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ax在802.3ad基础上进行增强和扩展,市面上802.3ad更普及
链路聚合(Eth-Trunk)属于数据链路层
链路聚合分类:静态链路聚合、动态链路聚合(LACP,LACPDU报文)
链路聚合:二层、三层
系统优先级、系统MAC、端口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越小越优先
负载分担方式:dst-ip、dst-mac、src-ip、src-mac、src-dst-ip、src-dst-mac
LACP优先级的分类:系统优先、端口优先级。优先级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LACP主动端、被动端:主动端用于管理聚合组及状态检测(LACPDU报文),被动端按主动端要求进行响应
注意
- 负载分担方式对出接口流量分担有效,若入接口流量不均衡,修改出接口方式。
- 尽量使流量在所有活动链路上传输,避免仅在一条链路,造成拥堵。推荐选择根据报文的源MAC和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避免浏览拥堵。
- 堆叠场景中跨设备Eth-Trunk接口支持本地流量优先转发。
- 成员接口建议为默认设置。
配置思路
- 创建链路聚合组
- 配置链路聚合模式
- 将成员接口加入聚合组
- (可选)配置活动接口数阈值
- (可选)配置负载分担方式
- (可选)配置系统LACP优先级
- (可选)配置接口LACP优先级
- (可选)配置LACP抢占
- (可选)配置接收LACP报文超时时间
单词
1. Eth-Trunk(以太网捆绑):这是华为设备中用于创建链路聚合组的关键词。
2. Mode(模式):用于配置链路聚合的模式,常见的模式包括静态(Static)和动态(Dynamic)。
3. Interface(接口):指定要捆绑在一起的物理网络接口,例如,GigabitEthernet0/0/1、GigabitEthernet0/0/2 等。
4. Description(描述):为链路聚合组添加描述信息,以便标识和管理。
5. Load-Balancing(负载均衡):配置链路聚合组中的流量分发策略,例如,基于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目标端口等。
6. Link-Type(链路类型):指定链路聚合组中的链路类型,例如,access(访问链路)或 trunk(干线链路)。
7. Port Priority(端口优先级):配置链路聚合组中各个物理接口的优先级,影响流量的分发顺序。
8. max-number(最大链路数量):指定链路聚合组中允许的最大物理链路数量。
9. eth-trunk load-balance(以太网捆绑负载均衡):配置链路聚合组的负载均衡算法,例如,src-mac(基于源MAC地址的负载均衡)或 dst-mac(基于目标MAC地址的负载均衡)。
10. shutdown(关闭):禁用链路聚合组。
11. undo(取消配置):用于取消配置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