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事务学习笔记 - Seata 事务

2.1 背景
事务,最先了解的是 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的几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 Consistency )、隔离性或独立性( 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ly),简称就是ACID。
在微服务架构中,分布式事务不可避免,分布式系统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就提出了新的理论:CAP 原理,
一致性(Consistency) 、可用性(Availability) 、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 。
在任何分布式系统中,只能有两种选择

2.2 事务原理

2.2.1 2PC 模式( XA Transactions )
MySQL从5.5版本开始支持,SQL Server 2005 开始支持,Oracle 7 开始支持。
XA 是一个两阶段提交协议,该协议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务协调器要求每个涉及到事务的数据库 预提交(precommit)此操作,并反映是否可以提交.
第二阶段:在收到参与者的 yes反馈后,事务协调器再要求每个数据库提交数据
(其中若任何一个 参与者 向 事务协调器 反馈了 No 响应,或者等待超时,所有参与的本地数据库事务都会被要求回滚)
随后 在收到事务协调器的之后释放整个事务执行期间占用的事务资源。

2PC出现单点问题的三种情况

(1)协调者正常,参与者宕机
由于 协调者 无法收集到所有 参与者 的反馈,会陷入阻塞情况。
解决方案:引入超时机制,如果协调者在超过指定的时间还没有收到参与者的反馈,事务就失败,向所有节点发送终止事务请求。
(2)协调者宕机,参与者正常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由于协调者宕机,无法发送提交请求,所有处于执行了操作但是未提交状态的参与者都会陷入阻塞情况
解决方案:引入协调者备份,同时协调者需记录操作日志.当检测到协调者宕机一段时间后,协调者备份取代协调者,并读取操作日志,向所有参与者询问状态
(3)协调者和参与者都宕机
若所有参与者都没有真正执行commit,所以只需重新在剩余的参与者中重新选出一个协调者,新的协调者在重新执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就可以了。
若协调器已经完成二阶段,部分参与者完成commit,就无法保证这个异常期间的一致性问题。

2PC 模式的缺点:
性能问题,资源占用过大。2PC无法解决的问题是 当在协调器发送最终 提交 命令时,有参与者提交失败,就有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2.2.2 3PC三阶段提交
三阶段 同时在协调器和参与者中引入超时机制。
第一阶段:CanCommit 协调器询问参与者是否可以正常进行,( 参与者尝试获取本地数据库锁 )
第二阶段:PreCommit 预提交 询问参与者是否可以提交
第三阶段:DoCommit 参与者提交

除了在 2PC的一阶段基础上增加了 提前询问状态的 缓冲阶段,还增加了参与者的超时时间设置。

三阶段提交协议(3PC)主要是为了解决两阶段提交协议的阻塞问题,2pc存在的问题是当协作者崩溃时,参与者不能做出最后的选择。因此参与者可能在协作者恢复之前保持阻塞

2.2.3 TCC(补偿事务)
补偿事务 是业务层面的事务处理概念,它分为三个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ry : 业务应用向服务尝试执行业务,并且锁定业务需要的资源。完成所有业务检查(一致性)。
Confirm:确认执行业务 向服务发送Commit 命令。
Cancel: 取消执行业务 ,发送Rollback 命令。

2.3 分布式事务框架
2.3.1 SpringCloud + seata

Seata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是业务层面的解决方案,只依赖于单台数据库的事务能力。Seata框架中一个分布式事务包含3中角色: TC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TM (Transaction Manager ) ,RM (Resource Manager)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TC): 事务协调器,维护全局事务的运行状态,负责协调并驱动全局事务的提交或回滚。
Transaction Manager ™: 控制全局事务的边界,负责开启一个全局事务,并最终发起全局提交或全局回滚的决议。
Resource Manager (RM): 控制分支事务,负责分支注册、状态汇报,并接收事务协调器的指令,驱动分支(本地)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Seata 事务流程整个Seata 事务流程如上图:

  1. TM发起分布式事务, 向 TC 中申请一个唯一的XID 用于各个本地事务之间传输。
  2. RM 本地事务向TC 申请一个事务分支,并且完成本地事务分支的提交,然后将结果汇报至TC
  3. TM 根据 TC 中记录的全部事务分支执行情况 决定提交或者回滚。

Seata,在本地事务阶段,RM就已经执行了本地事务的提交操作,然后将执行后用来回滚的数据保存至 UNDO_LOG 。 若某个事务分支提交失败,TM再执行 回滚操作,将日志表里的数据回滚,所以TM的提交操作是不做真实的提交的,仅仅是删除 日志表中的记录。

既然本地事务已经提交如何做到 数据的隔离性?(Seata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 ReadUnCommit)
Seata AT模式
用户的sql被Seata代理所托管,Seata-AT模式能感知到用户的所有sql,并对之进行操作
Tx1 在一阶段本地事务提交前 要确保先拿到 全局锁 (行粒度) ,二阶段全局事务提交,才会释放全局锁
Tx2 在 Tx1 全局提交前 尝试拿到全局锁,重试等待,Tx1 全局释放。
如果 tx1 的二阶段全局回滚,则 tx1 需要重新获取该数据的本地锁,进行反向补偿的更新操作,实现分支的回滚。
此时,如果 tx2 仍在等待该数据的 全局锁,同时持有本地锁,则 tx1 的分支回滚会失败。分支的回滚会一直重试,直到 tx2 的 全局锁 等锁超时,放弃 全局锁 并回滚本地事务释放本地锁,tx1 的分支回滚最终成功。
整个过程 全局锁 在 tx1 结束前一直是被 tx1 持有的,所以不会发生 脏写

Ps : Seata相关文档及下载地址
seata项目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seata/seata
seata中间件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seata/seata/releases
seata中文官方文档:https://github.com/seata/seata/

2.3.2 SpringCloud + TX-LCN
实施方案

  1. 下载https://github.com/codingapi/txlcn-demo TX事务服务, 创建表 t_tx_exception
  2. 配置文件参考 https://www.txlcn.org/zh-cn/docs/setting/manager.html

pom.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cn.huanzi.qch.txlcn</groupId>
    <artifactId>txlcn-tm</artifactId>
    <version>0.0.1-SNAPSHOT</version>
    <name>txlcn-tm</name>
    <description>Tx-Manager(TM),TX-LCN分布式事务框架的独立服务</description>

    <!--继承信息-->
    <parent>
        <groupId>cn.huanzi.qch</groupId>
        <artifactId>parent</artifactId>
        <version>1.0.0</version>
    </parent>

    <dependencies>
        <!-- 参照例子引入需要的依赖jar -->
        <dependency>
            <groupId>com.codingapi.txlcn</groupId>
            <artifactId>txlcn-tm</artifactId>
            <version>5.0.2.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 text报错,添加一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 构建工具 -->
    <build>
        <plugins>
            <plugin>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maven-plugin</artifactId>
            </plugin>
        </plugins>
        <finalName>txlcn-tm</finalName>
    </build>

</project>

application.xml

spring.application.name=txlcn-tm
server.port=7970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123456
spring.jpa.database-platform=org.hibernate.dialect.MySQL5InnoDBDialect
spring.jpa.hibernate.ddl-auto=validate

# TM后台登陆密码
tx-lcn.manager.admin-key=123456

tx-lcn.manager.host=127.0.0.1
tx-lcn.manager.port=8070

# 开启日志,默认为false
tx-lcn.logger.enabled=true
tx-lcn.logger.driver-class-name=${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
tx-lcn.logger.jdbc-url=${spring.datasource.url}
tx-lcn.logger.username=${spring.datasource.username}
tx-lcn.logger.password=${spring.datasource.password}logging.level.com.codingapi.txlcn=DEBUG

#redis 主机
spring.redis.host=127.0.0.1
#redis 端口
spring.redis.port=6379
#redis 密码
spring.redis.password=
  1. 在启动类添加注解 @EnableTransactionManagerServer
package cn.huanzi.qch.txlcn.tm;

import com.codingapi.txlcn.tm.config.EnableTransactionManagerServ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TransactionManagerServer
public class TxlcnTm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TxlcnTmApplication.class, args);
}
}
  1. 把我们的Redis服务运行起来,然后启动txlcn-tm,启动成功后访问tm后台管理系统,使用默认密码登录(可以配置登录密码),访问 http://127.0.0.1:7970/admin/index.html进入管理后台,默认密码是codingapi,我们这里配置了123456
  2. Tx-Client :
    TC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codingapi.txlcn</groupId>
            <artifactId>txlcn-tc</artifactId>
            <version>5.0.2.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codingapi.txlcn</groupId>
            <artifactId>txlcn-txmsg-netty</artifactId>
            <version>5.0.2.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配置文件添加
#是否启动LCN负载均衡策略(优化选项,开启与否,功能不受影响)

tx-lcn.ribbon.loadbalancer.dtx.enabled=true

#默认之配置为TM的本机默认端口

tx-lcn.client.manager-address=127.0.0.1:8070

#开启日志,默认为false

tx-lcn.logger.enabled=true
tx-lcn.logger.driver-class-name=${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
tx-lcn.logger.jdbc-url=${spring.datasource.url}
tx-lcn.logger.username=${spring.datasource.username}
tx-lcn.logger.password=${spring.datasource.password}
logging.level.com.codingapi.txlcn=DEBUG
  1. 在启动类上使用 @EnableDistributedTransaction
  2. 提交本地事务的地方添加@LcnTransaction,分布式事务注解,PS:@LcnTransaction的target是在方法上的,@Target({ElementType.METHOD})

TX-LCN 不产生事务仅仅是对事务进行了分布式管理,最后附上一张简单易懂的 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享学习大佬 https://blog.csdn.net/qq_37442469?t=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