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被动句才地道?中英文中被动句的异同

最近的翻译课程要求做presentation,刚好最近没事,就把腹稿中的内容写下来,顺便整理记录一下。
翻译文献选取的是《Deep learning》by Yann LeCun, Yoshua Bengio & Geoffrey Hinton
中文文献选取的是《深度学习研究综述》尹宝才,王文通,王立春
本文中的中英文句子都是来自这两篇,翻译是我自己理解+百度的。
首先我们看如下的一个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我经过自己数参考文献数出来的,保证数据真实性。
如果有观察过的话就可以看出来,答案应该是A。
B答案就是这一篇同样内容的英文论文中出现被动句的频率。
看出了什么?虽然同样叫做被动句,但是中文和英文中被动句出现的频率天差地别!可以说,中文中的被动句和英文中的被动句,完全就是两个东西,尽管他们有相同的地方。
接下来请看具体句子的翻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个句子来自中文文献,虽然其不是被动句,但是可以在英文中翻译为被动句。
第二个句子来自英文文献,虽然它是被动句,但是在中文中应该翻译为主动句才足够地道。毕竟,没有一个中国人会说“机器被展示了一张图片,blabla”。看着怪,听着也怪。
总结这两个句子,我们会发现,在英文句子中,都使用了被动句!而中文都不使用被动句。但是这里的中文和英文都同样“地道”。
经过我在洗澡时候的无数次低头沉思,我总结了一下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使用中文被动句的情形:
1.我被绿了。
2.肖途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选自腾讯游戏隐形守护者)
3.香港市民陈先生被暴徒砍伤。
你品,你细品
是不是这些中文句子都很常见!同时又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我愿意被绿吗?不愿意
肖途愿意被当做汉奸吗?不愿意
陈先生愿意被暴徒砍伤吗?不愿意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文中的被动句通常被用来表示强烈的不情愿的情感,它甚至是用来修饰违背意愿这一个行为的。
那么又为什么中文文献中被动句型使用得如此之少呢??
其实很简单:科学论文中,我们不带有情感,科学论文所论述的一切都是宇宙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和人的情感没有一丁点关系。
而我们再看一看英文中的例子:
海贼王里面的通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ANTED四个大字,通缉此人。
包括前面的英文翻译例句,都可以看出来:
在英文中,被动句仅仅只是一种句式表达而已,不带有什么情感倾向,甚至主动被动句都可以任意转换,没什么问题。
最后就是总结中的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美的数学表达是我的爱。
C=Chinese,E=English,NEG=Negtive被动语态。中文中的被动语句是英文被动语句的子集。
中文的被动语句翻译为英语被动句>>>OK,No Problem
英文被动句翻译为中文被动句>>>Nope,Something may wrong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