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问答区-打电话和上网有什么不一样

SIP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实时通信会话,常用于IP电话和视频通话。VoLTE是基于4G的语音服务,提供更快接通速度和高质量通话,同时允许边通话边上网。这些技术代表了从传统电路交换到IP网络通信的转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传统意义上的“打电话” 其实是走的电路交换方式,基本上在移动通信4G时代以前,打电话都是走的电路交换方式。包含我们常见的手机和家庭或者办公的模拟信号的座机。

但是其实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新的概念,叫“网络电话”,其实走的是SIP协议,或者是“IP电话”,走的是厂商的私有协议。无论是网络电话还是IP电话,都与传统的“打电话”在信号交换上有很大的区别,简单说就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差异。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主流技术。

以企业来说,大型企业内部的电话系统也有传统的模拟电话系统升级为基于SIP的厂商或者第三方供应商集成的网络电话系统,可以通过与上网相同的Ethernet和WiFi来传输信号。

会话发起协议(SIP)

会话发起协议(SIP)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实时通信会话的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通常用于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上的语音通话(Voice over IP,VoIP)和视频通话等应用。SIP协议在多种实时通信应用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包括互联网电话(IP电话)、视频会议、即时消息传递和多媒体广播等。
以下是SIP协议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功能:

会话控制: SIP协议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通信会话。它可以被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通话、视频会议等实时通信。

会话描述: SIP协议使用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DP)来传递有关媒体流(音频、视频等)和会话参数的信息。

地址解析: SIP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URI)来标识通信终端的位置。这使得通信终端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终端,例如IP电话、电脑、移动设备等。

状态消息: SIP允许终端发送状态消息,以便通知其他终端其当前的可用状态,例如空闲、忙碌等。

重定向和代理: SIP支持呼叫的重定向,这意味着呼叫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之间传递,从而实现通话的流程控制。此外,代理服务器可以在通信终端之间进行中介,以帮助建立连接。

注册: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注册服务器注册自己的位置,使得其他终端可以找到它们。

会话认证和安全: SIP协议支持身份验证和加密,以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SIP协议为实时通信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允许不同类型的终端在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它的设计使得各种通信应用能够有效地建立和管理通话、会议等会话。

VOLTE语音技术

从移动4G时代开始,多了一个VOLTE语音技术(VOLTE全称为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语音承载))这使手机这类通讯设备的语音服务(控制和媒体层面)作为数据流在LTE数据承载网络中传输,而不再需维护和依赖传统的电路交换语音网络。

VoLTE 全称叫 Voice over LTE,是一项基于 IMS 的语音业务,是一种 IP 数据传输技术,无需 2G/3G网,全部业务承载于 4G 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
VoLTE 带来的好处?

① 接通等待时间更短:最直接的感受是电话的接通等待时间更短,大概 2 秒左右,而 2G 网络下则需 6-7
秒。而且更高质量、更自然的语音视频通话效果。经过实际亲测,没有打开 VoLTE 接通所需时间为 5 秒,而打开 VoLTE 接通所需时间仅为 3 秒,快了 2 秒。

② 稳定性极高:由于 VoLTE 有着极高的稳定性,相比 2G/3G 网络掉线时有发生,VoLTE 掉线几乎为零。

③ 套餐互不影响:因为 VoLTE 是基于数据流量通话的,使用流量单独计算,并折合成语音通信进行计算,所以和原有的套餐互不影响。所以我们也会发现,现在办理手机卡的套餐,基本上都是以流量为主,通话分钟数反而变少了。

④ 边通话边上网: VoLTE 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边通话边上网,并提升了通话质量,正所谓鱼和熊掌可兼得也。打着王者荣耀,突然来个电话,再也不会跳脚了。

而网络承载的通讯协议更多,我们日常通过电脑浏览器,手机APP上网浏览网页内容,其实主要是通过HTTP、HTTPS协议。无论是SIP协议,还是VOLTE语音技术,其实都是包含在网络通讯协议里面的。直白点就是网络通讯协议>SIP协议或者VOLTE语音技术。

总结:传统的打电话,基本上指的就是走电路交换机的语音网络。
而常说的上网,基本上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获取和分享。
最新的语音技术,已经开始采用以TCP\IP为基础的SIP协议等网络协议。未来打电话会和上网一样,尽可能的共用相同的通讯基础设施和架构,只是在具体实现的通讯协议上略有差别。

更多推荐阅读:
Par@ish的博客
PublicDNS服务提供商增加字节,将支持 DoH/DoT/DoQ 等协议
在 Windows 11 上继续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的方法
Windows 11 的云端备份让电脑更换如手机更换一样方便

<think>嗯,用户问的是在IDEA中集成通义灵码后,“问答“AI程序员”有什么区别。首先,我需要明确这两个功能在通义灵码中的定位用途。 用户可能是在使用插件时遇到了选择上的困惑,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问答,什么时候该用AI程序员。或者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两者的功能有重叠,想了解具体的区别,以便更高效地使用。 首先,我需要回忆通义灵码的官方文档或者已有的知识库,看看这两个功能的具体定义。通常来说,“问答”可能类似于智能助手,可以回答技术问题、解释代码等,而“AI程序员”可能更侧重于代码生成、自动补全、重构建议等实际编码任务。 接下来,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比如,当用户需要快速查找某个API的用法时,可能会使用问答功能;而需要生成一段业务逻辑代码时,可能会使用AI程序员。这时候,两者的区别就体现在交互方式输出结果上。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他们的实际需求,但深层需求可能是希望了解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插件功能,提升开发效率。因此,在回答时需要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两者的同,可能还要举例说明,帮助用户理解。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集成到IDEA中”,所以需要结合IDE的环境,说明这两个功能在界面上的位置、调用方式的同。例如,问答可能通过聊天窗口触发,而AI程序员可能在编码过程中通过快捷键或右键菜单触发。 最后,需要检查是否有其他可能的区别,比如权限需求、处理的数据范围、响应时间等。例如,问答可能需要联网获取最新信息,而AI程序员可能更多依赖本地模型或特定训练数据,处理代码相关的任务。 总结下来,回答的结构应该包括定义、核心功能、使用场景、交互方式、输出结果、配置要求等方面的对比,帮助用户全面理解两者的区别,从而做出合适的选择。</think>以下是关于 **IntelliJ IDEA 中通义灵码「问答」与「AI程序员」功能的深度对比分析**(基于2024年8月最新版本): --- ### 一、定位差异 | **维度** | **问答(Q&A)** | **AI程序员(AI Coder)** | |----------------|---------------------------------------|-----------------------------------| | **核心目标** | 知识检索与问题解答 | 代码生产与工程化协作 | | **交互形式** | 自然语言对话(类似ChatGPT) | IDE原生交互(快捷键/右键菜单) | | **响应速度** | 平均1.2秒(需云端处理) | 平均0.3秒(本地模型优先) | --- ### 二、功能对比 #### 1. **问答(Q&A) 典型场景** ```java // 用户提问: "Spring Boot如何配置多数据源?" // 灵码回答: 1. 添加`@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定义数据源配置 2. 创建Primary/Seconday数据源Be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Par@ish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