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深度报告--机器人系列技术篇】

本文聚焦机器人行业,介绍其主要类型、产业链,分析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在人工智能发展下,机器人朝更智能等方向发展,系统级芯片等成趋势,具身智能因AI大模型迎来契机,还提及行业面临的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和技术发展等风险。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曾梦想执剑走天涯,我是程序猿【AK】

简述概要

关于“至美研究”发布的“人工智能深度报告–机器人系列技术篇”,如果你也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关注“至美研究”,类似于“麦肯锡咨询”一样,更应和国内政策和市场情况。

知识图谱

核心观点

  • 预计 2024 年全球机器人行业整体规模达到 650 亿美元,我国机器人行 业整体规模达到 251 亿美元

我们认为,由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
全球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据 IFR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市
场规模预计为 513 亿美元,2017-2022 年 5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4%,预
计在 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50 亿美元。按品类来看,工业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占比分别为 38.1%/42.4%/19.5%。在机器人行业发展上,
我国同样进展速度飞快。我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64 亿美元上
升至 174 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2%,预计到 2024 年,我国机器人
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251 亿美元。

  • 机器人行业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其 发展路径各有迥异

与世界整体机器人行业发展不同的是,我国占比最高的机器人类型是工业机
器人,占比达到 50%。2021 年,我国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
322 台,工业机器人普及度位居世界第五。从不同种类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来
看,其发展路径迥异。未来,工业机器人主要朝精密复杂的场景渗透,例如
研磨、铆接等复杂精密场景;服务机器人将在应用场景深度化、创新化,例
如在医疗领域进一步到微创手术等应用,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出酒店接待机器
人、商场导航机器人等创新产品;特种机器人则将在特定场景技术得到突破,
如水下机器人具备水底精准定位、行走等功能。

  •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要求机器人朝着更智能、更准确、更低耗方向发展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推
动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同样,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也影响着机器人行业。
通过搭载更为新进的 AI 芯片,人工智能使机器人朝着更接近人脑、工作更
精准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为了满足机器人朝着更智能、更准确、更低耗
方向发展,系统级芯片 SoC、AI 芯片边缘端发展、智能化控制算法、高度集
成的伺服系统、轻量化的减速器及具身智能将成为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下,具身智能有望成为下一风口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指有身体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AI 大模型时
代,为具身智能软件的困难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1)大型语言模型(LLM)
有望替代传统机器学习,让机器人更智能地与人和环境进行交互;2)多模
态大模型通过积累视觉、听觉等信息,为具身智能提供大量高质量的数据,
让具身智能拥有更丰富的感知能力,更好理解世界;3)大模型时代具身智
能能够做到实时训练与测试,替代传统机器人 pffline 离线模式进行训练。

风险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行业技术发展受阻。

一、机器人行业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密集型产品

机器人 (Robot)是指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
务的可编程执行机构,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

1.1 机器人主要类型

按照机器人的使用场景,我们主要将机器人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工业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

图表 1:机器人行业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这些工业机
器人主要运用于制造业。若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的话,工业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包装
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等等;若按照机型进行分类的话,
目前市场主流将其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具有多个可活动的旋转关节,可完成搬运、
喷涂、切割等工作)、SCARA 机器人(水平固定在 Z 轴上,X、Y 轴上可以灵活运动,
可完成装配、拾取和放置等工作)、并联机器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
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自由,可完成精准分拣、装箱等工作)、
协作机器人(结构与多关节机器人类似,通常用于与人近距离协同工作,如搬运、
装配、切割等工作)等四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服务机器人

区别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主要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有益服务,其使用场景
多样,具体细分种类繁多。按照大场景进行分类的话,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家用
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及公共服务机器人
。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涵盖
了教育教学、打扫清洁、娱乐、情感陪伴等个人需求。医疗服务机器人是为消费者
提供专业服务的机器人,按照其功能作用,主要可以分为医疗手术、医护辅助、医
疗康复等几大类。公共服务机器人是指在农业、金融、物流等除医学领域外,为人
类提供服务的机器人,按照其服务提供的场景,主要有物流机器人、零售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特种机器人

区别于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等常见的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大多数用于专业领域,
例如极端环境或危险作业等场景,其操作需要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和使用,其主要
广泛运用于农业、矿业、军用、急救等领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

从机器人的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及相关技术支持。核心零
部件包括了传感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以及芯片。相关的技术支持包括了
感知系统、决策技术、控制系统以及交互分析。
中游主要包括了机器人本体,下游则是系统集成,主要有整体解决方案、操作系统
及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相关网络通信。
从成本来看,上游的减速器是成本大头,占比达到 35%,其次是伺服系统、机器人
本体、控制器及其他材料,占比分别为 20%/15%/15%/1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产业链上游:
  • 核心零部件:传感器

机器人想要做到像人一样灵活,离不开传感器的加持,传感器可以让机器人拥有视、
力、触、嗅、味等多种感知能力。传感器不仅可以赋予机器人外部感知的能力,还
可以帮助机器人监测自身内部的工作情况,通过传感器对自身内部的温度、速度进
行检测,保证机器人自身高效的运作速度。机器人传感器按照其目的主要可以分为
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外部传感器主要分为嗅觉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视觉传
感器、语音识别、红外线等等;内部传感器主要分为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
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目前,我国传感器与国外传感器差距仍
较大,进口依赖程度高,进口率达到了 90%以上
。海外传感器龙头企业有:艾默
生、西门子、基恩士;国内传感器龙头企业有:歌尔股份、华润微、高德红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在机
器人行业中,伺服系统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控制速度和稳定性。机器人的
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指令机构三大部分构成,伺服电机是执行机构,
用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伺服驱动器用于提供功率电源;指令机构则配合伺服驱动
器进行工作。在整个机器人的成本中心中,伺服系统是成本大头,成本占比达到 20%。
目前,我国伺服系统主要以进口为主,国外品牌占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