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神经根水成像_胡医生:核磁共振检测肿瘤如何?

88e0c153e0b417fc331db0ef9a774189.png

胡医生:核磁共振检测肿瘤如何?

  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兴临床诊断技术被逐渐应用到临床中,由于其独特的论文范文性,被临床医师及患者普遍接受.核磁共振的物理原理主要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的自旋能级被外磁场作用下发生塞曼分裂,并且共振吸收某一恒定频率辐射的物理现象.从物理光谱学上看,核磁共振波具有专门的核磁共振波谱,当共振频率达到相应射频波段时,由核在塞曼能级上进行自旋跃迁.核磁共振技术是在1973年从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领域引入至医学领域,自引入此种技术开始,在临床诊断疾病上就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核磁共振成像可直接呈现3D立体层级图像,有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三条轴线.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性质,相比较影像学CT断层成像技术,优势显著.除图像更为清晰、不会产生CT伪像外,对人体无辐射作用.传统CT技术或进行增强扫描时,需注射造影剂,而核磁共振技术成像无需注射,对人体伤害相对更小.如今,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迅速,经多年临床有关人士研究发现,此种技术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腰椎间盘突出、脊髓空洞、脊髓积水、脑部内外血肿、脑部肿瘤、颅内动脉瘤、椎管内肿瘤及动脉、静脉血管形态畸变、脑部缺血等疾病及症状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其中椎管肿瘤作为一类较为易发的肿瘤疾病,于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目前已较为普遍,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诊断方法.癌症治疗前进行临床核磁共振检查,于术中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对于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1例,年龄均在18~68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37岁左右,患者临床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的有46例,占总患者数的70.77%,根痛的有22例,占总患者数的30.85%,肌肉萎缩的有14例,占总患者数的33.85%,运动障碍的有21例,占总患者数的32.31%,呼吸困难的有6例,占总患者数的9.23%.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及临床手术病理检查.

  2 检查方法

  本组65例患者于术前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具体使用飞利浦厂家生产,型号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器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全方位扫描,常规采取T1WI、T2WI、STIR及矢状、横断、冠状面等扫描方法进行扫描,发现病灶区域后,采用Gd-DTPA增强扫描方法进行扫描,具体使用造影剂剂量由临床影像学医师根据其患者情况而定.扫描重点在于椎管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全方位扫描后经多位临床专家会诊确定肿瘤的定位及定性.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时取活体制作病理切片送检.由病理检查对核磁共振检查的确诊及误诊概率进行综合分析.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本次研究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患者本次研究实验数据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本次研究共65例患者全部经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具体肿瘤类型及比例如下表1所示.

  根据上表中数据所示,65例患者中诊断出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于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出患有的肿瘤类型完全符合,符合率达到100%.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