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微生物与癌症有关

最近刊登在顶级期刊上的两则微生物与癌症的报道,又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密切关系,现在早已证实,但机制并不清楚。近日,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诱导胃粘膜下干细胞的过度增殖,致使干细胞积累大量的DNA损伤,从而诱发癌症。该发现在线刊登在8月16日的《自然》期刊上。

图.胃窦腺细胞和胃底腺细胞分布图

研究人员发现,胃上皮持续再生是通过干细胞完成的,幽门螺旋杆菌可使干细胞活化,加速胃上皮的更新速率。在这其中,Wnt通路起到重要作用。Axin2是Wnt通路上的蛋白,只在胃腺底物的干细胞上表达,促进干细胞的增殖。但Axin2需要肌成纤维细胞表达R-spondin 3蛋白才能活化。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会增加肌成纤维细胞的R-spondin 3蛋白表达,从而促进细胞不断增殖和腺上皮增生,结果导致了胃癌的风险升高。

另一则报道与结直肠癌有关。香港中文大学与第三军医大学合作,他们就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证据”。该研究发表在近日的《Gastroenterology》上。

研究人员首先用诱导结直肠肿瘤发生的“致癌物”氧化偶氮甲烷和抗生素处理小鼠。接下来,分别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粪便给小鼠灌胃,1周两次,持续5周。

结果显示,11只移植了结直肠癌患者粪便的小鼠中有7只发生了结肠息肉,而移植了健康人的只有2只。结直肠癌组比健康组息肉的数量更多。

图.小鼠结直肠发生息肉病变

此外研究人员对移植了粪便的小鼠们进行了测序,发现移植了结直肠癌患者粪便小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丰度相比移植健康人的来说明显下降。相应的,移植了结直肠癌患者粪便的无菌小鼠肠道内Th17和Th1的水平分别约是移植健康人粪便的7倍和5倍。说明,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存在的微生物群可以影响多个促炎因子的表达,这可能就是移植了他们粪便的小鼠更快出现结直肠癌的原因所在。该研究为肠道微生物引起结直肠癌提供了又一个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Michael Sigal,et al. Stromal R-spondin orchestrates gastric epithelial stem cells and gland homeostasi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16 August 2017.

Wong S H, Zhao L, Zhang X, et al. Gavage of Fec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Promotes Intestinal Carcinogenesis in Germ-free and Conventional Mice[J]. Gastroenterology, 2017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