结实。( h ) 竹笛与扬琴 D S D 细节更好 , 泛音更突出, 声音更实, 动态好 , 强 弱对 比明显 , 泛音更加充分 , 高音更加圆润 , 声音更加集 中 , 定位更加明确。同时环境感好 , 更柔和。也有人认 为 D S D 中频更加朦胧 , 缺少高频 , 而 CP M 感觉比较虚 , 毛刺多 , 形象感好。在测试过程中, 被测试者并不清楚哪一个是 代M 或 D S D ,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仍能比较一致地得出结论, 可见二者的区别是可以被识别的。在这种区别被大多数侧 试者认同的同时 . 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多 . 听觉疲劳的产生, 这种区别也逐渐被缩小、 怀疑直至 否定。从这个角度来看, 上述主观描述得出的结论与 57 % 的正 确率并不矛盾。D s D 和 CP M 在动态范围上的区别是很显然的, 因而 本次试验专注于音色上的区别。( 2 ) 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及测试者的主观感受归纳 , 可以得 出以下结论。( a ) D s D 和 CP M 在声音质t 上存在区别, 这一点不 可否认 , 但是其区别的大小是很有限度的, 可以说并不像 某些商家所宜传的具有天翻地彼的革命性变化。( b ) 根据试验结果 , 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 高频泛音的透明感 动态范围的明显增加 对于乐器轮廓感的勾勒 声音更加松弛、 温暖, 毛刺明显 减少 ( 。) 由于 D S D 的过采样原理和lb 量化的方式 , 二者的 这些区另帷往很难用有象统的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术语来描述。( d )所有这些区别都能够从 D S D 的原理中找到相应的 解释。

f7d70b80efbf0de062e3f13a7c4c748c.png

今日推荐及资源下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