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empire quicksand
商业模式创新
什么是创新?—— 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创新的方法论(破旧立新)
一 三种商业创新:
1 现有行业 板块 发生局部变化
2 构成元素 重新的排列组合
3 排列组合的速度 空间发生了变化
二 主题:
巨大的 长久的事业 敏锐的正确的商业思维外 最主要的是微观商业节点背后靠什么思想来支撑
1 一种文化:一种总体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普范性的标准
2 最宏观的有厚度的辽远的是人文思维:哲学 心理 社会 人类
3 涉及到人性 人心 宏大的 囊括一切
4 科学思维:
是社会文化思维的子集 截取了人们思维里能够定量化 能通过证伪 证实来推翻或者确立的某些事实性东西 实验的手段 强有力饿逻辑
5 技术性思维:
人类接近现实生活 精准了解科学思维 精准了解人类生活实际需求 物质生活带来工具性 服务性的 产品体验
6 商业思维:
通过人类可提供的材料科学 工程学具体实施变成一个具体可感可见可触可摸可听可视产品性的东西
技术的基本原理 呼应生活基本需求
7 认知:进入任何一个具体的商业行为 懂这个领域的人性 市场 用户 商业模式
everything is about human being
8 (生产 资本 消费)市场背后:人性的综合
9 如果没有对综合的复杂的庞大动态的人性的深度 极其敏锐的把握 很难提供令人难以忘怀的产品或服务
三 理论:
1 坐标系
2 创新:一定是基于对旧有的东西的深刻的理解 破旧立新 问题在哪 效率在哪 成本和利润出在哪 人性在哪
3 副标题:
1)帝国:恒久 厚重 宏大 坚不可摧 百年老店 立在那里 不败
2)流沙:新的独角兽公司涌现 传统企业 稍微不慎 帝国大厦 倾于一旦
(正在发生的非常普遍的现象)
4 流沙的时代:是如何进入 从传统东西善变到现在的状态 只有理解了 这是不是现代社会的文化的人性的商业的总体的本质的变化 才能找出 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重新构筑自己的商业梦想 获得赢得胜算的可能
液态现代化理论模型
鲍曼:21世纪最伟大社会思想家 哲学家(英国利兹大学)(论现代社会的本质)
1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思想家:
在这个社会现实还没有清晰呈现的时候
他的思想和理论的洞察力有多么犀利 又多么精准的为正在成型或即将出现的社会做一次号脉 够不够思想深度的关键 这样一个预测的能力 感觉 成为先驱 先烈
2 他的一生都在回答:
我们现在社会包括未来正在发生的社会本质的转换是什么?
人力流动性加剧 信息传播 实时性 信息几何性爆炸 大扭转 大迁徙 大交流。。。
3 液态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
1)solid:
支撑这个制度里面的价值观 行为 都有一种固态的恒久性 习得了 坚守 积累了经验 不熟悉历史 就没法理解今天 预测未来 坚信的所有东西都是固态的 习以为常的 互联网 全球化 在社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 都在加速度越来越快的发着变化 看似大家越来越紧密 其实越来越疏离 包括商业 全球化 逆全球化 贸易保护政策
2)现实世界:不再坚如磐石 有坚硬的落脚点 而是流沙quicksand 瞬息万变 迁移
商业的本质 社会的本质在发生着变化
4 著作:
1)liquid modernity: 传统的恒常的帝国社会到轻飘飘的流沙般的社会 从厚到薄 固态到液态
2) liqiud life:生命体验 如履流沙 因为社会本质在发生变化
3)liqiud love:瞬息万变的爱情 爱情变得越来越短暂 从爱情中体现的脆弱的人类最深层的关系变成了现实 高离婚率 闪婚闪离
(危是机的反面 面对非常痛苦的问题是 意味着你能不能提供soution)
5 no one is in control 去中心化 比特币
6 no sense of security :AI
7 fluid world:流体的世界
8 flowing:思想 观点 模式 习惯 flowing 很少stay keep rest
9 no firm ground :没有脚下大地的感觉
10 uncertainty:不确定性 (确定了 就离危险很近)
11 lost:短暂的兴奋之后的迷失
12 the seductive lightness of being 诱惑的生存之轻 (充满诱惑力 )
13 fear
14 frailty
15 no solid structure
16 instant living 瞬间生活
walking on moving sands a
nxiety
17 固态:空间感 疆域 稳定性
18 液体:流动 空间不重要 重要的是时间维度 对变化的东西 有变化的意识
19 时间:流动性 moment
20 思维习惯:空间感觉向时间敏锐 时间的流变上转移
21 文化变化:
1)父辈 坚信过去和未来 两个杠杆 文化桥梁 过去了解越透 越了解未来 case study 活得越坚实
(对现在来说:过去不一定重要 )
(《乡土社会》)
2)文化:过去是启迪大众(仰视) 现在是诱惑大众 (平级 更低)不是去满足已经存在着的需求 而是不断创造新的需求
(粉丝经济)大众习惯被诱惑 就成了文化
22 固态的现代性:硬件 商业主要的关注点 生产者和劳动力 工厂到商场
液态的现代性:软件 注意力在消费者身上 家 工厂 商店
23 生产者的社会:society of producers
工厂到商场的空间性 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时间的奢侈性 是衡量那个时代商业成功最主要的东西
24 消费者的社会 :
生产者传统的主导的位置降级了 消费者占主导
时间性取代了工厂到商场的空间性
尽快的时间里 最快嗅到消费者呼吁什么 需要什么 提供给他 才是所有商业行为的出发点
生产者 只关注产品到产品 因为 似乎没有空间 时间的迭代成了产品到产品之间演进的路径
因为现在生产一个产品 第一时间是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灵感 捕捉需求
(零库存:逆向思维 hahaha)
25 客户不是上帝 而是生产者
26 消费者社会的特质:
1) 挑战 回应:及时 精准回应 生存能力极大提升
27 理解人性的挑战 回应 胜算大大提高
28 特点:
所有人对希望或期待的死亡率极高 注意力短促 起来快 消失也快
任何商业模式 产品 服务 本身吸引消费者期望的能力 需要不断繁衍 迅速捕捉 不断满足 才会不弱化 消失
29 呈现的三个关键词:
1)结果:哄骗 欺骗 因为欲望短暂 很少花长久的时间 需要 现实性 及时性满足 你需要什么 给什么
2) 过量:过度的丰富 越来越多 快
3)浪费
(颜值与投资回报率成正比 )
(然而:成功的都是最丑的)
二 方法论
1 商业模式液态固态 空间和时间的改变 怎么印证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某些商业模式创新
2 液态的 流动的 和时间维度变得至为重要的理论 然后认可到现在 我们进入 纯粹的消费者社会 对于消费者欲望短暂的期待 希望满足的快捷 如何和商业探讨的成功性有了瓜葛
-----
本文源于王强老师8月5日混沌大学的分享,王强老师是真格基金创始人之一,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中国合伙人》中佟大为饰演的王阳原型。这次分享中,王强老师从投资人的角度解读了商业的本质和模式创新,笔者从产品经理角度,着重对其中的7个重点内容展开思考和总结,评论中留下邮箱,同步课程PPT,也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产品创新相关的话题。
注:《中国合伙人》的剧本由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执笔,这部电影几乎95%还原了新东方的发展历程的关键事件。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说,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调整了原有商业模式中的某个元素或某几个元素;第二类,调整了原有商业模式中的某对或某组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三类,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或整合现有技术,改变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创造全新的用户消费习惯。
第一类创新:微信替代了短信,免费的360干掉了其他收费杀毒软件,分答在问答服务中加入支付元素。
第二类创新:共享经济相关产品,从永远拥有到短暂占有,使用和占有的分离,如Uber,airbnb,衣二三等,美团和拼多多,得到订阅服务将大V一本书的内容包装成知识服务来卖。
第三类创新:iphone触屏+软硬件结合灭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埃隆马斯克发现替代传统火箭的材料,摩拜单车和ofo单车服务重新唤醒自行车出行。
注:商业模式创新是对原有场景的简化或优化。三个因素可以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重点:元素,关系,场景。千万别说你的产品没有竞品,如果没有竞品可能因为你定义的需求是假想出来的,或者没看到竞品而已。
二、液态的现代性
王强老师的分享基于英国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理论:液态的现代性。我们熟知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它在流动。这跟鲍曼教授提出的液态的现代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鲍曼认为现代之前的“固态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和其“固态的”恒久制度、习俗和行为方式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式微乃至消失。人类似乎“越来越紧密的聚集”带来的却是“越来越疏离的陌生”。构成世界的不再是坚固稳定的“板块”,而是瞬息万变的“流沙”。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界正在发生一种现象——新兴独角兽企业加速度涌现,而那些看起来坚定地、恒久的“百年老店”式企业,稍微不慎就轰然倒地,帝国大厦倾于一旦。鲍曼教授说,构成现代世界的不再是稳固的磐石,而是流沙,固态可以对应为空间,液态可以对应为时间,过去我们谈到百年老店其实更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店,谈到商业帝国,更多的是在乎疆域,而疆域是空间概念,现代社会正在从固态向液态转变,对于液体来说空间不重要了,时间维度变得特别重要。
以前我们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支撑当下的我们,现代社会你会发现过去的总结无法支撑你现在所做的决策,未来无法看清,我们该如何支撑当下?
三、从人的维度去理解文化的重要性
王强老师从思维模式解读商业思维,得出的结论是商业思维的底层是人文思维。推理过程如下,人文思维(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科学思维(可证伪可量化)->技术性思维(工具性,服务性和体验式)->商业思维(产品化)。
关于“人”的解读,人是由空间,时间和文化定义的,文化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所以在讨论商业模式的时候,有必要从人文思维去思考,设计产品功能时也可以从最底层的人文思维入手,那么你设计的功能可能会更接近人性的本质诉求。
文化的角色正在悄然改变,过去文化扮演着启迪民智的角色,如上图所示,而今天,我们发现文化变得诱惑大众,如下图所示。“启迪”是我高于你,是一种俯视的角度,而“诱惑”是平起平坐甚至我低于你,想尽一切办法让你接近我,粉丝经济就是这样诞生的。
四、如何治愈这个时代的焦虑
如前文所述,这个时代的底层正在由板块变成流沙,由空间转向时间,很多商业帝国和百年企业轰然崩解,人工智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职场人头上,面对商业环境的液态化改变,商人们充满焦虑,担心自己的企业瞬间被颠覆,职场员工们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替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有危机感的时代,这种危机感带来了大量的焦虑。我们能看到北上广深人们匆匆而行的脚步,似乎每个人都在与时间竞争,因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导致近些年知识付费市场极其火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经过包装的知识快餐摆在我们面前,知识和信息直接被封装成社交货币。
面对危机,王强老师总是可以将其分开来看:危机=危险+机遇,同样的环境,有些人看到了机会,而有些人只会不断的抱怨危险。面对焦虑,你是否可以拿出一张纸,真正描述你焦虑的来源,可能造成焦虑的原因,如何做才能有助于你远离焦虑,笔者既不建议你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盲目跟风学习,也不建议你如同鸵鸟般无视这个流沙般不断改变的世界。笔者建议你先分析清楚问题,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有目标的学习成长,目标是可调整的,但方向尽量不要随意调整,做对的事,坚持的时间足够长,你才能看到神奇的复利。
五、互联网的上下半场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一对多,让一个人可以与很多人或信息发生连接。门户网站,QQ,优酷,百度,淘宝等。
互联网的下半场,是多对一,让很多人,组织,服务为一个人赋能,让其体验更好的生活。O2O服务,上门按摩,河狸家,得到,滴滴出行,名医主刀等
六、从艺术演化看商业模式创新
千百年来,艺术的规则只有两个,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回归熟悉。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回归局部。我们身边的流行趋势也是如此,每隔几年都会出现复古风,而流行颜色每年都在变,一旦将时间维度抻长,你会发现,都是在一些颜色中循环切换着。而商业模式创新也是如此,从熟悉到陌生,再从陌生回归熟悉,从局部的创新到整体的创新,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创新又将回归到局部。
七、关于人才的定义
王强老师将人才分为四等,一等人才看企业的愿景和梦想,不关心薪酬,在乎是否有一个公平的分配制度,二等人才关心年薪,三等人才关心月薪,四等人才关心奖金。通过对薪酬的判断人才等级虽然武断,但是从成功的企业来看,都是早期找到了不计薪酬的合伙人,如马云早期找到了蔡崇信。
从投资人角度看,创始团队中二号人物是否是牛人很重要,通过多年投资经验来看,创始人应该是资源整合的通才,而不是专才,如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而创始团队的2号或者3号人物一定是专业领域的专才,在具体细分领域的视野要高于CEO才对。所以真个基金投资天使轮核心是投人,而不是投项目。这样的投资理念让真格投资屡获成功,下图为真格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排名。
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相关的话题,成长路上荆棘丛生,愿与你扶持前行!
-------------
本文笔记来源于真格基金王强老师8月5日在混沌大学的分享《商业本质的嬗变-从“帝国”到“流沙”》一课,版权为王强老师所有。
公众号“没有钱的市场部(ID:ajingtalk)”记录整理
推荐下载混沌大学APP,每周都有新课程!
关于人文性思维、科学性思维、技术性思维和商业思维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想做成巨大长久的事业,背后不仅仅是要有敏锐的正确的商业思维引导,最主要的是一个非常微观的商业成功节点背后他靠什么思想层次来支撑。
我认为最宏观的最有厚度的最辽远的思维是人文思维。作为企业家如果在你的知识结构里没有人文性思维。人文当然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等等,凡是涉及到人性人心的学问,我们都叫做人文性思维。
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就是科学性思维,科学思维永远是一个社会文化思维的子集,科学思维是截取了人们思维里能够定量的话能够通过证伪或者证实来推翻或者确立的某些实质性东西,这叫做科学性思维。
在科学思维下包含的是一个人类接近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思维,我称之为技术性思维。必须在精准的了解了科学思维之下,人类社会的实际现实需求支撑他可能给人类的物质诉求带来某种工具性,服务性,产品性的体验的东西,这个叫做技术性思维。
这种思维再往下一层他如果能通过新的材料,科学工程学等等能够具体实施变成一个具体可感可触可摸可亲可视的产品,这个叫做商业思维。
我们要进行任何一个具体的细节的商业行为,我们必须要对我们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性有充分的深刻的了解。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用户,什么叫商业模式,其实都是关乎于人性的。
无论是在生产、消费、资本市场在我看来背后就是对人性的洞察。如果你没有对复杂庞大的人性有的深度的把握,你很难做出像样的企业。
只有我们理解了这是不是现代社会文化的本质变化,我们才能够找出在本质发生的巨变的时代,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重新构筑自己的商业梦想,然后在这样的一种态势,或者生存状况下才有能赢得胜算的可能。
理论:关于“液态法则”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齐格蒙特·鲍曼,退休前他是英国利兹大学的荣休教授波兰犹太思想家,我认为他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一个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提出了所谓液态的现代性概念。
构成世界,这个无论是观念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已经不再是以前我们认为的坚固稳定的板块了,他不是一个特别坚持的磐石了,而现在的支撑世界的,我们生命真正体验的世界的是他用的一个字叫做“流沙”。
磐石“板块”和“流沙”的区别就在于以前所有的人的体验是有坚硬的落脚点可以支撑的。现在咱们这个仍然有东西在支撑,不过性质变成了一盘流沙,是瞬息万变东西你不可预测他下一步的方向是往哪迁移。
任何思想、观点模式、行为习惯、消费习惯,到处都在流动流变。大家的所有的体验都是无论从体到一个群体到一个社会再大都绝对时空究竟谁来管谁究竟谁是主导地位,在传统社会中我们非常清晰的知道。但是现代社会去中心化之后,谁是主导者?没有。
我们人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流动特征求见也告诉我们,如果你对于变化东西没有意识,那么以后你发现你的目标你的标的荡然无存。大家的思维习惯应该从空间感要逐渐向时间的敏锐时间的流变上。
所以现在文化其实已经不再像过去人们已经存在的需求了。现在文化的唯一的使命变成了不断要从现在看未来,不断创造新的需求。甚至还没有诞生的需求,这是文化,我觉得也多少反映了我们商业的时代,也是有用的一个思考。
在这样的现代性之中,商业的本质所发生的变化。传统的商业社会是“生产者的社会”。空间的变化是从工厂到商场及生产者再到消费者的。时间的奢侈性是衡量那个时代商业成功的最主要东西。
而现在的社会进入到“消费者社会”,现在消费者主导,所以现在在时间性其他的工厂到商场的空间性,为什么也在尽快的时间里,你能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在呼吁什么诉求什么你能够听给她才是现在所有商业行为的处罚点。
现在的生产者,他只关注产品的产品。因为产品的产品,虽然中间没有了似乎没有空间了。但是时间迭代就变成了产品的产品之间。为什么这样的,是因为他现在生产任何产品你第一时间是消费者那里拿到的灵感。消费者你捕捉到的需求,如果你没有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坐在公公厂里去研究的话研究出来东西消费者是肯定不会买单。
就是说我们要理解消费者社会,究竟对我们从商,创业投资在哪些方面呈现了人性的挑战,我们不过是理解的这种精准的人性挑战之后做出有效的回应,你的生存能力大大提升。在这里说的消费者,他们希望或者期待。他们寿命的死亡率极高了寿命短也是现在在一个消费者的社会里,所有的人对任何一个东西,期待他的注意力,非常非常短促,来的快消失的也快,不像以前你对一个产品的期待,现在我的期待生发出来之后你必须第一时间如果能够满足,如果超过我的期待时间,那就不行。
因此在建立一个消费者普遍的心态之下,任何一个企业任何商业模式,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任何一种服务。只有你本身吸引消费者他的希望和期待这个能力不断繁衍,在他灭掉了一个欲望,你又能够迅速捕捉通过迭代让他得到满足的时候,你才会不被弱化甚至消失。
这个理论看看他的液态和固态,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怎么印证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某些商业模式创新,那么我们进入具体的一些商业的方法论来看看有没有道理。
那么我们在这个创新模式的思考中,这种液态的流变的理论和时间维度变得至为重要的理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纯粹的消费者社会,对于这种消费者的欲望短暂的期待,希望满足的快捷这种东西怎么能够和我们商业所要探讨的成功性。
方法论:从人力、产品与服务和资本的角度谈液态法则
任何一个商业行为,宏观来讲有三个因素是核心:人力、产品与服务、资本。
人力:专才还是通才?
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变的瞬息万变的社会,其变化速度超出了所有人预期的时代,从高层到执行层你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毫无疑问,凡是在商业上能够缔造伟大成就的人,他一定是通才而很少是专才。
所谓通才,就是在跨界的知识里找到其中的一致性。
科技创新就在一个点上线性演化越深越好,我们现在商业的创新却不同。比如埃隆马斯克在商业上的创新就在于能够更好的整合资源,他不是专才,是通才。
人力:客户即雇员
最高明的营销是让你的用户变成你的雇员,帮助你营销。
这里讲空气堡的例子,空气堡初期运营方法主要靠深度的空气达人群,其中一位达人的咖啡店安装了空气堡,无意中咖啡店的一位顾客对这个空气堡产生浓厚的兴趣,原来是一家美国生活杂志的主编,主编主动给空气堡做报道。所以他们在没费一分一毫就上了一个著名的杂志,免费做了一次巨大的PR,所以这个强关系让这个公司就把本来的有遥远距离的客户变成了主动为他们营销的业务员。
人力:合伙人构架
我们投资的公司叫做淘太郎,火锅外卖,99元火锅外卖到家,重新定义火锅,让人们知道原来火锅还能这样吃。而且他的他的营销有一个非常聪明的节点,他全倒了一个重新构架合伙人的这个概念。它有两类合伙人,缴纳城市开通费用后他自主独立经营,然后根据他总部下发的,操作平台,执行方案,这个在整个平台的运营,由合伙人负责这个门店的业绩。
它更重要的是突破性的将“合伙人”概念,城市合伙人的缴纳少部分的这个城市开通费用,他只负责线下门店的管理,只是管理门店,然后只管理这个这个店所有的采购配送,包括订单都是由总部这个这个这个信息平台来给你完成,然后按照订单要求你只是去配餐和送餐而已,所以线上的运营和其他的工作全由总部负责。总部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流水。
大家对于这个人才流动的不仅是可能性必然性,每个人都在脑子里,做了充分的准备及期待。到任何一个可能性位置,也准备期待你这个位置要腾出来给别人,
人力:建立人才流动的可能性,才能保障人才的稳定性
方法论:产品与服务
思考一下,哪些是可以被重新界定并从而产生商业创新的?如果商业创新意味着你去掉一个商业元素,增加一个元素静态或者动态的改变商业元素和商业元素之间的,重新排列组合,让他们之前的速度也画的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你认为哪些方面是有机会成为这样的?
或者重新定义所有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重新定义关系和关系之间跨界之间的,维度和他们之间的动态的这种这种迭代的速度就成为了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或者思维方式。我们面对商业的场景就是无疑是行业。我们来重新定义为什么会在大家认为是因为他的元素如何产生新的。
现在在最流行的一个营销手段就是大家熟悉的事件营销事件,单次短暂,能不能迅速的博得所有的受众的青睐和注意力,那就变成了现在所有领域最常见的一种事件营销。
在品质上,消费行为有了新的维度:时间,消费者市场青睐并提倡快速的周转和使用与丢弃之间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因此营销的本质是给不再有利润可赚的物品提供迅速的替代品。
事件营销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是因为大众关注他们,在一个大众记忆的变化无常、脆弱和转瞬即逝的世界里,面对数不胜数诱惑性的引人注目的事件需要彼此竞争才能得到时间上渐渐耗尽的注意力,独特的事件营销才有其优势。
方法论:资本
真格的投资哲学是“人”。因为我们就探讨一个哲学问题:任何东西在投资领域,我们判断一个趋势,判断一个商业模式出发到成功的可能性这个东西靠不靠谱。人靠谱了,自然项目就没问题。
商业创新的本质:变和不变
整个社会的巨变文化的局面,商业怎么回事?你必须承认,一切都在变,同时那些能跑赢的企业家都是抓到的变化,这种不掉这些节点维度和时间段。
然后你认为这两个加起来才是描述完整地描述的商业的实践全部都本质的时候,你才能够在变和不变中寻找到非常均衡的这个战略。
这里我想到西方最容易探讨一个“时间复仇论”来说:时间如果是唯一的衡量程度的话,你必须要绝对快。
在营销角度来说,第一时间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力和他们的欲望,无论想尽什么办法。
用维度的东西,也就是让时间单相信构成的空间形态的时候,其实你的恒定。因此时间复仇说OK,你跑得快的,如果你有不拥有跑的慢的定力,你最后仍然是荡然无存。
我想说的所有引领者,是必须从理解世界还是理解人性,开始理解我们自身的时代开始。
因为理解了这几个维度,其实你才真正了解了什么市场欲望和所求。商业模式创新的开始,是你开创新世界的开始。
因为我坚信真正改变世界只有一个东西,它是问题,而不是答案。
以上,是王强老师分享的部分内容,恭喜你,又有了一些收获!尚有不足,欢迎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