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结构体和位段

  在C语言中,结构体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结构,因此,对所学结构体只是做一总结和整理。
   C语言提供了两种数据类型,数组和结构,今天,就简单的整理一下结构相关的。
1.结构体的定义

必须先定义后使用:如


2.结构成员的访

1)直接访问:通过点操作符(.)访问的。

点操作符接受两个操作数,左操作数为结构体的名字,右操作数就是需要访问的成员的名字

如:Stu.name   则访问的是结构体为Stu的成员name。

2)间接访问:就是使用指针来访问一个结构体的成员,前提是有一个指向结构的指针。

即使用->操作符(也叫教头操作符),和点操作符一样,它接受两个操作数,不同的是它的左操作数必须是一个指向结构体的指针。

如:p->sex;              p->name;    

3.不完全申明
 

  不完全申明适用于一些相互之间存在依赖或者互相引用的结构,即一个结构之中包了含另一个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成员。

例如:

struct B;struct A{int_a;struct B*_pb;};struct B{int_b;struct A*_pa;};

4.结构体初始化
结构的初始化和数组的初始化很类似,如:
struct A
{
	int a;
	char arr[20];
	double s;
};
int main()
{
	struct A sa = { 10, "abcdef", 3.14 };
	printf("%1f  %1f", sa.a, sa.s);
}
5.结构的存储分配
1)结构的第一个成员永远放在0偏移处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都要对齐到某个对齐数的整数倍处。(对齐数:为结构成员自身大小和默认对齐数的较小值。  在VS--8   Linux--4)
3)结构的总大小必须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例:在windows的状态下:


内存对齐的原因:

1)平台原因(移植原因)
    1>   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
   2>   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性能原因:
  1>  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
  2>  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
6.结构实现位段,位段大小的计算
位段的申明和结构类似,但他的成员是一个或多个位的字段。
位段成员必须申明为int,unsigned int或signed int类型。其次,在成员名的后面是一个冒号和一个整数,这个整数指定该位段的所占用的位的数目。
下面举例具体说明:

值得重视的是位段不跨平台,不存在对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第三方库`ctypes`来解析C语言中的结构体。假设有一个结构体`Person`,它有两个成员变量`name`和`age`,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析它们的值: ```python import ctypes class Person(ctypes.Structure): _fields_ = [("name", ctypes.c_char_p), ("age", ctypes.c_int)] p = Person() p.name = b"John" p.age = 25 print(p.name.decode("utf-8")) print(p.age) ``` 输出结果为: ``` John 25 ``` 这里使用了`ctypes`库的`Structure`类来定义结构体`Person`,并通过`_fields_`属性指定了它的成员变量。然后创建了一个`Person`类型的对象`p`,并使用对象的属性访问方式来设置成员变量`name`和`age`的值。最后使用`decode()`方法将`name`成员变量的字节串解码为字符串。 ### 回答2: 在Python中解析结构体并打印结构体成员,可以使用`struct`模块。该模块提供了函数来将二进制数据解包为指定的数据类型。 首先,导入`struct`模块并定义结构体的格式。格式字符串指定了各个成员的数据类型和顺序。例如,使用`struct.unpack`函数可以解析结构体数据。 ```python import struct # 定义结构体的格式 format_string = '2s I f' # 结构体数据 data = b'ABCD' + struct.pack('I', 123) + struct.pack('f', 3.14) # 解析结构体数据 unpacked_data = struct.unpack(format_string, data) # 打印结构体成员 print('成员1:', unpacked_data[0]) print('成员2:', unpacked_data[1]) print('成员3:', unpacked_data[2]) ``` 上述代码首先导入了`struct`模块,并定义了一个格式字符串`format_string`来描述结构体的成员情况。下一行创建了一个包含结构体数据的字节字符串`data`。然后使用`struct.unpack`函数解析结构体数据,并将解析结果存储在`unpacked_data`中。最后,打印了结构体的各个成员。 注意,`format_string`的使用应与结构体的实际格式相匹配。在格式字符串中,每个字符表示一个成员的数据类型,`s`表示字符串,`I`表示无符号整数,`f`表示浮点数等。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析和打印结构体成员。实际上,你可以根据结构体的具体类型和格式字符串的需求来使用`struct`模块。 ### 回答3: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struct`模块来解析结构体,并且打印结构体成员。首先,我们需要导入`struct`模块。 ```python import struct ```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结构体的格式。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名为`Person`的结构体,其中包含一个`name`字段和一个`age`字段,可以使用`struct`模块的`pack()`函数将数据打包成二进制格式。 ```python person_format = "20s I" # 20s表示一个20字节的字符串,I表示一个无符号整数 person_data = struct.pack(person_format, b"John", 25) # 打包数据 ``` 然后,使用`struct`模块的`unpack()`函数来解析结构体,并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相应的值。 ```python name, age = struct.unpack(person_format, person_data) # 解析数据 ```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打印相应的值来输出结构体的成员。 ```python print("Name:", name.decode().strip('\x00')) # 将字节字符串转换为Unicode字符串并去除多余的\00 print("Age:", age) ``` 以上代码将会输出: ``` Name: John Age: 25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使用Python解析结构体数据并打印了结构体的成员。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