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字幕备份

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介绍一些关于闪卡的内容闪卡的英文叫Flash card它可以是正面写英文背面写中文正反互换着来看也可以是一面文字一面图片然后正反互换着来看闪卡不仅仅只是卡片后面我们再讲一些其他的工具

如何实现闪卡的类似效果闪卡的核心呢在于主动回忆就是看正面想背面而不是去把正面和背面放在一起阅读闪卡有它进步和局限的地方我们先来讲它进步的地方第一个呢就是相对最小它的优点在于把信息量控制的非常小这样符合我们的认知记忆的负荷记起来容易

用起来也很容易而传统的学习方式下我们记东西要么就是一段一段的要么都是一张一张的一节一节的来学的这种信息量比较大有时候可能会认知过载另一个呢就是主动回忆就像图中显示的这样把眼睛蒙起来不去看

我们前面讲的看正面想背面其实就是这种相当于把眼睛遮起来的主动回忆它的优点在于评估更加准确以往我们直接去阅读笔记的内容以为自己理解了其实不理解但是还不知道当然闪卡也有一些局限在长周期大规模的场景下

手动制作卡片是比较麻烦的你也没办法进行管理有的同学会说我也自己用卡片来复习只是没有考虑到周期变长规模变多的时候卡片管理的复杂度那么就需要用软件了看一下闪卡的其他变体形式不仅仅是纸质的卡片在用其他工具的时候

也可以用出闪卡的效果首先是大纲笔记大纲笔记就是我们课程里面提供的这种幕布形式的上下集的结构原本学习的时候我们都是从前往后阅读的但是结合大纲笔记的特点如果我们把下集折叠起来在学习的时候看上集的问题

自己主动去回忆下集的答案那么就实现了类似闪卡的主动回忆的效果并且利用大纲笔记节点一条笔记只记一个知识点的原则那么也能把大纲笔记的信息量控制的相对合适另一个呢就是脑图的笔记脑图和大纲其实很像

大纲是上下结构的而脑图是左右结构的或者是环绕结构的我们在使用单脑图的时候呢也一样前后它是有关系的比如我们可以在前面写问题在后一集写答案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呢就不要从前往后的去阅读它的内容了可以把下一集的答案折叠起来

然后看上一集的问题去回忆下一集的答案这样也能践行闪卡的主动回忆的原则第三种是书编笔记的形式书编笔记指的是我们在书上记笔记的时候不要把整段内容记录下来而是提取一些名词关键词记在右边边缘我们下次复习的时候呢

不要被动的去阅读划线的正文内容而是根据边缘的名词去回忆这个名词对应内容是什么比如说工作记忆的定义工作记忆的特点我看到这几个字不要去看书上内容自己去主动回忆那么也同样能践行闪卡的主动回忆的原则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闪卡的三段历史第一段历史呢是莱特纳盒子这是一个实体的盒子它是由5个盒子构成每次当第一个盒子满的时候就开始复习如果复习的正确那么就放入下一个盒子如果复习的错误就放入上一个盒子或者前一个盒子

当然如果是在第一个盒子里那么它就本身已经在第一个盒子里了联想到Anky的评估按钮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Anky有12344个评估按钮其实简单来说我们也是在把它从盒子里往后拿当掌握的比较好的时候就往后面的盒子里放掌握的不好的时候

就往前面的盒子里放这是闪卡的最早的形式第二代呢就算super Memo了super MEMO在间隔复习领域里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首先是对间隔复习软件的贡献他从最早的纸质的盒子过渡到了软件的形式那么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纸质的盒子少量的短期的还可以如果数量比较多周期比较长那么管理的复杂度增加了以后就很难再继续了但是换成了软件之后呢就容易了很多super Memo呢也是同类软件的鼻祖另一个方面呢是算法方面的贡献

最早的二代的算法一直被Anky引用也被其他同类间隔复习软件引用super Memo呢基于比约克的双因素模型提出了DSR记忆模型大家不用去关注这三个具体字母的含义我们只需要了解在评估的时候有一些维度这个我们在后面讲到算法的时候也会具体来讲

不断迭代的算法在预测复习效果的时候也更加准确准确的含义就是不早不晚不多不少那么复习起来就比较轻松同时又能保证效果另外super Memo也推广了一些学习理念例如增量学习就像图中所示的一样一个小孩

他想爬到前面的很高的台阶是很困难的但是他每次可以爬一步增量学习的核心呢也是一样的学习的内容可能会很难但是我们每一次只学一点下一次基于上一次学习的基础上再学一点另一个理念呢

就是渐进阅读就像图中我们做拼图一样当你有1,000块拼图要拼的时候某一些你不知道放到哪里那就先不要管他先把其他知道位于什么位置构成什么结构的先拼起来在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子比如说我们学到某一章学不下去了那么可以停下来

把之前的笔记带着复习期间再去换别的内容学习那么这一段时间你学别的其他内容呢既丰富了相关的知识前面学的知识呢又巩固了这个时候再回去看之前困难的内容可能就不那么难了举个例子来说我在微信读书上读第一本书读着读着发现理解不下去了

那你可以停下来去换另一本书去读但是去换新书的同时呢之前的笔记要记下来并且带着复习那么在你阅读其他书的时候之前那一本书里面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过一段时间再回头学的时候就不那么难了这种切换就是渐进阅读的一个核心

打个比方我们也经常会说一些俗语比如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实就能很好的概括渐进阅读的核心了这一条路走不通我去走另一条路另一条路里面获得了一些解决方法

回来之后呢这一条原来走不通的路或许我就能得到办法让这条路走得通了相比于增量阅读增量阅读的核心在于每次增加一点点而渐进阅读的核心呢在于成果的巩固任务的切换进度的保留大家在使用微信

读书等类似工具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书去读那么就比较容易去切换任务也就比较容易去践行鉴定阅读不一定非要依赖Supermano软件本身Supermano本身其实也还有一些局限我自己使用了Supermano连续180天记了1,000多条笔记觉得很透

用的也很透但是最后我发现即使你全部掌握了用起来还是很麻烦最后就不再使用这个东西了他的局限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易用性有的人说上手难但是其实你花了很多时间上手之后日常使用也是很繁琐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它有一个所谓的神经链接的功能就是把笔记和笔记联系起来那么这个每一个操作都要手动连接而且操作很不方便所以名不副实另外一个就是稳定性在我使用的半年时间里软件时不时地卡死时不时地崩溃

这是很难接受的尤其是笔迹比较重要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真的很无奈另外一个就是生态系统就是你很难找到第三方跟他衔接的很好的工具因为这个工具其实本身是为他自己在线的学习资源服务的

为网友个人提供呢其实只是顺带的服务因此长年以来他没有动机去根据用户的需求做优化也没有很好的第三方工具辅助去使用第三代呢要属Anki了在最新的谷歌趋势里面看一下Anky和Supermano的使用规模其实相差很大

Anky呢有两个基本原理这两个基本原理其实都是常识性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啊我都听过但是就像考试脑科学里面说的这句话说到底奇特的学习方法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学习方法反而是那些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常识却意外的正确因为常识

是前人经过千辛万苦的反复试错后才得出的实验结果那么UNKI的两个基本原理呢一个是主动回忆一个是间隔复习其实都是前人反复验证过的常识主动回忆指的就是看正面想背面在UNKI里呢就是看问题想答案有的同学把它用成了被动浏览

就是虽然用了Anki但是记笔记复习的过程中还是直接点击答案去浏览那么就用错了就不是主动回忆了另外一个间隔复习间隔复习指的是原来期中考试我要复习突击背诵现在把复习前置

并且分散成几次这样不容易遗忘优势呢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自定义内容这在许多新人看来好像是最大的缺点但是在许多用的好的长期用户看来这真的是Anky最大的优点因为这涉及到你怎么去看笔记如果你认为笔记是资料的另一种拷贝形式

那么你就会认为用别人的笔记其实更高效但是如果你相信笔记其实是我们自己思考成果的巩固就是我把我当时的最佳理解状态固化下来并通过复习把这种理解变成之后将来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这就是笔记的作用

固化我们的思考那么理解了这个作用之后你就很难再去接受用别人现成的笔记了所以说自定义内容其实是Anky最大的一个优点当然其他的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说单词啊翻译啊这种谁做都一样的内容你也可以用别人的笔记

这个并不排斥另一方面优点是多平台的同步多平台同步指的是手机电脑平板等不同的设备之间他们的学习资料学习的进度相互之间可以同步多平台同步带来的另外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分散学习

因为我在使用Superman的半年期间只能使用电脑那么每天的复习任务就只能坐在电脑前面完成这个过程不仅缓慢而且效果不是很好而分散学习指的是什么我可以早上找个地方复习1点中午找个地方复习1点晚上找个地方复习一点

非常方便也简单而且这个过程中没有连续长时间学习的疲劳学习的效果因此也更好另外一个优点就是本地化你同步过之后可以离线使用有很多的笔记工具复习工具要保持时刻联网基于本地化呢它的优点也就是稳定

我们不用担心它丢数据对于闪卡和安琪的评价呢有很多这里我选取两则第一个来自于科学学习这一本书作者是施瓦茨他是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院长那么这本书的内容来源呢就是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课程改编而来的他的内容涉及到26个学习方法

大家可以选择性的去学习在这本书里他对闪卡有非常高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毋庸置疑闪卡的发明是教育科技领域中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突破它既简单又有效还老少皆宜当你越深入的使用之后

你会越发现这句话说的很在理另外一个对安琪的评价是学习之道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大学教授在书里面这样说某些设计精良的电子闪卡系统比如Anki它内置有适当的重复间隔时段以便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效率达到最优怎么去理解这个最优呢

就是同样的质量比时间同样的时间比质量接下来我们再快速的过一下关于Anky的使用的场景内容和选材尤其是内容这一块我需要大家去注意一下尤其是新同学关于Anky的使用场景呢主要是以下几类

第一个学习难学习难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很少有能力从常识记忆中去提取相关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没办法以熟带新或者说把未知化为已知相关的理论依据是图示理论图示理论认为

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里面那么就会学的更容易记得更牢固解决这个学习难的问题就是通过间隔复习把理解转入常识记忆把当时的理解变成之后随时随地都能理解的相关知识

存储到常识记忆中就像滚雪球一样当你还是一个很小的雪球的时候你在滚动的过程中能带动的雪就很少当你没有第一桶金的时候你想赚很多的钱速度就很慢第二个问题呢就是信息多有的同学今天学这个

明天学那个过一段时间发现什么都没学到再者就是周期长学了这一本书然后忘了另一本书第二个月的时候忘掉了第一个月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开始第二轮的时候发现第一轮学的东西完全都不记得了

这就是周期长导致的一个遗忘的问题另外难扰大很多同学是工作状态去考的严考的正有时候工作问题耽误了有时候家庭问题耽误了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叫一扑十寒的学习节奏导致最后成果很难保留下来那么总结下来

这3个问题都是一个问题就是成果没办法去保存这个是安可以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把学习的成果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固化下来通过复习的形式变成自己随时能调出来的理解再者是竞争强我们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许还行但是

当你去参加一个选拔性考试的时候择优性考试的时候别人比你还要强那怎么办短期能力是没办法改变的那么只能借助工具也就是善假于物去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就是应用难很多人在学习之后抱怨自己用不上

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在使用的过程中你当时学的那些内容大部分已经忘记了那么通过间隔复习把当时学的内容变成之后应用的时候也能想得起来的内容就可以提升应用的效率了看一下安琪的试用对象

这是根据我培训的学生总结出来的几大类第一类是考试考证的第二类是校内的同步课就是学校学的课我需要通过Anky来带着去复习另外一个是终身学习因为它涉及到很多长期内容这里面总结下来其实也是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成果的保存第二个进度的衔接就是我在长期进行学习的时候成果能不能保存下来不是说学到明天昨天的成果丢了进度衔接指的是我过一段时间重新开始学的时候还能不能沿着上次学习的成果继续去学习

这些都是通过Anky可以保解决的来看一下主要的学科法律医学教育外语艺术计算机类的工程类的这几类学科用Anky的同学是比较多的还有一些文史哲方向的最后我们来讲一下对于新同学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最初体验Anky的价值的时候选材特别重要

一定要选那种有意义的平时学的有联系的自己加工过的内容不要随意的从网上去复制粘贴一些内容不要直接去使用别人的内容你不可能从无意义的内容里面通过间隔复习感受到意义你也不可能从没有价值的内容里面通过间隔复习感受到价值更不可能在孤立的内容之间

通过复习找到联系了所以选材很重要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有的同学刚开始用Anky的时候喜欢用单词去适用这里不是说不能用Anky背单词而是你在用Anky背单词的最早阶段单词因为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你很难感受到很难感受到通过Anky

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另一方面的专业课比如说我背了100个专业知识我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新知识那么这些学过的内容就有了理论价值我也可以去用这些复习过的内容去解决现实的问题那么它就有了实用价值所以选材对你初期体会Anki的价值

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时间有的同学认为学了Anki之后时间应该是大幅减少的原来每天学4小时用了Anki之后是不是每天只需要一个小时不是的实际上很多同学在使用安吉的时候跟学原来的学习时间是差不多的

甚至不熟悉操作的同学刚开始的时候甚至还会多一点时间那么以为用了Anki不需要花时间其实它的错误在哪呢它认为学习从纸质形式变成了电子形式之后就不是学习了就不需要去思考了就不需要去记录了

虽然载体变了但是学习的实质没有变因此时间该花还是要花的而那些实际多花时间的同学呢他的时间花在适应变化和解决问题上了适应变化指的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会去记问答笔记不会去拆解知识点这些很快都能解决

那么对应的时间都用来解决问题了因此学习的效果也更好反之如果你一味的求快不愿意花时间那么也意味着你没有时间去解决问题那么提升学习的空间从哪来呢所以一分辛苦一分财在Anki上也是适用的以上就是第一节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

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些关于Anky的安装注册激活登录和同步的一些基础知识首先是注册注册最重要的是认准了官网官网是Anky Web点net官网上面有两个按钮一个是sign up这个是注册的意思另一个是login

指登陆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打开官网后右上角有两个按钮一个是sign up一个是login如果你已经有账号了点login就可以登录了如果你第一次使用呢就点这个sign up

这里面会让你输入邮箱和密码然后点击sign up就算注册了然后点击sign up就可以了点击之后他会给我们的邮箱发一个激活邮件那么打开邮件点击里面的激活的链接这个账号就算创建成功了中间可能需要跳转到网页里面去同意他的隐私协议还

有两个其他的细节一个是找回密码另一个是定期激活我们来看一下有的同学的账号登录了之后呢就很少再退出或者说切换了时间长了之后他可能会忘记密码再次换新的设备

登录的时候想不起来密码了那怎么办呢还是回到这个官网在登录按钮下面有一个reset password就是重置密码点击这里呢填入邮箱安琪会给我们的邮箱发一个重置密码的链接打开邮箱里面的链接

跳转回到浏览器里以后就可以重新设置密码了还有一个定期激活如果我们很长时间没有用了Anki可能会定期给我们发一个激活确认的邮件也是需要来到这个网页里面去登录账号密码然后进入到新的隐私协议的许可界面拉到底点击同意就可以了

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如果发现英文不好理解的话通常浏览器里面都可以进行翻译的那么点击这些翻译按钮把它翻译成中文也就可以了这样就翻译成中文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Anki的下载从官网下载通过历史版本下载通过备份的版本下载等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通过官网进行下载也是认准官网APPS点NK Web点net就是在NK Web点net的前面加一个APPS点就来到官网了直接点击这个download就可以下载了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历史版本的下载相关的链接我们都会放在讲义里大家直接点击就可以了

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历史版本呢就是你的电脑上装了某个特定的最新版本之后有如果出问题了那么你可以回到上一个历史版本使用的方法就是下载下来直接覆盖安装就可以了通过备份下载备份呢是我把官网下载的版本

放到了国内的坚果云的网盘里面大家点击链接就可以下载了打开链接跳转到浏览器之后就可以直接在电脑的浏览器里下载了点击相应的版本然后点击下载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第一次从某个网站下载程序文件现在的浏览器包括谷歌的Chrome包括苹果的Surfer

这些浏览器都会默认拦截那么大家点击地址栏的按钮就可以放行了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版本的分类这个大家了解就好了第一个呢是新版旧版的区分这个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不需要关注的有些同学他电脑买了四五年了从来没有升级过系统

那么这个旧系统可能是没办法安装新版的Anki的如果你发现安装不了那么就需要回到这个2.1.49的版本这个版本算是一个分界线以后从2.1.50开始我们都能算是新版了相应的如果你使用了旧版本有一些新的功能是用不了的包括第三版的算法等等

这个时候就会冲突如果你以后想用呢那么可以通过电脑去学习平时用的时候在手机上安装最新版就可以了对于喜欢尝鲜的同学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安key的几种正式版和测试版的区分这几种版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名称上像正式版呢

它就是纯数字比如这里的24.04就表示24年4月的版本还有一个候选版本候选版本测试完了之后接近于到发布了那么就是release candidate就是发行候选版本这个版本也几乎可以是用的再往前中测版中测版的名字后面带了Beta字

再往公测版之前还有内测版内测版叫阿尔法在开发的时候会按照时间顺序先推出内测版再推出公测版后区商店上架的应用必须要完成备案如果iOS版的IKEY完成不了备案的话之后可能需要大家从美区去下载关于美区下载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如何注册APP store的美区账号或者在其他渠道找账号下载安卓版本官方开发者并没有在国区的应用商店里面上架有的是国内的用户上传的那么官方版本通常在Google play上面如果你不方便从Google play下载的话可以从它的网站上面下载

我也把这个链接放在讲义里了安卓版本的备份我也放在网盘里了大家也可以从网盘里面直接下载最后就是鸿蒙因为鸿蒙近期正在内测纯雪版本也就是不支持安卓了那么之后怎么走我们还不知道到时候大家可以通过群聊联系相互之间参考一下我们来看一下在电脑上的登录同步

开电脑版右上角有个按钮叫同步点击它就可以输入账号密码了这时候就可以登录了默认你打开Andy退出Andy时是自动同步的如果你想退出账号呢就点击菜单栏的工具然后来到设置

然后来到同步这里面能看到Anky Web账号这个选项如果你已经登录了这地方显示就是注销或退出之类的选项点击就可以退出了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手机版Anky的登录和同步如图所示左边是iOS版

右边是安卓版iOS版同步按钮在右下角点击同步这两个字就可以了安卓版的同步按钮在右上角点击这个循环图标就可以了如果要退出账号进入相应的设置选项就可以了好的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

这一节我们来给大家快速的介绍一下Anky的各个模块方便没有使用经验的同学对Anky能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主要是添加模块复习模块浏览模块还有一些相关的功能例如同步常用的菜单的使用等等下面我们来先看一下添加在添加部分

我们给大家介绍完整的流程不同的题型格式按钮和其他的一些入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完整的流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完整的流程在演示这门课的时候我和大家一样使用了一个全新的Anki那么大家就可以跟着我的节奏来了首先点击添加按钮来到添加笔记的窗口

点击模板这里可以选择不同的题型比如这里我选择的是问答题点击排组这里可以选择你想保存的排组因为这里是空的我们暂时没有我可以添加一个排组下面呢是一些格式按钮

例如加粗斜体下划线等等之后我们再用微软的word是一样的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问答题的例子正面写问题背面写答案点击添加这条笔记就添加完成了再次点击添加我们切换一下填空题当我们输入完之后

选中要挖空的地方点击右上角的这个挖空按钮就可以了这两个方括号都是挖空按钮具体的区别我们后面再讲点击添加这个笔记就添加好了下面我给大家快速演示一下这些格式按钮的效果选中加粗再选中解体

再选中下划线这些上标下标是给数学化学这种公式用的还有就是设置颜色如果你想换个颜色呢就点击这个下三角选不同的颜色就可以了再者这个是背景色同样我们也可以选不同的背景色后面就是列表

这是无序的也就是前面小黑点有序的前面1234 这是对齐方式这个大家可以动手去试一下主要题型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填空题另一个是问答题这剩下的这些题型也都是基于问答题和填空题但是稍微需要解释一下

这个我们放到后面再详细展开除了主界面的添加按钮我们还可以点击浏览按钮进入浏览窗口然后在浏览窗口点击添加笔记点击顶部菜单栏里面的笔记然后点击添加笔记就可以来到添加笔记的窗口了方法和效果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是在浏览窗口里面

浏览笔记的时候突然想到要添加某个笔记那么就直接从这里面添加就可以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笔记的复习效果点击自己的排组就可以来到学习界面了这就是复习的界面因为模板我没有修改所以显示的有点丑之后呢给大家介绍怎么去修改它

的对齐方式让文字多的时候左对齐这样更有利于阅读以及调整字的大小啊间距啊字体啊等这些我们在后面都会详细介绍的一定要自己去回想答案是什么不要直接点击显示答案那样你就把主动回忆的工具变成被动浏览了

又回到传统的浏览的学习方式上去了自己想过之后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再去点击显示答案再把显示出来的答案和自己想的答案进行比较根据回忆的效果去选择下次的间隔这里面间隔从左到右1234是逐渐加大的具体的分钟还是天数呢这些你可以暂时不用去管它

你就看你想下次什么时间复习就点什么按钮就可以了比如说我想10分钟之后复习那就点良好这地方它没有立刻出现这个原因我们后面会解释大家先不用管它这是问答题的复习界面再来看一下填空题的复习界面这地方显示的是整个填空题的题干

自己回忆之后然后点击显示答案把显示出来的答案和自己的回忆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去选择下次复习的间隔刚刚窗口比较窄复习界面没有显示完整现在我把窗口拉大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左

下角多了个编辑按钮那么你可以在复习的时候点击编辑来到编辑窗口去修改笔记的内容点击右下角的更多按钮可以对笔记进行一些处置例如添加其标添加搁置或者说添加标记暂停等等等等这些具体的含义我们后面会详细展开大家知道功能在这里就可以了

点击下次复习间隔3天那么他就会在3天之后到期了出现在这个复习队列里那么明后天呢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到了后天也还是需要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有两种任务第一种就是自己添加适当的新学内容

例如我每天新学20个第二种呢就是之前学过的他到期了例如之前我每天学20个到期了之后呢每天复习了五六十个也就是说我每天同时在新学和复习这样就能保证我一边新学之前学过的成果又不会丢失有些同学有些同学有有些同学会问我

学过的还要不要复习肯定是要复习的不然就和传统的学过了就丢了是一样的了但是不需要主动去寻找它到期之后会自动出现我们点击这里面学习任务去开始学习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浏览窗口通过浏览窗口

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记了哪些内容左边这些叫侧边栏它可以折叠可以展开有不同的类型例如可以看牌组我看我添加了这个牌组里面记了哪些笔记左上角呢有一个数字

例如这里显示共一张我们可以选择某一个范围之后查看这个范围内一共有多少张笔记的在这个窗口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哪些笔记到期例如这张笔记到期是4月3号点击右键还可以去添加一些排序的字段如果你的笔记比较多的话

点击排序按钮的顶部还可以排序的比如按顺序或者倒序进行排序侧边来呢我给大家简单的浏览一下例如我今天添加的点击这里就可以了今天忘记的点击这里就可以了启标呢是自己选择添加的

卡片状态呢指的是全部的卡片状态例如全部的未学习全部的学习状而我们在主界面看到的那些呢其实是一部分是由学习计划决定的例如我这里未学习有1,000张这里反映的是全部未学习而回到主界面呢

这里面的未学习是由学习计划决定的比如我的学习计划是每天兴学20那么这里的未学习就是20这些细节我们都会在后面继续展开的再看一下同步我们前面也讲了点击这个同步按钮登录账号密码就可以进行同步了默认状态下

同步是双向的也就是手机和电脑之间的同步是双向交换数据的例如我在电脑上添加了笔记在手机上复习了笔记那么电脑上添加了笔记会同步给手机手机上复习的进度会同步给电脑同步有手动和自动的模式电脑上默认是自动同步的也就是你打开和退出按键的时候

它是自动同步的手机上的当前是需要手动同步的也就是说你在开始用的时候和结束使用的时候点击一下同步按钮就可以把最新的状态同步到云端然后回到另一个设备上之后再点击同步就可以把进度接过来了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安琪的菜单

电脑版和手机版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手机版的位置分布不同或者手机版有一些功能没有如果你电脑版学透了手机版是没有问题的Mac和Windows的版本稍微有一点区别Windows版本呢所有的软件的菜单都是跟软件是一体的也就是我们点击软件顶部就能看到

而Mac版呢所有的软件的菜单都是在屏幕顶端它不是跟软件窗口在一起的刚开始使用Mac的同学需要去习惯这一点但是功能都是一样的我们以Windows为例点击一下菜单就能看到这里面有一些选项的那么大家第一次的时候记不全这些

寻常点一点就可以了这是主屏的菜单浏览窗口菜单同样也有顶部菜单以及点击笔记之后呈现的右键菜单刚开始用的时候新同学可以经常去点一点你每一次用到一些去了解一个慢慢的就会全部熟悉了和电脑版差不多

手机版也分成几大模块我们先来完整的浏览一下首先是iOS版有主屏幕图一是主屏图2是学习屏幕图3是一些操控图4是主屏通过主屏的右上角的齿轮进入到图5的设置界面

图6也是主屏通过主屏右上角的放大镜图标进入到浏览窗口再来看一下安卓版图一是主屏点击排组之后进入到图2学习屏幕在图2学习屏幕右上角点击三个点就可以打开一些操作了回到主屏

向右滑动就可以打开图4的界面通过图4的我们可以进入图5的设置也可以进入图7的浏览窗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放大版的模块首先是主屏左边是iOS版右边是安卓版在iOS的主屏上

左下角是添加这里可以添加排组右下角是同步中间是排组点击排组就可以进入学习界面了右上角的齿轮点击之后可以进入设置右上角的放大镜点击之后可以进入浏览在安卓的主屏里

点击右下角的加号可以添加笔记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可以打开一些菜单点击右上角的循环符号可以同步点击左上角的三个横线可以打开折叠菜单也可以在屏幕上从左往右滑动屏幕的中间是排组

点击排组就进入学习窗口了在主屏幕点击排组之后就来到学习屏了学习屏可以看到笔记笔记的下方是4个评估按钮笔记的顶部是一些操作其中左边iOS版顶部的操作上面显示的是文字而右边安卓版顶部显示的是图标安卓版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可以展开一些其他未显示的图标让顶部显示哪些操作是可以自定义的这个进入设置里就可以进行设置了要展开更多操作iOS版点击右下角的齿轮安卓版呢点击右上角的3个点就可以了刚刚我们讲了iOS版点击右下角

安卓版点击右上角就能查看更多操作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具体的操作以左边iOS版为例点击右下角的齿轮之后出来这些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通过拖放排序也可以从下面拖到上面设置为常用安卓版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就可以展开更多的操作了

如果有一些操作你是常用的就可以到设置里面把它固定为显示在顶端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设置屏iOS版在主屏点击右上角的齿轮进入设置安卓版在主屏点击左上角的三条横线或者将屏幕从左向右滑动进入设置设置里面的选项会在电脑版里面详细介绍

手机版和电脑版都是差不多的这里我们就不详细展开了刚开始使用的同学可以没事的时候就点开去找一找虽然你不能全部留意但是有时候你有了需求之后再去看那么这些功能你就大致能明白了浏览屏也叫搜索窗口当我们需要了解自己记了哪些笔记或者需要对某些笔记进行处置的时候

例如暂停标记就需要进入浏览屏通过主屏进入这就是本节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就这门课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学习的最小闭环做一个总体的预览

最小闭环指的是思考记录复习致用以往大家了解到Anky可能想到的就是复习那么它前面还有记录记录的前面还有思考最后长期下去还有致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最小闭环的模型呢这是源于现实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学习的成果没有办法保存

第二个就是长期复习下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先来看一下学习成果的保存我们在日常读书的时候读到第二本的时候第一本讲什么其实很多都忘了这也就是一种成果的流失你当时理解了后来又不理解了

长期来看的话你在学习时投入的努力并没有带来实际的价值另一个场景就是日常听课我们经常在听下一门课的时候上一门课讲的是什么就已经忘了甚至是听下一节课的时候前面几节课讲的什么也都忘了更不要说在听新课的时候用前面讲的知识

来帮助自己理解新知识了这也是成果流失的典型的场景还有就是长期的备考考研考证都算在内有时候备考的周期比较长到下半年的时候上半年学的什么都已经忘了而上半年其实我们可能学的很辛苦但是到了下半年再来看这种辛苦并没有留下来什么东西

这也是成果流失的典型案例这3种场景下都存在严重的学习成果的流失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学习的最小闭环来实现学习成果的保存有时候我们学了很多东西投入了很长的时间以为自己一直在努力但是其实因为你没有走完最小闭环有时候我们只是理解了

但是没有去复习也就是思而不学如果不能坚持最小闭环看似是每天都在努力其实只不过是上三步退两步上三步退两步这种结果的不达标很可能要到最后才暴露出来而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因此我们提出最小闭环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最终量变等引起质变有的人认为应试教育阶段的知识不重要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实大家理解的时候都片面了我引用艾德勒和黄仁勋的两个观点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忘掉没有错

但是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讲到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把书上的一般性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自己结合变成特殊性的知识他讲的技术叫翻译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话把书上的一般性知识变成自己相关的知识

而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自己在读书时会去想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对我有什么用那么结合这两个人的看法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的观点忘掉是没错但是忘掉的是书上的话也就是一般性的知识通用的知识不能全部都忘掉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获得的特殊性知识应该保留下来如果你一般性知识也忘了特殊性知识也没有那么你就是一张白纸指望一张白纸既不能解决考试的问题也不能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最小闭环的第二个目的呢就是意义的挖掘

我自己在连续使用Anki的10年期间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经常会去读以前读过的书这些书常看常新每次我会把自己的思考变成笔记带着复习但是复习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我都知道了再让我复习下去的话我会感觉很乏味

很无聊即使痛苦的坚持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了那怎么办呢就通过最小闭环去继续提升学习的层次之所以会在持续的复习过程中感到乏味和无聊是因为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度变得不匹配了新鲜的东西消失了

关于难度的匹配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学习材料的难度跟我们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匹配的但是随着复习的继续我们的能力提升了但是学习材料还是之前的笔记也就说能力高于内容了就像让一个高中生去做一个小学生的题

他肯定会感到厌烦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复习中及时的把学习材料的难度继续提升提升到和自己当前已经提升的能力相匹配具体的方法比如说增加联系的内容整合碎片的内容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为抽象的内容添加具体的例子

为具体的例子进行抽象概括等等等等除了让难度重新匹配另外一个方法呢就是引入新的意义这个新的意义可以是添加新的材料也可以是补充自己想到的内容也可以是改变原有笔记的形式例如原有笔记是具体的例子那么我可以在多次复习之后去把它抽象成一个抽象的概括

总结一下具体的方法就是3个升级结构原来可能是碎片的笔记那么我可以在复习一段时间后根据这些卡片笔记去整理一个大纲结构另外一种是变化形式原来是具体的我可以把它变成抽象的原来是综合

我现在可以把它分析成一条一条的原来是分析成一条一条的现在我可以把它综合到一起这些都是形式的变化再有就是转入实践原来我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进行复习后续复习的时候我要去想怎么去应用它这个应用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

理论方面指的是我去想这个东西对我理解其他新的知识有什么帮助实践方面我可以去怎么具体的在现实中去使用这个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最小闭环我用两个类比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第一个类比呢就是及时保存就像我们自己在用电脑写论文一样如果每天你写完了之后直接关机第二天再重新开始日复一日的这样看似你每天都在忙但是你每天一关机成果就丢了其实你什么都没得到

那么最小闭环呢就相当于我每天结束时候按一下Ctrl加s把成果保存再关机第二天再沿着上一天的成果继续去学习另一个类比值的推进我记录了之后要复习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不要一直停留在复习

甚至我已经感觉到明显的厌烦和无聊了那么就要适时的推进推进到下一步也就是致用的环节既可以去进行主题复习也可以去整理知识结构也可以去想想怎么去学以致用最小闭环的思想来源于精益创业这本书

书里面提到了一个MVP叫最小化可行产品以最少的精力完成一个反馈循环其实就是相当于你在建一栋大楼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一些地方考虑不周如果你已经建完了才发现损失就太大了最小闭环的思想呢就是我先建一个小的大楼的模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然后没有问题了我再去建真正的大楼那么这样即使有损失损失也是最小的其实我们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坚持最小闭环的体现在哪呢就是埋头学习

坚持了1年到最后去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坚持最小闭环的话你在第一周就能发现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比如说我学过的东西就丢了照这样下去我坚持1年其实很难达到考试的要求但是你发现的比较早

就能及时去解决这个问题增加复习的流程那么你的学习努力的成果才能得到保留量变才能引起质变但实际上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是缺少及时反馈的这样其实真的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尤其是以前我们已经有过很多这样的失败经历了

那么更要在下一次重大学习决策之前去通过最小闭环优化自己的学习总结一下这个最小闭环的好处就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当你发现没有问题了再继续复制前面的模式你的努力你的长期的学习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我们再来看一下最小闭环的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我有一张两张三张的书需要去学那怎么办以往的学习方式就是我学完第一章就去学第二章第二章学完之后再去学第三章学完了一本之后

发现前面学的什么都不记得了什么都丢了用最小闭环的思想来看呢我在学第一章的时候那么我就要学习思考通过记笔记把自己的思考成果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内容要及时复习把当时的理解变成之后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

复习完了之后要进入第四步致用可以去优化这一章的知识结构也可以去也可以专门针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一个主题复习甚至还可以把这一章的知识点和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关键词或者标签的形式搜索到一起

创建一个筛选牌组进行主题复习也可以去想一想这一章内容我怎么用如果是应试的话我可以想一想这章内容怎么考拿真题来对比拿真题来检验真题考的角度我有没有覆盖到真题要求的程度我有没有达到

这一章走完了一个最小闭环之后再进入第二章在学第二章的时候你的第一章的成果依然保留同样的在一本书学完了之后那么这一本书的成果你都保留下来了刚刚我们讲的是一本书的也就是短期的阶段就长期来看比如说我想了解关于记忆这个主题

那么我看第一本书的时候走完了最小闭环那么对记忆我有一个了解了当我在看第二本书的时候其实我虽然在看同样的内容但是已经是基于第一本书的学习成果了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记录复习之用相当于一个螺旋上升的楼梯

不是在简单的重复而是在重复的同时保持螺旋上升的节奏它的原理就是图示理论就像我经常引用的奥苏贝尔说的这句话如果我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精髓浓缩成一个原则那么就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效最关键的因素

就是他本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当你读完第一本书之后你就基于第一本书继续学习第2本了当你第2本又走完了最小闭环之后再学习第3本的时候其实又是基于你的前两本学习了这就是奥苏贝尔说的基于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高效学习的一个方法在践行最小闭环的时候

有一些易错点一个是流程重复另一个是流程缺失就像图中的这个汽车生产车间它有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流程如果你缺少了某些流程那么产品是无法交付的如果你某些流程重复了那么效率就下来了具体回到最小闭环上面来

流程的重复主要体现在思考和记录上面思考重复指的是有的同学他在第一遍学习的时候他思考了理解了但是不记录过了一个月再看第二遍的时候之前第一遍理解的东西又丢了这个时候又需要重新花时间去理解这样做重复工

也就意味着你第一遍的时间没有价值另一种是记录的重复有的同学喜欢在纸上记一遍然后到思维导图工具里面记一遍再到IKE里面记一遍虽然你投入的时间翻了两倍3倍但是并没有创造增量的价值也就是说多记几遍并没有带来增量价值另外的易错点就是记录和致用的缺失

记录的缺失指的是有的同学在理解了之后不屑于去记录他认为我理解了那么后面就会一直理解其实到第二遍再看的时候第一遍的理解大部分都已经忘了致用的缺失就是一直停留在复习的环节即使在复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乏味无聊

也一直是死扛着而不想着去升级学习阶段例如把卡片的笔记整理成结构把分散的内容筛选成专题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演示一下按时间和按章节两种形式去进行最小闭环如果我有一个小时的话换传统学习方式可能就是一个小时去听课

下一个小时再去看书长此以往的话你在学习的时候产生的理解就丢失了如果用最小闭环的观念来看待这一个小时的话我会花30分钟思考然后花10分钟记录花10分钟复习最后再发10分钟去制用例如去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进行一个概括或者把碎片筛选到一起例如去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进行一个概括或者想一想跟其他之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自用环节那么走完了一个最小闭环之后你这一个小时的努力成果就被保存下来了

再继续进行下一个小时的时候之前的成果没有丢失那么你学了十几个小时之后你就得到了十几个小时的成果如果我有一天的话时间应该是这样安排的我会用上午进行思考思考的同时进行记录下午的时间抽出来复习

复习完了之后我会再进行第四个步骤致用我会去整理这个部分的结构会和其他的内容建立联系会筛选主题进行学习会强化薄弱点而如果还沿用以前的学习方式的话今天学一天明天又学一天后天又学一天

一个月学完了一本书结果发现这一本书什么都没剩下来当然最小闭环的节奏是可以自己调控的你也可以调控成一周或者四五天都可以例如我不是为了应试我不需要赶时间我平时偶尔学学习看看书那么你可以把这个闭环放的长一点

例如我第一天思考第二天再去记录这种思考第三天再去复习这种记录第四天再去想想怎么用可以是梳理结构也可以是寻找联系也可以是进行主题学习总之走完了这个小闭环之后再进行新的内容的学习这就是按时间来的最小闭环

我们再来讲一下按照数量来按数量来的时候就不考虑时间了什么时候完成这个单位什么时候再继续下一个单位例如我要学习一节的内容那么我就把这一节完成思考记录复习制用这个闭环之后我再去学下一节同样的如果是一张一张为单位的话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你这个最小闭环拖的时间比较长比如说半个月才走完一个最小闭环这就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你到整理的时候你就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么思考的了所以大家要适度的去调整这个节奏另外再补充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同学会说

我也很想走完最小闭环但是我的任务非常多那怎么办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筛选第二个是分层筛筛选就是我把重要的放到IC里面走完最小闭环而另一些内容呢就用传统的学习方式

随便对付就行了分层就是我把学习的内容整理成必考点和非必考点那么这一次我不能全部学完我就先把必考点做完最小必环至于非必考点我下一轮来的时候再看另一种情况是

当任务少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去增加新学这个用传统的观念来看没有问题比如说原来学一天4小时现在一天8小时好像很勤奋但是以终为始的观念来看从结果上来看你如果一天学了8个小时你明天不一定有时间复习的

就算你明天有时间复习那么这一批笔记到了以后每次该复习的时候是不是每次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呢很难保证如果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及时复习也就意味着今天的成果必然要流失了你的努力也就要打折扣了所以当你任务少的时候我不建议大家突然去增加新学

你可以把学习的节奏放慢比如说从一天拖成3天同样是走完最小闭环每天分散的就小了同时之前积攒的压力也会分散开来另外一个呢我可以去复习之前学的不好的东西也可以去升级学习阶段比如说我整理一下近期知识点的结构

对近期的知识点进行一个主题学习这些都是可以的总的来说如果你时间长那么就走一个大闭环如果时间短就走一个小闭环但是尽量去走完一个闭环至于这个节奏可以自己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

自己去体会走到下一个环节的时候要看一看上一个环节有没有受影响比如说我拖了很久才去记录结果我发现记录的时候当时的理解已经忘了那么你这个闭环就有点长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过一段时间我要加班过一段时间我要放假

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走完之前那种闭环节奏了那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心学停下来只复习同样是保留了之前的成果这就相当于我可以不进步但是我起码不能退步还有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辅导班的节奏的问题有的同学报了辅导班之后发现辅导班的节奏很快

两个月就要走完一轮甚至一个星期画完一本书根本就不能用最小闭环来走那怎么办首先你要弄清楚Anky能不能帮助你如果Anky能帮助你改善学习那么你就要坚定的选择Anky的这种学习方式而不能左顾右盼瞻前顾后

然后把辅导班作为一个划重点的参考至于学习的节奏自己把握就行了因为我确实见过一些同学既想用Anky又想跟着辅导班的节奏结果最后把自己弄崩溃了总结一下以终为始这个最小闭环呢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任务的难度不清楚对自己的能力也不清楚因此你需要经过一两周的时间去摸索一下感受一下任务的难度感受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我的能力

在保证学习质量的情况下多久能走完一个最小闭环如果闭环大了那我就要调整学习的范围少学一点走一个小闭环再者不要片面的去追求学习速度因为速度只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个结果他不应该成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如果你片面的追求速度那么必然会忽略你的学习能力没有能力保障的学习是没有质量的也就是说你虽然快了一天学了一章一个月之后人家也学完你也学完但是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这个速度就不值得追求

我们可以把质量看成是一把速度是看成是0有了质量了你后面速度追加才有意义如果没有质量你光有速度那么就是全是0那这个数就没有意义了最后我们用接力赛来类比这个学习的最小闭环

最小闭环里的四个环节就像一场接力赛里面的四棒选手一样某一棒的选手特别优秀可能有助于取得好成绩但是如果其他选手拖后腿可能最后也不会得奖那么同样的在学习的最小闭环里如果你片面的去追求记录效率的提升即使翻了10倍也没有用

因为你的复习跟不上第一个原则就是倒推我能复习的了多少我今天就记多少我能记多少我就思考多少反过来如果我复习不了那么多我就不记那么多如果我不能记那么多我也就不学那么多

新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改进当你发现其他环节都很好就是某一个环节特别拖后腿的时候就可以着重去改进了例如你发现复习的时候很慢那么就要去分析原因是不是反应速度太慢了我可以通过增加日常的锻炼让自己反应的更快一点是不是当时思考的时候不透彻

那么在下次学习的时候就要慢慢的去理解透了再去进行下一个环节是不是记录的时候组织不好没有用自己的话没有条分缕析的一条一条的逐个记录而是一段话的直接粘贴在一起了那么这些改进是有助于帮助整个流程效率的提升的最小闭环的难点在于克制囤积欲

因为我们都习惯了比别人记得更多是很好的一个事情但是放在长期来看你学了很多记了很多但是没有留下来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囤积也就没有意义以上就是闭环的整体介绍谢谢大家的观看

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讲最小闭环的第一步思考思考的定义希望这部分的内容不仅帮大家用好Anki也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有所启发思考的含义很广泛那么我们这里列举一些角度稍后还有具体的一节介绍怎么在Anki里面去实践这些角度

第一个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我们在看到作者讲了一段话或者说老师讲了一段话之后要去分析他讲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讲以及这段话里面对我们的实践有什么参考意义对我们的方法有什么指导意义另一类就是转述类比

例子比较转述我看到书上讲了一段话之后我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重新讲一遍这个也是一种思考的痕迹类比就是我看到一个陌生的东西复杂的东西我用一个自己熟悉的更简单的东西去打个比方去帮助我理解这个东西举例子就是

当我看到一个抽象的东西的时候我给他提供一个具体的例子比较指的是当我看到有相关的东西的时候我把它放到一起看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也都是在思考还有就是联系联系的范围非常广可以是a跟b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也可以是一组知识点和另一组知识点的联系联系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基础很多同学一上来就想构建知识网络于是就画了一张思维导图但是这种思维导图对自己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你也用不上联系呢在记笔记的时候主动去记一类反映两者联系的笔记

比如说我学了Anki里面搁置的相关概念又看到了暂停的相关解释这个时候我除了记各自的笔记以外我还专门新建一条笔记问搁置和暂停有什么区别它们适用于场景有什么不同这就是一种联系的笔记通过联系我们可以把独立的知识点绑定起来

如果你这样联系的知识点多了在某一个领域你自然就有一个知识网络了而且这些知识网络是可以相互连通的是可以随时调用的另一类就是边界我们在听老师讲了一个东西或者看书上讲了一个东西之后要通过相关的知识或自己的实践经验去判断它适用于什么情况下

什么情况下不适用尤其是后者什么情况下不适用防止我们用错在了解利弊时我们在看到一个东西之后既要看他的他的好处也要看到他的缺点例如后面我们讲到Anki的填空题的时候

你就要知道填空题的好处是什么降低难度填空题的缺点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再者是什么不是什么我们在学习某些概念的时候特别容易混淆因为没有明确不是什么例如机械学习

很多人觉得它就是重复其实我们应该新建一个笔记叫机械学习不是什么答不是重复而是在复习时没有建立相关的联系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的理解什么是机械学习另外一种是找到笔记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规律这样更容易去记如果你没有找到它的规律比如说按时间顺序按地理位置顺序没有这种规律的话你就只能去死记有时候信息量很大的时候你发现记不全那么多但为什么别人能记得住

很有可能就是别人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另外一个是多角度的转换当书上讲的内容比较抽象的时候我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当书上讲的内容比较具体的时候我可以对它进行适度的抽象因为具体可以帮助理解但是不利于迁移而抽象呢有利于迁移

但是不利于理解所以我们要进行相互的转换在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大段内容要进行分析把一大段拆成很多小的独立的片段每个片段叙述一个问题反过来我们有时候我们记了很多碎片的笔记但是随着复习的进行我们的理解能力提升了

这个时候也需要适时的把碎片的内容整合成一整块内容这样有利于提升学习的层次也有利于避免碎片化大家不要觉得这是重复单角度理解和多角度理解对一个东西的区别是很大的当你看到一句话能想到很多东西的时候

我们也就做到了把书从薄读到厚至于从厚到薄就是你要把复杂的东西给简化把具体的东西进行适度的抽象这些都是从厚到薄的方法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角度让大家有一个印象后面我们会有专门的一节来介绍如何在Anki里面实践这些角度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思考的特点

以上种种角度它都有一些特点第一个就是滞后型以上种种角度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滞后型即使你现在非常想实现这种思考能力也需要等到第二遍的时候才能做到打个比方大一新入学的时候

班里有30个同学然后班长进行点名班长想知道哪些姓是出现频率最多的第一遍的时候他是做不到的他必须全部点名一遍他才能知道哪些姓比较多哪些姓比较少同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比如老师讲了搁置的功能那么第一遍听的时候我就只知道搁置

老师讲到暂停的时候我也就只知道暂停除非进行到第二遍的时候再听搁置的时候我才能想到第一遍其实还有一个暂停相关的东西跟他是有关系的就是他的滞后型第二个特点就是迭代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以善小而不为

有的同学会觉得啊我现在理解了或者我这个理解很微弱我不需要去记或者说不值得去记其实不是这样子的记下来之后带着复习把这种当时的理解变成之后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那么下一次你再看的时候

你就更容易产生新的思考比如第一次你想到了很多东西第二次你就可以把这些东西概括成一个词这就是基于上一次的理解进行迭代第三个特点是按需如果联系没有一个边界没有一个范围的话天马行空你要学的东西就太多了

一个知识点可以联系二三十个知识点但是如果你想一次性都学会的话这是不堪重负的因此需要按照需要进行选择如果你是为了考试那么考试考什么你就学什么考试哪些知识点是放在一起的你就把哪些知识点放在一起联系考试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你就联系多少遍多少次

考试要求理解的非常透彻那么你就多联系一些如果是以应用为目的那么当前需要当前想到的联系就可以了不需要为了联系而穷举所有的可能性那样不行如果你觉得刚开始的时候联系有点难

还可以借助大模型例如我这里用GPT举了个例子与遗忘有关的心理学概念有哪些它这里列举了记忆的衰退干扰理论提取失败等等这些都是相关的但是人工智能提供的解答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如果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

他给的这些就属于通用性知识对你来说就没有用因此我们在前期可以仅仅用来示范最后我们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联系的条件实际心理学里面讲当学习者要在新信息和已存在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时必须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于工作记忆中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来看一张图也就是阿特金森谢夫林模型这张图取自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但其实在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材中都会有这张图这张图揭示了

记忆按时间长短分成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常识记忆如果你想比较两个东西那么这两个东西必须同时处在工作记忆中指的就是中间这个工作记忆阶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让新旧信息同时处在工作记忆中我们把上面的那张图进行细化先来看上半部分

当我学了新知A1以后通过间隔复习可以把它从工作记忆转入到常识记忆里之后可以从常识记忆里提取出来那么下次当我学到相关的新知A2的时候AR是通过感官刺激进入工作记忆的它不是通过长时记忆进入的这时候如果你想把新知AR

和已知AE放在一起去比较那么只有一种方式就是同时处在工作记忆中而AR是通过刺激进入工作记忆的已知AE是很久以前的知识了它只能从常识记忆里提取也就是说要想进行联系的思考前期必须通过间隔复习把你当时的理解转入常识记忆

以及被调用然后等你学到新知识的时候再从常识记忆里提取出来二者相当于两军会师一样难点在于很多人其实不复习或者是集中复习新的知识理解了之后很快就忘掉了并没有存入常识记忆导致下次碰到相关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进入了工作记忆

但是之前的知识没办法提取出来也就没办法进行联系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假设工作记忆相当于这个办公桌那么我新买了一个鼠标我想比较一下它跟旧的鼠标有什么区别新买的鼠标已经拿来了旧的鼠标需要从收纳里面取出来都放到这个桌子上

同时进行比较如果你平时没有养成收纳的习惯旧的鼠标扔掉了那么新的鼠标买来的时候你没办法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的比如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里说思考能力取决于掌握的事实性知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我们能从常识记忆里

提取一些相关知识我们的思考能力就更强另外是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里面说的工作记忆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许多研究者认为工作记忆容量在本质上和智力是相同的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工作台一样

一个工作台能放两样东西另一个工作台能放10样东西那肯定是能放10样东西的工作台的利用空间更高同样的工作记忆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能把很多的常识记忆里的知识提取出来那么学新知识的时候

就能进行灵活的比较自然思考能力提升了智力也就提升了虽然不难但是做起来有两个易错点第一个是方法不对第二个是态度不对方法不对指的是不复习或者仅仅是每次集中复习而不是间隔复习

导致你心之AE没办法转入常识记忆它只到工作记忆就结束了过一段时间就丢了就像你货到了仓库之后不整理过段时间就丢了另一种是态度不对这里主要的是不屑于去复习学习之道和学习这回事两本书里面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学医知道里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仅仅理解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足以创造日后能随时回想的阻块别以为理解问题灵光一现的小突破就是扎实的真本事了课堂上老师一讲你就掌握了但课后如果不赶快复习等到考前才复习概念又似乎变得难以理解了这个经历你肯定不陌生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时理解了以为就可以了但是过段时间之后发现又不理解了这回事里面也说了同样的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自己的领悟力和智力特别自负的学生往往无法成功解答作业上的问题基本上这应归罪于这些学生轻浮的自负

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快理解第一个解答范例还有解答本身所以再次要求他们谨记这些解决方式时有损他们的尊严也因为他们轻视复习所以忘的也快以至于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学过的东西应用

并改写到其他作业上即使知识学的很熟练的学生也应该尽可能将许多解答方式写入他的学习卡中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有很多这样的同学就是他满足于当时的理解不屑于去记笔记但过段时间真正需要用这些理解去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又想不起来了这对我们学习这门课也有启示尤其是刚接触Anki的同学不要满足于现在听懂了如果你现在听懂了之后又忘了那么到你真正去用的时候又想不起来了于是又只能用一句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来搪塞自己啊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

没有把当时的理解记录下来并复习把当时的理解变成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也就是把理解从工作记忆转入常识记忆里共之后调用以上就是关于学习的定义谢谢大家的收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些宏观的策略

来帮助大家进行思考首先是经常提问相比于陈述笔记问答笔记有非常多的好处考虑到篇幅这里我就介绍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是驱动思考它就像一台牵引车一样为我们的思考提供动力

例如这里有一段陈述笔记说的是碎片化指的是在记笔记时要把不同的问题拆解到不同的笔记里这里面只讲的是什么如果通过提问还可以挖掘出其他的信息例如碎片化有何必要性如何避免碎片化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其实你就会有一些答案了如果答案还不能完全满足你的需要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继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还会发现有一些其他的灵感这就是提问驱动思考带来的价值碎片化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所以我们就在这里展开来说一下很多同学只看到碎片化的缺点因为市面上都在提倡结构化整体化

好像碎片化一无是处其实碎片化有很多必要性的首先它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原来是一整段内容现在我把这一整段内容拆成3个问题那么难度就降低了另外通过提问我可以明确它的价值因为难度降低了那么我的兴趣也就提升了

还有因为难度降低了我的学习速度也就提升了因为碎片化把知识点切成独立的模块一张笔记只记一个问题就像砖头一样它标准化了可以自由组合建成不同的建筑卡片笔记的碎片化也是这样子

标准化的卡片可以自由组合酝酿出更多的创意反之那种一成不变的一篇文章一段叙述他是固定的他没办法去跟其他的内容灵活的组合这个我们以前如果用过印象笔记的话都会知道一篇一篇收藏了很多的内容

但是这里面的内容没有经过自己的处理因此很难调用也很难联系起来另外如何避免碎片化首先你要从源头上保持专注就是我学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就只学这个方面如果你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

其他任何什么技术都没办法去解决你的碎片化的问题因为你的源头出问题了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和大纲笔记的结合比如我们课程里面提供的这个幕布笔记我们可以在幕布里面记然后通过配套的方案转入到ICT复习那么这样

我既得到了一个碎片化的卡片笔记又拥有了一个结构化的大纲笔记还有我们可以先分后总就可以把一段话拆成不同的知识点独立去记但是单个知识点记完了之后呢我再记一张汇总的笔记把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概括一下这就是先分后总

还有呢添加前缀如说我了解到了工作记忆的内涵工作记忆的局限提升方法等等等等这些各个笔记之间相互是独立的看似是碎片化的但是我只要在每个问题的前面都加一个工作记忆杠那么它就有了相同的前缀我就可以通过搜索通过筛选

把这些分散的卡片整合到一个专题里进行学习还有我们可以直接利用Anti的多级标签你可以直接在记笔记的时候就添加标签如果你刚开始学习不知道这门课的结构也可以不添加等你在复习的过程中

慢慢发现这本书有哪一些经常出现的主题啦再去修改标签把这些主题通过标签的形式体现出来再者我们可以通过在APP里面搜索关键词或者搜索标签把一类的内容筛选到一起放到一个临时的筛选排组里面进行临时的或者反复的专题学习

这样也是可以大大避免碎片化的还有一个非常方便的方法就是大家在Anki里面记了卡片笔记之后经常回去翻翻书看看书上的目录大小标题然后根据大小标题去回忆这一本书里面讲的什么内容尤其是当你卡片笔记都已经掌握得非常熟悉的时候

再去翻书会有一种放电影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爽的感觉第二个好处就是跳出限制什么意思呢就是原来书上的陈述句他只是讲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只看着一个陈述句你就只明白一个问题但是通过自问自答

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明白很多道理例如激活你的学习脑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你停止使用所学的东西时大脑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你就会忘记所学的东西正如著名的谚语所说的用进废退也就是说当你不再使用一个东西时

你就会失去它这段话讲了一个用进废退的原则那么我光知道这个概念没有意义的我需要通过提问去跳出书上的限制我们可以这样来问如何才能保持永久记忆根据前面的话我们知道可以选择实际使用的内容去学习而不是将来可能有用

或者没有用的东西去学通过提问我就得到了一个保持永久记忆的方法我还可以再问更先进的算法能带来永久记忆吗这是反向的理解的通过前面的话我知道不能因为根据他说的内容

记忆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不管你的算法多么先进如果你学的东西是你不能用的那么你很快就会忘掉这就是通过提问跳出了书上的限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多个方面的思考另外一个通过提问来明确价值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常常抱怨自己学的东西没有用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在哪个环节去问过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记笔记其实就是一个适合问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的环节不要去画线也不要去摘抄而是理解了原画之后

结合自己的需求结合现实中的问题结合使用it软件的功能去思考这些内容例如激活你的学习脑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一般来说在刚开始学习时最好不要过多的改变环境以确保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促进大脑的激活和神经连接的建立但之后则需要改变环境和练习的类型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让学习脱离特定的环境从而减少大脑激活对特定环境的依赖这段话里面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不变另一个是变如果你单单知道学习的环境变与不变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我们来结合IK的功能来重新思考这句话例如我可以问初次学习时按顺序有什么必要性通过前面的话我知道顺序有利于保持一致性有利于激活大脑有利于建立神经连接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

尤其是第一遍学习的时候要保持顺序当然Anki的默认学习顺序也是这样子的但在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就是按顺序来的另外我们可以结合Anki的乱序功能去思考问后期复习时按乱序有什么必要性通过前面的话

我们知道乱序有利于减少大脑激活对特定顺序的依赖并促进学习的迁移这样一来通过前面的话我们就知道了IC里面的乱序和顺序各自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有什么必要性

再者我们可以从自己的问题出发平时我总是记不住东西那么我就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我总是记不住东西可能就是因为我在复习的时候总是乱序没有保持固定的顺序再者我可以从需求出发我想把学过的东西学以致用把学过的东西

从一个场合迁移到更多的场合那怎么办呢通过前面的话我知道可以打乱学习内容的顺序进行多种类型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减少对情境的依赖从而提升迁移的能力那么这样一个陈述句通过与需求的结合与问题的结合

与软件功能的结合这就是提问明确价值的作用另外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通过必要难度去积极促进思考激活你的学习脑这本书里面给出了一点依据提取练习必须保持一定难度才能激活神经元从而达到练习的效果

但又不能太难以免大幅增加学习者出错的风险为什么要制造必要难度呢这里面讲了难度适当有利于提升练习的效果有利于激活神经元那么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随着复习我的能力是提升的但是笔记没有变这就导致

原来的学习能力和内容的难度是相匹配的但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是不匹配的了感到厌烦因此我们在Anki里面复习卡片复习久了之后卡片的难度降低了我们也会感觉到厌烦因此需要通过必要难度去重新让难度与学习能力匹配

这个必要难度是什么呢不是说书上的内容我看不懂或者说笔记的信息量太大我记不住或者说书上的语言表述的过于繁琐无法复述这是客观的事实性的难度这是需要克服的而不是应该主动创造的我们需要主动创造的必要难度指的是哪些呢

原来是顺序复习现在变成乱序复习这个难度增加了因为前后没有提示了原来是单一学科的学习现在我把几个学科交叉在一起还有呢原来我是立刻学完就复习其实你可以稍微延迟一下再去复习在Anchor里面实现必要难度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例如在排组的设计上有的同学是一章或者一节就设置一个排组感觉这样管理的很有序其实是应该一个学科一个排组把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混在一起这样既满足了第一次学习的时候按顺序复习又满足了之后复习的时候按乱序来复习

分组分的太细是不利于学习的就像上学的时候做单元测试你都会但是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原来会的反而不会了这是因为在期末考试里混合了不同单元的练习而你总是只做单元练习单元练习里面缺少跟其他单元的混合因此当期末考试出现了混合的时候你就会表现失常

排组也是这样如果你每一次复习都是一节一张在一起复习那么到下一次大考需要混合各个章的知识点在一起运用的时候你发现你就发挥失常了再者就是在常规复习和筛选复习时都有选择顺序的窗口如果你觉得

当前学习的内容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那么你就可以主动去选择乱序再者就是增加间隔原来我学完了之后立刻就复习这个很容易你可以稍微适当的延长一点既能成功的复习起来又不至于像立刻复习那样那么简单另一个策略就是渐进学习渐进学习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

交替学习不同的内容当你在a材料上遇到理解困难时就转而去学习b和c材料同时带着复习之前a的笔记和b和c的笔记也就是说你切换过去之后之前的要带着复习新的也要带着复习随着一段时间的复习

我们熟悉了a里面的内容也通过b和c补充了一些相关知识因此再回去看之前卡住的a的部分可能就不那么难了如果你仍然觉得a很难可以继续推迟再去学DF之类的其他内容什么时候需要切换呢当你觉得一项任务的困难让你难以承受的时候

可以暂时切换去做别的任务当你觉得对某项任务的兴趣降低的时候也可以切换到其他你感兴趣的任务继续靠着兴趣去驱动这个任务降低了再回来除了困难增加兴趣减弱我们还可以主动调节例如我每隔两天学这本书

再隔两天学那本书再回来这样也可以调节兴趣也可以降低难度的渐进学习是一种理念它不依赖于某一种具体的工具只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坚持这三个原则就能在平时落实渐进学习了第一个就是成果巩固就是说你切换到其他任务以后

不要把之前的成果给丢了而是要把之前的内容带着复习第二项是进度跟踪当你切换到其他任务之后上一个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了你要记得下一次重新回来的时候你要知道从哪开始哪些任务已经完成了哪些任务还在进行中进行到什么程度

这个要有标记的第三个就是任务切换以往我们不能使用渐进学习是因为我们的任务只有一项当你了解了渐进学习短期内你的任务可能也没有那么多但是带着这个念头在平时注意观察自己有哪些想做的哪些该做的事情把它添加到一个清单里去

那么下次当你在a任务里面遇到了困难之后就可以去选择b任务了也就是说我们要自己去积累一些任务以备将来选择下面我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以纸质书为例在看纸质书的时候理解了要记录了要用Anke来复习

那么之后你遇到困难呢可以切换到其他的书按体的笔记带着继续复习在读其他新书的时候新的理解也要继续带着复习之后再切换回来再读纸质书的时候我们多准备几本书也就满足了任务切换的要求每次不想读了

那么做个标记再去换到其他的书这样就满足了进度跟踪的要求当你打算切换到其他的书时之前读书的笔记也要带着在Ank里面复习这就满足了成果巩固的要求电子书的管理就要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大部分软件都有进度跟踪的功能你下一次重新打开它

还是接着上一次的位置继续阅读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成果巩固在你切换到其他书时要把上一本书的笔记带着复习接下来说一些我自己的经历我自己是文科生在学习统计学的时候发现统计学很难如果我一鼓作气去学完的话会非常痛苦

甚至有的地方是根本学不下去的我的做法是主动切换就是每周学一次这一周其他时间不学统计学等到下一周我再学习统计学的时候上一周的知识点我已经烂熟于胸了所以就很容易的做到以熟待新也就是用前面的知识去帮助理解后面的知识还有就是

安吉前段时间出了新版的算法这些算法涉及的概念都是我不熟悉的内容因此想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概念是非常困难的我选择的方法就是先理解几个重要概念然后把这种理解通过IK复习固化下来过一段时间这些理解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我再基于这些理解去看其他的概念解释这样就把自己不熟悉的困难的内容一点点学习了那么大家在学这门课的时候其实也可以这样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自己在微信读书里面读精准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他又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的概念

当我读了两章发现有很多的概念我已经消化不了了如果这个时候再继续读的话我就读不下去了因为我已经无法理解新的概念了那么这个时候我就停下来去读别的书了并且带着复习之前的笔记过一段时间之后精准学习的前两章的笔记

我已经非常熟悉了原来的陌生概念已经很熟悉了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继续读第3章了读第3章的时候我能随时从常识记忆里提取前面的概念了所以新的概念对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没有问题了这都是我在日常学习中使用渐进学习的经历

希望对大家能有启发就这门课来说渐进学习对我们学习这门课其实有非常多的启示有些同学对Anky不熟悉或者对软件不熟悉因此想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新概念是很困难的那么就可以学一段时间

停一段时间例如我学了两节之后我发现新的概念比较多那么我就停下来我先利用几天时间把这两节的概念带着复习过几天之后这两节的概念都非常熟悉了我再继续学习新的内容那么这些间隔的时间做了

其他事也没有浪费同时我的复习也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我对概念的掌握也非常熟悉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以致用了就不要着急去一直往下学我建议大家尽量用软件去记笔记尽量少用执笔因为软件有很多的优点是执笔所不具备的

如果你想到某个东西就可以直接去搜索如果你有了新的思考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如果你想到了关联的东西可以建立联系也可以重复引用如果你就某一块学的比较熟悉了可以把相关的概念进行重组构成一个知识单元

如果你的单个概念都学习的比较好了还可以把卡片整理成结构化的形式升级学习的阶段很多同学可能习惯了纸质的形式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软件很早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后来我找到我的问题在于一旦我接触到的软件形式不论是阅读还是听课一到软件上

我就变得很焦虑很匆忙很快速后来我就提醒自己慢下来听的时候仔细听记的时候慢慢的记一个字的记就像在纸笔上一样慢慢的就静下来了就接受了这种形式大家也可以去试一试

以上就是促进思考的一些宏观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的收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下具体的思考的方法也可以认为是如何记笔记的角度等等这一节可能是这门课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我想在正式开始之前

和大家聊一聊学习的方式这一节我们讲的是具体的思考的方法你既可以看成是笔记的示范也就是如何记笔记也可以看成是知识点就是通过这些知识点去启发自己如何学习因此可以两方面使用由于填空题的处理比较简单因此我们这里主要讲问答题

尽管形式上是问答题但本质是如何激发思考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不一定是你的学科但思考的角度却适用于任何学科虽然不是近视但是和真题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例如知识呈现的形式考试考察的角度等等

同样的知识点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不同的思考角度甚至只是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记不同的笔记这些并不是重复就像我们看一个大象从上面看从底下看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东西

学习也是这样这样处理的依据有很多一个是来自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的依据书中认为突出的可塑性的赫不规则有两条第一如果两个神经元反复的同时被激活他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双方向增强第二

如果两个神经元反复相继被激活从先被激活的那个神经元通向后被激活的那个神经元的连接就会单方向增强意思是如果我们学习只学了一个角度那么对应的神经元的方向也就是一个方向的如果你翻来覆去学习了多种角度那么对应的神经元的方向也

更加多样这就意味着我们大脑的物理结构被增强了最后是给大家的一些学习建议尤其是追求快速学习的一些同学的建议不要一味的追求快就像飙车也要在转弯的地方减速一样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也提过所谓的快速学习不应该快到影响理解

不应该慢到浪费时间而是应该在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这里呢需要大家慢一点并且建议大家经常再回来看一看这一节的内容现在比较盛行的学习方式就是用一篇文章概括一本书用一句话去概括一篇文章这样把书读薄的能力

往往能引起别人的羡慕但是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书不仅要读薄也要读厚甚至是两种方式切换着来先读薄再读厚或者先读厚再读薄把书读薄可以带来面子但是把书读后却可以带来里子面子是别人对你的羡慕

而里子是实实在在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下面这一节的具体内容就是教大家如何把书读后的具体方法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里引用的是科学学习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说的是这里推荐一种

被称为扩展式练习的训练方式即需要记忆的内容从少到多每轮的记忆练习都在前一轮的内容之上再多一点点新的信息什么是扩展式练习我可以把前面的内容复制过来也可以自己总结还可以二者兼得在原画的前面加上自己的理解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概括比较好我们还可以把原始内容设置成浅色这样就从是什么角度把一个陈述句改成了问答笔记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什么引用的是科学学习里面的一段话把思维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外化出来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反思和讨论那些稍纵即逝的想法和内心思考的过程

非常容易受到注意力和记忆资源的限制和扭曲如果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处理这个陈述句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记为什么要把思维过程的中间产物外化出来我们可以把原来的画复制过来作为答案也可以在原来的画前面

添加自己的总结比如把它概括成8个字避免受限方便处理如果你希望下次复习到这条笔记的时候直接看自己的笔记还可以把自己的笔记直接加粗这就是从为什么的角度把陈述句改成了问答笔记

刚刚的改写是就事论事我们还可以从原画中得到一些对使用Anky的启发例如为什么要把理解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答案还是一样的但是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这条笔记所描述的内容更加具体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处理怎么半类的笔记

引用的是科学学习里面的一段话说的是人们形成记忆的时间节奏也会影响遗忘曲线的形态其中间隔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将回想记忆的时间点分散在一段时间记忆效果就会维持更加持久比如把原计划用20分钟一口气背完的单词安排到两天中各

花10分钟来背一个月之后记忆的效果会提升10%同样是一段话他前面讲的是一般性的描述后面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一般和具体两个层面去记两条笔记第一条如何让记忆更加持久那么答案就是前面这一段话

同样我们可以自己添加一些简要的概括这样在下次复习的时候就不用花这么多时间再把这完整的话读一遍了我们再从具体的层面记一张怎么办的笔记他举的是背单词的例子刚好我也有这种经历那就用他的例子来启发我的行为

如何让背单词记忆更持久连续背一两个小时分散到早中晚各背20分钟那么这样我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一条具体的笔记前面的一般层面的笔记指导的是各类学习这也就是抽象的好处经过抽象的内容它适用于各种情形

而具体的笔记呢指导的是具体的情形例如我这里面就是背单词这个场景具体的好处在于更容易触发下次我一拿到书想背一个小时单词的时候我立马就想到这个笔记了我就会变成早中晚各背20分钟因此具体的笔记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另一种板数类比例子比较其实各种形式的笔记都在一定层面上进行了转述也就是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重新说出来例如这里仅用的是普通心理学的一段话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

函数就是把书上的画变成自己的画自在复习的时候就不需要去回顾书上的画了回顾自己的话就比较简单处理这段话呢我们举个例子什么是高原现象学习时刚开始进步很快但后来进步变慢大家可以对比体会一下

是不是自己的话说起来更顺口而书上的话更别扭很多人都对费曼技巧趋之若鹜也就是通过讲给别人听的方式来提升学习的效果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人听你讲而转述则是非凡技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讲给自己听

这种说给自己听的方式比说给别人听更加方便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从类比的角度去改写一条笔记当我们对一个新的东西不理解的时候那么通过类比就可以以熟带新就可以把未知化为已知从而促进理解例如这里已经用了学习之道的话理解力就像强力胶

能把基础的记忆痕迹粘合在一起虽然书上给了类比我们也能看懂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看懂那么下一次你可能又不知道什么是理解了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笔记把当时的理解变成之后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如果是理解

理解就像强力胶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合在一起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例子引用的是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这本书里的话说的是情绪化的经历更可能在没有努力编码的情况下留在记忆中例如同事之间的一次愤怒的争吵这段话用于同事之间的争吵来说明情

绪化更有利于改善记忆这对我们自己的学习也很有启发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把现在的理解记下来提醒自己将来通过情绪化的手段来改善记忆我们可以直接记书上讲了什么有有什么例子能说明情绪化可以改善记忆例如与同事的争吵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我还是记得

虽然是从举例子的角度记了笔记但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从其他角度去补记笔记例如为什么大家心里的白莲花都能留存几十年的记忆因为情绪化的经历促进了记忆的保存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记比较类的笔记这里引用的是应用数学这本书里的话知识点不等于考点

有关联的知识点才是考点陈述句说的很清楚但有时候为了避免混淆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需要单独去增加记一条比较类的笔记宝典和知识点有什么不同宝典是有联系的知识点而知识点只是孤立的客观事实通过专门去新增比较类的笔记

我们对相似概念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我们先是记了就事论事的书上的事实还可以补记对自己的启发为什么都知道的知识点到考试的时候却用不上呢因为平时缺少联系的练习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什么知识点还要经常记相互联系的笔记还要经常做题把不同的知识点组合起来使用

这就把一般性的客观性知识变成和自己有关的特殊性知识这样的笔记对自己是有实用价值的它能指导我们的实践需不需要记比较类的知识点取决于知识点的重要性比较类的笔记还有一个滞后性就是原本以为没问题但是你在学的过程中发现小

那么就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混淆了就及时去补记这一类的比较笔记例如犄角旮旯后面的旮旯两个字放在一起我们很少会读错但是单独拿出来的时候可能就会把它判成旮就要专门去记比较类的笔记防止混淆如何区分旮旯两个字

紧接着我们来看最重要的一类联系联系分成两种一种是心知联系已知也就是理论层面的另一种就是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莱考夫的别想那只大象里面有一段话所有的想法都要靠大脑里的神经回路来执行

我们只能理解大脑允许我们理解的东西这些神经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相对固定不易改变而且我们基本上对他们的活动和影响毫无意识这里说的是神经回路与理解的关系神经回路是我们理解的生理基础

它的特点是相对固定不易改变这里说的是不易改变我在思考如何改变的时候想到了神奇的连接组里面的一段话我就把这段话补记在这里当然大家如果没有想到也没关系这里我们只是举例谈一种可能性当你通过间隔复习把当时理解的都转入了常识记忆之后

你再重新看原来的内容或者看相关的内容的时候就会有这种丰富的联系如何改变神经回路通过记单向的笔记或者双向的笔记从单方向或双方向激活神经回路不仅要记单个方向的笔记也要记双方向的笔记因为单个方向

只是激活单个方向的神经回路而双方向的笔记能够激活双方向的神经回路当通过反复复习刺激后神经回路就会改变联系列的笔记其实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例如别想那只大象里的这段话增加了我对神奇的连接组里面这段话的理解

也就是神经通路相对固定不易改变而反过来神奇的连接组里的这段话又扩展了我对别想那只大象这本书里这段话的理解简单来说当我们把A2和A1连起来的时候A1促进了A2的理解A2也促进了对A1的理解

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层面的联系也就是理论联系实践这里引用的是我们为什么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的一书里面的话这是一本经典的行为经济学的著作书里面说的是不要跳出油锅却又掉入火坑当你急于改变一种自我挫败的行为时请确保

你不是用另一种自我挫败的行为取代前者这让我联系到很多同学在使用安琪的时候没有听从使用建议盲目的去用结果没用好那么我可以补尽一条笔记来提醒自己如何看待直接用别人的笔记来复习的行为

就如同刚跳出了油锅却又掉入了火坑因为原来自己不会学习不会复习就像是处在油锅中而使用了Anki之后而使用暗记后不按正确的方式使用就如同掉进了火坑理论联系实践联系的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场景

如果你有多种场景的话也可以为不同的场景补记不同的笔记我们来看一下不常听到的边界利弊是什么不是什么这一类的角度边界指的是我们要去发掘知识点背后的适用条件就是他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而不是一味的接受

这里引用学习之道里面的一段话他们觉得概念导图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如果基础组块还没嵌入脑中就试着在组块间建立连接完全就是空中楼阁这就像甚至还不懂妻子该怎么摆就想去学象棋的高级策略如果我们只是去读这一段话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但是当我们有了使用思维导图的经验之后尤其是失败的教训之后再来看这句话就会发现这段话里面蕴含了使用思维导图的一个边界就是他的适用条件我们把它记成笔记来提醒自己

什么情况下才应该通过画思维导图来改善学习只有当先把基础阻块嵌入脑中后才应该再去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连接我们还可以再精简一点先打结再织网这就记了一条笔记了如果你想让笔记的警示作用更加明显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来去记边界也就是教训

为什么我之前画了那么多思维导图都没有帮助我改善学习因为我没有先去学习单个基础知识就直接去画思维导图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利弊一类的笔记怎么记也就是优点和缺点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在任何艺术或实物的领域中

有些规则太通用这一点是令人很扫兴的越通用的规则就越少这算是一个好处而越通用的规则也越容易理解容易学会和使用这些规则但是说实在的当你置身错综复杂的实际环境想要引引一些规则时你会发现越通用的规则离题越远

在讲阅读方法时这段话指出了通用规则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我们需要记两方面的笔记通用规则的优缺点各自是什么优点是数量少且容易理解缺点就是难以解决实际的问题记这一类的笔记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阅读的规则谈到通用规则不得不提

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做摘要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记一个启示类的笔记也就是通过这句话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如何看待通过人工智能提炼摘药的学习方式人工智能提炼的内容往往是通用的一般性的规则这些理解和记忆都很容易但是难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从有字之书读到了无字之书

也就是把书上讲的联系到了我们自己实践应用环节通常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都会关注书上讲了什么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书上讲的不是什么但是在实践的时候我们常常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就在记笔记的时候把这种容易犯的错误给他指出来例如

考试脑科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到底奇特的学习方法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学习方法反而是那些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常识却意外的正确因为常识是前人经过千辛万苦的反复试错后才得出的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先记一个试什么类的笔记什么是优秀的学习方法

那些前人经过千辛万苦反复试错后验证过的常识我们再来补记一条不是什么的笔记什么不一定是优秀的学习方法缺少反复验证的奇特的学习方法不一定是优秀的学习方法刚好我们自己平时在找学习方法时就倾向于去练习记了这一条笔记

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因果逻辑规律这一类的内容以心流里面的这段话为例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也采用谁谁谁的建议用明确目标及时反馈匹配难度3个原则来改造一些任务使我能在其中产生更多的心流体验

这里面有3个项目明确目标及时反馈匹配难度现在读你可能知道但过一段时间你可能回忆不出来这三个我们就来找一下他内在的逻辑通过一番思考我们发现这三个词可以按前中后的逻辑关系来重新安排

比如把明确目标放在前面这也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时最先考虑的事情然后把匹配难度放在中间这是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把及时反馈放在最后因为及时反馈本来就是事情完成了之后需要给予的反馈按照前中后的顺序来重新安排

就更加合理了有哪些原则可以增加心流体验当然每个人的认识都不一样如果你认为某一种顺序合理你也可以调整成你认为合理的顺序那么之后复习起来就更容易了接下来我们看因果的例子就是从书上的叙述中去发掘一种因果关系让我们能通过因果关系

自然而然的理解一个问题记住一个问题而不是被动的被书上牵着走例如同样的心流里面的这段话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的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时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如果我们去读这一段话的话

显得很啰嗦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段话里面描述了一个因果关系就是能力和挑战刚好匹配的时候就会容易进入心流了我是看了这段话了才理解了这个关系但是我之前并不知道我之后可能也会忘了所以我要通过笔记的形式

把这个理解记下来只有记住了这份理解我在之后的日常实践中才能参照这种理解在生活中主动创造更多的心流状态如何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让能力和挑战相匹配这里我仅仅是记录了书上讲的话其实结合我的Anki使用经验我还可以去补充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如通过用自己的画记笔记并且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来控制学习材料的难度使之始终与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这就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也为我们的Anki使用找到了理论依据因为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话并且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的话学习材料有时候内容是多的有时候内容是少的

有时候难度是大的有时候难度是小的很难始终做到与我们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所以也就很难进入心流状态这段话与我自己这些年的学习经历不谋而合在我身上也就是这样我在学习时通过记笔记

把学习材料的难度始终控制在与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的范围内学习起来就很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因此希望大家在这一段看到的不仅仅是如何记笔记的示范也能了解到如何通过Anki的合理使用让自己有更多的心流状态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多角度的转换在讲这一大类之前

我再帮大家回顾一下开头说的话把一个知识用不同的角度重新学习并不是重复而是对应了不同的神经通路就是对应的不同的大脑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如果你有多个角度也会比你只有单一的角度用起来更加灵活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从综合到分析的例子也就是拆解一大段话的结构例如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里面的这段话阅读本章内容后你会知道人们的记忆主要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项基本任务我就不展开读了我把重要的内容都高亮标注了

这里面讲了基本任务三个阶段两种方式影响方式作用方式等等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只是把书上这一段画下来或抄下来那么对知识的掌握是比较粗糙的甚至考试的时候突然问你三个阶段是哪个三个阶段你可能都没有留意

因此我们需要把整体的知识进行细化很多同学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很麻烦但其实大家如果去查一下分析这个词的汉语解释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把整体的内容拆解成一条一条如果你想去改善学习就绕不过分析这个过程记忆有哪三项基本任务

记忆有哪3个阶段记忆的提取有哪两种方式影响记忆提取的成功与否有哪两个因素哪些因素对记忆的成功提取有重要作用这里我给大家示范的都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已经标注出来了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你可能碰到的内容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需要自己去留意分析如果你担心这样的笔记会让知识成为碎片那么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就是在问题的前面添加前缀有了相同的前缀我们就可以在浏览窗口进行搜索把分散的相关主题的知识放到一起

进行主题学习另一种方式是添加章节知识点的标签通过多级标签添加的笔记当你进入浏览窗口后就能按层级查看了关于使用多级标签的具体方法我们在后续的其他章节里面还有详细的介绍分析不仅仅是结构的拆解有时候

我们还要分析前后知识点的关系以怀特海的这本教育的本质里面的一段话为例人的智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个人可以轻易获得知识但未必能轻易获得智慧如果你像我一样特别留意知识管理的方法注意改善学习那么你会发现

这里讲的智慧和知识的关系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有的人会认为知识不重要是根据淮德海的这段话我们发现知识其实是很重要的为了让之后我也能有这样的理解我把现在的理解通过笔记记下来并复习知识和智慧是什么关系知识是智慧的基础同样

我们还可以从反面去描述这种关系为什么我们难以在生活中获得智慧因为缺少相应的知识不能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去产生新的思考通过这种转换原本平平无奇的事实性知识对我们的实践就有了指导意义也就有了具体的价值我们再来看一下反过来的角度

就是把多个分散的内容整合成一段内容例如锻炼这本书里面讲了引起炎症的3种方式具体内容我就不给大家介绍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形式当我们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同一个内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有时候分散在不同的页面里如果我们仅满足于摘抄画线的话

那么这些内容就一直是分散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从分析到整合进一个整合的笔记久坐是如何引起慢性轻度炎症的为了弱化内容突出具体的处理方式我就用省略号代替了综合不是把分散的内容全部复制粘贴到一起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

把3段话概括成3个词这就是综合的一种例子还有一种多角度转换就是抽象和具体的相互转换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多余既然书上已经给了抽象的概括我为什么还要提供具体的补充这书上已经讲了具体的内容了我为什么还要进行适度的抽象这其实涉及到具体和抽象的不同作用

抽象就是忽略具体的细节特征这有利于迁移就是把一个知识从一个场景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但是它不利于理解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为抽象的内容添加具体的例子而具体的内容呢虽然有利于理解但是它不利于迁移

它描述的都是非常细致的内容但是当你遇到稍微有不同的内容的时候你就没办法迁移过去了因此在看到具体内容时我们需要进行适度的抽象我们先来看从抽象到具体的例子这里引用的是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里的画说的是而任何一个突触

都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信息一端的神经元总是发送者另一端总是接收者这不是因为一个神经元话痨而另一个神经元生成这是由突触的结构造成的突触的一侧是分泌神经递质的装置而另一侧是感知神经递质的装置这段话讲了神经信号的一个特点就是单向传递

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的话可能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那么我就去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帮助自己理解如何举例说明神经方向传递的单向性就像单行道一样只允许一个方向通行那么这样我就对神经传递单向性有了具体的

直观认识了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从具体到抽象的例子这里举的是胡思乱想消除指南这本书里的话说的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使我们产生了相应的感受因此我们会将愤怒焦虑沮丧或抑郁的原因

归咎于他人或环境但爱丽丝指出事情和人本身并不会让我们感到好或坏这些因素只是起到刺激作用事实上是我们对他们的认知决定了自身的感受这段话讲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并不是外界的环境或人直接给我们造成的感受

而是中间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描述内容也比较多如果要记住这个原理甚至得把这段话背下来进行适度的抽象有利于减轻认知的负担我刚好在别处看到了爱丽丝的概括那么就添加一条笔记放在这里用来帮助我理解这段话

用一个模型来概括我们的感受是如何发生的爱丽丝将其概括为ABC模式那么下次只要想到ABC我就能想到这整段话的描述了我们再来看最后一组思考的方法就是复杂和简单的相互转化这里引用的是神奇的连接组里面的一段话

说的是你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成突触世界的适者生存那些对记忆有用的就是适者会变得更强而那些没用的则会变弱最终被淘汰新的突出会前仆后继地生长出来投入竞争所以他们的总量是保持稳定的这套理论被称为神经达尔文主义没

看过这本书的同学也不用担心简要概括什么是神经达尔文主义用进废退这样就把一段复杂的描述简化成自己的理解了那么以后再碰到相关的概念的时候我只要想到用进废退这四个字就能明白什么是神经达尔文主义了这就是通过把新的不熟悉的内容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内容

来改善学习第一次去理解这段话的时候我可能用了2分钟那么理解了之后呢我把它概括成4个字下次再理解这个同样的问题的时候我可能只要5秒钟这就是通过记笔记把自己的思考成果给固化下来不然你下次再碰到这句话的时候

还要重新再花半分钟去读一遍很多同学的学习效率不能提升问题就出在这里就是没有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固化下来刚刚我们记的笔记是就事论事的其实这里对我们学什么还有一个启示如何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根据神经达文主义我们应该学习那些自己用得上的东西而不是可能用得上或者完全用不上的

把这些一闪而过的启示记录下来抽象的空洞的知识就有了现实的直接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记现在是理解但是过段时间就忘了用的时候也想不起来那么现在的理解就没有意义了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从简单到复杂

在我上学的时候听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很好奇论语就那么几十页内容怎么能凭借这几十页内容去治天下呢如果大家也有同样的好奇那么通过这一条或者说这一节的内容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书上的内容是有限的

但是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就能从同样的知识里面获得不同的启发读出不同的意义甚至是同样一段话之前读和之后读因为经验不一样想到的也不一样以刻意练习里的这段话为例

说的是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核心的圈子逐步做些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我们课程的微信群就叫学习共同体这个名字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了

最早是受到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这本书的启示刻意练习里的这段话说的是学习共同体如何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也就是为什么加入群之后有的人变得很厉害了结合我的经验我想到很多原因那么我就把这些想到的东西

通过笔记固化下来如果你也想到了你也可以固化下来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没有想到也没关系作为一个示范那么到其他地方你知道我可以把一个知识和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思考联系起来

也就可以了根据学习共同体的思想为什么加微信群能帮助自己长期进步因为通过其他人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之前被自己忽略的内容可以看到新问题的新角度可以看到独立知识的新组合可以看到理论对实践的新思路我们把一个简单的概念通过结合自己的经验

理解的更加细致了同时我们还可以补充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相关知识如何发掘出更多的隐性知识有三种方式第一个是实践第二个是参考榜样第三个是加入学习共同体这个学习共同体讲的就是我们上一条笔记记的

通过加群带来的好处而这个参考榜样呢具体就可以理解成关注老师的微信朋友圈长期的分享通过关注长期的分享持续的进行迭代这三条并不是我杜撰的而是最早来源于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这本书在后来的很多年间

我都坚持这3个原则去学习在我们以往旧版课程的学员里也有很多同学都是按照这3个原则来持续提升自己使用it的技能的以上这些方法都是过去10年间我自己理论结合实践的总结基本上都是原创性内容如果你暂时不能完全理解没关系你可以看第二遍第三遍也可以

等到自己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了一定的问题积累之后再回来重新看要一次性掌握全部方法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擅长的过段时间之后再挑两三个角度进行刻意练习以上内容既是如何思考如何记笔记的示范

也是如何学习的指导希望对大家的帮助不仅仅是通过某个考试更能改善终身的学习谢谢大家的收看大家好从这一节开始我们来讲记录这一章在讲具体的题型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与记录有关的一些功能

这一节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添加笔记导入笔记和四种模式我们先来看添加笔记先看界面和流程再来认识题型接下来是选择题型最后是如何恢复题型来到主界面选择添加我们以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为例分别演示如何添加问答题和填空题如果直接添加填空题那么就选择填空题在这个窗口的左上角是可以选择不同的题型模板的而右上角是选择所属的排组模板就像我们的PPT模板一样排组就相当于我们一个学科一个笔记本一样

如果打算记填空题的笔记的话可以自己组织文字也可以复制文字选中要挖空的位置点击挖空按钮这两个挖空按钮在连续挖空多次挖空时是有区别的但是如果只挖一个空的话这两个是一样的稍后我们会在专门的填空题一节里

来介绍具体的区别选中内容点击按钮后就完成挖空了然后点击添加就可以添加笔记了这里我们也可以添加多级标签当然也可以不添加标签这里为了完整的演示我添加了一个三级标签

分别是输名帮名截名当你输完第一集之后按空格会出现两个连续的英文冒号接着输第二集第二集输完之后按空格出现两个英文冒号接着输第三集也就是说多级标签的层级是通过两个英文冒号连接起来的

点击添加如果要记问答题的话就从这里选择问答题的模板当让我们的知识点从陈述句改成问答句我们还可以对复制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以方便记忆眠饮食运动这三个词我们可以概括成吃动睡就记了问答笔记和填空题笔记

接下来我用两个类比来给新同学解释一下什么叫模板先看我们熟悉的PPT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PPT的模板例如标题的模板这里把位置字号大小字体都规定好了我们只需要在这里输入内容就好了另一种这小标题的模板在这里添加小标题在这里添加正文

另外一个就是康奈尔大学官网上关于康奈尔笔记的介绍康奈尔笔记也是一个模板在笔记的右侧记录正文的内容就相当于文体里面问答笔记的答案一样在笔记的左侧提炼线索就相当于MT笔记里面的问题一样Ctrl笔记里是看左边的线索关键词

与回忆右边的正文内容其实在Anti里也是一样的我们看上面的问题回忆下面的答案笔记是一个模板但其实它又不是一个模板如果我们理解了Ctrl笔记的内涵就可以在任意地方使用Ctrl笔记的思想什么样的思想呢

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记录内容然后为这个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接下来看问题想答案也就是看左边想右边达到resight背诵的程度在背诵的过程中经常去反思笔记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然后不断复习当有了整体认识之后进行适当的总结概括

写在这里就像我们后面要讲的升级学习阶段一样当你把所有的卡片笔记都背的非常熟悉了之后也要升级学习阶段可以是进行主题学习也可以是整理结构也可以是进行概括这些学习的思想

都与康奈尔笔记的思想一致模板有很多好处比如样式统一问题里面只记问题答案里面只记答案如果我想添加一个引用字段的话那么这个引用字段里面就只有引用的内容另外就是之后处理高效我可以在一个模板里

找出所有的正面问题也可以在背面里找到所有的引用的内容如果不区分模板所有的内容都放在一个字段里的话就无法处理了所有的IK都自带模板可以从工具管理笔记模板里面看到在菜单栏左上角可以点击切换账户如果你这里面有别的账户的话

那么不同的账户之间除了自带的模板其他添加的删改的模板是不一样的这里里只有一个牌组我们还可以再增加一个牌组模板和牌组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就是说一个模板可以添加到不同的牌组里一个排组里可以容纳不同模板的笔记用图示来说明就是这样

例如有一个排组这一个排组里可以容纳不同的模板同一个模板也可以添加到不同的排组里在选择模板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填空题的好处就是简单例如我可以输入一句话然后挖一个空制作简单

回忆也简单但简单的反面也可能是它的缺点例如考试是考你论述题而如果你一直是用填空题学习的话时间久了之后你就只有回忆一个词的能力而不具备说整段话的能力了如果选择问答题提问会有很多的好处我们前面也介绍过一些

例如启发思考明确价值等等通常的做法就是考试怎么考笔记就怎么记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应该去学习题目里面的知识点把题目里面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做成笔记而不是去刷题因为一个知识点

可以改变成无数的题目也就是说你刷了很多题其实可能就那几个知识点所以学习知识点的效率是更高的倒不是说就不应该刷题在掌握了知识点之后再去刷题可以检验我们的掌握水平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角度的缺失例如考试喜欢考你例子但是我从来没有学过例子

通过做题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就在记笔记的时候应该补上例子总的来说就是不应该依赖于某一种题型而是应该在实践中去了解每一种题型的缺点和优点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我们在这个开头就只讲常用的问答题和填空题

剩下的题型我们会有专门的章节详细介绍我们还可以对模板进行修改可以删除一些模板可以给模板进行重命名如果误删了模板或者改坏了模板还可以恢复恢复的方法就是点击添加来到这个窗口这个窗口往下滚动

有很多模板但是前缀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添加冒号一个是复制冒号添加开头的都是Anki里面内嵌的模板是未经修改的最原始的已复制开头的是自己这个账户里面可能修改过也可能没有修改过的已有模板选择哪一个都可以创建新的模板

如果想基于自带的未加修改的模板重新制定自己的模板就选择添加开头的如果基于已经修改的现有的模板再修改可以点击这个已复制开头这些模板开始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恢复模板当新增的模板的名称被其他已有的模板占用了之后例如这里的问答题

其实已经有一个叫问答题的模板了那么新增的模板就会在后面添加一个字符后缀以示区分例如这里的C0E F3它本质上也还是问答题模板我们也可以自己再重命名在使用自带模板时建议大家把这几种模板文字的对齐方式都改成左对齐

选中模板点击卡片来到模板界面切换上面的按钮来到样式这里把这个text line冒号center也就是对齐方式居中把这个center改成left就改成左对齐了在我们记文字比较多的笔记的时候

这样看着更加美观问答题也是同样的操作其他的如果需要改的话在自己手动一个一个改就可以了改完了之后就一次性生效了再看导入笔记这个部分首先是导入原声的格式也就是Anky导出的原始格式再就是导入文本格式就是普通的文本文档的格式

具体指点text的后缀和点CSV格式的后缀Anky的导入支持两大类一个是自己导出的笔记例如我们把这里的笔记导出导出格式里默认的点APKG格式就是Anky自带的格式有一个相似的是点OL PKG格式这个是全局也就是把所有的牌组一起导出了

导出的格式在导入回来的时候会覆盖现有的牌组如果你不想覆盖就单个导出就可以了导出可以作为备份使用我们试一下把它导入回来选中这个格式找到这个文件点击它点打开点导入它就回来了

除了自带的格式ankey的导入也支持文本格式的导入主要是点CSV和点TXT格式后缀的文件例如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打开记事本程序如果我想在记事本里面记问答笔记然后导入Anki的话那么问答笔记就有两个字段我可以先输入问题字段然后按键盘上的Tab Tab键

然后继续输入答案回车换一个笔记继续输入问题问题输入完了之后按Tab键切换到第二个字段其实就是在中间加了个制表符然后点击保存回到ARC里面点击导入选中这个文件点击打开

就来到了导入窗口导入这一类的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几个字段你的文件里面有几个字段那么导入的时候就选择对应有几个字段的模板就可以了Andk支持几种分隔符例如这里我使用的是Tab键也就是制表符

点击展开之后还可以看到其他例如竖杠分号冒号逗号空格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任何笔记工具里只要使用这些符号区分问答笔记的字段或者其他模板的笔记的字段那么这一类的内容都是可以直接导入IKEY的

这也就把几乎所有的笔记工具和Anki兼容起来了这里只是给大家演示了一个基本的用法均进一步的用法可以结合我们后面的其他地方的讲解最后看一下4种模式首先是编辑模式编辑模式中包含了一种TML模式然后是预览模式

最后就是复习模式这4种模式会更有利于我们在Anki里使用编辑功能首先是编辑模式编辑模式指的是添加笔记窗口在这里我可以设置笔记的样式可以添加笔记在复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进入编辑窗口

方法就是点击复习窗口左下角的编辑按钮就来到编辑窗口了再者在浏览笔记窗口我们也可以进入编辑状态选中笔记右边的窗口就是和添加笔记一样的编辑按钮第二种模式叫HTML模式在编辑窗口

点击右上角的这个兼括号按钮或者点击它显示出来的快捷键controlshift加x就能进入html模式了下面这个区域就是html模式的窗口它和编辑区域里面看着没有区别如果我们设置一些样式就能看出来区别了现在html窗口可以看到一些b标签还有这些代码这些都是样式标签

也就是说这些实现不同样式的标签是在html模式下呈现的通常我们不需要进入这个模式直接选中内容编辑就可以了当我们需要去查看样式代码或者需要去修改样式代码的时候再进入这个窗口哎iOS版也是在编辑窗口的右上角点击兼括号

进入html状态而安卓版目前是二合一的也就是说编辑窗口和ATM窗口二合一大大家在安卓版的ACCE里面看到的编辑窗口就是这种样式而没有上面这种不排除之后会进行统一第三个模式叫预览模式就是我们在浏览窗口修改笔记修改了之后

想看一下他在复习界面是什么样子就点击这个预览的按钮点击箭头可以显示答案和切换下一张笔记这就是预览模式最后就是复习模式从排组进入点击开始学习这个就是复习模式通过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按钮

可以跳转到编辑模式下点击右下角的更多按钮可以对复习中的笔记进行一些处置这个我们会在专门的一节里面详细给大家介绍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安体里的问答题问答题可以细分为4种

那么我们这里把4种放在一起讲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其中细微的差别更容易灵活的选择应用首先是普通问答题就是正常的一问一答看问题想答案这里我通过3个不同的例子来展示普通问答题的3种情形首先选择一个牌组然后点击添加按钮

来到添加笔记窗口点击左上角切换模板确认右上角的牌组是否是自己选择的那个牌组我们以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里的一段话为例书上说的是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大多是在出生后由环境提供的信息塑造而成的

基因提供了神经网络构建所需的材料而环境是塑造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神经网络的建筑师这里我们可以整理成一个问答体塑造神经网络的因素有哪些这样就把一个陈述句改写成一个问答笔记了当然如果你理解的比较细致还可以追加一些

添加创建了一个问答笔记在这个例子里答案比较简单我们再举一个大家经常容易碰到的答案比较多的类型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里有这么一段话除了背景知识促进理解的四种方式下面分别是1234

我们把它整理成问答题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有哪4个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把答案复制过来粘贴改版这样就更加有条理了还可以增加空行还可以标注关键词有了标注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复习的时候

通过回顾这4个关键词然后扩展成4个要点这样减轻复习的负担加快复习的速度有时候答案的要点有很多我们在回顾的时候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这种情况需要停下来去修改笔记看看是不是可以重新排一下顺序是不是可以将某几个放在一起

进行组块点击添加我们再介绍一种需要在答案里添加图片的情形科学学习这本书里面讲到了我们在思考时记忆如何工作的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在解答疑问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要从当前环境中提取信息

还要从常识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因为图片描述的更清楚所以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便附上图片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依赖于哪两种记忆系统一种是工作记忆系统他接收来自相关线索情境知识的信息另一种是长时记忆的系统他负责存储相关知识并调用到工作记忆里

用于解决当前问题这样图片就添加进来了点击添加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添加的3张问答题笔记点击开始学习这里先呈现问题然后我们自己回忆答案之后再点击显示答案把显示出来的答案

和自己想的答案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选择下次复习的间隔这是第二个问答题包括4个要点的这是包含图片的这就是普通问答题在记问答笔记的时候如果我们想用自己的画但又担心自己的画不准确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就是在原画前面添加自己的简要概括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记忆按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思考的时候其实就是外部刺激从一进入2而相关的知识呢又从3提取到2所以做了这样的概括

这就是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方式后面保留了原画确保了准确性前面保留了自己的话确保了学习的深度有的同学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例如怎么在问答题里面记填空题严格来说是不可以的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方法

变相的来实现这个目的例如可以选中想要挖空的文字选择一个浅的荧光色那么设置了荧光色之后看起来不明显就有了挖空的效果但是仔细看又能看得到或者选中看又能看得到这样就变相实现了在问答题里面挖空的效果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比较一下问答题和填空题在加工水平上的区别穿插理宝典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的是普世智慧我来给大家读一下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任何东西

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派上用场这段话讲了两件事第一个是联系的作用第二个是框架的作用如果是挖空的话我们就把关键的地方挖空然后点添加笔记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通过挖空记的笔记

回忆起来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只需要回忆这个关键字就行了简单轻松的另一面就是加工水平比较低相应的应用起来后面的实用价值可能就不那么高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如果用问答题应该怎么去记普世智慧的第一条规则是什么

联系带来真正的理解框架带来更多的应用整理成问答题之后意义就更加明确了联系有什么作用框架有什么作用都很清楚了问答笔记可以让我们跳出既定的叙述框架那么我们就不用受原来大段

大段文字的干扰了后期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看自己的这份理解就可以了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也发现问答题和填空题并不是绝对的区分的问答题可以改写成填空题填空题也可以改写成问答题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如果你是为了理解水平更深

可以选择问答题如果你是为了学习难度更低可以选择填空题当然也可以二者兼得前期为了降低难度选择填空题后期复习熟悉了之后能力提升了之后再把它改成问答题也是可以的然后是翻转问答题同样是点击添加

来到添加笔记窗口选择模板选择问答题同时生成翻转的卡片大家注意旁边还有一个很相似的选项比他多了一个可选这个我们稍后再讲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问答题的模板

生成的笔记就是一问一答的一张而这个同时生成翻转的卡片这个模板所添加的笔记是一次添加两张有几种适用情形这里给大家举例说明第一种是音译汉汉译音的双向学习我们可以在一面写中文另一面写英文

点击添加笔记现在来看一下效果这里可以看到我刚刚明明只添加了一次但是却得到两张笔记点击进入开始学习先是显示中文然后点击答案之后显示英文这是汉译音

紧接着就出来一个音译汉了但其实我们只添加了一次这就是翻转问答题的好处相当于像你去饭店一鱼两吃一样点了一条鱼有两种做法除了英语的音名词与名词的定义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考试脑科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这种现象被德国精神病学家称为行动兴奋也就是一旦开始行动状态就会渐入佳境注意力也会集中了这就是行动兴奋先说这个知识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时候我们学习感觉自己没状态越是等越是没状态那怎么办呢

根据这个概念让自己先做一点事情慢慢的就会有状态了为什么这种概念题需要翻过来学习呢因为不论是应用还是考试都有翻转的可能第一种就是给你个名词让你解释这个名词是什么意义第二个就是描述一个现象让你来识别这是什么现象

所以我们可以用翻转的问答题来制作这种概念卡及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里先显示名词我们自己去回忆定义是什么然后对比显示出来的答案选择下次复习间隔是先描述一个现象根据这个现象去回忆它是什么名词这就是翻转的问答题

在名词解释上的应用前面我们也说过当文字多的时候改成左对齐的方式显示起来更有利于阅读那么就点击左下角编辑进入编辑界面点击卡片点击这里的样式把代码里面这个set中间改成left

就可以了翻转卡还有一种使用情境就是概念和例子互相考察看概念想例子看例子想概念我们来举个例子例如行为经济学的著作里有一个延迟折扣的概是奖励的价值随着等待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更希望今天拿到20美元而不是一年之后或者你也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考研成功后给自己一个大的奖励效果不如在复习的过程中给予自己过程性的奖励点击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

这时候呈现的是概念我们可以去回忆对应的例子是什么如果你在看概念的时候想不起来下面应该回忆什么那么我们在笔记里添加一些方向这样看就更加直观了这里显示的是有例子去想概念看到这个例子我想一下这个概念叫什么叫延迟折扣

那么这也是一种正反卡片的应用场景把一张卡片正过来倒过来反复学习并不是重复的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著名的贺部规则如果我们单向学习那么激活的神经通路就是单向的如果我们双向学习

那么激活的神经通路就是双向的有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在中学时考试考文言文的通常给前半句想后半句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给你的是后半句让你想前半句很多同学就想不起来了这就是神经通路传递神经信号

具有单向性特点的一个经验证据那这也启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要求掌握的更深更灵活那么我们也应该从多角度反复学习接下来是可选的翻转问答题这个名字有点绕口等我们来慢慢讲切换模板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名字后面多了一个可选并且它的字段也增加了一个字段叫增加翻转的卡片翻译可能不一样大家认准的这个第3字段就可以了前它与翻转卡片的区别在于它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它是两张卡还是一张卡这个开关就第三个字段只要我在这个字段里面添加任意内容

哪怕是一个字符这个开关就打开了它就是双向卡一次做两张的卡片呃如果我删除这个内容它就是普通的问答题就是说这个可选开关打开的时候它就是翻转问答题当这个开关关闭也就是不填任何内容的时候

它就是一个普通问答题因此这个可选问答题其实是介于普通问答题和翻转问答题之间的为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呢我们给大家举例来说一下若我想记一个看汉译音的笔记我现在不知道是否需要双方向学习那么我就可以选这种可选翻转我先单张卡片学习单

当我后面发现自己汉译音很顺利音译汉不行的时候再再在这个字段里面添加任意字符把它变成双向卡片点击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里是生成了两张先是汉译音这个题型的好处不仅在于后期可以让单向卡变成双向卡

也可以让双向卡变成单向卡例如我发现两个方向我都已经学的很好了不需要去双向强化了那我就可以把这个字符去掉让这个字段为空它就变成了普通的单向问答题这表示另一个方向缺失了我们通过工具栏里面的清理空卡片删除就可以了

现在就看到切换回来的普通问答题了最后是输入的问答题答案可以通过自己输入文字来核对的而不是直接显示答案出来点击添加来到添加窗口选择对应的模板问答题输入答案这个依然还是在正面输入问题在背面输入答案

只不过背面的答案是之后需要通过打字拼写出来的一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时候呈现的是问题我们自己去把这个答案拼写出来可以故意输错一个来试一下效果那么输错的位置他就标出来写模板他只起定量核对的作用准确的告诉你哪些拼错了哪些拼对了

但是具体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应的需要下次复习的间隔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在下面手动选择的如果我们拼对了呢它就会全部显示正确如果没有拼写的必要尽量不要用这种模板如果是文字比较多的或者输入比较麻烦的或者对精确性没有那么高要求的

表述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默念的形式来核对到问题之后把答案口述说出来而不是在脑子里去空想这样也能起到核对作用而且速度更快当然有的同学喜欢在纸上默写其实作用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Anchor里的问题然后自己在纸上默写

不过从效率来看默念比默写的效率更高一点而所起的核对的作用其实是差不多的大家总结一下就是为了核对我们优先选择默念其次是默写最后才是这种拼写的模板以上就是4种问答题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

这一节我们来介绍Anky的另一种基本题型填空题首先是单个挖空选择一个排组然后点击添加按钮选择填空题的题型右上角就是填空题的挖控按钮当我们选择非填空题时这些按钮是看不到的对于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新同学来说

为了避免认知过窄就是学不动了我建议先学基本的挖控就开始使用过段时间再回头来重新学或者如果你想把这一节课完整的学完的话学完之后最好停两天给自己复习和练习的时间这样学起来会更轻松我们在前面的问答题部分也讲过了问答题里面是不能进行挖控的

如果要想在问答题里面挖控可以使用一个浅色的荧光色通过弱化显示起到类似挖控的效果我们可以把鼠标移动到这两个按钮上看一下这两个按钮其实是有一些区别的有一个按钮是带加号的而另一个是没有的它们的区别也正在此如果我们在挖空的时候

点击这个有加号的按钮那么填空题的序号就是递增的如果点这个没有加号的按钮那么填空题就是同时显示的例如我挖了3个空如果点的是左边那么它就是三条独立的笔记如果我点的是右边它就是同一条笔记上面挖了三个孔就单个挖孔来说

这两个按钮是一样的填空题的模板默认有两个字段第一个字段文字的字段就是填空题的主干我们把内容录入在这里第二个背面额外的字段这不是填空题的主干它是在显示答案时一同显示的字段另外我这里已经设置了左对齐

如果还没有设置的话可以点击顶部这个卡片按钮把原来的单词center改成left就把对齐方式从居中对齐改成靠左对齐了我们以激活你的学习脑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为例来进行挖控这段话说的是提取练习必须保持一定难度

才能激活神经元从而达到练习效果但又不能太难以免大幅增加学习者出错的风险通过分析我发现前后有两个地方值得学习第一个保持一定难度才能激活神经元这说明了一个条件这样我就可以直接添加一个填空题了

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就是填空题题干被显示出来而挖空的地方被隐藏了我们需要根据题干去回忆挖空的地方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点击显示答案把自己回忆的内容与显示的内容进行比较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去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综合评估结果去选择下一次复习的间隔依然以这句话为例我们刚刚说了这句话里面有两个重点后面一个重点在于难度的适当性不能太难以免怎么怎么样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果挖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

跟刚刚形式一样的填空题为了让大家看这个背面额外字段的效果我在这里面添上一段字点击添加来看一下效果挖空的效果依然是一样的当我们点击显示答案的时候背面额外字段的内容就出现了这时候他是紧邻着一起出现的我们可以把

这个不需要的背面额外字段给删掉点击编辑或者点击添加来到这个添加笔记的窗口点击自段按钮选中这个背面额外然后点击删除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给两个字段之间添加换行符点击卡片来到模板界面点击这个背面内容模板

我们看到这里的两个字段是用花括号表示的中间加了个一2的缩写这就是换行符通过右边的预览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字段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想让中间增加一个空行可以把这个肩括号包裹的B2复制一遍再粘贴一遍

它就是换行符那么中间就增加了一个空行让效果更美观一点点击保存在添加填空题时如果选择了填空题模板而忘记了挖空直接点添加那么它会报错提示你您选择的是填空题笔记模板

尚未设置填空是否继续那么点否回来重新挖空就可以了然后是多个连续挖空当需要挖空的句子比较长需要回忆的内容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多次连续挖空那么这样挖出来的空是分别显示的就是每次只显示一个空这样可以减轻认知的负担点击添加来到添加笔记窗口

依然是选择填空题虽然我们讲的是填空题的不同的挖空形式但是使用的模板都是一样的我们以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里面的一段话为例这段话说的是你的记忆不是你想记什么或你试图记住什么的产物它是你思考的结果

这句话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启示的因此我多说两句来解释一下有时候我们想努力的去记就能记住其实不是的努力指的是你比别人重复的次数多你比别人花的时间多这个不一定会帮你记住反而是你多去思考会帮助你记住思考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一些具体的方法

例如联系比较转换等等我们在记笔记时即使前期慢了一点也不要担心会这种深加工会让我们之后记忆更加省时间现在回来看搭控页面里的两句话分别讲了记忆本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分别挖控记忆不是什么

不是你想记住什么或者你试图记住什么的产物选中内容点击挖控按钮然后选中第二批它是什么的结果是思考的结果我们可以再继续点右上角这个没有加号的挖控按钮这时候我们发现他的两个挖控都是C1

这不是我们需要的如果两个都是C1的话那么他就是同时显示的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连续分别显示的那么撤销挖控选中后重新选择这个代加号的挖控按钮这时候得到的挖控按钮就是分别是C1C2递增的这就表示

这一句话生成了两个独立的卡片他会在第一次考察我们第一处挖控在第二次考察我们第二处挖控这就叫多个连续挖控但是是分别显示点击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我们只记了一次笔记但是这地方却生成了两张笔

这是我们需要的先是考察第一处挖控我们就快速的演示一下然后是考察第二处挖孔两处挖孔是分别两次独立显示的这种在一句话里面挖两个孔分别显示的卡片叫做相关联的卡片它能连续显示依赖于学习计划里的一个设置

就是我们打开这个排组右侧的齿轮点击选项默认情况下搁置这一块的开关都是关掉的搁置意思就是推迟关联卡片这么跨上挖两处的卡片这两张卡片相互关系就叫做关联卡片如果我们主动开启了搁置那么这两张卡片就不会在同一天内同时出现

第一天学习第一张第二天学习第二张这是为了避免提示因此如果你希望在使用填空题的时候独立思考避免使用相同的题干造成提示可以到这里把这个开关主动打开打开之后我们刚刚添加了两张卡片

这地方就会显示成一张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也会只有一张但其实是添加了两张的可以到浏览窗口里面看到效果卡片一卡片2就表示我们挖了两个空生成了两张卡片而学习计划设置了避免提示所以让相关卡片分别依次在不同的日子里出现

在复习多个连续挖空的填空题时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个空不需要继续复习了那这个时候可以点击编辑把这个挖空符号给取消点击关闭就保存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我们还要再点一下顶部工具菜单里面的清理空卡片点到空卡片

这个空卡片指的就是我们刚刚一句话里面挖了两个空有一个空被清除了需要手动再清理一遍点击删除就可以了如果你不这么处理的话你会在复习的时候遇到一个提示显示有空卡片这个时候

再来点击工具里面的清理空卡片也是可以的这就变成了一张卡片了另一种情况是最初我们为了降低难度把这两个挖空分开学了但是等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其实它的难度就变低了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同时显示把这个递增的二三都改成C1

都改成一那么它就又变成了同时显示的题目了在复习的过程中把两个合并成一个和记录的时候就直接记两个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直接记录两个可能刚开始的难度对于你来说是吃不消的而随着复习能力提升后

再来合并就不会觉得难了这也是我们在复习时要适时的主动的去修改笔记调整难度刚刚我们讲了两个空删除一个空之后要使用清理空卡片其实两个空合并之后也需要清理空卡片比如这里就遇到了因为我们把C2改成了C1

也就意味着C1丢了当你看到这种提示之后就到工具里面找到清理空卡片点击删除就可以了删除的是我们取消挖控的那个卡片这不会影响我们原来正在学习的卡片接下来是多个同时挖控点击添加笔记确认填空题的模板确认使用的排组

我们以考试脑科学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为例说的是失败之后重要的不是后悔而是反省这里面讲了不是什么而是什么其实是两个值得学习的点因此我们挖两个孔这里我故意使用了上次的连续挖控我们就会得到两张分别单独显示的卡片

第一次把后悔隐藏了第二次把反省隐藏了因为这两个概念都比较简单即使我同时挖控也不会觉得难反而是如果挨个挖控看第二个的时候第一个显示看第一个的时候第二个显示那么显示出来的那个反而会对另一个构成提示所以综合提示和难度两个因素考虑

在这里我选择同时挖空选择这个没有加号的挖空按钮那么它就是同时显示的点击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时候两个挖空的按钮就是同时隐藏了点击显示答案之后再同时显示我再给大家演示一下

如果分别挖控造成提示的效果我们以科学学习这本书里面的一段话为例学习一件事是什么的同时也要学习它不是什么那么我们对是什么挖控再对不是什么挖控这样就得到两个先后独立显示的填空题我们点击添加来查看一下效果

点击开始学习这时候他隐藏的是第一个孔我们来读一下学习一件事什么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不是什么读到这的时候这个不是什么就对前面造成了提示我就知道前面应该是是什么的同时就知道前面有挖空的内容了

其实是是什么因为它两个是相对的关系如果你先后出现的话那么另一个显示出来就会对前一个造成提示所以这种存在提示的内容应该同时挖控接下来是多个连续同时挖控学过连续和同时两种类型之后我们再把这两种类型合并到一起

也就是连续同时挖控意思是这一批挖控里面既有同时显示的又有分批显示的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为了演示方面我就从考生脑科学这本书里面复制了3段话实际上大家在自己记笔记的时候不应该直接去复制内容

也不应该去用这么长的内容这次我们就关注效果至于内容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他说了导致眼疲劳的原因以及缓解眼疲劳的几种方法第一部里面说了缺乏维生素会导致眼疲劳而在第二部里面提到了通过指压法和热敷法

来缓解眼疲劳的方法那么他前后两部其实讲了不同的问题因此我们就需要把它分开学第一部讲的是导致眼疲劳的原因那么我就可以挖控在什么情况下导致疲劳这是C1因为第二步跟第一步讲的是不一样的第一步讲的是导致眼疲劳的原因第二步讲的是缓解眼疲劳的方法

并且讲了两个方法所以第二步我们要跟第一步分开学比中指压法选择这个带加号的挖控按钮那么就得到了一个C2这就表示和C1是分批显示的2我们再来选中第二种热敷法如果继续点含有加号的挖控按钮的话那么挖控符号就变成了C3

C3三和C2是分批显示而我现在需要让他们两个同时挖控那么就不应该用这个加号我们应该选中这个没有加号的挖孔按钮这样就得到了一个C1两个C2其实是两张卡片第一张卡片只显示C1挖空的位置第二张卡片显示两处C2的挖控位置看似有一点绕

这里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如果你想分批显示就点这个加号的挖控按钮加过了之后后面的如果想跟着前面一起同时显示那么就点这个没有加号的按钮大家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一下我们来点击添加看下效果这时候显示有两张卡片这与我们的预期是一样的

点击开始学习第一张卡片要求我们学习的是第一个空也就是导致眼疲劳的一个原因点4天之后再出现的话就会出现第二张卡片这第二张卡片正是我们在第二步里面挖空的两个改善眼睛疲劳的方法那么它正好是同时显示的

就叫多个连续同时显示第二步跟第一步相比是连续的而第二步里面的两个空是同时的如何选择是连续还是同时呢如果相互之间是一类内容或者内容比较简单我们就选同时的显示如果是不同的步骤不同的内容我们就选先后显示和前面的例子一样

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去修改挖空符号的比如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第二步里面后两个挖空有点难总是想不起来那么我可以把它改成2和3也就是分开独立的去挖空那就变成独立子了当然如果你觉得简单了也可以把这个C2 C3都改成C1

就变成同时挖空了这笔复习阶段感受到的难度进行调整如果难度大了你就把它降低如果难度低了就把它调大我们来看一下内外嵌套的填空题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大肠包小肠准确的来说就是先挖小的填空题然后再扩大范围挖大的填空题

这样可以做到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材都提到了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的特点这些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把信息量控制在相对小的范围科学者就是科学学习这本书里面也说了一种扩展式练习的方式就是在需要记忆的内容从少到多

每轮的记忆练习都在前一轮的内容之上再多一点点的信息Nike的填空题的嵌套功能就符合了这种拓展式练习的原则还有激活你的学习脑这本书里面也提到题学练习必须保持一定的难度才能激活神经元从而达到练习的效果

但又不能太难以免大幅增加学习者出错的风险通过嵌套的填空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能力的提升再适度的调整学习的难度那么也是符合这个激活神经元的原则的下面我来给大家具体演示一下首先是正常的专业课的知识

我们以激活你的学习脑为例它讲的是要促进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活动的持续时间而是学习期间神经元被激活的次数如果你觉得记整句话比较难我们可以通过嵌套填空题的形式先学习小的单元再学习大的单元

我们先对这个是什么挖空再对这个是什么挖空因为需要通过分两次学习来降低难度所以我们挖空选的是这个带有加号的按钮得到的就是C1和C2两个两次显示的填空题这时候我们来做一个嵌套的填空题就是在已经挖空的位置的范围之外扩大范围

把整个都选中再来进行一次挖控点击添加笔记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里得到的是三张卡片与我们挖控得到的C1 C2C3三个数字是一致的点击开始学习里面呈现的是C1的挖控位置点击显示答案

呈现的是C2的挖控位置最后呈现的是C3的挖控位置把C1和C2都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我们已经学过了C1和C2所以这个时候把两个合并在一起重新学习并不难这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再举另一个例子文言文的学习在学习文言文时

我们经常需要先去学各个字词的单个解释学完了之后还要学整个的内容那我们就可以利用嵌套挖控的形式来学习先对某个字的解释进行挖控然后再对整体内容进行挖控点击这个含有加号的点击添加我们来查看一下效果

如果确实和我们添加的一样先学习单个字的挖控再学习整个的挖控我们再来举个例子用来演示难句的学习如果看不懂这里的英文也没关系我给大家读一下它的中文意思尽管他知道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已经过期了

但因为他被读书所吸引所以忘记归还了句的长难句其实是特别符合欠套关系的我在这里给大家演示一下凡事遵循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我们先对这个介词短语进行挖控从图书馆紧接着

对这个介词短语所在的定语从句进行挖控随后对这个定语从句所在的宾语从句进行挖控最后我们对宾语从句所在的整个状语从句进行挖控通过4层挖控我们就实现了由易到难的目的

先学习最短的介词短语然后是稍长的定语从句然后是更长的宾语从句最后是最长的状语从句点击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口型挖空的是最短的介词短语第二步显示的是定语从句第三步显示的是包括前面两个部分内容的宾语从句

第四步显示的是包括前面三个步骤的状语从句这就实现了先学习短的再学习长的目的如果用画图来表示的话就是这样先学习这个部分再学习包含这个部分的更大部分再学习包含前面的更大部分最后能力提升了之后再学习整个的内容

这就是嵌套填空题的用法尽管我们已经按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顺序制作了笔记但是如果我们学了最简单的之后紧接着出现了第二层但是第二层还没有掌握那怎么办我们可以选择推迟如果选择的是搁置笔记

那么这张卡片就会被推迟到第二天如果你想等第一层的笔记学了一周之后再学第二层笔记可以设置到期日后面紧接着出现的如果还需要推迟学习可以继续选择设置到期日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自动的方法就是搁置

因为我们是在一段材料上面处理的填空题所以它们也叫关联填空题就像前面说的我们可以点开排组右侧齿轮进入选项来到搁置这个模块把这些搁置开关都打开刚刚刚刚分四层学习的卡片就会依次出现在1234天

因为你第一天学过了第一层第二天再学第二层就很容易了放到123层都学完了之后隔一天再学第四层也不会觉得难了打开开关后记得点击保存当我们开启了搁置以后再来到这个学习界面就会看到原来的未学习两张变成了1+1这个灰色的加一就表示被搁置

也就是推迟到次日后自动出现的数量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填空题特有的提示我们以心理学与生活中的一段话为例神经元是这样的细胞它能接收加工和传递信息到体内其他细胞我们对它的功能描述进行挖控也就是接收加工和传递信息进行挖控

选中内容点击挖控按钮这时候按哪一个按钮都无所谓的在这个挖空的内容与挖空末尾符号之间输入两次英文冒号注意这是中文冒号换英文输入法之后再输入冒号就得到了两个英文冒号

英文冒号的间距比中文冒号的间距要小很多所以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输入提示词功能点击添加来看一下效果在复习的时候虽然挖矿的内容被隐藏了但是我们的提示词功能却显示出来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提示词功能去想

功能是什么呢是接收加工和传递点击显示答案进行比较答案显示出来之后提示词也就不在了那么为什么需要提示词呢提示词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给我们思考答案提供了一个方向例如这地方的挖空

我究竟应该往哪儿想跟我能不能想出来是两回事有时候我们想错了是因为方向想错了只要告诉我一个方向其实是能想对的在科学学习这本书里面也讲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他讲到我们在学习多条内容时常常卡在顺序上

而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内容顺序增加了无谓的难度而提示呢其实就是去掉这种不需要的难度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学与心理学与生活中的这段话为例常识记忆后面包括了它的英文和缩写我们需要学习这块的内容点击挖控现在是没有提示的情况

我们点击添加查看一下效果知道需要回忆的对象是长时记忆对应的英文但是点击显示答案后发现他居然还有一个缩写是我漏掉了就是说我没有回忆权但又不能说我不会那么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个提示

加提示为英文和缩写告诉我这个地方有英文和缩写两件事然后我们再来复习就能看到提示英文和缩写按照这个提示的方向去回忆就不会缺东西了在使用填空级的提示时需要注意两个易错点第一个就是提示归提示

你可以提示思考的方向但是不要直接把内容提示出来第二个尽量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再添加提示如果本身不需要提示你添加提示反而降低了难度要给我们自己留出思考的机会就像论语里面说的不愤不起不匪不发我们必须在自己思考而不得的情况下

再去看提示再去才能确保自己是真的在思考在学习的随后我们来看一下输入型的填空题和问答题的输入答案是一样他不是直接显示答案而是让我们去输入通过输入去核对当前的版本是不带这个模板的

我们可以自己去创建一个点击添加找到添加冒号填空题这一条选中然后点击确定这时候我们就克隆了一个填空题出来从命名点击确定然后重新选中这个输入型填空题点击右边的卡片来到笔记模板界面我们把当前自带的这个close冒号文字

这个字段复制一遍然后粘贴到下面close的前面输入本冒IPE冒号注意冒号也是英文如果你需要在上下两段之间添加一个空行可以添加换行符编括号e r这样就有了换行的效果把把自己添加的这一部分复制一下来到这背面

内容模板粘贴到第一行的下面也就是close文字的下面经过这两处修改之后如果你有强迫症的话前面有两个换行符后面有3个换行符我们可以删掉多余的一个点击保存就可以了我们来试一下效果

点击添加选择这个输入型填空题因为是基于自带的填空题进行克隆的所以大体样式都是一样的和普通填空题的制作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选中内容挖空点击添加来看一下效果原本普通的填空题下面是没有这个输入框的

现在有了一个输入框我们可以自己来输入一下答案我现在故意输错那么它就会呈现出来错误的地方我重新来输入一遍这回就对了当然就像我们在输入型问答题那里说的一样输入只是一个核对的手段我们可以自己口数去拼写

也可以在纸笔上默写也可以直接点显示答案尤其是在手机上不方便输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点显示答案了这就是输入型的填空题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外部导入的填空题因为填空题涉及到挖空符号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把输入的文字导入到填空题里面去如果

希望从外部导入填空题的笔记的话那么在外部就要把填空题的符号也一并记好为什么不直接在IC里面输入填空题呢因为有时候有的同学用了其他的笔记工具为了和Anky统一起来我们可以依然在别处记笔记之后统一导入到Anky里面学习这样

若你习惯了使用其他笔记工具的话那么这样就可以鱼和熊掌兼得了在开始使用之前我们需要把这个挖空符号添加到输入法的快捷短语里面去也就是这个阿括号C1冒号我在使用的微信输入法为例点击设置来到这个常用语里面就可以添加了我已经添加过了

那么我就可以点击一个c把这调出来我在其他笔记工具里面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快速输入挖空符号了我以电脑上最常见的最基本的笔记工具记事本为例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其他几乎所有的工具都是一样的例如你用word或者用Onenote或者用苹果自带的笔记工具

或者用其他安卓手机上自带的笔记工具都是一样的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就把挖空符号添加进去这里我都是示范的最简单的类型也就是C1如果你想改成其他类型的话那么修改这个C1 C2 C3 C4的数字就可以了点击AMK的导入

除了自带的格式外部的格式只有两种一个是点TXT另一个就是点CSV也就是文本格式和表格格式那电脑用常见的点TXC后缀的文件保存就能导入了注意我们来说一下使用填空题的几个易错点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

第一就是挖空太碎导致意义割裂反而增加了难度那么很多同学刚开始是通过挖空来降低难度的这反而适得其反了这里我做了一个例子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句话被挖的七零八落读起来都不连贯

想的时候很困难其实是我们不应该通过多挖空来降低难度通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这句话其实讲的很简单你只需要慢下来半分钟去仔细思考一下这段话讲的什么东西去把它改写一下就可以了另外一个易错点就是通过填空题挖空降低难度

但是难度低于考试的要求导致距离考试要求相差甚远例如有的同学习惯用填空题学习但是考试要求这一块用问答题来解答那么如果你习惯了通过填空题来回答个别字词到考试的时候你就很难具备组织问答题的能力因此在通过填空题降低难度的时候也要了解自己当前考试的要求

和熊掌兼得的方法就是刚开始用填空题但是复习的过程中随着能力的提升要及时去把填空题整合起来可以把小的合并成大的也可以把它改写成问答题总之要按照考试要求的水平去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单

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来给大家介绍一个特殊的模板就是图片遮盖的模板我们先来看一下效果这里我做好了一张我们点击学习就能看到在一张图片里局部位置被遮挡了这就是图片遮盖模板遮盖状态就相当于问题一样

然后我们点击显示答案之后便看到答案了对于学习一些特殊类型的知识是很方便的例如地理生物化学医学等等需要用到的配图如果用文字描述的话会非常麻烦并且不直观那么用图片挖控就非常简单了那怎么去做这种笔记呢

进入任意一个排组然后点击添加按钮选择这个模板在模板选项里选择这个图片遮盖模板就自动显示到相应的界面了和其他模板不同的是其他模板都有固定的可见的字段但是如果我们切换到这个图片遮盖之后它就没有显示的字段了

其实是有的我们点击右上角这个图标就能来到字段了这个时候就切换到普通的字段界面了但是如果我们想进行图片挖控的话必须回到这个界面来在这个界面我们可以为图片遮盖类的笔记添加标签但如果想进行图片遮盖的处理

还需要回到之前的这个界面这种题型使用的图片都是实体的图片支持两种来源一种是选择电脑上已经有的图片另一种是选择从剪切板上复制来的图片选择图片指的就是来到电脑上然后找到我们电脑上已经存在的图片而而从剪切板粘贴图片指的是我们复制已有的图片

或者使用截图软件对某个部分进行截图通常截图软件都有截图并复制的功能我们点击截图之后复制其实也就粘贴到剪切板了再点这个从剪切板粘贴图片那么剪切板上的图片就自动来到这个图片遮盖处理界面了来到这个界面之后通常图片可能会比较小

不利于准确的选择遮盖位置那么我们可以点击这个放大镜按钮对它进行放大旁边就是缩小按钮这个是恢复按钮我们以放大为例放大之后方便选择范围了可以从左边选择形状这边有三个形状默认的是矩形我

可以选择遮盖一处下面是圆形还有多边形我这个版本在测试的时候发现多边形失效了实际上多边形等到后边版本更新的时候实际上是可用的用法就是选中这个按钮之后来到图片上

在需要遮挡的地方绕一圈把圆环封闭到原来起点的位置就得到一个完整的遮盖多边形了这个位置呢是选择文字的我如果想添加文字说明的话就添加在这里点击这个文字区域之后出来边框拖放这个边框可以调节文字的大小如果操作错了

就点击左上角这个向左的箭头进行撤销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按钮的功能点击左上角这个箭头就是选择的例如我想移动这个之前的形状那么就点击这个箭头然后回来选中这个形状进行移动就可以了在撤销按钮右边是恢复这两个是一个互为相反操作

这个眼睛的图标是切换透明状态看一下遮挡后的效果这个垃圾桶的图标作用是删除这个两张卡片重叠的图标是复制的意思我们就得到了两个形状这个正方形里面套两个正方形就是组合按钮我们把鼠标放上去的时候其实也都有文字提示

组合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独立显示的两个遮挡位置变成同时显示我们选中一个然后按住shift键再去点另一个那么多选之后再来选这个组合图标那么这两个原来独立显示的遮挡位置就变成同时显示了什么时候使用组合呢第一种情况就是多个遮

挡相互之间存在提示那么我们就把它变成同时显示第二种情况就是多个遮挡比较简单没有必要挨个复习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起复习组合按钮旁边就是取消组合那么点击之后那么它又恢复成各自独立的状态了这个正方形外面有一圈虚线的正方形按钮

它就是全选我们点击这个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状态全选了右边这个是对齐方式当我想让多个这两形状对齐的时候我可以选中一个按住shift同时再去选其他的点击对齐例如左对齐

那么它就对齐了这样会更美观一点添加完遮挡之后就可以直接添加了但是在这里面还有一个状态可以选点击左上角这个由多个方块组成的按钮我们能看到两种遮挡的模式第一个叫隐藏全部猜测一个

第二个叫隐藏一个猜测一个什么意思呢例如我们这里做了3处遮挡这两种模式都是一次学一个区别在于第一种在学一个的同时把其他的隐藏了第二种在于学一个的同时只隐藏这一个其他的不做遮挡处理

什么时候需要把其他的遮挡呢这个可以根据需要来例如有的地方会造成提示那么我在学习其中一个的时候就把其他的遮挡起来我们以遮挡全部为例选中这个点击添加关闭之后我们来看一下效果我们来点击开始学习集中看一下效果

这时候有两张黄色一张红色的红色的就是我们这次要学习的因为我们选择了遮住一个隐藏其他所以我们在学这个的时候其他的也隐藏了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另一个遮住一个显示其他那么其他这两个就不会被隐藏

点击显示答案答案就出来了被遮住的部分就显示出来了在这种模式下下面还有一个叫切换遮罩的按钮点一下之后就可以看到被遮盖的地方显示后的效果了当你在学习其中一个的时候想看看其他的地方

或者这个跟其他的有混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点击这个切换遮罩让全部显示出来去比较一下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另一种模式就不会有这个切换遮罩按钮了因为它只有一个空就不存在显示其他了接下来是另一个按钮我们依然需要自己先去主动回忆

再点击显示答案和显示出来的对比根据比较的结果去选择下次复习的间隔用图片遮盖的添加的笔迹会在IC里面添加实体图片也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同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片存在哪里点击顶部菜单栏里面的工具找到插件

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查看文件然后我们点击地址栏返回上一集就来到这个Anky的目录了这个目录非常重要这个进入方式也非常重要请大家务必牢记拿到这个文件夹之后找到自己的账户名例如我的账户名叫学习骇客

这个进来之后有几个文件夹其中有一个collection点media这里面放的就是图片我们点击图片可以看到这张图片显示的是0.97兆如果这些笔记不再学习了删除了还需要再手动清理一下图片不然图片还会继续影响同步的怎么清理呢点击顶部菜单里面的工具

找到检查媒体然后删除未使用的文件是再来处理一遍星空回收站再来看一下就没有了点击这个右下角的查看文件也可以跳转到这个目录也可以跳转到这个目录并且看到图片确实已经被删了这个时候再同步残留的图片文件就不会影响同步了

如果图片非常多那么Anky的笔记的数据就会变得很大可能会同步变得慢或者经常同步失败那么有几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如果不是特别多的话可以点击工具设置找到同步这里取消定期同步媒体文件也就是说

不是每一次他都同步媒体文件我可以定期的需要同步的时候再回来开启另一个方式呢就是点击菜单栏里面的文件找到切换账户新建一个点击添加按钮把这个账户作为离线使用就是不登录自己的IKEY账号

只在电脑上使用不同步定期来复习就好了目前图片遮盖的题型是通过图片遮盖这个模板来实现的我们在这个工具管理笔记模板里面可以看到这个模板目前这个模板删除了之后如果你在手机上使用了他还会再次出现并且恢复回来

所以目前是删不掉的大家可以留着另外还有一种使用情形就是有的同学记错题笔记希望用图片遮盖来处理把特殊位置遮盖起来其实我更建议大家用普通的问答题来记笔记把你的错误原因分析出来如果是因为不熟悉知识点导致的错误

可以把知识点提炼成问答笔记然后把错题拍个照添加到背面答案里作为参考就可以了那么下次复习知识点的时候顺便看一眼上次是怎么错的就比较好了是因为马虎错误的并且经常出现这种错误就可以把某某地方经常容易出错添加到正面或提拍照

放在背面作为参考那么多复习几次给自己一个提醒这地方不要再错就可以了如果是因为知识点的混淆导致的错误可以专门去新建一张笔记本a和b有什么区别答什么什么区别把错题拍照添加到背面作为参考在处理错题时

我们不能简单的去重新做一遍也不能简单的去拍个照下次重新看那样目的不明确一定要把原因找到分上就是图片遮盖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来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实用的模板叫浏览画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效果用浏览画线模板添加的笔记你可以直接记一段画在里面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也可以做挖空学习挖空的方法就是选中内容挖空的方法就是选中内容后使用这个自带的下划线按钮这个模板并不是NK自带的而是由我提供的

所以需要大家从课程讲义的链接里面下载在浏览器里面打开这个链接点击下载然后找到文件就可以了大家尽量使用电脑的浏览器进行下载模板下载完之后我们来从AMK里面导入模板点击顶部菜单栏的文件找到导入

选中模板点击打开点击导入就可以了导入之后在管理笔记模板里面就能看到这个模板了这个浏览画线模板和填空题有点像因为我们既可以直接浏览也可以使用下划线样式添加类似于挖空的效果

但是它相比填空题的优势在于填空题在记录时必须要挖空而使用这种模板的笔记可以不挖空在从外部记笔记导入NK时特别方便因为如果我们导入的是填空题的话那么必须在外部记录的时候就提前记录好填空题的符号如果你觉得使用填空题的符号麻烦那么就可以使用这个模板使用这个模板导入的话

在外部记录的笔记不需要添加任何符号导入进来之后可以直接浏览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选择去挖空学习的地方那这个模板使用呢也有两种场景第一种是直接在m里面记第二种是外部导入我们先来演示一下

直接在m里面记点击添加选择模板输入一句话然后点击添加我们来看一下效果它是一个普通的陈述句点击显示答案其实并没有隐藏显示的地方这对于刚上手Anky

不会去做问答笔记或不知道怎么挖空的同学来说是比较方便的我们也可以就这样一直浏览下去但是为了更好的复习效果我们也可以进行挖控虽然说的是挖控但是其实使用的是软件自带的下划线的按钮

选中内容后点击下划线按钮就挖好控了来看一下挖控的效果挖控的地方默认被隐藏了我们点击显示答案就可以看到了然后将自己回忆的内容跟显示的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了这个模板已经设置好了标签可视化就是我添加标签之后可以直接在复习界面显示

就是标签的信息其他模板默认标签是不显示的我们会在模板那一章有专门的一节来讲如何把标签显示出来就是第一种使用场景直接在APP里面记录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种使用场景外部导入我们可以在任意笔记工具里面一段一段的记

段画就是一条笔记需要导入的时候就从你的笔记里面复制出来粘贴到一个点t x t的格式的文件里保存之后我们回到ICT里面选择导入在这个窗口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字段分隔符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笔记里面不含的内容因为我们是一段一段记的

并没有刻意的添加分隔符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种不包含在笔记里面的字符作为分隔符通常情况下我们笔记里面不含有制表符的话那么就选制表符作为分隔符这里可以看到笔记被一条一条的排列出来了下面就只需要注意

选择对应的模板就可以了我们选择浏览画线再选择需要对应的排组然后点击导入笔记就导入成功了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时候就得到了两张我们之前导入的笔记可以就这样一直浏览下去但是为了更好的复习效果

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去编辑为关键词点击划线按钮实现挖空的效果这样就实现了挖空的学习这些直接浏览的笔记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这条笔记还有其他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也可以使用

右下角更多里面找到的创建副本功能去创建一个副本然后选中需要额外学习的地方设置下划线效果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笔记因为我们是从上一条笔记创建的副本所以这个之前的挖空我们不需要那我们就选中他之后点击这个橡皮擦按钮清除格式

然后点击添加就会得到一个额外的笔记我们来留意一下这个红色的边框因为我们是创建副本的所以笔记的内容是重复的这个没关系只要我们知道自己学的对象是不同的部分就可以了我们来看一下效果这就是通过创建副本

新增的一条学习的笔记同样的笔记随着复习的继续以及我们学到了其他的相关知识后同样的内容会常看常新也就是原来没有的想法在看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想法因此可以经常使用这个创建副本去增加新的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新的想法

而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到一张笔记里面去以上就是浏览划线的使用方法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下Anki里面的内容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排组的分类另一种是标签的分类

牌组又分为普通的牌组和多级牌组标签也分为普通标签和多级标签我们先来看一下牌组的分类这里我在演示时也使用了全新安装后的默认状态大家打开一个新的MT之后这里面会有一个自带的牌组这牌组是删不掉的是可以重命名为己所用为了理解安琪里的牌组

我们可以把牌组比作学科的笔记本就像我们在线下学习的时候语文有一个笔记本数学有一个笔记本那么Anki的排组也对应了这种关系我们再来看一下多级排组若想要给多个排组排序需要通过重命名的形式添加相同的前缀当排组比较多的时候

可以使用多级排组也就是上下分类的排组创建多级排组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脱放第二种是重命名因为手机上不能脱放所以如果在手机上行能通过重命名的这一种方式我们先来演示脱放的形式把需要分组的下级排组

拖放到目标排组的下面就可以了但是拖放的时候注意要拖放到这个目标排组的下面如果你拖放到排组下面的下面那就变成了下面的子集了这样我们就能看到1233集如果用一种方式就通过同命名的形式建立分组例如我想把下面这两个两章的排组成英语的下集

那么我们可以把英语这个牌组的名字复制一下然后对击牌组右侧的齿轮找到重命名在这个下级牌组的名称前面输入上级牌组的名称注意不要输入错了我这里复制就是为了防止输入错了然后在上下级排组名称之间

输入两次英文冒号注意是英文冒号不是中文冒号如果是中文冒号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间距是比较大的如果这就把第一章这个排组变成了AR英语这个排组的下级排组同样的方法这样我们就通过重命名的方式

得到了多级排组在使用多级排组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个原来这个牌组里面如果有笔记的话那么他还会继续在这个牌组里我们如果想要学习这个牌组里面的内容仍然需要点击这个上级牌组进入他的学习界面

如果我们点击的是他的下级牌组那么是无法学习到他上级牌组里面的笔记的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上级牌组和下级牌组都有各自的学习计划我们指的是排组右侧齿轮这里点击选项看到的学习计划学计划最上面的两个参数是需要注意的

就是每天新学多少个以及复习多少个如果上级排组设置的是每天新学20而下级排组设置的是每天新学100那么如果你从上级进入的话就会采取上级的限制方案如果你想突破上级的限制方案的话那么就从下级的牌组进入学习就可以了你为了演示效果我们提供了按章节创建的牌组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建议大家按学科创建不要按章节去创建具体的原因我们会在后面再讲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标签接下来我用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解释一下排组分类和标签分类有什么不同

排组的分类就像QQ的分类一样我们可以把QQ好友分成同事同学朋友等等分类例如我在同事里面添加一个小王那么小王就是我的同事我在同学里面添加一个小李那么小李就是我的同学这是排组分类的方式而标如果还有另一个好友小张他既是我上学时的同学

又是我工作以后的同事还是我生活中的朋友那么该怎么分类呢排组分类在这里就遇到了障碍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微信好友的分类方式相比于QQ的固定的分类方式一个人只能属于一种分类微信的分类方式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分组

而是通过打标签的我们可以为一个朋友打上不同的标签知识点也是这样子如果我们学了一章的知识属于第一章然后第二章的知识属于第二章这就是按排组的分类但这个知识点还可能属于另一个主题从题型来看它可能是选择题从错误的原因来看

它可能是马虎导致的错误因此如果我们只用一种分类方式很难反映一个知识点的全貌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如何给笔记添加标签开一个排组点击添加按钮然后录入内容如果我知道这句话的主题是去中心化那么我就可以直接现在添加一个标签

大家可以看到点击添加按钮之后上一次使用的标签还保留在这也就是说如果一段时间内我集中添加很多使用了相同标签的笔记其实我只需要输入一次标签就可以了在添加章节标签的时候会非常省力如这里讲的还是去中心化的问题

那么我就沿用这个标签就可以了继续点添加如果某些卡片不需要标签那么就取消标签就可以了直接点击添加笔记在这里我们演示了通过添加窗口添加笔记时直接添加标签的情况来看一下复习时的效果我们使用的是浏览画线的模板在前面浏览画线那一节里面

已经给大家提供了这个模板如果还没有导入的同学记得回去看一下那一节并把模板导入进来这个模板的标签是自动显示的如果你使用了其他的模板默认情况下是不显示标签的的时候笔记在添加的时候没有添加标签但是我在后来复习的过程中发现

这里面蕴含了一个主题我们也可以在复习的时候点击编辑再给他添加标签这里还可以看到标签可以自动匹配也就是如果这个标签已经被使用过了那么我们输入一部分字之后就可以模糊匹配了那么在我们在处理像某一本书某一章某一节这种很长内容的标签时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如果要添加多个标签的话也很简单点击编辑这里和添加窗口一样我们只需要输入多个关键词就可以了输完之后点击回车就创建成功了如果需要修改或删除标签直接进入编辑窗口删除的话就点击标签上的叉号如果需要修改的话

可以删掉重新添加也可以按方向键变到左边来那么就可以去修改这个文字了添加笔记窗口也是一样的操作进入浏览窗口我们还可以查看所有的标签以及按标签分类查看笔记标签位于最下方点击前面的下三角符号可以展开和折叠标签

展开之后就能看到所有使用的标签在我们点击某一个标签后就可以在右侧的结果列表里面看到所有使用了这个标签的笔记随后我们可以选中这些笔记然后点击左上角的编辑里面的创建筛选排组就可以将所有含有这个标签的主题创建一个临时的筛选排组进行集中学习了

关于筛选排组我们后面有专门的一节来讲这个内容如果需要批量删除某个标签可以点击标签点击右侧的按钮选择删除删除完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之前的笔记就已经不含有这个标签了如果我们是单个删除笔记标签的话删除之后右侧的笔记标签还在

需要我们点击顶部菜单栏笔记里面的删除未使用的标签我们再来看一下标签的特殊形式多级标签和多级排组一样多级标签也是通过两个英文冒号连接上下级的这里给大家演示一下即进入排组点击添加按钮

来到添加笔记窗口这张笔记取自消费者行为学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因此我就可以把书名和章节信息用多级标签表示出来输入书名按空格相当于输入两次英文冒号紧接着输入下一级标签按回车添加标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包含上级为书名

下级为章节信息的多级标签当笔记比较少的时候多级标签的优势看不出来这里我们再连续添加几条因为都是这个部分的笔记所以标签不需要重复输入添加了一部分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多级标签的效果进入浏览窗口滚动到左侧最下方

找到多级标签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行为学这本书的书名点击前面的下三角符号就可以把这本书下面各章各节的信息都列出来了这里我只添加了一个章节部分如果他还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都会列举在这里

如果下面还细的层级也会一层一层展开效果就像排组的展开一样比如当你的笔迹里面添加了标签包含了章节信息之后那么他展开的就是章节信息这和在主界面看到使用多级排组的效果是一样的以上我们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分类方式分别是排组和标签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方式首先这两种分类方式是不冲突的我们既可以在主界面使用多级排组也可以在进入排组后点击添加笔记时使用多级标签我建议大家按学科去设计排组具体的分类用多级标签来表示你会随着你的学习加深同一个知识点刚开始记录的时候

可能属于某一章某一节但复习久了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这个知识点还属于其他多个主题这就没没办法通过排组来分类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假设中间的大圆是排阻那么这种分类方式就代表了排阻分类方式

就是一个知识点只能同属于一个排阻但是实际上从主题来看这个知识点还可能同属于其他主题那么我们就需要与其他主题建立联系要想把一个知识点关联到不同的主题下就只能通过标签的方式来实现有的同学执着于用细分的排组去分类可能是想希望学习的顺序始终保持一致

同样的内容始终在一个分类下面其实我们在学习UNKI时首次复习的时候默认就是按照学习的顺序去复习的这样是有利于初次记忆的而后续复习时分类仍然保持不变顺序仍然保持固定反而会限制知识的迁移就像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

这本书里面说的一样顺序并不是不变的强求的顺序也是不存在的外部的世界是变化的如果我们学习的时候要求学习的顺序不变那么以这种不变去应对外部的变化其实就像守株待兔一样如果排组划分的特别细致还有是排组分的太细还有一些麻烦

首先就是否认了一个知识点具有多种属性甚至之后的交叉学习限制了各种各样的联想也妨碍了进行主题学习再就是分类太细当牌组很多的时候我们在选择需要学习哪个牌组的时候也很麻烦当我们有一个遗漏的知识点

需要补录的时候去选择对应的位置也很麻烦最后更重要的是这种细致的分类带来了提示减少了干扰降低了难度可能最终会背离考试的要求打个比方如果你每一次都是按第一节学完

去学第二节再学第三节就像我们每一次总是学做单元测试一样做第一节的单元测试做第二节的单元测试但是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并不是一个单元测试加另一个单元测试把整本书混合在一起

以多种我们意想不到的组合方式进行考察的所以我们会发现上学的时候做单元测试的时候都能正确但是一到了期末这种综合性考试的时候原本没错过的内容反而会错了所以如果想最后表现的更好就应该在学习的时候

模拟最后使用的场景使用的时候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去模仿这种乱序混合的状态乱序和混合其实是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创意的文书来说如果我们在学习数学第8章的时候能混合到第3章的内容

那么你就能产生更多的解题思路从大处来说如果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混合着心理学一起学习那么你就能产生一些行为经济学类的思考我非常喜欢的两本书一种叫透过地理看历史另一本叫枪炮病菌和钢铁这两本书都是混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

从地理来分析历史的形成这种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去分析问题的知识远比我们孤立的计单个知识更加实用各位同学大家好在了解了记录的功能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记录的心法就像武侠里面练武一样既要有招式

也要有心法缺一不可如果心法练得好哪怕招式简单也会很厉害就像张无忌在山洞里练了九阳神功之后出来就已经天下无敌了反之招式再熟练如果没有心法做支撑

也只能一般般就像苦练九阴真经的梅超风随随便便来个高手都能把他打得落花流水九阳神功和九阴真经确实是上下卷而软件功能就像是招式是下卷心法就像是上卷这部分的内容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抽象不过没关系

可以先去听记住把自己理解的地方记下来这几天专门来复习他不要紧接着再去学其他的内容不然你积攒了这么多的事实性知识不仅很难再学得下去就连现在学的这些也会很快的被丢掉过一段时间等你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

重新听一遍了解到的那些软件的功能会增进对心法的理解我们先来看一下Anky的实质有的同学把Anky当成是学习的全部用了Anky之后也不学习了也不记录了直接把别人的笔记导入进来就直接开始用了其实Anki的实质是一个复习工具

它只在复习的环节起作用例如前面在最小闭环里我们把学习分成思考记录复习致用4个环节就像图中的这个管道一样Anki只是在复习这个环节起作用在Anki之前我们该学习还是要学习该记录还是要记

录的我们既不应该忽略复习的环节也不应该去猛增复习的量如果忽略了复习的环节虽然学了很多但是过一段时间看根本什么都没剩下来如果猛增复习的量不可避免的依然就得放水那么整体的学习效果就下降了同样的如如果我们猛增记录的量

复习不了也是白搭再来看一下笔记的实质有的同学认为笔记是教材的拷贝或者是讲义的复制其实不是的我在辅导过程中甚至遇到家长认为只要我们是同一个考试大纲别人的笔记就可以拿来用但是根据建构主义我们的笔记并不是原文的复制

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之后的主动加工之前也有同学比较自己的笔记和别人的笔记同样听了一节课差别很大于是来向我惊呼原来每个人的笔记真的不一样啊笔记有很多的作用这里我们举几个主要的作用

首先是固化思考当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了一个东西之后把这份理解记笔记记下来那么之后快速的过一遍笔记就可以迅速恢复到之前的最佳理解水平不然当时的理解转瞬即逝之后如果还想恢复到之前的理解不得不花同样的时间再重新学一遍

记笔记就是把我们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而得到的最佳理解状态固定下来很多同学可能没有意识到记笔记其实是可以促进思考的笔记可以起到分解的作用当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复杂且庞大时可以通过笔记逐条的分解出来原来是很多知识点混在一起现在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

记笔记还有提炼的作用不像在叙述一个东西的时候常常是各个方面混在一起例如什么的作用什么的影响可以通过记笔记把某一部分的价值明确了例如问什么什么的作用是什么答什么什么记笔记还可以确立联系

有时候书上在前面讲了a在后面讲了b并没有单独的把它放在一起比较而我们学了之后自己想到了就可以专门新建一条笔记问a和b有什么关系a和b有什么区别另外记笔记也可以起到转换的作用比如书上只是讲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先前知识进行适度的抽象这样就从具体到抽象了有时候书上讲的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添加具体的例子这样就从抽象到具体了这样翻来覆去转换多个角度学习同一个知识的过程可以把书从薄读到厚了

记笔记也有推进的作用就像图中的天桥一样我们想到高处但是不可能一步跳上去记笔记就提供了一个台阶我先记一部分复习的过程中想到别的了再更新笔记之后再在新的笔记的基础上继续去复习

又产生了新的思考层层推进就像台阶设计而上一样不仅仅是台阶从下往上更有跨越桥梁的作用例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读一本经典著作起初我们自己的水平离大师的水平还差很远但是第一遍看的时候

我们把自己理解的部分记下来可能只理解了20%带着这部分理解去复习复习扩充了自己的已有知识然后再回来重新读一遍那么之前不曾理解的地方这一次可能又理解了这次的理解可能就到了40%一遍一遍的就像剥洋葱一样

逐步接近内核我们的水平也逐步接近作者就像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说的一样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把书变成自己把自己变成书达到人书合一我们也可以认为是让读者逐步接近作者的水平这些都很难通过自己的思考一步到位

而记笔记则提供了分布式认知的工具使自己能达到自己之前达不到的水平记笔记还有为思考减负的作用例如在听课或者阅读教材的时候上一分钟学的内容常常需要在下一分钟的时候去使用或者说学习下一分钟的内容时常常需要结合前一分钟的新知识如果我们把理解了的东西暂时记下来就可以暂时腾空大脑

准确来说叫释放工作记忆的空间然后释放出来的空间可以继续去学习新的东西如果不记下来的话那么就要一直在脑子里复述复述的同时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影响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可用的剩余空间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取快递的时候取件码

如果去取件的时候没有带手机需要取两个件寄两个取件码我们就只能一直在心里负数这个时候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了就算硬撑着跟别人打了招呼可能打完招呼之后自己的取件码是什么都已经忘了另一个例子就是心算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具备两位数乘法的心算能力但是如果是在草稿纸上演算几乎所有人都能做的到通过记笔记把思考的成果暂时外化出来就可以为思考减负我们再来看一下心法的另一大类主体也就是笔记要不要自己去记

还是直接用别人的就行了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读书杂志曾经刊登了杨绛先生为钱钟书手稿集作的序序中有这么一段话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

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填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钱钟书先生在读书时不仅记笔记而且还会持续的修改笔记

其实我们很多用Anki来读书用的好的同学也是这样记笔记及时记录自己的思考并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新的灵感去修改笔记完善笔记在基于最新的思考继续学习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我们在学习时之所以能比别人学得更好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或者说叫踩着自己的脚印一步一步向前是否要自己记笔记有不同的选择的标准具体我们可以看两个一个是内容的复杂性另一个是学习的主动性

了解内容的复杂性我们可以用盲人摸象的例子来说明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认为他像柱子有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认为他像蛇有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认为它像扇子等等当我们在学习复杂的专业知识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子有的人看到了其中的一面有的人看到了另一面

有的人从整体的角度看有的人从具体的角度看有的人对内容进行了抽象有的人内对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而有的人对内容进行了分析有的人又对内容进行了整合所以笔记反映了不同人的不同角度的认识如果我们直接拿别人的笔记来替代自己的思考

那么不仅牺牲了自己的思考可能得到的认识也是有偏颇的就同样的复杂的专业知识来看不同的阶段认识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自己也不一样例如一个跨考的学生在初期和末期他的笔记和他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在复习的初期就像是一张白纸

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想记看到的内容满篇都是字但是到了复习的后期通常就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了看到的内容也不再是满篇的字而是一个个模块了在考研领域经常会有考完研的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后来的学弟学妹这些笔记其实是前辈后期的结果

而学弟学妹拿到这些笔记之后还处在一个初期的阶段那用自己的初期去对应别人的后期笔记用起来可能就会比较吃力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知识的观察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聪明教学7原理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们把学习定义为由知识引起的

引发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增强人们改善行为和后继学习的潜能有的人可能关注的是学习的性质是什么也就是相比之前没有学习时的变化而有的人可能关心的是学习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够减少我们下一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

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我们在整理复杂知识点时所表述的详略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记录时可能会忽略掉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版本我已经知道的内容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新的那这种忽略默认的共识的情况就会导致别人在用我的笔记的时候出现困难

还有有时候碰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能会去详细的展开但是我感兴趣的内容不一定是别人感兴趣的内容那么还有我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可能会详细记录但是我们别人来说不一定有价值以上所说的内容的复杂性指的都是专业知识例如管理学经济学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面简单的知识就是像英语单词短语句型这种内容同样的单词谁整理都一样同样的短语谁整理差别都不大这种是可以借用别人的直接复习的除了前面讲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强烈程度以外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例如成瘾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延迟折扣指的是奖励的价值

随着等待的时间延长而下降我们大多数人更希望今天拿到20美元而不是一年以后那被动的同学他可能就只记了一条笔记延迟折扣是什么而主动的同学他可能会从更多的角度去记除了记延迟折扣是什么他可能去记

延迟折扣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还可能举一些延迟折扣的例子如果一个主动学习的人拿到了一个被动学习的人的笔记可能会觉得内容匮乏反过来一个被动学习的人如果拿到了一个主动学习的人的笔记可能又觉得内容啰嗦很难匹配关于是否使用别人的笔记

我给的建议就是如果是内容比较复杂的尽量自己去记如果你的学习主动性是很高的也尽量自己去记但这并不是说他人的笔记就一无是处了在自己记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用他人的笔记去参考考试的范围

考试的重点他考什么不考什么我需要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还有就是参考别人去记笔记的方式比如很多同学关注我微信读书里面读书笔记的记法关注怎么去提问怎么去重组知识点怎么去建立知识的结构等等还有我们可以用别人的笔记

来测试自己的掌握程度在自己记了笔记并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内容相对都熟悉了自己的组织语言的方式也都熟悉了自己切入的角度也熟悉了但是自己可能也会有一些盲区这时候用别人的笔记来弥补一下看别人是关注的什么角度从什么角度

切入的用什么方式组织语言的这样可以让我们为接下来的考试准备的更充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记笔记的时机首先是记笔记的早与晚的问题这个早晚指的是到底是要一边听课一边记还是听完了再记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实或早或晚都各有利弊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早或者盲目的追求晚而是应该先了解各自的利弊然后结合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早记笔记指的就是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它的好处就在于轻松因为老师怎么讲我就怎么记还有就是准确因为是刚理解刚听的

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但相应的缺点就是加工比较浅缺少自己的加工可能大部分都是照着老师的话来说的再者如果是直播课的话转你停下来记笔记之后老师还在继续讲那么你可能就会错过一些信息这时候一边听一边记可能就是一种干扰了

但是对于录播课来说不存在这种问题如果是听完了之后再去记的话那么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能保持连贯性了听完了之后再记纯粹都是靠自己的回忆和加工这样得到的笔记也是更加深刻的但听完再记不是没有缺点的尤其是对新手来说如果你连听懂都很吃力

想在听完了再去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听完了过很久再记也是很吃力的记的时候大部分细节都遗忘了只能去粗略的记一些内容总的来说从效果上来看肯定是听完再记的效果更好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给的建议是分阶段

对于早期来说应该以质量优先就是边听边记你你刚开始了解anti刚开始学这门课那么我建议你边听边记这样能确保理解水平都能及时巩固到了后到了后期比如你把课程都看了两三遍也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之后再听我讲其他内容的时候可能就不需要一边听一边记了但也不一定就能一步到位直接等听完了再记可以适当的延迟例如听个5分钟听完某一个小节之后就开始记真正到了后期也不是一刀切的而是要看材料的难度以及自己的能力

意指的就是自己在这方面的积累多不多如果材料很难而自己在这方面没有积累那么还是应该尽量早记反之如果材料的难度比较低而自己在这方面又有丰富的知识那么就可以晚点记这就是记笔记的早与晚的问题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

就是第一遍时要不要记笔记如果记的话就会像前面我们说的一样可以起到固化思考的作用可以促进思考可以为思考减负我的经验是记因为我最看重的一点是初学者心态我刚开始第一遍读一本书第一次学这门课的时候

我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尤其是很多新的疑问这些这些思考如果推迟到第二遍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了第一遍就记还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为第二遍减轻负担另一个是早开始能够争取更大的间隔从而带来更好的间隔

复习的效果也就早记的话原本有8个月晚记的可能就4个月3个月两个月那么同样的信息量分配到8个月里间隔更大间隔效应更明显记忆的效果也就更好反之都集中到一起间隔很短

间隔效应也就很弱记忆的效果也就很差同学同学不记是因为学过之后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这样其实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纯粹靠运气去获得成功这可不行的时候可不能用这种无为而治的策略另一类同学认为我可以通过实践去记住

也就是通过去用把它记住但是这样的局限也很明显因为实践的机会少能通过实践记住的内容很少例如一类同学是不敢记认为自己刚开始记的可能不准确但越是不敢迈出第一步越没有机会去迭代自己的思考反而是先记下来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想法

再去完善笔记才能更加完美我们一类同学是不会记不知道记什么去记标题例如书上的大小标题讲了什么书上前后的总结内容里面提供了哪些关键词根据这些线索去记这样既不会记了多余的内容

也不会漏记重要的内容还有我们在第一遍的时候可以去记这本书的结构当你学完了一章之后总结一下这一章讲的什么内容这有利于我们第二遍在学的时候更加细致还有可以记录自己在第一遍学习时的疑问这些疑问可以在第二遍的时候

得到解答如果我们不记的话第二遍这些疑问可能就忘掉了那么也就没有提升的空间了综上所述第一遍的时候还是要记笔记的另一个问题理解了之后还要不要记笔记

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刚开始理解了后来又不理解了例如以前就有很多同学在学了这门课之后给我这样的反馈就是一开始理解了以为自己真的就能知道了但是过段时间之后

发现自己的理解又淡忘了又不知道了同样的在做题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刚开始会做后来又不会做了我在上中学的时候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同学常常是那些聪明的同学刚开始大家都能跟的上但是他学习不踏实

笔记也不记作业也不做后来就落后了这个落后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很大一部分就是原来理解了的慢慢变得不理解了量变引起的质变另外一个权威证据是来自学习之道这本书的书上说的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仅仅理解某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足以创造日后能随时回想起的块别以为理解问题是灵光一现的小突破就是扎实的真本事了课堂上老师一讲你就掌握了概念但课后如果不赶快复习等到考前才复习概念似乎又变得难以理解了这就是我们自己在上学时候

经常遇到的一开始理解了后来又不理解了因此如果你刚刚理解了一个新的问题最好还是把它记下来之后之后去复习这个笔记通过间隔复习把当时的理解转入常识记忆变成之后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

这样再去学习新的更复杂的东西的时候就能调用这些先前知识了另一个向权威证据来自于学习这回事这本书作者莱特纳我们在说的是但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自己的领悟力和智力特别自负的学生往往无法成功解答作业上的问题基本上

这应归罪于这些学生轻浮的自负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快理解第一个解答范例还有解答本身所以再次要求他们谨记这些解决方案时有损他们的尊严也因为他们轻视复习所以忘的也快以至于无论如何

都无法将学过的这些东西应用并改写在其他作业上即使知识学得很熟练的学生也要尽可能将许多解答方式写入他的学习卡中这本书讲的本身就是闪卡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这门课也讲的是闪卡的学习方式也就是Anki的应用方式因此这个指导方针也是适用于我们的

在学习这门课时不要满足于现在理解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还需在将来应用时能随时调用这一份理解去指导应用不然应用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用了又不得不用一句一学就会一做就废来搪塞自己其实如果想尽早预防问题就应该及时把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

综上所述理解了之后更要记笔记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几个记录的原则一条记知识点而不是记题目知识点可以以少愈多就是一个知识点可以改编成无数个题目因此学习知识点是更加省力的如果去刷无穷无尽的题目的话

你可能会疲惫不堪但这并不等于说题目就没有价值通过对象是一个镜子通过题目我们可以去发现自己学习知识点的不足例如有些知识点没有覆盖到或者说有些角度没有切入准确角度指的是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它是让你做一个论述题解答

还是让你根据一个例子去指出这个原理是什么或者让你为这个原理去提供一个例子等等又或者是让你去比较两个可能看似不相关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些如果没有题目的参考的话我们单纯的学习知识很难面面俱到因此记笔记应该以知识点为主在复习了知识点的卡片之外

可以适当的去了解一些题目通过让我们来看一下用自己的话记笔记的原则用自己的话记笔记其实是可以检验理解的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有相关的论述我来给大家说一下要想一句英文翻译成另一种语文就更不只是口语的问题了

你所造出来的新句子并不是原文的口语复制就算精确也只是意思的精确而已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你想要确定自己是否吸收了主旨而不只是深蹲活泼了字句最好是用这种翻译来测试一下就算你测验失败了你还是会发现自己的理解不及在哪里如果你说你了解作者在说些什么

却只能重复作者所说的话那一旦这些主旨用其他字句来表达时你就看不出来了这句说的翻译其实就是转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他的中心思想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你就能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反之如果你说不出来那么说明你不理解

记笔记时卡壳的状态就是检验理解的状态的一个标志我们不应该把记笔记困难看成是一种学习的障碍而是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学习的线索它在告诉我们我们的理解有问题需要停下来仔细的思考自己记笔记的另外一个作用

就是简化表述这里我来给大家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福哥行为模型这本书里面说到行为的公式行为发生于动机和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动机能力提示这三个词如果想长期记住不遗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用自己的话来说我是这样处理的把动机能力提示变成想做想做看到就做这样更加顺口了这本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是3年前到现在我都还记得这个公式并且因为你记住了你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应用因为你去应用了

你对这个公式的理解就会更加丰富这就是一个通过自己记笔记来简化内容的例子如果你不自己记笔记的话那么你就只能每次去套用书上的话变出书上的话不符合你的认识逻辑也得花很大的力气去记它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在学习之道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讲的是思维导图的使用的前提

它的原话是这样的他们觉得概念导图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如果基础组块还没有嵌入脑中就试着在组块间构建连接完全是空中楼阁这就像甚至还不懂棋子该怎么摆就想去学象棋的高级策略这段话读完之后如果你想去记住的话

其实并不容易的你可能刚开始需要复述很多遍之后可能还会遗忘我用自己的话概括就是先打结再织网这个打结就对应原画中先把基础组块嵌入脑中而这个织网就对应原画中在组块间构建连结先打结再织网既简单又顺口

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也是四五年前了但是这段关于思维导图概念导图的使用原则我却一直都记着并且并且经常能够在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引用出来这并不是因为我的记忆力多么好而是我用自己的话记了笔记即使你暂时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关系

通过例子示范我们先要有这个念头带着这个目标去学习慢慢的就会好很多了用自己的话记笔记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减轻负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仍然有相关的论述内容比较长我给大家简单的概括一下

他说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会有一种说法再去读另一本书的时候又会有另一种说法如果我们不把它翻译成自己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记三四种说法在Anki里有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能反映这个问题是同步设置里面的一个设置

在电脑版它叫下次同步时强制单向覆盖在iOS版它叫完全同步在安卓版它叫强制完全同步同样一个功能在3个版本里有3种译法我们如果不用自己的话去总结概括的话就要记3种说法

因此有的同学看了a忘了b看了b忘了c下次出来一个相近的意思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他又不明白了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的话他就是单相同步我们就用这一个词概括了三个场景下的不同翻译这就是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减轻负担的一个Anki相关的典型例子我们在读其他的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刚开始你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但是没关系抱着这个念头随着能力的提升慢慢就会具备这项技能了用自己的话记笔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改进语言的组织方式我不知道大家在上学的时候

有没有碰到过那种上课就照本宣科的老师我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就碰到过两个原来我们班的历史老师地理老师都是那种就喜欢这个学科自己又有丰富知识的人那他在给我们讲教材的时候就会融入自己的理解就会把书面语转换成自己的话就会增加很多有趣的内容

因此我们班的历史和地理都是年级名列前茅的但是后两个老师都被私立学校挖走了之后换了新的老师来每次上课就是照着课本读这两个老师的课上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困意即使逼着自己去认真的听再听着也就犯困了以前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后来学了心理学又读了很多的教育学相关的著作之后慢慢的就理解了老师在讲课时他的组织方式是不同的有经验的老师会把复杂的东西给你简化了会把无聊的东西变得有趣老师是这样如果上门课照本宣课的话

学生就会犯困其实我们自己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照抄书上的话也是容易犯困的我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史蒂芬评课的风格感觉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步行结构能赋予语言与力量表达观点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一股脑儿的把观点都推给读者

但这样做是有代价的那便是会给记忆增加额外的负担人们需要在认知方面付出努力才能在头脑中建立和保持那些看不见的树枝这容易让读者和作者退回到以前的状态重新把句子当成一个接一个该死的词这样一段话读起来就很啰嗦也很累

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笔记重新改写的话就会好很多例如这样问竖形结构的优缺点各自是什么异性语言的优缺点是什么再来增加一个联想使用幕布记笔记有什么好处这样就把前面一段话里面说的优缺点给分解了

无论是学习还是记忆都会容易的很多这就是自己记笔记改进组织的一个作用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办怎么用自己的画记笔记给大家提供很多的角度以及相应的例子首先是提炼关键词例如说上的话说的是做是将网状的思考变成树状的结构

用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你是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可能会有点绕那么我们稍加分析理解了之后我们把3个关键词提出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网状树状线性三种形式也就是知识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网状树状线性等

你记这三个关键词不难了再次通过这3个关键词还原成书上的原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提炼关键词我们在Anchor里记大段笔记的时候把大段大段画里面的关键词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其实也是在提炼关键词在学习的时候把大段的画浓缩成关键词

像一个缩句的过程在复习回忆时先想想多个关键词把关键词扩称成多段画这样就相当于扩距了缩距和扩距就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的一些技能其中就是通过关键词起过渡作用的另一种方法转换同义词

例如前面提到的福哥模型里面的行为公式动机能力提示三个要素这三个我不熟悉那么我可以把它转换成自己熟悉的词想做能做看到就做原来的动机对应想做原来的能力对应能做原来的提示对应看到这就是转换提示词的方法

还有就是转换语境书上讲了一种情况我们结合自己的情况把书上的表达重新换一种方式例如精益创业里面说一旦明确了这些大胆的假设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用一个最小化的可行产品尽快进入开发阶段作为MVP的产品版本可

以让我们花最少的力气最短的开发时间经历一次完整的开发测量认知循环如果我不是产品经理我自然就不熟悉这种表达方式那么我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把作者的场景转换成我的场景换种表达方式说出来例如他说的是开发测量认知这个小循环

也就是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而我把它换成了思考记录复习致用最小的学习闭环如果你不需要记原话又希望原话对自己有帮助那么就可以通过转换语境的方式把知识从作者的场景转换成自己的场景这也是用自己的话记笔记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调整语序

有的从特殊的学科例如医学法律等等同学们会觉得我转换同义词替换语境都不恰当因为这些学科要求比较严谨其实这是因为对用自己的话记笔记的理解有偏颇用自己的话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词给换掉有时候我们把顺序调整一下

有利于自己的理解和记忆也是可以的例如刻意练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也可以采用契克森米哈赖的建议用明确目标及时反馈匹配难度三个原则来改造一些任务使我能在其中产生更多的心流体验这里面讲了制造心流体验的三个原则明确目标及时反馈匹配难度

当我们要记多项内容的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回忆不全可能三个漏一个那么我们可以停下来去分析一下这三个有没有什么逻辑明确目标及时反馈匹配难度好像跟时间顺序有关系我用自己的话来记的话把它按时间顺序重新排一下

明确目标是任务开始前匹配难度是任务进行中而及时反馈是任务结束后那么按前中后三个顺序就把这个3个词给重新调整记忆了就更加容易记住了这是调整语序我们再来看一下化繁为简例如轻松主义里面讲了这么一段话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

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好像很绕但说的道理很朴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扬长不补短那就把繁琐的表述给简化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简化也并不是立刻就能简化但是当你有了这个意识之后

随着复习随着能力的提升我们对一个东西的认识慢慢的就会开始简化例如我们刚开始学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看到的满屏都是字但是你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发现它其实就是3个点还是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

珍惜每一次的复习机会珍惜每一次思考的心得及时的通过修改笔记把最新的思考成果给固化下来那么下一次复习时你就可以基于上一次的复习成果继续去学习从而不断的再来看一下用自己的画记笔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策略

就是通过提问来引导例如经历管理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在日本也有类似的实验一名神经科学家安排一群年轻人参加半个小时的慢跑项目每周两到三次12周后再次测量受试者的一系列的记忆技巧他们的得分有了明显提高答题速度也明显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神奇的效果在人们终止慢跑锻炼时几乎就立刻消失了这段话里面讲了很多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去把它重新表述让它变得更简单例如我可以问如何改善记忆根据这段话内容整理的答案就是

参加半个小时的慢跑项目每周两到三次我们还可以问跑步有什么好处那么从上面就可以知道提升记忆效果再者我们可以更细致的问一下改善跑步具体的要求有哪些从上面可以知道有时长的要求例如半小时有频率的要求

例如每周两到三次这样就通过提问把自己的话融入进去了也降低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同学们来看一下相对最小化原则相对最小化的重点在于相对相对包括三个维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材料而异首先看一下因人而异这个人主要指的是专家和新手

当然也适用于跨考的和科班出生的学生例如有的同学跨考到心理学他从来没有学过而其他同学可能本科四年已经学了4年了这也属于因人而异例如心智与阅读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加拿大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有句名言

媒介即信息这句话的意思是获取信息的方式会影响信息的内容那么对于专家和新手两种人来说相对最小化的标准就是不一样的专家跟他交流可能只需要说这5个字媒介及信息相互之间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是对于一个新手初学者来说他要理解这个5个字

可能还要补充一段话因此相对最小化存在因人而异的特点另一个特点是因时而异就是同一个人他学习的初期跟后期是不一样的农心理芝麻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里有这么一段话它概括了一章的内容说的是在阅读本章内容后

你会知道人们的记忆主要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项基本任务它是由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常识记忆三个阶段构成的人们对记忆的提取包括回忆和再认两种方式成功的记忆提取受到记忆编码和线索提示的影响而精细复述和记忆加工深度

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盲目的追求卡片信息的最小化的话这段话应该拆解到绝对够小的程度首先是三项基本任务有哪些有三个三个里面具体是什么编码是什么存储是什么t恤是什么

都还要再拆实际上相对最小化是因实而异的学习的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我没有任何的心理学基础那么肯定是要拆到绝对的细的也就是三项基本任务下面编码是什么存储是什么t恤是什么都要各自去记笔记

但是随着复习随着能力的提升我对这些基本知识都已经了然于胸的时候就不需要去记那么细了原来如果记了细致的笔记可以把它整合到一起去或者把简单的卡片设置到更大的复习间隔去以减少复习的负担

再到后期我可能就会用三项基本任务三个阶段两种方式等等来概括这一章的内容这就是因时而异的这就是相对最小化因时而异的表现最后就是因材而异就是不同的材料相对最小化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举了考试脑科学

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两段话参加过考研考试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把原理的一句话理解起来都很费劲的更不要说把很多句子组成一段话了而像我是脑科学这种科普读物一段和记忆一段话都不难这就是相对最小化的因材而异的特点了解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材而异特点之后

有的同学可能会疑问那么我究竟应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相对最小化呢终极的建议就是先试着去按照一个最小化的标准去记笔记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去感受难度如果觉得难了那么可能就是信息量大了如果觉得简单了

那么可能就是信息量小了在复习的过程中去感受这种反馈并根据这种反馈去调整笔记的信息量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认识了记笔记笔记的时候就更容易去把握这个相对最小化的标准了就像有的同学说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怎么才能获得这个适合自己的呢就需要自己去用去感受去根据反馈调整不断的打磨才能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在我看来相对最小化原则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作用第一个就是改善记忆

第二个就是改善专注我们在记东西的时候最终应该知道的一个原则就是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它就像一个小盒子不能同时摆太多的东西因此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可以防止工作记忆超负荷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改善专注像前面引用过的星流这本书里面说的

我们之所以能保持专注进入星流状态是因为待处理的信息的难度与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相匹配的但是我们的能力是固定的而学习的材料有时简单有时复杂很难确保时刻都保持匹配那么遵循用自己的画记笔记并坚持最小化的原则记笔记

就是一个动态调整任务难度的一个灵活的方法当任务难度始终与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匹配了也就更容易进入专注状态了在过去几年里我曾多次反复用AB测试来验证这个作用通过对比不遵循相对最小化原则与遵循相对最小化原则

时的学习专注度结果发现如果我的笔记忽大忽小我会频繁走神所以后来遵循相对最小化原则就成了我学习的一个默认习惯在实践相对最小化原则时有两个常见的错误第一个就是不处理整吞

来一段我整段记来一页我整页记另一个错误就是越级在学习第二节知识点的时候把第二节下面所有的知识点都复述一遍在学习第3集的时候把第3集下面所有的知识点都复述一遍这不没有必要的

下面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给大家解释如何进行相对最小化首先是链式分层什么叫链式分层呢我来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例如我在这里创建了一个多层知识点以记忆为例这是第一集记忆的下面可以分为第二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概念各自都还有第三集第三集下面有第4集第四集下面有第5集这是很典型的复杂知识单元那么什么叫链式分层呢这是我自己取的名字在这门课里我几乎没有自创过名词都是沿用了经典著作里面的常规说法但是这这个方法因为是我原创的

并没有其他的名词所以就起了个叫链式分层链式分层就是它像链条一样两两相扣第一环只跟第二环扣第二环只跟第三环扣第三环只跟第四环扣第四在笔记上就是这样我不是把整个的知识点做一条笔记而是把上级做为问题下级做为答案

例如我把一级做为问题二级做为答案问记忆包括哪三个阶段答感觉记忆时记忆常识记忆这就是把第一级做为问题把第二级做为答案到了第二集之后依然是这样把第二集做为问题把它的下集第三集做为答案

问感觉记忆包括哪些方面答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的来源这就是把上集做为问题把下集做为答案并不包括一集也不包括4集仅限于2集和3集这样就把一个多层的结构给分解了那么到第三集和第四集的时候

我还可以把第三集作为问题把第四集作为答案问感觉记忆的特点是什么答保存时间短这就是把第三集作为问题把第四集作为答案右侧的其他结构也是这样处理例如我可以问短时记忆有哪些内容答短时记忆的特点别名来源这就是把二级作为问题

三级作为答案再往下我可以把三级作为问题四级作为答案来问短时记忆的特点包括什么答保存时间短容量有限这也是把上级作为问题下级作为答案但是仅限于两个相邻层级之间制作一张卡片

并不涉及上集和下集更不是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个卡片里如果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的话就是这样首先分层一二三四五层一层和二层构成一个问答笔记其中上集作为问题下集作为答案然后二层和三层构成一个问答笔记

其中2层做为问题3层做为答案再往下 3层和4层构成一张问答笔记其中3层是问题4层是答案以此类推4层做为问题5层做答案两两相扣换成一个更直观的图示

就是这样一级和二级构成问答笔记二级和三级构成问答笔记三级和四级构成问答笔记4级和5级构成问答笔记只是相邻的上下级构成一个问答笔记不涉及再往上也不涉及再往下这样就可以把笔记控制在一个相对最小化的程度同时又能保证了结构的完整

只要我能通过一想到2通过2想到3通过3想到4通过4想到5我就可以默写出来这个12345层结构总结练式分层的方法就是先梳理层次然后把上级作为问题把下级作为答案无越级管辖另一方法就是使用前缀

例如当我们从这个多层次的知识体系中抽取某个笔记时都添加上相同的前缀在记感觉记忆的笔记前添加记忆杠在短时记忆的笔记前面也添加记忆杠就像是这里演示的记忆的分类杠记忆3个阶段然后下面继续记细分的笔记的同时保持前面的前缀不变

那么这样在得到了相对最小化的笔记的同时也保留了他的上下级的结构和关系当我们循环了单个的卡片之后还可以搜索相同的前缀在浏览窗口里面找到这一类笔记创建筛选排组进行专题学习这就是通过使用前缀来实现相对最小化原则的方法

最后两个方法分别是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总指的是我记一个汇总的卡片例如这一张图作为一个笔记或者某几层结构一起作为一个笔记我不需要1234五层全部我可以把一2三层做一个汇总也可以把一23四层做一个汇总这叫总而分呢就是我们前面演示的单个的笔记什么

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的来源短时记忆的特点等等等等如果我们只记分的笔记虽然实现了相对最小化但是会造成严重的碎片化笔记之间的联系丢了而如果我们只记总的笔记呢工作记忆的容量又容纳不了

于是就有了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的结合的方法我记单个知识点的笔记也要记汇总的笔记至于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呢如果你有相关的知识对这方面早就有了解了可以先总后分那么先学总不会有难度反而会对后面的分有提纲切领的作用

如果你是白纸一张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方面的内容那么肯定不能先总后分因为你也吃不消那就选择先分后总就我记单个的知识点的笔记例如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的来源这种分的笔记记完了之后我再上升一级来记感觉记忆包括哪些内容等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分的笔记都记完了之后呢再上升一级问记忆包括哪三个阶段答把下面三个分的都带上感觉叫先分后总就是先记单个的卡片这一层单个卡片记完了之后上升一级用上级的标题作为一个汇总的问题

把下集的各个项目作为汇总答案以上就是处理大块的复杂的知识时践行相对最小化原则的一些方法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下评估自己的熟悉程度的方法就是点开Anky开始复习之后每张卡片在显示答案之后都会有一个熟悉程度的评估

分成四个按钮分别是重来困难良好简单不同的按钮也对应不同的复习间隔对于新同学来说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我们今天通过一节课来详细的解释一下如何去选择方法分为粗略版和详细版大家可以选择性的接收即使是听完了详细版的解释之后

也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可以在理解了原理之后自己做一个粗略的判断除了Anky以外同类的间隔复习软件都是这样评估的客家在学习这节课之后即使将来迁移到别的复习工具里面去也是能触类旁通的以下都是我近些年自己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4个按钮四个按钮分别对应了快捷键1234就是我们按数字键就可以确认了其中第三个键良好这符合大多数情况的因此被分配了两个额外的快捷键分别是空格和回车键另外大家在看正面时也可以通过空格键或者回车键显示答案

也就是说空格和回车这两个按键既可以用来操作良好按钮也可以用来显示答案虽然是4个按钮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分成两类其中对应的间隔小于一天的我们称为学习这一类间隔大于等于一天的我们称为复习

这一类学习的意思就是我还没有记得住还需要再看几遍而大于一天则意味着今天就不需要看了大家可以粗略的把这4个按钮分成这两类有了这两类之后我们在复习时先看问题然后自己去回忆答案

接着显示答案把自己回忆的答案跟显示的答案进行比较如果粗略的来看你觉得自己已经能够达到复数的水平了那么就选择复习也就是大于等于一天的间隔如果对自己还不满意还想今天再看几遍

那么就选择学习也就是小于一天的间隔还有一个细节有时候我们选择了10分钟之后再出现但是他并没有精确的等到10分钟之后而是立马就紧接着给我呈现了这与一项设置有关我们可以打开顶部菜单栏工具找到设置然后来到复习这个标签页下

下面有一个选项叫提前学习的上限20分钟它的意思就是如果即将复习的卡片是1分钟10分钟19分钟那么他就紧接着出现不需要真正等到准确的10分钟19分钟再出现这样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一次性把接下来

紧接着要复习的卡片集中复习了如果没有这个设置所有的到期时间都是精确到5分钟6分钟 19分钟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隔一会就要打开一遍Anky隔一会就要打开一遍Anky这无疑是很麻烦的接下来

我们再细致的讲一讲如何去评估我给大家提供了两个维度去参考当我们在比较自己回忆的结果和显示出来的答案时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第一个就是流畅性也就是我花了多长时间才回忆出来的第二个就是准确性就是就是说答案有多少个

而我回忆出来的几个如答案有5项我回忆出来5项那么准确性就是高的答案有5项但是我只回忆出来两项那么准确性就是低的评估流畅性所使用的时间也存在相对性不能一刀切用绝对的时间长短来衡量

因为有的内容难度高有的内容难度低我们不能要求高难度的内容也能像低难度的内容一样流畅有的笔记信息量大有的笔记信息量小我们也不能要求信息量大的笔记和信息量小的笔记一样流畅我们要求复数一段话所需的时间跟复数一个单词所需要的时间一样

也就是说评估流畅性存在一个相对性要根据卡片的信息量多少难度的高低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等等去做一个相对的评估相对把这两个维度分成4个刻度分别是好中差无无来看什么时候选择第一个复兴按钮重来呢当准准确性或流畅性这两个维度中任何一个维度的评估是最差的

也就是无的状态就需要点重来准确性无意思就是完全没有想起来那肯定是要点重来的而流畅性无指的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想起来虽然想起来了但是在应用或者考试的时候是没办法给你这么多时间去回忆的也就相当于你没有想起来

所以也是要重来的所以第一个按钮的判断就比较简单同样的第四个按钮的判断也很简单两个维度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准确性最好所有的内容无一遗漏的回忆出来了这就是准确性最好流畅性最快没有延迟

没有卡顿所需需的时间跟内容的信息量大小难度高低相匹配说梗度的大量的内容可能也慢但是所需的时间与知识相匹配的什么时候选择第二个按钮困难呢中维度中有任意一个维度比较差的时候例如准确性差有四个答案

我只想起来一个或两个流畅性差指的是原来可能需要10秒但是我用了30秒不过这两个维度的评价都是中或者好但是没有达到两个同时好的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选良好就准确性来说比如有5个答案我回忆出来4个这就可以认为是良好了

流畅性来看原来需要30秒结果我花了40秒其实也是可以算作良好的第二个按钮和第三个按钮的评估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不像第一个按钮和第四个按钮评估都绝对都比较简单只要有一个最差或者两个都是最好就可以判断出来选一还是选4了

而r和3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有时候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甚至明明评估的结果是良好为了复习的质量我们仍然会悲观地选择第二个按钮来多复习一次提升学习的效果我们在讲书的时候把维度分得很细这样有利于大家理解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各个维度的评估都是主观的大家不用太过于苛刻前面我们讲了可以按间隔是否大于一天把4个按钮分成两类小于一天的叫做学习今天还需要再学一学大于等于一天呢叫做复习

也就是今天不需要再看了等之后到期了再复习学开始学的时候前三个是学习后一个是复习而复习了很久的笔记只有第一个是学习后面三个都是复习甚至就不能刻板的认为第二个按钮都是学习了

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上面这个复习的为例如果我觉得这张卡片需要重新学习那么我就只能选第一个因为只有第一个按钮是小于一天的最后我们再来补充一个细节有的可能认为我只要记住了我就选第四个按钮3天或者6天之后再复习

其实不一定要区分我们是现在才刚刚记住的还是很久以前就记住的的依据在于遗忘曲线以这张图为例横轴表示天数纵轴表示记忆的保持量如果我们是刚记住那么它就在遗忘曲线的前端大家可以从曲线上看到

遗忘的前期是非常快速的也就是我今天记住了之后过了24小时60%的都忘了也就只剩下40%了所以如果我是刚刚记住的而我却选择了6天之后再复习那么70%都忘掉了因此同样是记住了还要去看一看自己是刚记住

还是很早就知道的如果是刚记住的话我们就处在遗忘曲线的前端他的遗忘速率还很快那么还需要及时的复习如果很早以前就记住了比如一个月前我就知道这个知识点现在在看的时候还知道那么这个时候的遗忘速率

就符合遗忘曲线末端的特征很平缓也就是遗忘的很慢在遗忘的很慢的情况下我继续选择一个大的复习间隔再次复习到下次该复习时遗忘就不会太多综上所述评估自己的掌握程度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要考虑自己是记住了还是没记住要按照准确性和流畅性的两个维度去评估还要结合遗忘曲线是处在前期还是后期这样选择出来的熟悉程度才是合理的但是大家也不需要畏难先听完课有个大概的印象之后再去用随着使用经验的增加

我们对自己对学习材料会更加了解评估起来会更加快速以上就是评估的内容谢谢大家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在这一节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复习卡片的过程中一些常用的处置措施有的同学觉得

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点显示答案点熟悉程度一直点就可以了其实不是的我们还需要根据复习的情况去选择一些处置措施对于新手来说可能难以同时兼顾既要评估熟悉程度又要去进行处置新手可以前期只关注熟悉程度的评估

就可以了但是随着对AKI越来越熟悉评估越来越容易那么也要有意识地主动去利用这些处置措施这些处置措施大部分都集中在复习界面右下角更多按钮里点击之后就能看到了另外图中这是手机版的处置措施

iOS版的Anky在复习界面的右下角点击右下角的齿轮就可以展开了而安卓版的Anki在右上角点击右上角的3个点图标就可以展开了这些措施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性质把它分成三类首先是第一类标记类例如这个标记笔记

点击之后复习界面的左上角就出现了一个黄色的五角星相应的在浏览窗口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标签找到它将左侧侧边栏滚动到底部找到这个mark的标签它就是被添加了标记的笔记也就是说标记使用了一个标签叫tag冒号mark

这个标记的优点就在于方便快捷我们可以直接按快捷键一键添加展开菜单就可以看到这个快捷键是新号当我们的输入法切换到英文状态时就可以点击这些快捷键一键添加了例如把输入法切换到英文状态这时候我按快捷键就可以快速的切换开关了这个有什么用呢

我在手机上复习笔记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想把这些想法编辑到笔记里去但是手机上操作不方便就可以先添加一个标记在手机上先复习完过段时间后到电脑上集中的根据这些标记找到这些卡片再来编辑

这就是标记的一种用途第二种标记就是旗标也还是从右下角更多里面找到旗标分为12345677种每种旗标都有一个对应的颜色以及某一种旗标之后在复习界面的右上角就多了一个红色的旗标如果你点的是绿色启标那么他就会添加绿色

启标和标记功能一样添加了启标之后我们也可以在浏览窗口找到他来到浏览窗口来到左侧的侧边栏找到启标这个大类点一下红色启标就可以看到被添加了红色启标的笔记通过搜索框我们也可以看到旗标使用的标签是flag

英文冒号一和标记一样旗标也是可以通过快捷键快速添加的例如这里control加1234567分别对应了7种的旗标旗标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互斥的如果我给一个笔记添加了红色旗标就不能再给他添加橙色的旗标所以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如果你想把这7种旗标都用上那么应该选择一个互斥的分类如果我们把前三种用于做难度标记后四种用于做重要性标记就会出现重合例如男的笔记也可能是很重要的笔记但是我就没办法同时给他添加两种企标用来表示既难又重要当然也可以只选择一部分去使用例如我用红色企标标记最重要

用绿色企标标记不重要等等这个大家自己发挥如果你确定了旗标的用途之后还可以给他重命名在这个浏览窗口在这个旗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重命名例如我给他改成重要下次就很容易识别了标记类的第三种就是标签

标签我们在前面讲过了详细的用途这里再给大家提一下就是在编辑界面可以看到的这个关键词我们还可以进入浏览窗口在左侧标签的区域找到这些标签对应的笔记复习的时候也是经常需要去添加标签的因为在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的知识变化了经验变化了需求也变化了再看同样的内容就会有新的思考通过编辑笔记把这种思考固化下来有的时候刚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个笔记跟某个主题相关但是复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么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点击编辑

来给他添加一个标签在复习时如果有了新的思考千万不要等下一回忽然思考转瞬即逝有了想法就应该立刻更新到笔记上然后下次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基于现在这个新的思考继续去展开思考了这样才能层层递进以上我们讲了标记类的3种

分别是标记marked旗标flag标签tag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三者的关系他们三个都有标记的作用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刻舟求剑是一位船客不慎将剑落入水中他在船舷上记下了记号希望之后通过这个记号把剑找回来添加一个标记等到方便的时候集中来到电脑上处理这个处理包括编辑筛选搜索等等指标

就相当于7种标记之所以还要保留这个标记开发者说就是为了照顾老用户的习惯由此可见这两个其实作用是一样的而我们在笔记里面添加的这些标签和旗标标记本质上也是一样旗标和标记可以方便的通过快捷键

或者手机上的按钮一键添加而标签呢则需要打开编辑界面自己手动输入文字从便捷上来说标签是不如前两者的但是标签的优势在于更加自由就是内容我可以自定义

标记只有一个其标只有7个但是标签我可以添加无数个也可以重复添加还可以设计多级标签例如书的书名章名节名知识点或者某个主题的细分细分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这样就把一个主题给细化了总结来说

如果我们需要为某个卡片添加主题那么就选用标签如果只是想一键快速标记某个卡片以便之后方便编辑那么就使用标记如果想一键快速添加多种标记那么就用其标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类处理方式也就是搁置暂停和删除同样是点击右下角更多

找到搁置卡片但是这地方还有一个搁置笔记关于卡片和笔记的区别我们具体会在浏览那一章里面有一节来讲举个简单的例子先来说一下如果我们在填空题里面挖了连续三个空C1 C2 C3每次复习的时候都是独立的复习C1

独立的复习C2然后再复习C3就是三张卡片但是它是一次添加的那么这3张卡片就同属于一张笔记这就叫卡片和笔记在使用翻转问答的模板时也会依次添加两张卡片但是是一张笔记如果我搁置笔记

那么就同时搁置了两张卡片当我点击搁置以后这张卡片就会推迟到次日自动出现也就是说今天暂时先不学了如果想批量搁置的话可以进入浏览窗口选中需要的笔记然后右键选择搁置再点一次右键就取消搁置了

搁置的作用实质就是推迟到次日自动出现搁置的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避免关联的卡片前后出现相互造成提示例如我有一个填空题先挖空学习了前面后挖空学习了后面学习第一个挖空的时候其实我把后面的题干都读了一遍

因此后面的卡片其实我已经读过一遍了再来学习后面的卡片的时候已经有了前面的提示了那么在有提示的情况下学习得到的评估结果就是不准确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把这种使用了相同的题干的关联卡片推迟到次日

也就是点击搁置还有就是避免过早引用比如我现在学的这张笔记对我来说理解有困难他可能需要后面一章的内容作为补充如果现在选择死磕的话必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那么我也可以选择搁置到次日如果明天还需要继续搁置的话再继续点击就可以了

直到我需要理解这张笔记的后续知识点都已经学到了再来学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避免混淆例如连续学了a和b两张笔记两张笔记相互混淆那么我就可以把另一个容易混淆的推迟到次日今天只学这一个

等这个学扎实了明天再学另一个这样就不容易混淆了这里说的是手动的搁置还有一种自动搁置的情况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进入选项来到这个搁置模块这默认情况下关闭了搁置如果选择打开搁置的

那么我们在一个填空题里面挖的多个空他就不会在同一天出现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暂停还是点击右下角更多找到暂停卡片暂停卡片和暂停笔记的区别就像是搁置卡片和搁置笔记的区别一样功能都是搁置只不过对象一个是卡片

一个是笔记当我们碰到一张卡片既不想复习也不想删除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暂停除非我们到浏览窗口找到这个暂停然后选中这个笔记并给他右键取消暂停状态不然笔记就始终不会出现在复习队列里而我们前面介绍的搁置

他是推迟到次日自动出现的这里的暂停是不会自动出现的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是因为学不完而使用暂停的话这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暂停的卡片指示ACC里面不再出现复习了而我们之前复习过的笔记在大脑里的遗忘进程是无法被暂停的

如果希望通过暂停延缓遗忘的话它的效果就像掩耳盗铃一样暂停所适用的对象是我暂时不想复习的卡片而我又不想删除之后可以通过恢复暂停重新开始复习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删除当我不想学一个笔记了并且希望他从IKEY的库里面消失以及删除笔记

删删除之后他既不会出现在复习队列里我们进浏览窗口搜索的时候也不会搜索到这些笔记了当我们已经确定这些内容都记住了并且也不会遗忘了就可以删除或者是考试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了也可以删除或者说在复习的过程中

确定这个东西不考那么也可以删除还有就读书的时候确定开始重新读一遍那么也可以把之前的笔记删除再重新读重新记尤其是在长期读书的时候这些笔记复习了很久已经被榨干了价值完全用不上了

再接着复习的话只会陷入无意义的重复那么也可以把它删除重新读重新记当我们不确定一个知识点是否还需要继续学习的时候就不适用于删除了可以先用暂停把它从复习队列里面移除之后如果确定复习的话

再把它取消暂停状态又可以回来了也就是说删除是没有后悔药的暂停是可以后悔的如果是误删的话其实是可以单个恢复的方法就是点击菜单栏顶部的编辑找到撤销删除笔记那么刚刚你的误操作就回来了

删删除操作只有一个删除笔记他不区分删除笔记和删除卡片因此如果我们是在一句话里面挖了3个空做了3张卡片在复习的时候点击了删除笔记的话那么这3个空所在的3张卡片都会被删除的如果你只想删除3个空中的一个空那么就不要用删除笔记

而是通过编辑修改填空题的符号又把挖空符号删除最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搁置暂停和删除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今天都不用复习了搁置与暂停的区别在于搁置是推迟到次日后自动出现暂停是关闭了之后不会再自动出现除非我们取消暂停状态

删除与另外两个的区别在于删除了之后就不在uncle里面了而搁置和暂停的比级都仍然还在uncle里面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三类处置措施以及就下角了更多找到重制卡片和设置到期日这两个重制卡片这里对应的英文是reset如果使用旧的版本的话

这里的翻译可能是忘记电脑版叫重制卡片安卓版上叫重设学习进度苹果上叫重制为新卡片关键都是重制因为翻译的人不一样不同的版本在这里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大家抓住重制重设这个关键词就好理解了什么时候用这个功能呢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复习了一张卡片复习了很久以后上面的间隔都变成了几个月甚至是超过一年但是复习的时候发现已经忘记这张卡片的内容了因此需要重新开始学习而下面的大的间隔就不适合重新开始学习

就需要点击这个重置卡片重置后他变成了新卡片从头开始学就像新卡片一样从最小的间隔再重新开始学读了复习了很久的卡片忘掉有时候我们在复习笔记的时候大幅修改了内容或者大面积的添加了新的内容而这些新增的内容

显然不能沿着之前的复习间隔也就是大的间隔继续往下学了应该像新的卡片一样从头开始用最小的间隔开始学习这时候也需要用重置卡片的功能把它变成新卡片开始学习另外一个就是这个设置到期日我们可以在这个窗口选择一个值或者一个时间段

例如我选择7天那么这个卡片就变成了7天之后出现如果我设置成一个时间段那么他就会在这个时间段里面随机出现重置卡片就是把它变成新的卡片从最小的间隔开始而这个设置到期日就灵活的多当我们发现按钮提供的间隔不适合时就可以通过设置到期日

去缩小或者扩大例如我意识到这个笔记需要在短期内尽快的再复习一次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短的两两天或者3天之后再来复习又或者我发现这个笔记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提供的间隔比较小我就可以输入一个更大的间隔

合理调整间隔可以有效的巩固记忆也可以减轻不必要的复习负担在浏览窗口也有对应的这个功能选中卡片之后点击右键设置到期日浏览窗口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批量设置复习窗口一次设置只针对一张卡片而浏览窗口可以选择很多卡片进行批量设置

后面我们还有专门的一节来讲这个设置到期日的妙用例如把拖延的笔记设置一个时间段把它分散开来减轻负担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个重排位置因为每个卡片在m里面都有一个序号如果需要重排位置的话就在这里设置这个功能不常用因为我们很少会严格要求某个笔记到固定的位置

反而是适当的乱序有利于消除提示增加必要的干扰当你在干扰的情况下都能顺利提取某个知识点那么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就会更容易了在这一节我们讲了3类处置措施第一类是起标志作用的标记标签齐标第二类是起排除复习作用的搁置暂停和删除

第三类是调整复习间隔的重置卡片和设置到期日大家在短期内无法灵活运用这些处置措施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对于Anky的熟练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主动选择这些措施让自己复习的效果能更好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

谢谢大家的观看大家好这节课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些与Anky有关的记忆原理这些几乎是所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里面都会有的内容但根据我的辅导经验来看大部分外行同学是不知道的或者以前看过但是没往Anky上面想这次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末尾我会提供一个相关的书单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按照这个书单去详细的阅读以前只是阅读可能理解不深刻但是如果结合Anki软件的应用再去重新阅读的话可能会别有一番新的认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生理基础这是普通心理学的部分

在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里面有专门的集中的解释神经元指的是我们大脑中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的神经细胞它就像一个邮差一样我们在思考时想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就像邮差把包裹从上一站送到下一站一样

当我们成功的把a和b联系起来或者从无到有想到一个想法也就证明神经信号传递成功了神经信号的激活有一个预值预值就是一个门槛不是所有的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激活我们的神经信号就像我们走在路上刺激有各种各样

但是我们注意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我们在思考时我们在思考时神经信号的传递也有这个预值的限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预值理解成激活的水平有的同学看书的时候是复制粘贴的那么这个激活的水平就很低花了时间以为自己在学习其实连神经信号都没有唤醒

所以这种假装学习的行为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跟没学一样我们只是欺骗了自己而已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通路叫做神经通路当我们经常回顾一个知识点时这个神经通路就会被反复的刺激激活经常被刺激的神经通路就会变得更强壮而很少被刺激的神经通路就会退化

甚至是消失当我们经常去思考某一个主题对应的神经通路经常会被激活久而久之很多神经通路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细胞集群我们可以把这个神经通路想象成一条城市公路而这个细胞集群就相当于很多交集在一起的高架桥

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有了扎实的知识结构那么对应的生理基础就是细胞集群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经常复习或经常使用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在头脑中生成与之对应的生理基础也就是细胞集群神经信号在头脑中传递是单向进行的

就像一条单行道一样这个叫和不规则我们在复习笔记时如果每次都是看问题a去回忆答案b那么相应的强化的神经通路就是a到b的神经通路下一次通过b想a的话其实是很困难的如果想双方向都要增强那么在记a到b的比记的同时

也要记b到a的比记也就是把b作为问题把a作为答案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讲添加比记时使用翻转问答题模板的必要性再添加一次a到b的比记时同时会生成a到b和b到a正反反正两张卡片另外我们还提到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时

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例如给出名词回忆定义或者描述定义去识别名词再或者是给出概念提供例子又或者是根据例子去归纳概念还有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具体内容抽象化或者是在分析和综合之间转换把整体的内容拆解成独立的

把独立的内容综合成整体的这样学习的原因都是合不规则也就是说我们一个角度的学习对应的是一条神经通路的方向多个角度的学习就会对应多个方向在尼达尔文主义指的是神经通路的用进废退原则就是我们在学过一个东西之后如果不能经常回顾或者经常使用它

那么相对应的神经通路就会退化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学了用不着的东西那么注定会被遗忘这也启示我们在选择学什么的时候要优先去选择当前可实际运用的内容而不是AI推荐的或者自己认为将来可能会有用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记忆的三项任务这张图取自京巴多心理学

这本书其实是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里面都有的图这里面有3个矩形把记忆按保存时间的长短分成了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常识记忆三个阶段也对应了我们学习的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有的同学觉得学习就是在那花时间但是这个花时间究竟是在干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图来细化一下学习首先就是要编码这个过程发生在工作记忆里也就是我们在看到一个东西或听到一句话之后要去问一下自己他在说什么我应该如何阻止他他和我已有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就像我们在思考

那一节里面举的那些例子编码之后我们还要通过间隔复习把当时的理解从工作记忆存储到常识记忆里等下次碰到相关的内容时我们再从常识记忆里提取相关的知识回到工作记忆里来这就是记忆的存储和提取的两项任务这两项任务与我们后面要讲的Ankid

新的FSRS算法是有关系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记忆就是想得起来这其实只看到了记忆的一个方向如果全面的来看的话记忆应该包括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放进去第二个方向是取出来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一回事吗其实不是就像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新

闻有的小孩调皮把头伸进栏杆里结果拿不出来了按道理说既然能放进去不应该也能拿的出来吗其实记忆就有类似的特点有时候我们放进去了但是取不出来或者有的时候我们干脆就没有放进去

因此也取将理解从工作记忆转入常识记忆是通过间隔复习也就是说如果我不通过间隔复习的话是很难转入常识记忆的有的同学很认真却学不好就是学过的东西记不住原来能理解的东西理解不了了

这就是因为他只是认真是从而认真只能让感觉记忆进入工作记忆却不能让工作记忆进入常识记忆这就是认真的局限如果要想学得好光认真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就是通过间隔复习把理解了的东西

从工作记忆存储到常识记忆里有一些方法会让这个存储变得更牢固例如深加使用这些深加工体现在多联系知识点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知识点在多种情境下去使用知识点等等这些都会让存储更加牢固的还有比如改进知识的组织方式用顺口的方式说出来用符合逻辑的方式重新组织内容笔记

按相对最小化的原则去组织笔记或者用自己的话去记笔记等等这些都会促进存储反之如果没有这些过程只是复制粘贴那其实相当于没有存储所以下次使用的时候是想不起来的这个问题发生在压根就没有存进去另外一项任务就是提取可能有的同学会想当然的觉得

只要存进去了自然就能提取出来其实不出来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时候我们深思熟虑考虑过一个问题之后过半个月之后完全想不起来了这就是存储的很好但是没有提取的练习导致提取不出来要想让提取变得更流畅

有一些策略例如间隔复习还有在复习之外多做一些其他的练习例如把别人的笔记拿出来练一练看看自己的复习效果怎么样还有就是交错学习乱序学习交错学习指的就是把不同的章节放在一个排组里学习

或者上午学了一个学科下午再换成另一个学科还有就是乱序学习不要总是按添加的顺序打乱的顺序可以避免提示还可以制造一些有益的困难就像军人或者警察在平时负重训练一样那么真正执行任务的时候没有这些负重了

反而会表现的更好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通过乱序交错给自己制造一些难度考试的时候就会觉得更简单还有就是条件化把所学的知识跟我们的问题联系起来不要顾虑的去记一个知识点去设问这个东西对我有什么用那么下次你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很容易触发这个知识点

再有经常使用经常使用和经常复习的效果是一样的有了这些方法之后那么提取也就更加灵活了在实际学习时存储和提取并不总是都是很好的有时候存储差提取也差最后记忆就很差有时候存储好

提取差可能记忆也会好一点总之要想记忆好必须两个环节至少有一个要很好那更好的情况就是两个环节都做了努力两个环节都很好存储也很好提取也很好那么我们的记忆就会整体上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记忆的3个阶段

前面讲的3项任务其实就是围绕着三个阶段进行的在教育心理学上记忆按保存时间的长短被分成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常识记忆感觉记忆的特点就是保存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秒钟而工作记忆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保存时间短

另一个是容量有限工作记忆通常只能保存几十秒也就是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之后转换另一个问题几十秒之后上一个问题就忘了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这个特点对我们学习有很多的启发例如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一次学太多的东西一张笔记的信息量不能太大

不能同时思考多项任务等等等等我们只有在遵循这个规律的基础上去学习才能学得好最后就是这三个阶段的相互转换方法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或听到一个东西时其实就是我们注意到它了这个时候记忆才会从感觉记忆进入工作记忆反过来看

就像我前面说的专注认真只能让记忆从感觉记忆进入工作记忆它无法让记忆进入常识记忆工作记忆要想转入常识记忆必须通过复数进行这个复数主要指的是间隔复习而不是集中复习集中复习就是期末考试突记一下过一段时间就忘了

而间隔复习指的是分散在一段时间里多次复习之后即使考完了之后短期内也很难遗忘这也是很多同学使用Anki学习的原因不想再像以前那样考完试就忘了或者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中间的工作记忆

它就像一个工作台一样我们把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都放到工作台上都放到手边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的思考都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如果要提高思考的质量就不得不从常识记忆中提取一些相关知识例如我现在想学安琪

在听课的时候老师讲了一些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就从感觉记忆进入工作记忆了但是如果只有老师讲的内容那么学习就不可能深刻如果我之前学过一些用过一些并且把这些心得转入常识记忆了那在老师讲解Anky的时候我还能从常识记忆里提取

与Anky相关的内容也来到工作记忆里对应图上来说就是向工作记忆汇聚的两个箭头低头来自左边的感觉记忆就是老师现在讲的我知道了另一头来自尝试记忆就是我以前学的转入尝试记忆里面

现在提取进来的以前的和现在的都放到工作记忆里进行比较这个时候才能进行深刻的思考大家在使用IKE以前可能都没有复习或者都是集中复习因此常识记忆里没有可调用的相关知识但是从此课程的学习开始

如果我们把当时理解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复习并转入常识记忆那么我们就不断的在这个常识记忆的仓库里存储东西了之后再学习相关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从常识记忆里提取相关的知识与新知识一起思考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遗忘关于遗忘

最重要的一个经典研究就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我们学过的东西随着时间遗忘的速率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记忆的保留量它的特征就是刚开始的时候遗忘特别快到后期的时候遗忘变得很慢这就启示我们

在刚学习了或者刚理解的一个东西之后要及时复习不然很快就忘掉了与遗忘曲线后端相对应的就是复习了很久的情况下次再复习时也不会遗忘太多大学时我们可能都怀疑自己的智力认为好像只有自己是会经常遗忘的好像其他人就不遗忘

其实绝大部分正常人都是会遗忘的我们能做的采取间隔复习的策略去延缓这种遗忘间隔复习的作用是这样子的本来他要遗忘了我现在通过复习把他拉上来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继续遗忘我下次复习的时候再把他拉上来过段时间他又继续遗忘

我再把他拉上来所以复习的结果并不是不遗忘而是延缓遗忘的速率比如他现在的速率是这样子的只要在我考试前这个时间节点他遗忘的更少或者几乎没有遗忘对我来说就OK的如果真正想要完全避免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常使用但对于备考来说

书上能学以致用的知识其实不多这个时候就不能通过实践去记住而是要通过间隔复习去记住我们再来看一下影响遗忘的因素首先遗忘是每个人都有的特性大多数人的记性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大家在使用MK时排除其他因素每个人自然遗忘的程度是差不多的那么导致有的人忘得快

有的人忘得慢的其他因素是什么呢我们来说一下首先就是初始学习的不足在第一次学习有没有学透这个具体表现就是很多同学还没有达到背诵的程度就去复习了也就是还没有复述出来就放过了就指望明天再看的时候

能自然而然地复述出来这是初始学习不足的一个很典型的表现还有就是主动学习不足就像我们在思考一节里面讲的那些方法去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转述去类比去举例子

去转换知识的角度等等这些就是主动学习如果在学习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做这些活动那么你就会比别人忘得慢反之如果为了节省学习的时间忽略了这些活动那么就会比别人忘得更快最后还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找回还有就是组织方式不佳

例如书上说的话很拗口自己也懒得去改进还有就是很多信息混在一起没有去梳理再者当自己回忆时发现总是缺这个漏那个的时候也没有去处理如果能通过调整顺序或者把某一些放在一起进行阻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

么改进了组织方式之后忘了就会更少还有就是否经常复习或者经常使用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忘了就会更快还有干扰这个因素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干扰是导致遗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干扰的表现有很多

比如连续长时间学习大量的内容不休息那么后面的内容会干扰前面的内容有些同学对于主动安排自己休息会有愧疚感其实我们要知道适当的留白也就是放空自己反而有利于信息的吸收另一种干扰的体现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学完了之后再去刷短视频再去刷各种各样的文章让自己的大脑始终没有停歇的机会这种看似是在放松其实也会对之前学习的内容造成干扰最后就是缺觉因为记忆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发生的阶段就是在睡眠阶段如果睡眠不足那么这种转移就会受损

也就是当我们睡不够觉的时候学习效率会下降记不住东西以上就是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对号入座看看目前有哪一些是可以去试一试的有哪一些是之前自己做的不好的一批一批的去应用改进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遗忘的合理性

有的同学可能会跟我一样小时候在看射雕英雄传的时候特别羡慕黄蓉看到任何一本武功秘籍都能过目不忘他来讲郭靖来练受此影响甚至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的遗忘是自己笨导致的实际上遗忘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主人公叫谢列舍夫斯基他就是能过目不忘没有遗忘但是他的代价也是很惨痛的就是他无法忘去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同时由于他无法忘掉具体的细节导致他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所以你还羡慕过目不忘吗就像我们写文章打草稿

当有两三个灵感的时候可以很好的组织当每次有上千个灵感涌入压都压不住的时候就根本无法进行写作了我们的遗忘还发生在复习的初期和后期初期会逐字逐句地去阅读复习的时候也会逐字逐句地去复述但是到了复习的后期

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些关键点就可以根据这些关键点去还原这里其实有遗忘的因素在如果我们没有遗忘到了后期还是像前期一样理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需要逐字逐句那么也就无法进行抽象概括了在认知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遗忘遗忘就是在压缩信息

为我们的认知处理能力留出空闲我们的认知空间就像是这一个盒子它的大小是固定的如果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具体的那么这个盒子就会被占满当遗忘开始发生的时候这些信息就开始压缩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关键词代表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刚开始学习的时候

是大段大段的论述压缩了空间之后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才可以去学习更多新的复杂的内容那么这些复杂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有了遗忘忽略掉了具体细节之后又被压缩了然后继续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这就是我们得以不断

高效学习的一个原因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成语当我们第一次学习一个成语的时候需要解释的内容有这么多但是当我们完全理解一个成语之后下次回忆这个成语的时候只需要回忆这四个字就可以了而这四个字所占用的空间就小了很多了打个比方

如果两个人在沟通的时候每次谈到一个成语都要把这个成语给解释一遍那么这个谈话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而如果用到这个成语的时候大家都只是提一下这个词例如刻舟求剑你就懂了那么我就可以接下来去讲其他的东西了

我们的思考也是一样的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既然遗忘是必然发生的而且又是合理的那么我不复习任由他遗忘不就可以了吗先记再忘和直接忘掉是完全不一样的先记再忘这个过程就像制作腊肉的过程一样你最后得到的是风干的腊肉

而直接不记的结果就是你什么都没得到就先记后忘来说最后只剩下几个词但是我可以通过这个词把词还原成句子把句子还原成段落达到最初的理解状态而如果没有经过学习没有经过复习

那么就全部都忘了也无法还原到之前的理解状态了所以还是要积极去复习最后如果大家想去自己了解记忆的原理或者学习科学的理论可以看一下我留给大家的这个书单在微信读书APP里面搜学习骇客然后将结果锁定在书单这一类

找到改善学习的科学方法这一类就能看到我分享的书单了这些书都是我这些年读过很多次的书作者也大部分都是顶尖的科研工作者大家在学这门课的同时或者学完之后可以长期的去阅读这一类书把理论和工具结合起来用会让我们对工具和理论的各自理解都变得非常深刻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收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复习首先是背诵和复习的关系在汉语里我们常常把背诵和复习这两个词当成一回事其实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使用Anki时

更要注意背诵和复习的区别背诵指的是我通过多读几遍然后合上书就能复述出来了而复习是指我们的水平下降了之后再去重新看一看再把这个水平拉回到原来的水平过一段时间下降了之后再回来看一看再把它拉回到之前能够复述的水平我们可以把背诵看作一个值

和Anke来看背诵就对应了评估按钮的单位小于一天的情形也就是几分钟几小时我今天还需要再看这就是一个背诵的过程当我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复述出来之后我就选择下一次的复习间隔也就是大于一天的间隔这个时候就是安排复习了

也就是我们在Anki里面需要先能达到复数然后再去安排复习如果你都没有达到复数的程度不应该过早的去排次日或者更往后的复习在英文里背诵和复习是区分的很清楚的例如这两处证据

一个是康奈尔笔记法另一个是PQ four r阅读法我已经把背诵和复习两个词高亮表示了在康奈尔笔记里背诵叫resite复习叫review背诵在第三步复习在第五步在PQ -2阅读法里

背诵在第五步复习在第六步也就是说我们都必须先达到复数的水平这个才叫背诵达到了复数的水平之后再回看这才叫复习有的同学在背诵时就是先看几遍读几遍然后就丢掉了

之后过几天再拿出来看几遍再读几遍这种做法其实每一次都没有达到背诵的水平因此每次自以为是在复习的行为其实都是在跟上次一样的浏览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先背诵再复习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先放过

不苛求当场当天立刻就能背诵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当我们已经尽力在复述了但是可能还是无法准确流畅的回忆出所有的内容这是因为新知识对应新的神经通路记忆层面的记忆增强也就对应了生理层面的神经通路的增强而神经通路的增强是需要时间的

尤其是睡眠可以在尽力而为之后踏实的去睡觉通常第二天再回顾的时候就好很多了这就是利用起睡眠的信息加工作用来增强背诵的效果反之如果一定要死磕的话可能也行但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其这样既然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的去睡一觉这对于勤奋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提醒但是对于喜欢放水的同学来说千万要注意不能把这个作为放水的借口我们再来看一下背诵和记忆这两个词在汉语里面也是经常容易混淆的很多同学也都把他俩当成了是一回事但实际上不是一回事

我们在学习时可能经常听到老师或者学长学姐讲这地方不用背我们就理所当然的理解成了这地方不用记但是既然不用记的话那考试怎么考呢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弄清楚这两个词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式

来说明记忆和背诵的关系记忆是一个大的范围背诵只是记忆其中一个方法除了背诵以外我们记忆的方法还有通过理解来记通过类比来记通过举例子来记通过推理来记通过使用记忆术来记等等记忆的方法有很多

背诵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可以同时使用背诵和其他方法尤其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我们之所以过度依赖于背诵这一种方法有很多个原因比如从小就习惯了拿到书就开始背还就是背诵见效的速度很快同样一首诗

我可能花2分钟重复两遍就能背下来了但是如果我需要去理解的话我可能花要两三分钟这个时间比背诵还多但是通过理解记住的东西是不容易遗忘的而通过单纯的重复去背诵的内容很快就会忘掉下面我针对

其他方法给大家分别举例来说明首先是理解比如我们讲在复习Anki时有一个功能叫重制卡片就是卡把卡片变成新的重新开始从最小间隔开始学习重置卡片的快捷键是control Alt加n为什么是n呢如果不理解的话我们就直接可以死记这个东西

但是如果理解了我们知道这个n其实是new的缩写就很容易把这个n和这个按钮的作用联系起来也就是把卡片变成新的新的是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果通过类比来记忆这个重置卡片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去解释就像我们在排队时忘记了带身份证

回去拿来身份证之后重新到队尾再排队这个跟重置卡片的作用就是类似的重置卡片就是把在学的卡片变成新的卡片放到其他新卡片的对尾我们再来看如何通过举例去记忆我们知道了重置卡片的作用就是把复习中的卡片变为新的卡片从最小间隔重新开始学习

那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这个功能呢我们可以举例子一种是完全忘记的时候需要从头开始学另一种是大幅修改了内容或者大幅增加了新的内容以后也需要从头开始学这有了这两个例子以后我们对重置卡片这个功能的理解就更加具体了

那如何通过推理去记忆呢还是以这个重置卡片为例它的作用是把卡片变成新的卡片由于大幅修改笔记也就等于把卡片变成了新卡片因此这个重置卡片的功能就适用于大幅修改的情形我们还可以通过记忆术去记忆也是谐音口诀联想之类的方法我们知道

重制卡片的快捷键是Ctrl加Alt加n如果想记住这个快捷键n可以把这个n理解成难也就是困难的难的首字母下次碰到困难的卡片的时候就想到用这个重制卡片的功能了这就把快捷键和快捷键的作用联系起来了通过记忆术进行记忆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很多

但并不冲突前期我们可以以背诵为主但是应该有意识地去运用一些其他方法随着间隔复习转入常识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能从常识记忆中调取的也就越来越多这对于我们通过理解类比等方法去记忆

也是大有帮助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理解和记忆的关系什么是理解呢在表象与本质这本书里面说到就是我们在学习一个新东西时能够想到很多的已有知识用这些已有知识来解释这个新东西激活你的学习脑这本书里

理解指的是通过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来进行解释综合各种正式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理解就是当新的信息通过听觉或视觉等渠道进入我们的工作记忆后我们能从大脑的常识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

一起放到工作记忆中进行比较思考他们的关系在新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寻找某种关系可以把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信息转化成已有知识也就是化未知为已知也可以用已有知识去解释新信息也就是以熟待新这就是理解

由图可知新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很容易只要我们戴着眼睛看戴着耳朵听就能接收到这份信息但是已有知识从常识记忆提取到工作记忆中是怎么实现的呢这需要我们把学习时的理解通过间隔复习转入常识记忆

因为常识记忆的容量无限且保存时间更长将来再从常识记忆里提取到工作记忆中往往我们都是不复习或者采用集中复习的方式无法把工作记忆的内容转入常识记忆而使用IKEY以后通过间隔复习就可以把当时的理解转入常识记忆

变成之后随时都能调用的理解了通常我们都认为是需要先理解再记忆的这有合理性理解是如何帮助记忆的我来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如在Andy里面我们通过添加B2实现换行为什么这个B2有换行的效果呢我来通过理解的方式给大家解释一下

帮助大家记住一开始我们可能会疑惑为什么b r有换行的意思结合一点已有的英语基础我们知道brick有破坏折断换行的意思而我再看brick可以缩写成开头两个字母也就是b r这也顺理成章也合情合理

那么把这两步联合起来呢我就会发现从break到换行很容易理解从BR缩写到break也很容易理解那么两头一衔接我自然就明白为什么BR能表示换行了这就是理解在记忆的好处它的实质就在我们无法跨越的认知过程中

添加已有的认知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这期间我们运用了一个已有知识也就是break有换行的意思这就表示当我们拥有的已有知识越多在学习新知识时就越能帮助我们理解新知识反之

如果我不知道布瑞克有换行的意思我可能就看不懂为什么BR能表示换行因此大家为了提升理解能力应该坚定不移的去通过间隔复习积累丰富的已有知识就像滚雪球一样当你还是一个很小的雪球的时候你滚动起来能带动的雪就很少当你是一个大雪球的时候

你稍微滚动一下都能带动很多的雪再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比如我们在拉伸的时候当我们俯身时不知道是应该呼气还是应该吸气下面我给大家举例如何通过理解来去记忆它我们知道当腹部受到挤压的时候通常是呼气的

而我们想一想俯身的时候腹部刚好是挤压的所以这两头关系合到一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俯身是呼气中间这一步有的是已有知识有的是生活常识从1到3可能跨越不了但是我们在中间加一个2容易多了

理解再记这符合大家普遍的认知但是有时候我们做不到理解难道就不记了吗如果是内容很重要我们可以先记住再理解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先记忆再理解记忆促进理解的例子例如我们小时候在学习论语知道了温故而知新

但是当时对这个的理解不深刻只知道是复习随着我们开始使用Anki之后我们发现复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运用一些策略例如交叉乱序等等管理复习的难度随着任务的数量和持续的周期难度而骤增复习实时识别到了难点应该主动处理

怎样去处理通过长期使用Anki我们对温故而知新的理解更深刻了这得益于我们从小就记住了温故而知新的这个道理在后来的生活实践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具体的事情帮助我们理解了抽象的古诗文

反之如果我从小就没有记住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话那么我用Anki时间再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不会变得更加深刻因为我压根就想不到这句话这就是先记忆再理解记忆促进理解的例子实际我们记住了之后有各种各样的机会与实践

与其他知识相联系从而促进了理解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先理解再记忆的这样会更容易但是碰到特别重要的内容时也是可以先记忆再理解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关系机械学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同学

普遍会认为只要是在重复记忆就是在机械学习他把重复等同于机械了其实按照诺瓦克在概念图这本书里面说的同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关键在于重复的同时是否有联系其他相关知识如果在重复的同时联系了其他相关知识那么这就不是机械学习而是意义学习

反之只是孤立的重复没有任何的联系既没有联系知识也没有联系实践那么它就是机械学习简而言之区分这二者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联系那么联系从哪来呢在前面我们也讲过了这张图因信息是通过听觉

视觉等感官进入工作记忆的已有已有知识是从常识记忆中提取过来的也就是说联系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从常识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再往下深究就是要想具备联系的能力必须把当时理解的内容

通过间隔复习转入常识记忆将来才能从常识记忆里面提取出来反之如果不复习或者总是使用集中复习以至常识记忆中无米下锅那么不管有没有重复缺少联系的学习都是机械学习最后我们再结合Anky快速的过一遍重要的复习技巧首先是在任何回忆

我们Anky里复习卡片时首先是呈现正面问题的也就是不包含答案的题干部分看到问题之后应该自己主动去回忆答案是什么回忆之后可以通过边回忆边口述以确定自己是真的知道而不是在脑子里捣浆糊以为自己知道了

尝试回忆之后不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再去点显示答案然后把我们回忆的结果与显示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这种看问题想答案的过程就叫做回忆这种方式很难自欺欺人在妻子对自己熟悉程度的掌握的判断也就是准确的另一种就是再认认指

的是看到问题题干之后想都没有想直接点显示答案然后把答案读一遍就随便选一个下次复习间隔了或者以为自己读一遍下次再读一遍就能自动的掌握了这是不可能的量变引起质变的前提是

每一次的量是有效的而如果我们使用再认的话每次的量都是无效的即使你复习了很久你可能最后依然说不出答案是什么有些同学在使用Anki时默认的都是再认的方法就是点击答案浏览一遍点击答案再浏览一遍这样他虽然也是在用AK

但其实用错了效果不好也就很正常了另一种是主动和被动被指的是这张卡片上讲了什么我就只了解这张卡片上的内容主动指的是我在回忆了相关的答案的同时还要去联系其他的知识例如想一想哪里说了类似的观点哪里说了不同的观点或者想一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对我解决现实问题有什么帮助又或者是为抽象的知识去寻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这里说的是那些掌握了较多某一学科知识的学生他们有更成熟的图示来整合新知识让我想到某一个精通乐器的同学他可以快速的学习一种新乐器这种主动去联系其他相关知识联系实践经验的过程

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为什么主动联系的学习效果更好呢我们可以用一个线团来打比方被动学习就像两条平行线而主动学习呢就像是一些错综复杂的线交缠在一起通过一个知识点我想到了其他很多知识点想到了其他很多的实践经验正如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里面说的

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相互触发如果是被动学习的话这些知识点之间没有联系而主动学习呢相互之间错综复杂你抽取任意一个都能带动其他的即使某一条线索失败了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知识其他的线索重新想起来所以我们在主动学习上花的时间

并没有浪费我们再来看一下正序和乱序下来MK里有多处涉及到顺序例如正常排组的学习我们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找到选项打开学习计划的设置页面在展示顺序模块有很多的顺序选择大家在初次学习时

默认的顺序就是添加笔记的顺序按照这种顺序进行初次学习有利于我们了解知识的相互关系另一个常见的顺序就是在创建筛选排组里我们选中某一类笔记然后点击顶部菜单栏里面编辑找到创建筛选排组这里就有顺序的选择如果是在正常复习之外

安排的额外的学习我建议大家用乱序的方式学习因为乱序可以消除原来学习的前后提示可以把很多看似不相关的内容安排在一起这种出乎意料的关联往往能带来很多的创意反之如果还是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那么学习时

前后章节的卡片是会造成提示的但是在考试的时候不见得会有这种提示如果平时学习时依赖提示考试时结果没有提示那么考考试时的发挥也必然会大不如平时我们再来看一下单一和交替儿童同学在学习时喜欢把排组分的很细

甚至细化到一节一个排组他认为这样每次点击一个排组进去更有踏实感但这样的学习存在明显的问题就是你在学习第一节笔记的时候永远出现的只是第一节的知识点在学习第二节知识点的时候永远不可能看到第一节知识点这是非常不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尤其是现在的考试强调灵活

他不可能把知识点原模原样的呈现出来问你这个知识点是什么而是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把不同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就像应试数学这本书里面说的高考数学的命题不能在单一知识点上进行个别考察而是要尽可能发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兼顾考察范围

如果我们在学习时把章节分得很细那就是在阻碍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第一节和第二节老死不相往来第二章和第三章永远不可能出现在一起长期这样学习我们又怎么能综合运用知识点呢又怎么能去应付复杂的考试呢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使用排组时最多一个学科一个排组就可以了

或者一本书一个排组就可以了啊一有利于制造一些混合的机会虽然表面的秩序被打乱了但是联系的机会增多了我们再来看一下集中和分散举一个大家可能都曾体会过的例子例如我们在上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被老师罚抄单词100遍当我们抄到30遍或者50遍之后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这就是集中学习带来的疲劳的问题现在背书也是这样当你重复两三遍的时候那是在背当你重复了十几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是在背了从集中学习变成分散学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减少干扰干扰指的就是连续学习时带来的抑制

比如你学了后面之后忘了前面那么分散开来之后这种抑制就少了很多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典型例子就是背单词有的同学背单词可能会连续两三个小时背诵这是一种集中学习这样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你肯花了两三个小时

但真正有效的时间就是一个小时更好的背单词方法是分散着背例如原来是一天集中背3个小时现在改成早上一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这样每次的一个小时其实都是真正在学习的整个加起来还是3个小时但是效果

肯定会比集中背诵3个小时的效果更好除了背单词我们在集中学习一些复杂的专业知识时也是可以采取分散学习的策略的集中和分散既可以指的是一天里面的集中和分散也可以指的是一周和一个月例如我要学习高数原来的安排是每天学一张

每天没过多久之后就发现自己进行不下去了吃不消了如果改成分散学习的我们可以每周只学一天剩余6天去学别的到了下周之后再学一天当你有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备考的时候这样去安排学习就不会感到难了

因为你到下周再学新的一章的时候上周学习的内容已经经过几次间隔复习之后你能灵活的去使用先前知识来解释后面的知识了因此也就不容易再遇到学习困难的情形了以上就是复习的一些常用技巧大家在了解了之后可以有意识地主动去运用

用的多就改进的多用的少就改进的少前期可以着重的去练习一两项当熟悉了一些之后再去增加其他的练习项这样一定会提升我们复习的效果以上就是关于复习的一些认识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在Anchor里面

复习卡片时如何去处理难点这一节我们分成三个部分来讲分别是难点的识别难点的处理以及难点的预防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识别难点的方法识别难点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主观感受就是我们在复习时评估自己的掌握情况我给大家提供的方法就是

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维度去评估当你感觉准确性也很差流畅性也很差的时候那么就是难点了另一个指标就是拖延当我们开始拖延复习不想去打开NK复习的时候这里面可能也包含了许多的难点这些难点可能是当时自己没有学习就直接添加进去了

导致后来复习的时候举步维艰也可能是在记录的时候没有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导致笔记的信息量过多了总之当你不愿意打开复习的时候里面可能就有了难点以上就是通过主观感受识别难点我们还可以看一些定量的指标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

找到选项来到遗忘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难点预值的设置 8意思是当我们在复习时如果有累计8次忘记了卡片也就是点击重来那么这张卡片就会被标记为难点图片难点后有两种处理方式对应了下面的设置

当卡片累计忘记的次数达到了8次之后这张卡片就会被添加一个Leech标签LEECH立体的标签我们可以进入浏览窗口在左下角的标签区域里找到这个标签所有带有这个标签的卡片都是触及了难点预值的可以将难点卡片暂停处理暂停意思就是不会继续复习了

不会我们手动取消暂停浏览窗口来到左侧侧边栏在卡片状态下就可以找到已暂停这一类了但是如果你有时候还会把其他的笔记暂停的话分为多种原因被暂停的笔记在一起我们就很难区分哪些是因为触及了难点才被暂停的因此建议大家是给难点添加标签

因为这个难点力取标签是独一无二的不仅难点的预值是8次也就是当累积忘记了8次之后才会被认为是难点当我们有三四次或者四五次发现一个知识点总是忘记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去分析并寻找原因了我如果想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那么可以把这个8改成4也就是忘记了4次之后就给我添加

标签提醒我注意了点击右侧的圆圈就可以把它恢复成默认的值了那来说什么算一次忘记呢就是到期该复习的笔记我在第一次的时候点了重来唯一一种算忘记的情形我们还可以从浏览窗口去找到难点最简单的就是在今天这个分类下

找到今天重来的它对应的搜索框里的提示词是Rated冒号一冒号一使用的都是英文冒号而不是中文冒号这个大家需要注意第一个一表示时间范围也就是一天内第二个一表示选择的对应的按钮的次序第一个按钮重来

如果我们想找出7天内重来的卡片那么把第一个一改成7就可以了如果想找出30天内重来的卡片那么把7改成30就可以了点击这个按钮不仅可以找出来找出来之后选中这些笔记还可以点击左上角编辑菜单找到创建筛选牌组

然后去掉下面这个勾进行无痕的学习例如我们这里创建一个筛选牌组得到了一个蓝色的筛选牌组它是临时的不留痕迹的在这里我们反复学习很多次都不会留下痕迹都不会影响原来的学习计划卡片把这个临时牌组删除之后

这些卡片就回到了原来的牌组里我是建议大家定期要回来找一下这片重来的卡片进行强化的筛选学习而不是只顾着往后去学如果只顾着往后学而漏洞却越来越多得不到弥补的话那么最后的整体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除了定期来强化

如果你某天突然多了很多时间我也是建议大家来强化一下这个弱项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进度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浏览窗口点击这个字段名然后从右键菜单里面选择一个遗忘字段那么就添加了一个遗忘字段如果你的笔记有很多次遗忘那么点击这个遗忘字段就可以排序了

我们可以选择一段遗忘次数最多的笔记然后进行创建筛选排组的强化学习以上我们讲了3种识别难点的定量方法分别是学习计划里面的难点预值以及浏览窗口左侧的今天重来的筛选按钮以及浏览窗口中间的遗忘字段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如何处理难点

前面已经举了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筛选学习去把难点再强化学习几次有的同学在复习时遇到了难点会选择视而不见而有的同学会选择死磕其实我们可以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其实我们可以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造成难点的原因通常有几种有的是因为我们当时学习的时候没有完全理解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难点那么需要回到书上重新学习一下有的是因为直接复制了书上的话使用了拗口的语言导致复习起来很难说出口可以通过诵读去找到拗口的地方把它改掉

也就是通过优化语言来降低难度有的是因为笔记的信息量太大了导致难度增加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可以拆解笔记把一张卡片变成多个卡片减少信息量降低难度有时候是因为专业术语比较陌生

没有规律导致难以记忆比如很多同学在第一次接触Anky的这个新的算法名称时总是记不住FSRS这种难点我们可以通过记忆术来解决记数指的是联想法谐音法提取关键词组成缩写数字桩等方法具体

大家可以去找一些关于记忆法的书去看一看以这个FS RS为例我们如果用谐音的话可以这样去记用烦死热死来记它FS就表示烦死RS就表示热死那么多说几次就顺口了顺口了之后就不需要这个谐音了

再说FSRS就不会出错了这这就是通过记忆术去消除难点的一个例子记忆术适合去处理那些没有规律的内容注数字缩写人名这些都是适用的以上我们讲了4种方法用来处理明确的难点分别是回去重新看书恢复理解改进笔记的语言表述

使之不再拗口把信息量大的笔记拆解成多个卡片以及使用记忆术记忆一些没有规律的内容还有的时候难点是没有明确特征的我再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当我们在碰到难点的时候可以选择花时间在这死磕但是如果你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

任务完不成也很麻烦我的经验是碰到了就正常复习把难点的卡片截个图保存在手机里等你完成了大块的复习任务之后在利用一些碎片的时间打开相册经常去翻一翻这些难点常常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些难点就不难了还有一种难点是我们刚学习一种

新东西时对语言的表述对概念这些都不熟悉导致的这种情况下更不要去死磕而是应该在尽力复习之后就顺其自然接着去做别的事情去学别的内容利用几天的睡眠去巩固记忆通过睡眠使记忆对应的生理层面的神经通路

能够增强之后再回来就自然而然的不觉得难了就拿这一门课来说若有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Anki从来没有听过这些名词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学一天歇个两三天这两三天把之前的笔记带着复习也可以期间去做别的事情过了两三天之后

之前的记忆巩固了再回来再学一节这样降低难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讲完了难点的处理最后我们来讲一下难点的预防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尽量避免难免出现首先初始学习一定要扎实第一次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已经能够准确

流畅的复述出来了甚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多进行几次复习这叫初始学习当你的初始学习没有问题之后后面很少就会出现问题了另一种方法就是大声诵读尤其是有些同学要学习古汉语医学法律这里面会碰到很多的专有名词

通过大声诵读也可以让我们加快熟悉的速度如果是一些生僻的字词与生活相差甚远的专有名词即使默读很多遍浏览很多遍也还是感到很陌生要预防难点再者就是需要坚持一些原则例如先学习再记录

而不是连学都不学直接复制粘贴就开始背了在学的时候去思考这个内容在讲什么东西这段话里面讲了几个知识点我是不是需要把它拆解成多个知识点然后记成多张卡片再者尽量用自己的话记笔记也可以避免难点的还有就是在记笔记的时候

尽量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去控制笔记的信息量这些都可以提前去预防难点难点少了我们后面复习的时候就更加顺畅了也更加愉快了以上就是关于难点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设置到期日的用法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合理的减轻复习的负担设置到期日这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入口三种设置四类时机多项用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入口第一个入口就是在学习窗口

点击右下角的更多找到设置到期日第二个入口在浏览窗口相比于学习窗口相当于一次设置一个卡片在浏览窗口我们可以多选笔记进行批量处理点击右键就可以找到设置到期日了这就是两个入口我们再来讲一下三种设置

如果我们想让这些笔记出现在今天复习那么就在这里输入一个0点击确定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想让它出现在将来的某一天那么就选多少天以后如果我想让这些笔记出现在30天以后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30如果笔记非常多我想分散开来减轻负担

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段例如30-90那么这些卡片就会被分散到未来的第二个月第三个月里面复习三种设置就是今天将来的某一天或者将来的某个时间段四类时机指的是当我们觉得间隔大了的时候可以把它调小

当我们觉得间隔小了的时候可以把它调大当我们觉得近期时间紧的时候可以推迟例如这里设置一个数字7那么就是推迟到7天之后再复习当我们觉得任务重的时候可以分散例如今天添加了很多笔记我希望把其中的一部分

分散到未来的一周那么就可以输入1-7就是表示1-7天最后我再来给大家介绍多项用法有时候我们一天里面添加了很多笔记但是又学不完那怎么办呢大家可以在笔记里面添加一些符号表示重点或者非重点例如五角星三角形或者关键词

最后回到浏览窗口点击左侧今天添加的能看到上边搜索框里面出现了搜索词我们在搜索词后面空一格然后输入自己的标记例如非重点把今天添加的非重点笔记找出来然后选中这些笔记把这些非重点的笔记设置到将来的一个时间段

例如7-15 就是未来第7天到第15天这样就减轻了今天的复习负担让重点笔记都能在今天复习完让非重点的笔记也能在将来分散的复习完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项用法有时候我们导入了许多别人的笔记比如1,000张单词但是自己每天还要新增10张自己添加的笔记

复习这些笔记如果都放在一个排组下面学习的话这些批量导入的笔记就会挤占我们每天的学习计划因为我们每天新学20章的话这20张可能全部都是这些导入的笔记而自己每天新增的10张都没有机会出现了那么就可以在导入之后

选中这一类的笔记把它分散开来我每天要学20张其中至少要保留10张的机会给每天自己添加的笔记这1,000张笔记我们就可以把它分散到100天里面去右键菜单里找到设置到期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1-100这1,000张笔记

就会被分散到这100天里面去大概每天就会出现10张这样和自己每天添加的10张共同构成了每天新学的20个任务通过这样处置之后我们就既能保证每天自己的新学又能让批量导入的内容细水长流不至于淹没当前自己添加的笔记第三种情形有时候我们导出自己的笔记

备份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导入回来学习那么这些自己之前学过的笔记再重新导入之后如果还按照最初的间隔像新的卡片一样开始学习这也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们可以使用设置到期日给他设置一个较大的起始的复习间隔例如之前的笔记已经复习过1年了那么我在这里可以设置一个90到365

至于是90到365还是90到150这个间隔的大小取决于我们重新导入回来的卡片的数量以及希望每天分散学习的数量如果卡片数量很大那么我们就把间隔调大一点如果我希望每天多学一点那么就可以把间隔缩小一点这个可以自己去定

第四种情况假设我7天之后要休假了休假期间不想去复习或者7天之后我要忙于期末考试了我没有时间去复习了那么我们可以来到浏览窗口查看这个到期字段点击进行排序后选中未来假期例如未来7天到14天里面该复习的笔记选中他们之后

点击右键找到设置到期日这些笔记是未来7天到14天里面应该复习的如果我想提前复习的话那么就给他设置一个1到期的复习间隔就是在接下来的7天把它提前复习了如果我想在假期之后回来复习的话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15-30的间隔

让他们在我未来假期结束后的两周内分散出现第五种用法有时候我拖延了很多的笔记而我每天又要新学笔记想要同时兼顾每天的新学笔记并且处理拖延的笔记是一个很难的任务集中处理拖延的任务甚至会让我们感觉到痛苦

那怎么办呢例如我有70章我想压力小一点那么可以分散成1-10那么这样每天就只有7张了每天处理7张被拖延的笔记自己就有时间去学习新的内容了第六种情形我们可以为简单的笔记设置一个更大的间隔

减少复习的负担在浏览窗口这个字段上面点击右键找到简易度或者难度这个简易度是根据Anky的原版算法计算的这个难度是根据Anky的新版FSRS算法来算的如果你没有开启新的算法就选中这个简易度

如果你已经开启了新的算法就选中这个难度我们以任意一个举例开启这个之后我们点击这个字段的名称就可以排序了可以选中一段难度比较低的卡片给他在接下来点击右键找到设置到期例如可以设成360-700

也就是第二年既然有为简单的笔记设置更大的间隔那么就有为更难的笔记设置更小的间隔操作的方法也是一样的第七种用法就是在考前把那些考前来不及复习的提前复习了我们可以点击到期这个字段可以把卡片按到期日排序了

假设我的考试日期是2024年年底那么这些2025年才会到期的笔记在考前就得不到复习了我可以选中这一段笔记然后在右键选择设置到7日在考前的一个月里把它提前分散开来复习我就可以设置成1-30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置分散的时间段时

卡片并不是严格均匀的分散的说并不是说如果我有30张笔记并且分散的范围是30天的话那么就每天能轮到一张只是一个大体的分散并不会严格的对应以上就是通过设置到期日这个功能去合理减轻复习负担的方法我们讲了两个入口三种设置

四类时机多项用法谢谢大家的观看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到了最小学习闭环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致用这一步的核心在于升级学习阶段致用的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用前一阶段的复习带来的理解去修改笔记

用前一阶段的复习历史记录找出薄弱项去强化复习用之前笔记里的标签和结构去进行主题复习或者从多级标签里选择一层去进行结构化的复习以及用掌握的知识去帮助理解新知识用记住的知识去指导实践这些都是致用的体现有些内容在前面的章节里有提及

但为了强调致用这一步在这里做一个专门的梳理前面我们用旋转楼梯来表示学习的最小闭环的4个阶段分别是思考记录复习和致用这一遍的最小闭环走完了之后到下一轮或者下一个阶段在读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来到右侧图片所示的这个界面从一楼来到2楼

基于上一阶段最小闭环的成果然后又重新开始思考记录复习和致用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阶段学习的成果都会成为下一个学习阶段的起点这样进行螺旋式上升为什么要有这个第4步致用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Anky复习久了之后会感到无聊或者无用

有些同学复习超过了1年最后再继续复习都是依靠逼着自己推进下去的之所以会出现无聊无用的感觉是因为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而笔记还是原来的笔记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高于了任务难度

随着能力的提升任务难度与信息处理能力已经不匹配了这就像让一个高中生去做一个小学生的题目高中生也会感到厌烦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升级学习阶段让任务的难度和我们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重新回到一个匹配的状态

复习久了之后我们的兴趣会减弱动机会降低会感觉自己是在浪费时间这是因为当前笔记的价值已经被我们榨干了我们需要通过升级学习的阶段重新创造价值例如把卡片按主题进行组织按结构进行组织

这样我们在原来卡片的事实性知识的价值的基础上又来到了更高层的价值除了主观的无聊和无用的感受升级学习阶段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为了避免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也叫学习的平台期或者瓶颈期许多同学在日常学习和使用IKEY学习时

都遇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刚开始用的时候进步很明显但是到了后期感觉没有进步了或者进步很慢了就像视频中左边这张图一样刚开始的斜率还比较高反映了进步的速度比较快往后斜率越来越低反映了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不再进步了

除非我们突破这个瓶颈期不然就不可能来到右图中重新加速的状态我在彭丹林老师的这本普通心理学教材里面找到了答案我们之所以在学习时会进入瓶颈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旧的知识或技能结构的限制什么叫结构呢

原来是按单个卡片组织的这是一种结构到了后期我们使用标签按主题的形式把不同的内容组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结构或者我们使用多级标签还原书上的章节结构这也是结构

因此在学习的后期将Anki里面的学习从卡片的结构升级到专题或者层级的结构这样是有利于克服学习瓶颈期的此外结构的变化还有其他的形式例如我们把笔记从复杂变成简化的形式或者像我们在思考那一节里面讲的转换学习的角度

将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具体的例子或者为具体的例子提供抽象的总结那些都是结构的转换以及原来是顺序复习的现在变成乱序复习这也是结构的转换所以如果不想让学习陷入瓶颈期在使用Anki时最好积极关注升级学习阶段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几类

升级学习阶段的具体方法第一种方式是在复习时修改笔记这里我以某位同学的笔记的3个版本为例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的笔记都在这里我们可以来对比分析一下在第一遍的笔记里这位同学使用的是陈述句说的是复习学习再任回忆的区分解决了我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问题

到第二遍的时候陈述的形式变成了问句的形式相比于陈述的形式问句更能启发思考如他问的是再任何回忆对复习有什么影响在第二遍的时候答案也变得更加精简了第二遍里面的第二条答案说的是回忆时先默念出来

再看答案检测掌握程度相比于第一遍时第二遍时更加精简了我们再来比较第二遍到第三遍的变化第二遍问的是再任何回忆对复习有什么影响这里问的是是什么到了第三遍就变成怎么办了他问的是如何分辨

出复习和再次学习从是什么到怎么办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升级因为目的更加明确了我需要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在第三遍里他说默念出来是复习相比于第二遍再认识直接看答案这一段已经被省略了

说明到了第三遍的时候某些内容已经不需要再学习了以及第三遍中第二点忘记等于是学习这相比于第二遍来说又更加简洁了同样是记了关于学习复习再任回忆的笔通过比较三个版本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多次复习语言变得更加简练了

目的也更加明确了除了这位同学还有很多同学反映了类似的感受有的同学说真的自己都有点惊讶了没有想到复习有这么大的作用因为我最原始的笔记相当混乱没想到背了几次之后已经被整理的这么好了还有同学说这段时间的实践

真的让我感到好惊喜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对好多笔记进行了重新整理跟原来讲义中记录的笔记大相径庭完全不一样了并且自己整理的东西背起来就很舒服很符合自己的习惯原来很长的内容整理之后也很快就记住了真的是太棒了

这些同学都在复习过程中迭代了笔记并从迭代的笔记里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希望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也能保持这种意识每次复习的时候积极的去思考然后把思考成果通过更新笔记体现出来然后继续复习更新后的笔记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

下一次又会有新的思考这样不断复习不断更新不断迭代从而实现思考的不断精进就像杨绛在钱钟书手稿集里面说的钱钟书在读书时也是记笔记并且在笔记上不断的填补我们普通人要想实现高效学习也只能基于上一次的思考进行进化

下一次又能基于这一次的修改继续迭代如何修改笔记呢有几种思路例如突出重点原来的笔记内容平铺直叙没有重点那么在复习了几次之后当我们意识到重点之后就可以通过标记颜色或者背景色

把重点突出出来再就是改进语言的表述原来的语言可能比较拗口比较啰嗦那么复习多了之后呢把它简化一下改的顺口一点我们还可以划分条目例如原来的笔记里面很多内容混在一起

可以通过分析把它按12345重新整理出来我们也可以把想到的联系补充到当前笔记里或者增加一条笔记用来描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问a和b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还可以把简单的内容合并到一起去一起回忆

这些都是修改笔记的方式就像不以善小而不为一样我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石破天惊的想法就放弃记录新的思考大的改变也都是从小的改变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以上就是致用的第一种方式用前一阶段的复习带来的理解

去修改笔记接下来我们讲第二种方式通过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时的薄弱项有两个入口第一个入口是自定义学习如果一个牌组已经学完了那么他的自定义学习会在这个窗口界面点击自定义学习

打开他的窗口选择复习忘记的卡片将时间范围锁定在一天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改成一周一个月都可以点击确定就来到自定义学习的界面这里点开始学习我们就可以强化薄弱项目了像正常学习一样学习就可以了

点击这里的选项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自定义学习的筛选方式它去掉了勾选基于此卡片的回答情况对卡片重新排成就意味着这次学习是不留痕迹的学完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个蓝色的筛选排组给删掉

那么这些卡片就回到原来的牌组里了如果一个牌组里的卡片还没有学完那么自定义学习的按钮不是出现在中间而是出现在下方同样是点击它就可以来到自定义学习的窗口第二个入口是创建筛选排组我们可以点击浏览进入浏览窗口

来到左边的侧边栏点击今天重来的就可以找到复习时选了重来按钮的那些卡片中这些卡片之后点击左上角菜单栏编辑里面的创建筛选排组就可以来到创建筛选排组的界面和刚刚我们查看的自定义学习的选项是类似的

自定义学习相当于一个懒人版直接点击按钮就可以直达了而从浏览窗口创建筛选排组就像是一个专业版可以自己先进行筛选的设置来创建筛选今天使用的搜索条件是Rated的冒号一冒号一冒号都是英文第一个数字一表示天数

一就表示今天如果想改成7天内重来过的卡片那么就把第一个数字一改成7就可以了第二个数字一对应的是复习时选择的按钮因为我们搜索的是重来过的卡片而重来是第一个按钮如果你想找出使用过第二个困难按钮的笔记

那么把这个一改成2就可以了相比于选择按钮2困难选择按钮一重来的卡片是更加薄弱的因此我们以此为主在上面名称这里我们可以指定创建筛选牌组的名称比如我们这里筛选的对象是本周重来的我们就可以重命名这里有一个上限数量或认识100

也就是说最多抽取出100张薄弱的知识点出来限制数量有利于我们快速完成当然你也可以去改这个数量例如我的时间不多我就先找出20张那么就选20就可以了还有这里可以选择创建筛选排组的顺序建议大家使用乱序

因为这样有利于去除一系列笔记的前后提示画面这个选项基于此排组的回答情况对卡片重新排成要不要保留这次学习的记录选中了那么就是保留记录这次你选择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到卡片接下来的计划强化薄弱项时

通常选择是不留痕迹的那么就不选择这第二个筛选器就是再增加一类搜索上面是找出本周重来的如果我想同时找出本周困难的那么就可以在这个新的搜索框里面修改一下fitted冒号7冒号2 这样就把本周复习时选择过第一个按钮重来和第二个按钮困难的卡片

都能筛选出来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一类就行了所以这个我们可以不开还有一个选项创建更新此排组即使其为空有时候我们先进行搜索因为搜索是基于我们的复习历史进行搜索的

就像这里找出本周重来的笔记如果你是刚开始用还没有这一份历史数据那么我们就筛不出来就需要选中这个选项即使筛不出来也先把排组给建好这里右下角还有一段提示说的是显示所有已排除的卡片

当我们在创建筛选排组时其实有一些卡片是不被包括在里面的例如被暂停的卡片被搁置的卡片以及被其他筛选排组已经筛过去的卡片这是正常的我们先不用管它我们点击创建筛选牌组就得到了一个筛选牌组

下来我们来讲一下这个筛选牌组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颜色是蓝色的而正常的牌组颜色是黑色的若我们删除了黑色的正常牌组那么牌组里面的笔记也就被删除了但是如果我们删除的是蓝色的筛选牌组笔记不会被删除

而是会回到原来的常规牌组里一个创建好的蓝色的筛选排组是可以在Anki的账号里同步的于是我们在电脑上创建之后通过同步手机上也会有这个排组点击开始学习来到学习界面哎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我们刚刚选择了无痕模式

学习界面窗口底部的评估按钮与以往的常规排组的学习不一样大家可以看到最后两个按钮都没有了时间间隔就是说他仅限于当天来学习不需要去考虑之后的复习因为是无痕的学习当我们学完了之后这些被筛选的卡片就回到了原来的牌组里

但是不要急于把这个牌组给删除如果你想经常使用它的话下一次点击重建按钮就可以从新的历史记录里面重新筛选新的卡片进来学习了就是说筛选排组是可以复用的用一次再用一次一直用下去都是可以的每次重建都是基于新的记录进行的筛选虽然是本周旺季的

但是上周的筛选是基于上周的学习到了这周再筛选就于这周的学习记录了如果筛选出来的笔记我不想复习了那么点清空就把这些筛选结果主动还回到原来的牌组里去了我们来比较一下筛选牌组和普通牌组的关系筛选牌组的内容

其实是从普通牌组里面借出来的如果我们筛选牌组里面的内容没有学完也没有清空那么他就不会回到原来的普通牌组里去如果两个筛选牌组想筛选同样的笔记来学习而笔记已经被其中一个筛选牌组占用的话

那么另一个牌组就筛选不到他除非我们学完还回去或者清空了之后还回去从普通牌组里面借到筛选牌组里面的笔记的归还方式呢有3种第一种就像我们刚刚演示的学完了之后他就回去了第二种就是点击清空按钮之后他也回去了第三种就是把这个排组删除

他也回去了以上就是强化薄弱项的第二种方式就是从浏览窗口找到今天重来的笔记并且且可以自由选择筛选记录的时间范围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巩固薄弱项的第三种方式进入统计窗口在顶部选择卡片范围和时间范围然后往下滚动

来到这个卡片数量这个柄图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地方有一个欠熟练对应的卡片数量以及卡片的占比在ENKE里欠熟练的意思就是下次复习间隔小于21天如果我们的时间还富余的话可以从这里去找到薄弱项进行强化点击这三个字就可以跳转到浏览窗口同时

浏览窗口就会呈现出符合条件的笔记我们全选这些笔记之后依然可以点击左上角编辑菜单里面的创建筛选排组进行学习设置就和上一步是一样的了这是巩固薄弱项的第3个方法最后再给大家快速复盘一下这3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自定义学习

从自定义学习里面选择复习忘记的卡片第二种方法是进入浏览窗口点击左侧今天重来的然后创建筛选排组第三种方法是进入统计窗口找到欠熟练的笔记选中之后然后创建筛选排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致用的第三类就是用之前笔记的标签和结构

去进行主题复习或者进行结构化的复习这里可以结合碎片化输入和结构化输出的那一节来看记录的时候讲了如何添加标签以及多级标签那么有了这些标签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主题学习和结构化的学习了就像在银行0存整取一样

平时的记录就像存零钱现阶段的主题学习和结构化学习就像整取就像把之前存的钱一次几万块取出来主题学习指的是点击标签进行学习例如这里我们在很多本书里面都记了关于知识网络的内容并且使用了知识网络的标签我们可以选中这个标签下的所有笔记

然后创建筛选牌组把相关的笔记都放到这个筛选牌组里面进行学习如果知识网络标签下的笔记比较多我们还可以对知识网络这个标签进行细化例如添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分支就是为什么要使用知识网络的笔记怎么使用知识网络的笔记

知识网络是什么的笔记如果你觉得需要从较细的分支开始学习也可以点击知识网络下面的下集是什么哎属于知识网络但是讲的是是什么的卡片放到一起筛选学习这种带有下集标签的标签也是一种结构

从上集选中复习也是一种结构化的复习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还添加了一种结构就是在标签字段里面添加书名章名节名的多级标签当我们一节学完之后可以选中这一节然后选中这一节下面的所有笔记针对这一节的内容进行一次的创建筛选排组的学习

当这一章的各个节完成之后我们可以选择这一章的范围然后基于这一章的范围把这一章内所有的笔记进行一次筛选学习等到所有章节都学完了之后我们还可以点击书名就这一本书整个范围进行筛选学习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结构化复习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切入的层次因为前期单个卡片都已经熟悉了

这个时候放到一起按一定的范围去学习的时候也会非常流畅甚至我们在学到某一张卡片的时候会自动联想到其他的卡片这样的结构化学习有利于我们了解整本书的内容这也叫先打结再织网面前的复习卡片就是打结到了后期

记于一章或者整本书开始学习呢就叫织网有了结才有网我们来讲一下致用的第四种方式就是用记住的知识去帮助理解新知识用记住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前者实现的是知识的理论价值后者实现的是知识的实用价值先来看一下用记住的知识去帮助理解新的知识

也就是通过以熟带新去发挥知识的理论价值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左图的笔记摘录自社会认识层次论这里讲了一个和IKY密切相关的理论他说的是埃莉蒂斯提出了刺激抽样理论假定由于学习者知觉系统能量有限因此具体的学习行为是一种对刺激要素抽样的过程

只有被用户抽中的要素才能被纳入其知觉系统之中通俗来说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思考的时候不能调用全部的知识呢例如就某个方面我知道5个知识但是思考这题的时候有时候出来的是3个有时候出来的是两

个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就叫刺激抽样理论若我读过神奇的连接组这本书就可以用这本书里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例如书中是这样说的要避免神经活动的无差别传播大脑可以给每个神经元设置一个高激活预值通俗的来说

就是我们在思考时之所以不能激活全部的相关知识是因为激活有一定的门槛这是为了避免无差别的传播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唤醒手机上的智能助手一样例如嘿Siri或者小爱同学如果太容易被唤醒就会导致经常误操作唤醒

就是通过已知去帮助理解新知的例子在神奇的连接组里我们知道为了避免无差别的传播所以故意会让某些想法不被激活就是左图中社会认识层次论这里面说的我们在思考时不能穷尽所有相关知识的原因如果有的同学理解不了这段例子我可以把它简化一下就是我先学了a

然后遇到了b我可以用a来解释b我在思考b的时候可以调用a来解释疑惑只要大家把Anki融入到日常的学习中把当时的理解通过间隔复习转入常识记忆那么以后再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调用前面学到的知识来帮助理解了

就是知识的理论价值如何发挥知识的实用价值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具体的方法前面我们讲了在记笔记时可以添加标签如果我们想用知识去指导实践去改变生活可以在Andy里面创建一种特殊的标签比如我添加to do表示这个知识点需要去应用

这比如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这本书里面说足够的睡眠还与我们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不仅能降低血压同时能让心脏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果我经常因为熬夜导致第二天不舒服那么我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把这个笔记记下来然后添加嘟嘟的标签正常点击添加笔记然后我们到浏览窗口里找到这个标签选中使用这个标签的所有笔记然后创建筛选牌组给这个牌组一个明确的名称例如就叫凸度下面我们可以选择无痕的模式去掉这个勾选

就用乱序就可以了点击创建筛选牌组这个牌组我们就固定长期的保留在这里我们可以定期来学习每次学习的时候相当于提醒自己去应用了如果经过多次复习之后我们还是没能学以致用的话就要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了

例如知识还不够细我们想知道这个良好的状态指的具体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去继续学习例如通过继续学习我们知道这个良好的状态指的是心事的大小以及心事的弹性了解之后会更有利于我们去学以致用有时候不是缺乏细致的补充知识

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时再调整重新尝试当我们已经做到了之后可以去修改这个标签可以把这个标签删除也可以把这个标签细化标记成已完成接下来我们在浏览窗口就可以看到他的下集标签已完成在这里

我们就能看到哪一些是已完成了就是在Anchor里面将知识化为实践的一个技巧以上我们就讲完了升级学习阶段的4种致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帮助谢谢大家的观看同学大家好这节开始我们来讲计划的制定要想制定合理的计划

我们应该先查看统计了解自己有多少笔记如果我们想了解自己当前账户里有多少张卡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点击浏览进入浏览窗口然后来到左侧点击这个排组左上角就会显示出当前账户里的全部卡片数量

如果我们点击单个排组左上角就会显示单个排组里面的卡片数量如果我们点击了模板左上角就会显示使用了这个模板的卡片数量如果我们点击标签左上角就会显示使用了这个标签的卡片数量如果我们想看看有多少未学习的卡片

那么就点击这个未学习就可以了左上角就会显示未学习的卡片数量如果我们想了解今天添加的卡片数量就点击今天添加的如果我们想看某个牌组里面未学习的卡片数量这就涉及到复合搜索先点击这个排组按住键盘上的Ctrl不要松再去点击未学习

这时候就得到了某个排组里面未学习的卡片数量在主界面点击统计按钮来到统计窗口但是统计窗口有用的东西并不多我们先点击顶部切换范围将排组范围和时间范围都选到最大这样为了方便演示但是大家在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一个范围

我们先来简单浏览一下这个部分这个区域是与今天有关的统计例如学了多少复习了多少重新学习了多少等等这个预测板块是对即将到来的复习的数量的预测这个日程表模块显示了我这个测试账户的使用记录蓝色字块对应今天有学习记录

而灰色字块今天没有学习记录蓝色的颜色越深表示今天学习的数量越多复习次数这里揭示了今天以前的复习数量我们可以看到他统计了几类的学习当我们把鼠标放到这个条形图上的时候就就能看到他的统计的细分了卡片数量

这里显示的是各种类型的卡片将鼠标放上去之后文字都会变成蓝色并且出现下划线表示这里是可以点击跳转到浏览窗口的复习间隔表示当前账户里所有卡片所处的间隔的分布左边是间隔比较小

右边是间隔比较大当我们把鼠标移动到条形图上就可以看到这里的间隔对应的卡片数量比如在251天到255天间隔的有一张卡片当我们大间隔的卡片越多就表示我们这个库里的卡片就越熟悉反之如果大部分卡片的间隔都是比较小的也就是在左边的话

那么说明这个库里的卡片都还不熟悉卡片简易度这里反映的是当前库里卡片所处的简易度的范围分布简易度可以理解成卡片在复习过程中扩大间隔的因子简易度越大间隔就越大也就是表示越简单

这里反映的是足个小时的复习成功率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自己一天的高效学习的时间段与我复习正确率最高的两个时间段是9点-10点和10点-11点按钮这一统计的是我们使用重来困难良好简单这4个按钮的比例并且把这个比例按笔记的熟悉程度

细分成3类新增这里反映的是今天以前每天添加笔记的数量正常来说应该是每天添加一点每天添加一点相对来说变化不大持之以恒的这里反映的就是这个测试账户里面集中添加的几次数量集中了解完之后我们再来重点讲解一个难点

和一个用途这个难点倒不是难主要是与我们的日常习惯不太一致例如这里面有很多统计图左两边也都有刻度通常左边的刻度较小右边的刻度较大左边的刻度对应的是条形图也就是每一天对应的值而右边的刻度

对应的是这个折线图构成的阴影部分也就是这个灰色部分它统计的是每天的累积数量也就是我们如果不复习的话拖延到这一天累积的数量是多少那么就看右边这个图另一个常用的地方就是卡片数量这里的统计分类都可以直接点击后跳转到浏览窗口我给大家举几种常用的用法

例如当我临近考试的时候或者时间紧张的时候我想把时间留给那些未熟练的笔记想让已熟练的笔记都暂停那么就可以点击这个已熟练跳转到浏览窗口之后把这些笔记全选然后点击右键暂停那么这些已熟练的笔记在近期就不会出来了

另一类就是欠熟练区分欠熟练和已熟练的标准就是看他的间隔大小当间隔大于21天的时候他就是已熟练小于21天的时候就是欠熟练也就是说下次复习的间隔越大这一类卡片也就越熟练欠熟练的使用场景是这样的

比如当我们快到考试的时候想只学习这一部分那么就可以点击欠熟练跳转到浏览窗口之后全选然后点击左上角菜单栏找到创建筛选排组保留这个选项就是有痕迹去掉这个选项就是无痕迹模式然后可以创建筛选牌组反复学习

统计窗口里面的统计算是后台统计与我们更密切相关的其实是前台统计也就是未学习学习中待复习这三列未学习指的就是还没有学习过的新卡片待复习指的是学过了之后被安排到次日或者更大间隔需要复习并且今天到期该复习的任务量学习中指的就是当前正在学习中的卡片

学习中的任务来自于两个方向一个是左边的未学习另一个是右边的待复习除了主屏幕有这三列统计外还有另外两处第二处这里竖着显示的跟主屏的横着显示的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在学习屏里面看到的未学习这一行稍有不同

在原来的蓝色数字后面它会有一个灰色显示的加某个数字例如这里的9+1我们可以理解成它这里面有10张卡片但是有两张是关联卡片例如一个填空题挖了两个空先后出现的两张卡片又或者是使用了相反问答题做的正反反正两张问答卡片

那么这种卡片因为存在相同的题干如果连续出现的话它会有一个提示当我们在学习计划里选中了搁置这些卡片之后为了避免提示一些关联卡片就会被推迟到次日后再自动出现这个灰色显示的数值就是被推迟的关联卡片的数量

这3个统计还有另一处显示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显示答案按钮的上面它对应了3个统计数值这与我们在前面两处看到的统计是一样的都表示未学习学习中和待复习现在我们来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观察一下这个数值的变化

现在只有第一列未学习卡片里面有9个而后面的学习中和待复习都是0我们点击显示答案当我们选择大于一天的间隔时这个未学习卡片就从9变成了8也就是少了一个而后面两列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刚刚那一张未学习卡片

直接进入下一次到期复习队列了等到到期的那一天他会出现在第三列的数值里我们再来查看显示答案如果我们点击小于一天的学习间隔就会发现未学习从8变成了7而学习中从0变成了一也就是说未学习的新卡片当我们选择了小于一天的复习间隔时他就进入了学习中队列

我们再来看另一种情况现在只有待复习这一列有两张卡片前面的未学习和学习中都是0当我们选择大于一天的间隔之后这个待复习的卡片数量就从2变成了一也就是说待复习的卡片进入了下一次待复习队列

还是会等到到期的那一天才会出现在待复习这个队列里对待复习的卡片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小于一天的间隔也就是10分钟的话那么它就会来到中间学习中这个队列现在我来给大家画张图直观的介绍一下这种关系如图所示当我们以第二列

学习中作为中心来看待时它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第一列未学习的卡片选择了小于一天间隔后会进入学习中再继续学习第二个就是待复习的卡片如果选择了小于一天的重来那么他也会回到学习中重新学习如果以第一列未学习为中心我们可以看到未学习有两个出口

第一个出口就是如果选择的复习间隔小于一天的话他会进入学习中第二个出口就是如果选择的间隔大于一天的话他会进入待复习的队列但也不是今天的待复习而是将来到期的那一天的待复习如果以第三列待复习为中心来看待的话

当代复习的卡片选择了小于一天的重来那么他会回到学习中重新学习反之如果选择了大于等于一天的复习的话他会进入将来的代复习在到期的那一天出现在代复习里如果有的同学还比较晕的话可以先去用一用在用的过程中

动态的去观察3个数值的变化也能从中总结出3列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最容易让新同学困惑的就是第一列未学习明明添加了很多笔记但未学习这里为什么只显示20呢这是因为当前显示的数量受学习计划的限制我们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进入到选项里

最上方就能看到每天新学的数量以及每天复习的数量每天新学的数量就对应了第一列的上限因为这个默认值是20所以即使我们添加了100张200张笔记在未学习这一列里显示的最大的值也就是20了有时候我们设置了20的上限但是已经学过了5张

那这里就会显示剩下的15张以上就是查看统计的一些常用方法知己知彼后我们才能制定出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下学习计划的设定简单来说学习计划就是我有多少学习任务

我每天能学多少在电脑版和手机版上都是可以设置学习计划的设置好了之后学习计划是可以和笔记一样进行同步的我们以电脑版为例手机版都是一样的学习计划是根据排组来设定的因此我们可以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

进入到选项里面来到学习计划的设置窗口窗口最上方的两个数值就是我们设置学习计划最重要的两个数第一个是每天新学多少的上限第二个是每天复习多少的上限默认情况下这个复习的数量也包括了前面的20也就是说

这200里面其实包括了前面的20了上面这个数值规定了每天新学卡片的上限也就是我们在主界面看到的未学习这一列的最大值第二个数值规定的复习卡片的上限在手机版上也一样只不过入口稍有不同如果使用的是iOS版那么打开学习界面之后

右下角的齿轮点开就能看到这个学习选项了如果是初次使用的话可以把下面的这些更多的操作拖放到前面去如果是安卓版的话在复习界面点击右上角的3个点展开更多菜单就可以看到这里的排组选项了打开之后

设置项目和电脑版就是一样的了如果我们学习的对象是单词短语这种标准化的内容可以严格规定每天是20还是50但是如果学习的材料是专业课需要通过看书或者听课来学习的话就很难给一个固定的设置了因为不同的章节信息量不一样信息量多的时候就要多记了难度也会影响学习数量

如果是非常难的话那么可能就要少学一点我在设定计划时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效果就是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尽可能的多学但是不牺牲学习的质量如果感觉到学习质量下降了那么就减少学习的数量这样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可以的

新同学在使用Anki时有一个常见的错误看不上这种每天二三十个的数量他非要一天一两百个这么做的话前期可能会有成就感但是过几天之后复习的数量累积上来了之后完不成任务了就会有挫败感

听了来说这几天学的内容可能没有获得感动了来说你后面可能都不想再用Anki了所以在前期正确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只有按照正确的方式去用先用起来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价值我们每天的学习任务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每天新学一点

另一部分是复习那些到期的笔记因此有的同学就担心我如果每天新学20个的话那么10天之后是不是每天要复习200个呢其实不是这样简单的累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这其中的关系例如我画了一张Excel表横向表示复习的间隔

纵向表示第几天学习当我第一天学了20个之后用类似的算法来看需要在间隔12475等等天数之后需要复习到了第二天我再学20后面复习的间隔也是一样的因此我可以把它复制过来到了第三天也还是再新学20并且这些到后面会到期

依此类推从图中可以发现当我第10天新学了20个之后之前学的需要复习的只有两组也就是新学20复习40 到第20天我再新学20的时候同时需要复习的也只有只有4组也就是说第20天的时候我只需要新学20再复习80就可以了

虽然Anky的间隔与我演示的不完全一样但我们可以从这个简化的图表中了解到新学与复习数量的关系在这里我顺便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突然猛增新学量有的同学在状态好或者时间多的时候会猛增很多的新卡片比如我平时学的都是20假设这一天我突然学了200

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多学更多肯定是更好的但是传统学习方式是不需要复习的而我们这种学习是需要复习的如果你在哪一天突然猛增了很多新卡片那么这些都是需要到期复习的你今天有时间去新学但是很难保证这一批在以后到期时每天都有时间去复习

如果没有时间去保证复习那么这一切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结果来看那一天的突然勤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我不建议大家突然的勤奋如果时间和精力还富裕的话可以参考自用那一节去查漏补缺或者去按主题和结构进行复习这样可以把之前没学好的学好唯一计划是可以设置多个的

例如点击这个下三角就可以展开多个如果你没有添加过的话可以点击右边这个下三角去新增预设那么就会得到一个新的计划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的类型新建很多个学习计划然后给每个牌组选择匹配的学习计划这牌组只能选一种学习计划但是一种学习计划可以被应用于多个牌组

如果我们改了一个学习计划那么使用该排组的学习计划也会跟着改的如果我们使用了上下级排组那么上级排组的学习计划会限制下级如果想突破下级那么学习的时候需要专门进入这个下级开始学习如果从上级开始进入的话那么使用的就是上级的学习计划

上级的限制关系指的是我的上级每天新学20而我的下级每天新学100如果我从上级进入复习那么最多就是20如果从下级复习那么使用的就是下级的最多100也就是说限制只发生在我们从上级进入的情况下

我们在设置每天新学卡片的数量上限时既要考虑到今天能完成多少也要考虑到这些到期复习后累加起来能不能完成不能仅仅考虑眼下可以完成那怎么去看长期是不是能完成呢学习计划这里就给了我们答案例如我们把每天新学改成200再来看这个每天复习上限它就会出现一个高亮提示

告诉我们若每天新学200那么复习上限应该设为2,000也就是说复习是新学的最多10倍用这个关系我们就能倒推每天最多可以学多少假设我每天最多能复习200那么200的1/10就是20对应着我每天应该新学最多20章如果你每天最多能复习200但是你又想每天新学50

那就不可持续了但Anky给的是10倍的关系但是实际体验中发现并没有这么多倍如果我们每天新学20可能长期稳定下来复习的最多数量就100多左右当然这也涉及到我们选择熟悉程度的习惯有的同学明明会了他会选择不会

那么这就会增加复习量的在这两个数值上都有3个标签页例如预设配置当前排组仅限今日第一个预设配置指的就是我们选择了这个学习计划的所有排组对应的设置而这个当前排组的设置我们可以理解为空间范围的限制仅限今日的设置

可以理解为时间范围的限制例如有3个排组都使用了这个预设包括心学的数量复习的数量以及后面的算法如果我们修改了这里的数值那么所有使用了这个计划的排组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我们希望修改仅作用于当前排组而不是所有使用了这个计划的排组

那么我们就来到这个当前牌组这里可以修改一下这里的设置例如改成30我们可以切换到预设发现预设还是20而当前牌组就是30仅限今日则是时间范围的例如我们今天时间不多我想少学一点可以把这个20改成10

这个限制仅限于今天切换回到预设牌组发现预设牌组还是20也就是说预设配置当年排组仅限今日这三个可以是分开设置的下面复习的上限也是一样还有一个新卡片不受复习上限的影响默认是关闭关闭的意思就是

这复习上限的200包含了新学上限的20假设我新学任务是20等待复习的任务有190个加起来就是210个如果这个选项关闭的话那么多出来的10个就学不到了如果我们想让新学和复习的数量互不影响就把这个选项打开让他不受影响

还有一个选项使用顶层排阻的上限也就是使用上级的限制或者情况下是关闭的也就是当我们从下级排组进入时是不受上级限制的如果开启了之后从下级进入也会受到上级的限制如果暂时不理解或者想减轻思考的负担

这两个可以就不用管也不会影响我们的使用的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学习计划我们可以根据牌组的特点或者复习的需要去选择切换第一种情况我们是自学有时候每天是几张有时候是十几张有时候是二十几张

可以把这个新学的上限设置大一点例如99定的复习也设置的大一点虽然是99但不代表每天需要新学99 每天新学的数量就是我自己添加的数量且这个数量并不多第二种情况如果我一次导入了2,000张单词卡片我需要每天学一点

那么就可以把这个新学卡片改少一点例如我想每天新学20那就改成20我想每天心血50那就改成50这样可以细水长流在任何情况下复习数量至少都应该是心血卡片数量的10倍这样才能保证到期该复习的都能复习

甚至有时候考虑到拖延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把它改成100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复习这么多它只是相当于取消了复习的限制意思就是每天到期有多少复习的我都要去复习第三种情况我这里有很多卡片已经学了还有一些没有学

马上要放假了或者考试了期间我没那么多时间我就可以把新学关掉把新学上限设置为0意思就是我现在只复习我不学新的这些设置会影响到所有使用了这个计划的排组如果我们想只在这几天起作用那么就设置仅限今日为0就可以了

到了明天再设置一下0也可以就是与学习计划相关的数量设置关于学习计划我在辅导学生时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问别人学了多少我应该学多少这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问题就像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

小马想要过河但是不知道河水深浅当他问牛的话牛会告诉他水很浅但如果他问的是松鼠的话松鼠会告诉他水很深也就是说我们选择的参照对象不一样我们问的人不一样他给出的答案

都是基于自己做出的回答是观点而不是事实所以别人复习多少对我们的参考意义是非常有限的真正理解这个复习数量问题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学的更快更好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影响复习数量的一些因素为什么别人的数量对我们没有参考意义

首先是学习的策略不同有的人在复习的时候是逐字逐句复习的而有的人只是回忆个大概有的人在复习时是直接浏览答案的而有的人是看了问题之后自己花时间去回忆的这两者花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数量也不一样有的人学习能力很强

那么他就可以学的很多有的人学习能力很弱他就学的很少有的人是跨专业考研的没有一点基础所以他学的慢学的少而有的人是科班出身可能已经学了3年多了他可能学的又快又多每个人学习状态不一样

有的人学习的时候昏昏入睡有的人学习的时候斗志昂扬有的人是分散学习的有的人是集中学习的所以导致的效率也不一样体现在数量上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会尝试用自己的话去理解这样就可以复习的很快而有的人

是通过逐字逐句复习书上的原话去复习的这样就会很慢那么就复习的很少还有每张笔记的信息量不一样的话复习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100张卡片如果是单词的话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如果是专业课的话

可能需要两个多小时从时间看也是一样同样是一个小时如果我是复习单词的话我可能复习100多个而如果是复习专业课的话可能也就二三十个再者内容的难度不一样学习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当你学的东西很简单时

你可以学的很多但是如果东西比较复杂的话那数量就比较少题型不一样的话复习的数量也不一样一个小时可以复习100多个填空题但是换成问答题的话可能一个小时只能复习二三十个综合来看影响复习的数量和速度的因素

非常非常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去问别人能复习多少我自己能复习多少看自己比别人少了就难过没有必要的根本建议是自己先去尝试观察自己学习的能力去感受学习材料的难度在难度和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以确保学习质量这样的数量才是有意义的反之如果忽略自己的能力忽略材料的学习难度一味地追求快的话虽然快了但是学习质量没有保障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在复习的时候确定好学什么不学什么这个边界

如果边界模棱两可就算我们学的再快能改变的也很有限就确定边界来说如果是参加统一命题的考试可以去找资料例如考试大纲经典的讲义历年真题等等去看一下考哪些东西

那么优先去学这些东西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去把所有想到的内容找到的内容都拿来学如果是参加自主命题的话没有这些标准化的资料那么就需要去找人找以前考上的学长学姐找他们要资料来确定考试的范围不然你自己摸索的话

总是会担心漏了什么会给自己强加很多不需要学的内容如果是日常读书怎么确定学习的边界呢第一个方法就是需求驱动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那么我就读什么记什么第一个就是标题驱动书上大小标题讲了什么我就记这一块的笔记

至于其他细枝末节的可以以后再管前面我们也讲过神经达尔文主义我们学了用不着的东西很快就会忘掉不论你多么努力不论你使用的工具的算法多么先进只要你不用它很快就会忘掉所以日常自学

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自己用得着的东西来学并且是当前用得着而不是将来可能用得着的这样确定边界并不是说其他的就不用学了而是我们要分清楚主次根据主次去安排先后顺序这项考试我先把必考点学了之后如果有时间再

去整理其他的知识点反之如果我不加区分全部都想学那么必考点没有学完该拿的分没有拿到补考的东西还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最后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学习计划第一个不能只看短期能学多少还要考虑到这些到期之后累加起来复习能不能复习的完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习的最小闭环进行思考记录复习制用让每一份努力才不至于流失具体还需要大家在实践中结合目标和效果去调整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Anky的算法

来到学习计划的窗口2024年开始Anky有了两种算法第一种是默认的以前的SM2代的算法第二种是新的具有机器学习特点的FSRS算法这一节我们讲的是默认的算法什么是算法呢简单来说算法体现在复习的间隔

以及复习的次数上如果复习早了复习多了那么就是时间的浪费甚至会让我们在复习时感到烦躁因为太简单了太熟悉了没有挑战性如果复习的间隔晚了次数少了

会导致生疏导致需要的时间增加因为原来及时复习的话看一眼可能10秒钟就可以了但如果已经忘了才开始复习那么就需要重新学习可能又需要花几分钟久而久之还会让我们产生畏难的情绪NK的算法是寄生于这个选项的

学习计划里就说每个排组从选项里选择了不同的预设方案那么对应的算法就是不一样的如我把这里改了之后那么别的方案其实没有改的所以在选择算法时要根据不同的排组去选择为新学的难度较大的内容选择较小的间隔

为熟悉的简单的内容选择较大的间隔这样是更加合理的默认的算法主要有三个部分我们来给大家讲一下第一个内容就是这个新卡片的间隔新卡片指的是主界面里未学习的这一列例如掌握这个牌组里现在有8张未学习的新卡片我们点击进来看一下

点击显示答案一计划里面的初学间隔1分钟10分钟指的就是这个新卡片下面的按钮在学习新卡片时如果我们觉得还需要继续学习那么下面有1分钟10分钟这种小于一天的间隔可以选择中间这个6分钟是根据这两个的间隔

取平均数计算出来的我们可以先学一次当我们为第一次学习的新卡片点击了量好之后第二遍再学习的时候这个卡片对应的按钮也变了前面两个1分钟10分钟又对应了初学间隔的1分钟10分钟后面两个大于等于一天的选项一天和4天

就对应了新卡片这里面的一和4也就是毕业间隔和简单间隔如果你使用的是旧版MT的话简单按钮对应的4天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你使用的是2024年及之后的新版的话这个简单按钮这个4天是随机变化的可能是345随机选择的这种随机变化

有利于把集中学习的卡片分散到未来几天里面降低学习的负担如果都是固定的4天的话那么这一次学的20张笔记都会集中到4天之后了这样不仅压力更大而且总是一起出现的也会带来提示办法的第一处新卡片是针对新卡片的

而第二处呢就是遗忘这是针对复习的卡片的我们以了解这个牌子为例刚好这里面只有5张带复习的卡片点击显示答案可以看到对应的复习间隔而我们从遗忘这里截出来的参数它只影响第一个间隔也就是当我觉得卡片已经忘记了

需要重来的时候的间隔有学习计划里的10分钟就对应了这个重来按钮的10分钟我们可以点击一次重来然后再来学一次这是这张待复习卡片的第二次呈现机会我们已经点击忘记了也就是说这张卡片已经符合遗忘的特征了

我们从学习计划里截出来的这个最小间隔一就对应了被遗忘的卡片再次复习时的最小间隔这就是默认算法的前两处体现一个是针对新卡片一个是针对带复习的卡片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三处这一处的信息量稍微多一点要想理解简单一点

我需要把这个重新排一下序这第三个部分的参数影响的主要是复习的卡片这个排组里只有4张待复习的卡片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参数是如何影响待复习卡片的间隔呢我来给大家连线一下就明白了我们在处理到期待复习的卡片时如果选择的是第一个按钮

那么他下次复习的间隔就是这个按钮上显示的10分钟第一个按钮对应的间隔就是由上一次这个按钮的间隔乘以第一个参数得到的也就是0这个0可以理解成现在立刻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困难按钮那么这张卡片下次复习的间隔就是两天

是根据上一次的间隔乘以第二个参数1.2得到的同样如果我们选择第三个良好按钮下次复习的间隔就是17天17天是基于上一次的间隔乘以这第三个参数2.5得到的以此类推如果选择了第四个按钮简单那么它显示的下次复习间隔是1.5个月

这1.5个月就是上一次这个按钮对应的间隔乘以第四个参数得到的这第四个参数在使用时同时要带上第三个参数也就是说第四个按钮的间隔是相对的相对性体现在如果良好的间隔越大那么简单的间隔也跟着越大因为我们在计算简单的间隔时还要乘以一个良好的间隔2.5

如果我们按照左边的原图顺序来理解的话就比较复杂那么重新调整顺序之后按1234排序就可以刚好跟1234按钮顺序对应上这个参数全局间隔程数指的是针对以上所有程数再添加一个程数

例如我这里如果把1.0改成2.0的话那么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整个的翻译倍当我们对学习的内容非常熟悉或者内容比较简单时没有的间隔可能不适合那么就可以在这里针对全部的间隔再加一个乘数这个复习卡片的最大间隔36,500天就是100年

它的意思是无论复习多久多少次下次复习的间隔不会大于100年这个默认值当然是多此一举了那我们可以把它改的更小一点来用如果用了Anky很久我希望某些卡片至少一年里面要出现一次那我可以把这个最大间隔改成365如果我想让它90天内至少出现一次那么就可以改成90

按严格来说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个卡片很熟悉了需要很大的间隔而我们又强行的把它缩小到一个小的间隔里这也就意味着这张卡片在不需要复习的时候被复习了所以就一种时间的浪费

很多同学在考前学习时不放心怕有的笔记复习不到会用这种方法但是我建议大家更好的方法是参考自用那一节把近期重来的卡片找出来也就是近期点过第一个按钮重来的卡片把这种薄弱项进行强化学习是更加合理的

我在使用时不会刻意去记这些参数的概念如果有同学需要刻意去记的话我这里给大家准备一个口诀就是1234 all day一代表针对第一个按钮的间隔程数2代表针对第二个按钮的间隔程数3代表第三个4代表第42就是所有也就是针对所有卡片的乘数

d就是最大天数那么大家如果愿意的话记住这个1234 all day这个口诀就可以完全掌握Anky的默认参数的第三个部分也就是原本最复杂的部分了以上就是Anky的旧版算法也是原来默认算法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

这一节我们来讲一下Anky的新版算法FSRS算法这是新版算法还是旧版算法它的目的都是调整我们复习的间隔决定我们复习的次数相较于旧版算法新版算法有很多优点例如它更灵活更准确灵活体现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

设置不同的期望保留率它对应了不同的复习强度我们也可以调整不同的周期以获得不同的强度和最佳的期望保留率它的准确体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不断更新的复习历史去评估并优化新的算法也就是说随着复习的历史数据越丰富越准确

那么得到的评估结果也就越准确旧版算法在安排复习间隔时通常给的是一个固定的乘数因子也就是乘以百分之一百三十或者250%这样的固定的因子而新版算法则是根据阶段性的复习历史去优化并提供更准确的更具有针对性的间隔成熟因子当我们的复习历史足够丰富

并且准确时同样的输出质量那么需要的学习负荷就会更低同样的学习强度那么得到的学习质量也会更高但这并不等于说原来旧版的算法就一无是处了当我们学习一些常规的困难的尤其是新的内容时需要较小的间隔

那么就可以使用之前的旧的算法使用旧的算法不需要我们去做任何的改动如果我们学习的是简单的熟悉的内容需要长期跟踪学习那么可以使用新版算法要使用新版算法大家尽量安装课程提供的2024年4月份的版本以及之后更新的版本

手机版也要使用各自的最新版本如果高低混用可能会影响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的准确性使用的方法也很简单来到牌组右侧点击齿轮找到选项进入学习计划的窗口在这个窗口顶部有一个保存按钮

点击保存按钮右侧的下三角符号可以创建新的学习计划如果已经创建多个学习计划了可以点击保存按钮左侧的下三角切换一个学习计划也就是说算法是跟随学习计划的而学习计划是针对排组进行设置的每个排组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计划那么就拥有不同的算法了

弄到底部上一节我们讲的旧版的算法的参数是在高级这里而新版算法FSRS就在上面当前版本默认是关闭状态那么不排除之后可能是默认开启状态当前我们需要手动开启开启之后直接点击保存就可以使用了怎么知道有没有开启成功呢我们可以先来看一张卡片

例如这张讲影响学习方式和知识运用的卡片我们现在点击显示答案可以看到它的复习间隔我们退出复习切换一下算法的开关也就是原来是关的那你就开着原来是开的你就是关着来对比一下

现在我们来关掉来对比一下点击保存再来看一下这张卡片下面的按钮就对应了关闭新版算法后的间隔而上面我们截图贴在这的是新版算法对应的间隔第一个按钮都是10分钟第二个按钮新版算法是22天旧版算法是两天

第三个按钮新版算法是2点两个月差不多就六七十天而旧版算法是24天第四个按钮新版算法是5.6个月而旧版算法是1.9个月直观来看的话新版算法的间隔会比旧版算法更大通过对比同一张卡片在开启和关闭新版算法时的间隔我们就能发现新版算法是否起作用了

现在我们再重新开启回来开启新版算法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下方高级的部分也就是原来旧版算法大部分内容是隐藏了也就是新版算法替代了旧版算法开启新版算法之后如果之前使用过自定义排成这里面使用了别的代码

那么开启新版算法之后要把这里清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启了新版算法之后初学间隔这里面默认的1分钟10分钟以及重学间隔这里面默认的10分钟尽量不要去改动它尤其是不要改为或者添加大于等于一天的间隔那样不利于新版算法的自由调节这就是使用新版算法最简单的方式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更详细的用法在我们开启新版算法按钮时这个文本框里就能看到一些灰色的数值它就是使用了默认的参数值根据开发者的测试即使我们在这里使用了默认的参数学习效果也会比使用旧版算法要好当我们复习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些复习数据之后

就可以生成与自己更加匹配的个性化的参数了这些前的版本是需要我们累积1,000次复习历史之后才能生成自己的参数但是这个1,000次的要求可能会有变化大家也可以在复习一段时间之后就来尝试一下点击优化按钮就可以使用全局的复习历史

生成个性化的参数了这个评估按钮的作用就是比较上一阶段的预测与最新的复习历史之间的差别数值越小上一阶段的预测与后来的复习实际越吻合比如前期我的复习历史次数不够我可以瞎点一些去生成一些复习历史然后据此生成了参数

接下来再去实际使用一段时间这里的数值就会越大就表示之前生成的错误数据不足以预测我们实际的复习情况反之如果我们的复习历史都是真实有效的都是基于自己的准确评估进行的那么相应的生成的复习参数与后来复习的习惯基本上就是一致的当你发现出入较大的时候

就可以再次点击优化之后就会用新的历史去生成新的参数了随着乘时准确的复习历史越多我们得到参数也就越准确这个参数对我们的复习预测也就越准确通常情况下大家一个月评估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复习数据还比较少

甚至可以两三个月评估一次都可以下面我来给大家简单的演示一下复习的算法是如何决定我们什么时间复习复习多少次的可能不完全符合算法的原理但这有利于大家去理解算法起作用的机制我就用电动车充电来给大家类比决定多久需要复习

跟我们决定多久需要给电动车充电是一样的电动车什么时候需要充电取决于满电电量是多少以及需要充电的电量预警值是多少还有就是中间耗电的速度当耗电达到了最低电量的预警值时就需要充电了就是需要充电的时间当满电的状态越高

需要充电的时间又越长比如刚买的电瓶可以充到100%可以连续用10个小时但是用了两三年之后的电瓶就只能充到80%可能六七个小时之后就要充电了需要充电的预警值也会影响什么时候需要充电如果是20%就需要充电我们在这个位置就需要充电了

如果是5%才需要充电那我们就需要到这个位置另外这条曲线的斜率也就是耗电的速度也会影响什么时候需要充电好的电瓶它的耗电速度比较慢它就能持续更久而差的电瓶耗电速度比较快它持续的时间就很短

影响耗电速度的原因可能有环境的温度例如冬天快夏天慢还有可能是电池的质量车速车的载重电路系统等等多久需要复习和多久需要充电也是类似的分三种情况来讲这我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粗略的反映

算法是如何决定我们下次何时复习的也就是最初的保留率减去期望的保留率除以遗忘速度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遗忘的速度如何影响下次何时复习同样的最初保留率同样的期望保留率如果遗忘的速度比较慢那么下一次的复习时间就在这里

如果遗忘的比较快那么下一次的复习间隔就在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种情况期望的保留率不同如何影响下次复习的时间同样的最初保留率同样的遗忘速度如果期望的保留率在这那么下一次的复习时间就在这如果期望的保留率在这

以同样的遗忘速度那么下一次的复习间隔就在这也就是说期望的保留率越高下次复习间隔就越短我们再来看一下第3种情况看的保留率不变遗忘的速度也不变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最初的保留率在这那么下一次的复习间隔就在这

如果最初的保留率只有原来的一半那么按照同样的遗忘速度同样的期望保留率下次复习间隔应该在这里也就是说最初的保留率越低下次复习的时间就越短换句话说我们最初学的越好记忆能保持的时间就越长

以上就是这3个因素对下次核实复习的影响我们现在回到最一般的情况以一个固定的最初保留率一个固定的期望保留率以配合一个固定的遗忘速度得到一个固定的下次复习间隔最最初的保留率是由我们最初的学习程度决定的如果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

就没有达到背诵的程度只是简单的浏览了那么最初的保留率就很低因为这一次很快就需要复习了而这个期望的保留率是我们在新版算法里面需要去自己填的当你的保留率越高他与遗忘这个箭头交叉的点就越早也就是越需要尽早的复习

越需要频繁的复习当你期望的保留率到99分的时候稍微下降一点他就需要再次复习了因此当期望的保留率过高时复习的压力也会更大这条斜线反映的是遗忘速度影响遗忘速度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学习的能力能力越强

忘的越慢还有就是材料的难度材料越难忘的就越快还有就是学习的深度学习越发深刻忘的也就越慢还有就是内容的组织方式内容的组织越好例如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那么他遗忘的就越慢和电池耗电速度类似就像影响电池耗电的速度有电池质量气温车速电路系统一样甚至我们还可以影响电池耗电速度的因素类比影响遗忘速度的因素例如这个电池的质量就像学习的能力一样

电池质量越好耗电越慢学习能力越强遗忘越慢外界气温影响耗电速度学习温越低耗电越快材料难度越大遗忘越快车速就像学习的深度一样

车速越快通常耗电越快我们学习的时候速度越快深度又越浅那么对应的遗忘也就越快电路系统越好损耗越低耗电速度越慢就像内容的组织越好遗忘越慢一样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粗略的对比方式

希望希望通过这种对比方式我们不仅能了解算法是如何决定下次合适复习的我们也能知道如何去延缓遗忘整体了解了之后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参数我们前面演示了期望的记忆保留率会影响下次复习的时间这里是需要自己填写的

范围可以是0.70-0.99但通过前面的演示我们也知道期望的记忆保留率越高需要复习的频率就越高我们可以用开发者提供的这张图来解释一下横向表示期望的保留率在研究状态下从0.5到0.99而纵向表示负荷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量

当我们把期望的记忆保留率定在0.80这里时对应的负荷大概是1/4而当我们把期望值提高到95%时对应的新的学习负荷就翻了一倍而当我们把记忆的保留率提高到99%对应的学习负荷相比上一次的95%又翻了一倍相比于80%的期望保留率对应的负荷已经翻了4倍

所以就像爱情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同样的期望的保留率也不是你想高就能高而且越往高处投入产出比越低所以不要盲目的去设置一个高的期望保留率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资源内去追求一个最大的保留率如何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

来设置保留率呢如果只不过只是过关性考试例如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考试那么就设置一个最低或较低保留率就可以了这样能确保通关的情况下付出是最少的如果是选拔性的考试也是你考了80

别人需要考85别人考了90你就需要考95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卷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竭尽全力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了看一下自己能有多少时间基于这个时间去设置一个尽可能高的期望保留率

那么得到的分也就是自己能达到的最高分了反正就是不能忽略自己的时间条件一味的去追求最高分前面我们讲了通过点击优化结合自己的复习历史形成个性化的参数这里使用的复习历史是针对整个IKE账户里的

全局的复习历史也有时候平均数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并不适用于具体的问题就像某些单位员工工资3,000领导工资3,000万平均下来人均工资1,500万这并不能代表普通人同样的如果我们学习的内容里面

有简单的内容有复杂的内容那么这种情况下生成的平均的参数适用性就降低了所以我们需要去调整一个范围例如我是建议大家将知识的难度按排组划分分成了解理解掌握了解里面的内容是最简单的

我可以把期望的记忆保留率设置成0.70握这个排组是最重要或者是最难的我可以把期望的记忆保留率设置成0.95至基于中间的理解牌组可以设置成一个0.85这样就为不同的牌组设置了不同的期望保留率相应的我们在生成复习参数时也可以选定牌组的范围当我想给了解这个牌组

设置相应的参数时那么就选中了解这个牌组怎么去选中呢它的方法跟浏览窗口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直接把浏览窗口的搜索词复制过来进入浏览窗口我们来看一下搜索词如果我想把生成参数的范围设定在了解这个排组

我就点击了解这个排组然后中间的搜索框里就得到了它的搜索条件我可以把这个内容复制过来使用这时候再点击优化得到的就是与了解这个排组相匹配的参数了从这个搜索框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时间窗去排除不需要的复习历史

例如点击这个日历图标选择今天那么今天以前的复习历史都不算了如果你希望生成准确的参数而你之前的复习都是随便选的就可以这样把旧的不准确的数据给排除掉但这个范围之后我们再来点击评估看一下如果复习历史的数量不够的话

他会给这个提示如果够了的话他会给出一个对比我们点击优化之后就可以生成新的参数了这里还有两处细节我们来解释一下更改时将卡片重新排成意思就是如果选中那么当我们生成新的参数后所有笔记的复习间隔

都会被一次性调整这会导致大量的到期导致我们学不完打个比方当如身份证需要换代了如果要求所有人立刻去换那么派出所肯定是一次忙不过来的如果是要求到期了的时候再去换那么这个压力一下就分散开来了下面这个计算最佳记忆保留率

我们填写一个能用来复习的天数例如一年就填365天它会根据我们复习的记录去生成一个最佳的记忆保留率365天对应的最佳记忆保留率是0.75如果我们把它翻一倍再重新计算0.75就变成了0.79比说在学习能力材料难度学习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我们越早开始

那么能实现的最佳记忆保留率就越好以上就是算法的原理配置方法以及一些参数的介绍但算法终究是工具要想工具能否实现价值还要看我们用的人前方我给大家介绍了通过细化分组将学习材料按不同的难度或者不同的重要性进行分组并且根据不同的排组

去生成不同的参数这样得到的参数才更有针对性我给大家举一个极端的反例例如我们这个账户里同时在背英语单词以及马云单词比较多占了5,000次复习记录占了马云比较少占了500次复习记录

那么这5,000次加500次复习记录一共5,500次的复习记录生成的一个参数对于单词来说可能是适用的但对于马云的学习来说可能是不适用的所以要想发挥参数的价值我们最好能够细致分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要诚实

我们在看问题想答案时千万不能直接去浏览而是应该去看到问题之后自己主动去回忆答案接着再去显示答案然后把显示的答案与自己回忆的答案进行对比诚实的选择一个熟悉程度如果我们自己不回忆都直接点击显示答案后浏览一遍

那么这种熟悉程度的评估是不准确的这样积累起来的复习历史数据就是被污染了的用这种被污染了的复习数据去生成复习的参数对我们而言不仅没有帮助可能反而会有害例如本该在一个月内复习的笔记结果我们盲目乐观或者错误估计导致生成的参数

把它安排在两个月以后本来刚好有点遗忘重新复习的时候只要看几秒钟但是实际上复习的时候已经完全忘记了花花几分钟时间重新学习甚至这样的情况太多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想用it了更加也不可能用好了有了诚实复习的基础

定期去评估重新优化那么有效的复习历史数据越多最后得到参数就越准确新版算法对我们的价值才能越大增加新版算法有关的还有3个参数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卡片信息了解这3个参数进入浏览窗口我们也能看到这三个参数

在任意字段上面点击右键调出字段的选择菜单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记忆的可提取性记忆稳定性还有难度记忆稳定性指的是回忆概率从100%下降到90%所需要的天数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记忆下降的一个斜率90天肯定比30天稳定

30天肯定比3天稳定难度的值越大表示卡片越难意义的可提取性是Anti估计你今天复习这张卡片回忆成功的概率如果要简单粗略的来理解的话这个记忆的稳定性和记忆的难度都是根据我们在复习时选择的熟悉程度按钮评估而来的而这个记忆可提取性

取决于我们最初的稳定性和过去了多少天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就是在复习时诚实的去做出选择注意都受到复习时选择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越诚实这些数据就越准确我想展开说的是这个记忆稳定性和记忆可提取性

这两个因素对于我们改善学习的一些具体的启示这个启示需要结合我们在前面讲过很多次的记忆的阶段分类来讲这张图揭示了工作记忆和常识记忆的转换关系当我们理解了一个东西之后它是存在于工作记忆的我们通过间隔复习

从左到右把它转入常识记忆成功地存入常识记忆之后当以后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从常识记忆里提取到工作记忆里来了所以记忆好其实是两方面好一个是存的进去第二个是取的出来我们可以把这个存的进去和取的出来看

成是算法中三个参数中的其中两个存的进去从工作记忆进入常识记忆指的就是记忆的稳定性取的出来指的是从常识记忆进入工作记忆对应的就是记忆的可提取性如何才能稳定性高可提取性也高呢这就要说到这个参数模型的理论来源

就是罗伯特比约克在the new theory of disuse这篇论文里提到的两个因素我们的记忆包括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两个因素存储强度就对应了稳定性提取强度就对应了可提取性那什么是稳定呢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进行深加工

多联系多角度的学习在多种情境下学习改进笔记的组织方式例如用自己的话记笔记遵循相对最小化的原则等等有了这些加持记忆的遗忘速度就会变慢就像记忆稳定性这个参数的定义描述的一样记忆从100%降到90%

需要的天数就更多也就是忘得慢这就叫记忆稳定性反之如果我们加工很浅从来不思考内容都是直接复制粘贴从来不去分析内容的结构粘印的结果就是忘得快对应的就是稳定性差而可提取性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理解了之后还要经常去复习并且最好是间隔复习多做各种各样的训练或者是在复习的时候起用乱序而不是顺序使用多种学科交叉而不是单一的学习等等等等这些都会有利于提取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多

思考之后也经常复习对应的结果就是稳定性高可提取性也高如果我们在学习时自己不思考直接用别人的笔记用了别人的笔记也没有用间隔复习这就对应了稳定性差可提取性也差如果我们在学习时用自己的话进行深加工了

理解了之后并不怎么经常复习这对应了高稳定性低可提取性有一方面高我们的记忆性也不会太差所以那些深思熟虑的人即使不怎么复习也能记得很久另一种情况自己不学习

直接导入别人的笔记然后拼命的复习就对应了低稳定性高可提取性这样记忆可能会有一点点改善但是作用不明显而且会非常辛苦也就是吃力不讨好以上我们就讲了稳定性和可提取性的4种情况

双高的情况双低的情况一高一低的情况一低一高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想改善记忆应该从两方面努力既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深度思考去增强记忆的稳定性又要多去练习复习复习时融入乱序等复习技巧提高可提取性

这样最终的记忆才是最好的最后我给大家提供几个简单的思考题大家来思考一下他们是属于以上4种情形中的哪一种第一个题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到不出第二个是把学习材料改编成故事来学第三个是通过反复刷题来学习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3个题

他对应的稳定性和可提取性各自的高低情况以上就是新版算法的全部内容其中肯定有一些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新手同学也可以直接用开始介绍的简便用法只要充分理解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先记住去用一段时间了解了之后

有利于我们明确改善学习的方向以上就是新版算法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课我将教大家一些修改模板的简单方法修改模板的入口有几个可以点击顶部菜单栏里面的工具找到管理笔记模板选择一个模板

点击字段点击添加就可以添加一个字段了例如我添加了一个参考字段这就多了一个字段了点击卡片就来到这个模板的代码界面了因为我们刚刚添加了一个字段这里面还没有我们可以复制这个现有的正面字段

然后粘贴一下把这个正面字段改成我自己添加的这个参考字段这两个字段处在同一行了我们可以添加换行符编括号字母B2我想增加一个空行那么就把这个换行符再复制使用一遍现在我们添加的是正面如果我们想添加的是背面

应该把这个字段代码粘贴到背面去那就在背面添加一个字段从菜单栏的入口进来修改模板有一个缺点就是右侧预览部分没有内容可以观看效果第二个入口就是在添加笔记窗口点击主界面的添加按钮来到添加笔记窗口

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找到模板的设计页面了这时候如果笔记还没有添加那么右侧也是没有预览的内容的我在添加笔记窗口添加了笔记之后再点这个卡片就能看到模板的预览效果了在修改模板的代码时右侧也能实时看到变化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复习的时候

进入编辑状态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按钮来到编辑笔记的窗口这与添加笔记的窗口类似我们也还是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按钮来到模板的窗口NK里有多种模板每个模板的修改只针对当前这个模板如果要修改多个模板的话需要进入多个模板进行操作

通常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中间这个区域点击正面内容模板下面就能看到正面模板的代码了再点击背面内容模板才能看到背面的代码点击样式后才能看到关于样式的代码同时右侧的预览也分为正面和背面如果我们点击的是正面的话那么就只能看到正面的预览

点击背面预览的话就可以同时看到正面和背面了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Anky自带的模板在默认情况下的代码的样式不用担心学不会我们就当成英语单词来学就可以了以下我讲的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大家可以先看视频看懂了之后

根据讲义上我留给大家的代码再去使用这里的点卡的开头表示作用的范围是针对卡片的全部然后下面的样式用花括号包裹起来了花括号的左半边在最上一行花括号的右半边在最下一行这样整个包起了样式这些内容我们就当单词来看就可以了front family叫字体冒号

后面就是用的字体的名称关于字体的替换我们会有专门一节来讲front size就是字号也就是字的大小后面的数值可以调整字的大小数值后面的PX就是像素单位我们可以调整数值来看一下右侧的变化

我们把默认的20改成30像素这样字就变大了再把30改回18字就变小了text line是对齐方式所有模板默认的对齐方式都是居中也就是这地方是center居中我建议大家把它改成left左对齐这样在记文字多的笔记时会更方便阅读

color指的是文字颜色默认的是黑色background color就是背景色默认的颜色是white白色看一下是不是非常简单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这里的所有字符用的都是英文字符冒号是英文冒号分号也是英文分号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依葫芦画瓢

不要用错了符号也不要丢失符号每个样式都有两个部分英文冒号前面的叫属性名像背景色文字颜色对齐方式字号这些都属于属性英文冒号后面的叫属性值就是这个属性取什么具体的属性如果我们把背景色改成black会发现文字就看不见了

相应的我们需要把文字的颜色也改成它的反色从black改成white这样就能看到了以上就是自带的全部的代码是不是非常简单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实用的代码大家在添加新的样式的时候注意与前面的样式保持对齐

例如有时候我们想要文字变成粗体显示那就添加一个front wait属性单词front wait中间用短横线连接然后紧接着是输入英文冒号现在的文字是正常的粗细如果我们想让它变成细体就输入light也就是单词轻和细的比较级light如果我们想让字体粗体显示

那么就加粗EOLDER border让文字就变成粗体了还有一个使用的样式就是行间距我们可以添加line hit这个样式line行的单词然后短横线hate高度的单词然后英文冒号然后是数字加pix像素然后最后是英文分号

例如我们可以把默认的值改大一点这样行间距就高一点了可以再大一点这样行间距就变得更大了行间距是纵向的间距我们还可以设计横向的间距就是字间距和词间距我们可以添加letter spacing这个样式添加了间距之后看起来宽松读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还有一个word spacing用来调整英文单词的字母之间的间距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样式代码我推荐两种学习方式第一种是在网站上搜索我们找到这个叫菜鸟教程的网站那么学习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我有了代码我想看这个代码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在这里搜索

例如我搜索了color就能看到关于color的一些解释它告诉我color属性指定文本的颜色另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当我们有了需求再去查解决这个需求的代码例如我想修改对齐方式那么就修改那就搜索对齐这里就找到了一些答案我们就可以拿着这些结果去调试

另一种方式呢就是问GPT同学们可以私下联系我获取方法例如我可以直接问如何修改Anki笔记的对齐方式他给出的步骤不一定正确但是给出的代码我们可以参考以上就是关于模板里面一些简单代码的介绍大家可以当成英语来学

学过之后都能用得上我会在讲义里提供演示时用到的代码大家可以复制粘贴后使用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模板这一章里面最有用的部分就是增强按钮的效果按钮指的是IKEY自带的一些编辑按钮例如加粗斜体下划线

按钮增强指的是把它原本自带的这些简单的样式变成我们需要的更高级的样式变成我们需要的样式我们先进入添加笔记窗口来看一下按钮指的就是前面这几个按钮主要是自己不常用的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张卡片是使用问答笔记记的

没有使用任何的样式我们现在来给他添加样式点击左下角的编辑进入编辑笔记窗口选中文字设置加粗选中文字设置斜体选中文字设置下划线然后是上标然后是下标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式

就是它的默认样式IKEY笔记的样式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们可以点击字段右上角的这个兼括号或者按快捷键Ctrl shift x打开html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样式都是使用了特定的标签这些标签都是成对出现的例如加粗的效果就是使用了b标签

b就是加粗这个词对应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i就是斜体对应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you就是下划线的单词对应的首字母所以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我们要想改变默认的样式就需要到模板代码里去修改这些标签的样式点击左上角的卡片进入模板的界面

然后我们点击样式当我们需要修改加粗标签b标签的样式时就在这里添加一个字母b空格输入花括号的左半边以及花括号的右半边开始输入具体的样式例如我想让加粗的文字都变成红色那么就可以输入color英文冒号red英文分号

在右边我们就可以看到预览的效果那些被加粗的字都变成了红色如果我们还想给他添加一个背景色也是可以的输入background color英文冒号颜色就用对应的英文单词表示最后是英文分号背景色就是由背景和颜色两个英文单词中间用短横线连接起来的

大致的效果是有了但是还不够美观我们可以再添加一些代码通过英文单词拍定可以修改样式的内边距里边的文字到文字边框的距离分别是两个像素和5个像素第一个值两个像素指的是上下内边距第二个值5个像素指的是左右内边距通过添加英文单词margin

可以设置它的外边距也就是边框到其他文字的距离同样的这两个值分别控制上下边距和左右边距这就比刚才好看一些了然后我们可以再添加一个圆角效果添加单词bowder radiusbowder就是边框radius是半径的意思中间用短横线连起来

它就是一个圆角的效果我们可以切换对比一下取消代码边框就变成了直角保留代码边框就变成了圆角如果发现自己搭配的颜色不协调可以修改一下文字的颜色或背景色例如现在我已经把背景色改成了绿色把文字的颜色改成了白色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绿底白字的效果如果我们想在使用了自己的样式之后去掉原来自带的样式例如加粗的效果可以添加一行代码就是all所有onset不设置那么第一行就相当于取消原来的样式然后应用我们后面自己添加的样式这样我们就重新修改了加粗按钮的样式

依葫芦画瓢我们就可以快速的修改斜体和下划线的样式复制这一段加粗样式的代码然后粘贴到下面把加粗对应的b修改成斜体对应的i这样斜体按钮对应的样式也就被我们修改了我们可以稍微修改文字颜色和背景色和上面的加粗效果以示区分

例如这里我把背景色改成了蓝色同样的我们还可以快速创建下划线的新样式粘贴之前复制的代码把加粗对应的b改成下划线对应的u然后再稍微修改背景色这样我们就自定义了加粗斜体下划线3个按钮的样式同样的这种上标下标也可以改成自己需要的样式

需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定义的样式在编辑模式下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保存之后在复习界面是可以看到效果的以往我们设置文字颜色和背景色都只有单一的选择选中文字点击这个文字颜色的按钮或者点击这个背景色按钮都只有一种颜色

如果要切换的话还得进去改颜色改来改去很不方便如果要去掉样式的话选中内容点击这个橡皮擦图标就可以了而修改默认按钮对应的样式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点击默认的按钮设置自己想要的不同样式了切换起样式也更加方便

使用样式的时候可以直接选择这些按钮对应的快捷键把鼠标放到按钮上就可以看到各自对应的功能说明以及对应的快捷键了设置了一次之后所有使用该模板的样式都会跟着改变之前的加粗斜体下划线也都会跟着改变之后自然也是生效的

这里我们修改的是问答笔记模板的样式如果想要填空题也拥有同样的效果我们需要找到一张填空题笔记使用同样的方式去编辑代码就好了点击右上角的监控号进入html模式查看各个样式使用的标签然后点击左上角的卡片回到模板界面

用和前面一样的方法在这里添加代码就可以了比如我可以直接复制刚刚设置好的问答题里面的代码然后粘贴到填空题的模板里填空题的模板就有了同样的效果通过Anky的同步我们在Anky的手机版也可以这样去用在编辑笔记的时候

使用自带的加粗斜体下划线按钮实现类似的丰富效果以上就是增强格式按钮的用法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来教大家如何通过修改模板来实现笔记字体的修改因为字体是针对模板修改的模板指的是当前账户里的模板我们点击顶部菜单栏

通过工具找到管理笔记模板就可以看到当前自己拥有的模板了修改哪一个哪一个生效其他没有修改的不会生效修改过之后也是可以同步到手机上使用的首先我们需要自己在网上搜索字体文件并下载到电脑上

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我在课程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字体并把这个链接放到了讲义里大家可以从讲义里获取分享的地址在电脑版浏览器里打开点击下载如果第一次使用这个网站下载浏览器可能会拦截那么需要进地址栏在这个位置找一下有没有拦截图标

然后点击允许放行就可以了我们把文件下载到电脑文件的后缀通常是点TTF然后我们查看一下左上角自己的AKI账户的名称或者点击文件进入切换账户查看一下自己所在的账户的名称然后打开Anki的媒体文件夹大家跟着我的步骤来找首先点击顶部菜单栏

里面找到工具然后找到插件然后在插件窗口点击右下角的查看文件这样就来到了资源管理器里但是当前是插件所在的目录我们需要切换回到上一集这才是NK的根目录我们找到刚刚看的

与账户名称一样名称的文件夹然后进入在这个文件夹里找到collection点media这个文件夹然后点击进入然后把下载的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里面去注意要将文件重命名只使用拼音或英文并且是以下划线开头

例如我这里的字体文件名是下划线XXHK大家需要先记住这个名称然后来到Anki里找到你需要修改模板的笔记我们点击左下角的编辑进入编辑窗口然后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来到模板窗口在这个窗口直接点击样式

直接切换到样式这里然后滚动下方的代码区域来到最底部在最后按回车添加新行为了防止大家输入错误我把需要的代码放在讲义里大家复制粘贴使用就可以了在最后粘贴代码这段代码由两行组成第二行src开头的

表示文件所在的路径我们需要将点TTF前面的部分改成自己的字体文件的名称也就是以下划线开头的文件名称然后是修改第二处将family后面修改成文件名称但这里不需要下划线复制这个名称然后滚动到代码的最开始找到第一行的font family把默认的给替换成自己的名称

最终的效果是这样然后就可以在右侧预览区域看到修改字体后的效果了这就大功告成了如果右侧预览区域没有显示相应的效果大家可以重头听这一节课找一找是哪个地方没有注意点击保存就可以了修改后的字体会在复习界面显示

在编辑窗口我们的字体还是默认字体编辑窗口的字体效果是由左上角的字段决定的点击左上角的字段这里就可以看到选中的编辑界面的字体了这里只可以选择你的设备上已经安装的字体回到复习界面

我们看到笔记的字体修改已经生效了结合前面介绍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对这个模板进行修改例如增加行间距扩大字间距等等纸质看起来更清爽更美观字体文件通常都有几兆这些会随着我们的同步而同步如果你在电脑上设置成功了同步也成功了但是在手机和平板上同步之后

没有成功可以尝试多试几次这种情况下的失效通常都是因为其他设备没有完全同步成功如果屡次都没有成功大家可以私下找我要科学上网的工具前面我们讲了字体是在模板上修改的因此针对每一个模板的修改

只针对这个模板生效同样的笔记是从属于不同的账户的我们在这个账户里修改了并不会影响其他账户以上就是修改字体的方法祝大家都能赏心悦目愉快学习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将教大家如何创建新的模板

以及为模板添加自己想要的字段修改模板的对象可以有三个来源第一个就是我们点击添加窗口之后点击左上角的模板切换一个模板然后点击左上角的字段添加字段并且点击左上角的卡片为字段设置样式这是基于当前已有的模板进行的修改改动也会影响

之前已经使用了这个模板的那些笔记建议大家基于新的模板去操作这样避免影响之前的笔记我们可以创建新的模板点击顶部菜单栏的工具找到管理笔记模板继续点击添加在这里就可以创建新的模板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两种前缀一种是以添加开头的

一种是以复制开头的以添加开头的指的是系统自带的模板已复制开头的指的是基于当前账户里已有的模板我们以一个全新的问答题为例点击之后就来到重命名的界面为了避免和之前的重复我们可以给他重命名这个模板就创建好了就基于自带的模板

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模板可以点击这里的字段和卡片进行设计也可以来到添加笔记界面进行设计打开添加窗口之后切换到这个需要修改的模板当前模板还是默认的只有正面和背面两个字段就是问题和答案字段我想添加一个引用字段用来保存读书笔记的摘录

首先需要点击左上角的自段按钮再点击右上角的添加输入字段名称引用点击保存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字段为了方便查看修改的效果我们在这里随便添加一些内容紧接着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来到模板界面点击正面和背面内容

模板都没有发现我们刚刚创建的字段因此我们需要手中再添加一次如果你希望新的字段添加在正面那么就在正面里面添加如果希望添加到背面就在背面后面添加这里我们复制已有的背面这个字段回车空行在它的下面粘贴把这个粘贴得来的字段的名称

改成我们自己刚刚创建的引用可以在右侧预览区域看到答案字段和引用字段处在同一行了我们再添加两次换行符就是兼括号字母B2输入两次这样两个字段就分开了在右侧预览区域我们立刻就看到了效果因为这个模板是我们创建的全新模板

所以它的对齐方式还是使用的默认的居中对齐而我们需要靠左对齐那么就来到样式这里找到text line center这一行把set改成left也就是把它从中间改到左边让右边就左对齐了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在这个新的模板上

创建成功了一个字段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点击排组来学习看一下效果现在这个笔记就有了3个字段新建专门的字段有很多的好处例如我们这里添加的引用字段可以把引用的原画和自己的总结区分开

这样自己的画保证了加工深度引用的画又保证了准确性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独立的字段来引导自己思考例如创建一个叫例子的字段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想到的一些具体的例子补充到这个字段里通过例子来增进自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除了独立的字段记不同的内容将来修改笔记模板也很方便因为我们可以一一对应的改过去比如把原来模板里面的多个字段分别对应到新的模板里面的多个字段以上就是普通字段的创建我们还可以创建一种提示字段就是正常情况下它不显示点击之后才会显示的提示字段因为提示的方法

与刚刚演示的方法大致相同我们可以引用前面的步骤先像前面的演示的一样创建一个普通字段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找到需要处理的字段比如我们这里需要处理的是引用这个字段我们在花括号里在字段名之前

添一个hint字符和英文冒号hint就是提示的意思别忘了英文冒号这时候我们在右侧预览区域看到这个字段就只剩下字段名了之前的字段内容已经不显示了并且这个字段名呈现了蓝色当我们点击这个字段名之后字段的内容才会显示出来保存之后

我们来看一下复习时的效果先呈现问题然后自己回忆答案再点击显示答案答案和引用字段一同显示了但是引用字段只显示了字段名用的内容是书上的原画而我们在学习时已经将书上的原画转换成了自己的画所以在复习时

只需要看自己的画就可以了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看原画当需要看的时候再点击它就显示出来了我们已经学会了创建普通字段和提示字段接下来来学习如何自定义自己添加的字段的样式我们还是以这个引用字段为例为了让点击显示后

它的内容和答案字段有所区别可以让引用字段变成灰色小字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来到编辑窗口继续点击右上角的卡片来到模板窗口找到我们刚刚添加的字段在这个字段的两头或者上下添加标签标志的就是兼括号加字母例如

我这里提取了引用的两个首字母yy结尾的标签比开头的标签多一个斜杠大家注意斜杠的方向这样首尾标签包裹起来就可以通过首尾一对标签把内容包裹在中间我们来设置这个标签的样式就像我们前面设置增强按钮的样式一样

这个标签叫YY大家在自己选择这个标签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特殊的字母组合不要使用已经被软件占用的像BR这种标签点击右边的样式我们输入标签名YY然后输入花括号就可以为这个字段设计独特的样式了我们复制前面的样式贴到后

后面复用那字号是20我们可以把它改成18那么引用这里的字就变小了前面的文字颜色咖了是black黑色我们可以改成灰色green再点击引用就可以看到引用引用这里的文字就变成了灰色了

如果想让它更暗一点可以在前面加一个light轻变成浅灰了这样看着就更不明显了这是弱化显示的效果可以避免干扰在我们需要看的时候选中滑一下就能看到清晰的效果了我们也可以把前面学到的设置自建距行建距等等样式加到这里

这样就是创建新模板新字段的方法新同学刚开始用的时候可以暂时不用管这里等到后期学习上有了具体的需求再来创建想要的字段就可以了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来教大家

如何让标签字段在复习的时候显示出来并且美化标签的样式这里所说的美化样式并不是单纯的美化样式而是为了当标签比较长比较多时避免标签的关键词对回答问题造成提示有两个入口第一个

我们可以点击顶部菜单栏的工具找到管理笔记模板然后选择要修改的模板点击右边的卡片来到这个窗口就可以了我们也可以找到使用这张模板的笔记比如在复习的时候默认情况下是看不到标签的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来到编辑笔记窗口

在编辑笔记窗口我们看到他是有标签的然后我们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来到卡片模板窗口这里我是以问答笔记为例的先来到正面模板然后通过回车在最上方添加两个空行然后仿照下面的样式输入两遍花括号

在花括号中间输入单词Tex也就是标签的英文这里需要注意首字母大写并且末尾需要带s我可以给大家演示一下当缺少s的时候右侧就报错了当你把大写变成小写的时候右侧也会报错然后在两个字段之间添加换行符

也就是兼括号中间字母B2如果想增加间距可以把这个换行符复制一次再用一次这样右侧间距就大了当前我们只是在正面内容模板这里添加了标签以及换行符我们点击看一下背面内容模板有没有出现

标签已经有了那么说明这个背面就不需要添加了因为这里已经借用了正面的内容但是别的模板不一定所以大家需要切换到背面模板再来预览一下看看背面有没有添加标签如果没有的话把正面的内容复制粘贴到背面再用一次就可以了

点击保存现在在复习的时候就能看到标签字段了接下来我们给它设计一个样式也是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来到编辑窗口再点击左上角的卡片进入模板的窗口我们在刚刚新添加的text字段左右添加一对标

它是由监控号和监控号里面的名称组成的并且包含手标签和尾标签这里我举例使用的就是标签的字母b和q开头的标签内是字母BQ末尾的标签在字母BQ前面加了斜杠前后两个标签组成了一个标签队用来修饰这个标签字段的样式如果有的模板在背面也添加了标签字段

我们在这里也需要再添加一遍标签到样式这里添加一个样式就像前面讲的给加粗按钮斜体按钮下划线按钮添加样式一样我们给这个BQ标签添加一个样式首先是输入字母BQ然后是空格然后是划括号我们可以仿照前面使用的这些样式

代码去设计标签的样式例如文字的颜色我在课程讲义里提供了样式代码大家可以直接粘贴到这里代码添加成功后右侧的标签的效果就变了变成了加粗的样式并且末尾会弱化显示省略超出的部分在我们添加较长的书名

张名截名的多级标签时如果标签的内容过长排版也会更加美观如果我们在后面添加了很多关键词标签这些标签隐藏了之后也不会对我们回答问题构成提示保存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复习界面的效果这时候就看到

标签字段问题字段和答案字段分开了如果觉得这个间距比较大我们可以把两个换行符改成一个注意至少要有一个换行符不然标签字段就和其他字段混在一行里面显示了这样就让默认的模板有了显示标签的效果改过一次之后所有使用过这个模板的笔记

以及将来继续使用这个模板的笔记都会具有显示标签的特点如果想让其他模板具有这个效果需要再单独去修改一下其他模板的样式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学大家好在模板这个部分我们还需要去了解一下卡片与笔记的区别

通常在日常交流时我们说的卡片和笔记都是一回事但但是在Anki的某些具体情况下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卡片指的英文是card笔记指的英文是note而中文里面常常是混用的因此这与我们已有的认知习惯存在冲突可能理解起来稍为困难

但我们以电脑上的浏览器为例现在打开了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就相当于Anky里的笔记note这个窗口有三个标签页这个标签页就对应Anky的卡片card窗口只有一个窗口里的标签可以有一个两个三个同样的一个笔记可以只有一张卡片也可以有1233张卡片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卡片的数量是大于等于笔记的当一张笔记上只做了一张卡片时笔记和卡片的数量是相同的当一张笔记上做了多张卡片时卡片的数量就是多余笔记的希望这个类比有助于大家的理解接下来我以Anki为例如果我们选择的是普通问答题的模板那么添加一张笔记

它对应的也就是一张卡片现在我们添加一张这时候看到未学习里面只有一张这时候一个笔记就是一个卡片我们在进行搁置笔记的操作以及暂停卡片暂停笔记还有删除笔记的操作时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如果我们选择的是问答题

同时生成翻转卡片这个模板同样是添加一次汉译音最后得到的却是两张卡片先是汉译音然后是音译汉点击编辑其实它使用的载体都是一样的都还是这一个汉译英的笔记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

我们有一张笔记两张卡片这时候右下角菜单里面的选项就有区别了像重置卡片暂停卡片这种操作对象都是卡片它影响的都是当前英译汉这张卡片它不会影响另一张汉译音如果是标记笔记搁置笔记暂停笔记删除笔记这种操作那么它影响的对象

就是所有使用了该笔记的两张卡片例如我点击删除笔记两张卡片都会被删掉类似的如果选择的是问答题同时生成翻转卡片可选这个模板当我们在开关这个字段里输入任意字符后它就是两张卡片这里可以看到

得到了两张卡片一张是汉译音另一张是因遗憾如果我们将开关柱段里的字符清空它就又回到了单张卡片这时候它又变成了一张卡片一张笔记卡片和笔记相同这个提示的意思就是我们已经删除了卡片

但是残留还需要再清理一下方法就是点击菜单栏工具点击清理空卡片也就是说这个可选的翻转问答题它相比于翻转问答题它既可以是一拖一也可以是一拖二一拖一的时候笔记就是卡片

一拖二的时候添加一次得到两张卡片笔记是一张卡片是两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填空体如果我们只挖了一个空那么它就是一张笔记一张卡片如果我们挖了多个独立的空例如这里的C1 C2 C3

这就是三张卡片底部的统计也从原来的一张变成了三张这个填空题我们就说它是一张笔记但是有三张卡片同样的当笔记和卡片不对应的时候右下角点开菜单对卡片的操作和对笔记的操作生效的范围就不一样了

如果点击暂停卡片那么暂停的就只是这个空我如果点击的是暂停笔记那么使用这一个题干的3个空三张卡片都会被暂停如果我将多个空中的其中一些删除再继续复习的时候也会碰到提示他提示我未在此卡片找到填空3请添加一个填空

或者使用工具里面的清理空卡片移除此卡片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卡片是被自己删除了所以就按照他的提示到顶部菜单工具里面找到清理空卡片把这个残留移除就好了还有就是图片遮盖题型例如我选择图片遮盖模板从剪切板上获取刚刚的截图

这里我随便做一些遮挡点击添加这次添加对应的就是一个笔记3个卡片因为它是基于同一张图片生成的卡片和填空题一样使用了相同的题干首先是卡片一接下来是学习卡片2最后是学习卡片3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最开始浏览器窗口的类比这一个窗口就相当于Anky的一个笔记这一个窗口里可以只有一个标签也可以有两个3个标签同样的这一个笔记里也可以只有一个卡片或者两个3个卡片这就是Anki里卡片跟笔记当然这并不是为了造概念而造概念

它的表现体现在不同的地方首先是学习计划里面我们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进入选项找到搁置这个区域如果是一张笔记上面创建的多个卡片它由于使用了相同的题干我们在学习其中一个卡片的时候其他的卡片其实已经被浏览过了这个时候如果紧接着学习其他的卡片

那么对后者的评估其实就是不准确的因为受到了前者的提示因此安琪里面有这种搁置选项当我们选中之后这一类的卡片叫做关联卡片它就会被分散到不同天理单独出现例如有3张卡片那么就是今天学第一张明天学第二张后天学第三张

如果不开启的那么这3张卡片就会连续出现这种情况下的掌握程度的评估就是不准确的这是卡片与笔记的第一个应用第二个应用就是我们刚刚演示过的在复习时点击右下角更多选项这里面的操作面向的对象其实是两种第一种对象是面向卡片的第二种对象是面向笔记的

对卡片的处置只会影响这个卡片不会影响通过这个笔记创建的其他卡片而对笔记的处置则会影响这个卡片所在的笔记上其他的卡片例如我点了删除笔记那么这张卡片所在的笔记上面的所有的其他卡片也都会被一同删除

这就是卡片与笔记的定位应用第三个应用在浏览窗口我们进入浏览窗口之后中间有一个滑块按钮我们可以点击它切换卡片和笔记状态当我们切换到卡片之后结果页里显示的就是卡片的数量例如使用了相同题干的两个卡片还有我们刚刚演示的在一张图片上创建了3个卡片

当我们点击右键菜单时它作用的对象也都是当我们切换到笔记时刚刚那5张卡片就变成了两张笔记在这两种模式下我们点击右键出现的菜单也是不一样的但这种不一样只是作用的对象不一样和功能排布的位置不一样实际的作用是一样的

卡片与笔记的表现还体现在模板的修改窗口例如我们选择这个问答题同时生成翻转卡片然后点击左上角的卡片进入模板窗口在顶部的第一行里就可以切换卡片也就是选择笔记的方向这里我们列举了卡片和笔记的多种表现

大家不需要去记住有哪些在看到的时候如果能想起来这是卡片和笔记的不同所导致的就足够了以上就是卡片与笔记的解释除了Anky以外其他类似的卡片复习工具也都有这种设计这样可以精确的选择操作的作用范围

是单个卡片还是这个笔记上面的多个卡片以上就是卡片与笔记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来教大家如何去使用Anki里面的插件插件就是额外安装增强Anki功能的一些小工具插件仅限于电脑版Anki使用

手机版Anki是没有插件的所以如果我们想利用插件提高记笔记的效率那么就需要在电脑上集中使用这块的内容包括插件的查找下载安装备份卸载以及故障处理等等我们先来看一下查找安装插件需要从插件的官网安装但是我们不需要去记这个网址是什么

当你需要安装插件的时候点击菜单栏顶部的工具找到插件然后找到右上角的获取插件继续点击插件官网就来到插件的官网了他插件的官网显示的都是英文但是现在浏览器都提供了翻译功能我们也可以点击翻译去查看对应的中文

这样就得到了中文的效果在中文状态下有利于我们快速浏览当进入某个插件后如果看不懂英文也可以通过翻译成中文快速了解插件是干什么的但翻译后有些英文的专有名词可能让我们感到困惑

所以看具体内容的时候还需要切换成英文状态如果你的浏览器支持安装插件并且你也能找到这个沉浸式翻译插件例如我现在演示的谷歌浏览器里面的沉浸式翻译插件安装完了之后我点击翻译按钮就可以同时保留英文并且显示译文状态了

如果大家无法使用谷歌的浏览器和插件商店的话可以私下联系我获取科学上网的工具正好我们在插件这一节也会讲到当插件文件较大或者网络不好的时候安装插件的时候也总会失败也需要用到这个工具在这个页面我们可以按control加f进行页面内搜索

若我想找跟编辑有关系的插件那么我就输入编辑的单词Edit然后点击上下箭头就可以快速浏览了有利于我们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插件这个页面也提供了一个搜索框比于刚刚我们按control加f使用浏览器内嵌的页面内搜索功能这个内置的速带的搜索框它既会搜索插件名

也会搜索插件详情页因此如果你只是想找插件名的话这个搜索得到的结果就会有很多的多余内容但是如果你想了解插件的具体内容或者根据插件的功能去了解插件去搜索插件可以使用这里的搜索在选择插件时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要知道Anky的开发和插件的开发是分开的Anky软件自身的开发是由开发者团队完成的而插件则是由第三方开发的这些开发者可能本身也是Anky的用户有几类插件是不推荐使用的例如不支持新版本Anky的插件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他支持的版本号我们也可以在插件详情页

看到他对支持的版本的描述如果老的插件不支持新版的Anky用起来可能会经常出错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插件详情页的右上角看到对插件的评价如果有很多的插屏或者插屏的比例很高就不推荐大家去使用了这通常都是因为插件不稳定

经常出错或者使用复杂导致的我们在选择插件时首选能够提升学习质量的例如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优化进程的插件以及将多级排组转换成多级标签的插件这些都是可以提升学习质量的其次就是提升学习速度的插件例如

后面我们要讲的快速添加标签的插件以及直接在复习状态下提供编辑笔记功能的插件还有在问答题里面直接记填空题的插件最后才是外观样式类的插件也就是改变它的颜色外观等等如果要安装一个插件进入插件详情页之后可以复制地址栏里面的代码

也可以滚动详情页查看下方的代码这两处都是一样的复制这个代码然后回到安提里在这个插件安装窗口粘贴代码点击确定插件安装完成后要把安提关掉重新打开才会生效有时候我们在下载较大的插件时要持续很久或者经常出错

这个是由网络造成的原因就和你不能访问Google的原因一样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请私下联系我获取科学上网的工具这是在线安装的方式另外我们还可以离线安装怎么进行离线安装呢首先点击插件窗口右下角的查看文件按钮

来到了Anki的插件所在的目录我们可以看到一串数字构成的文件夹这就是插件的文件要想离线安装我们需要有这个文件夹最好就是自己的备份例如我们通过创建压缩包增加一个备份这时候就得到了一个压缩包假设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插件

我就可以找到之前的备份然后解压缩将压缩包重新变成文件夹某些对电脑使用不熟悉的同学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文件夹里面会嵌套文件夹例如我这里点开这个数字之后里面还嵌套了一个数字文件夹这就错了需要把原来的插件文件夹

直接还原到原来的目录里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add ONS21这个文件夹下直接点击这个数字文件夹就能看到插件的文件了而不是文件夹里面又套了一层文件夹这就是离线安装的方法如果要卸载插件我们可以直接删除这个文件夹也可以在插件窗口点击这个文件夹

点击右下角的删除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不经常使用或者和偶尔使用的插件造成冲突而需要卸载文件夹那么在删除之前就可以先用刚才的备份先备份好再删除这样以后就可以方便找回了大家在使用Anki时有时候打开Anki会报错

这种错误通常是由插件问题或者数据问题导致的如果能打开Anki打开Anki之后点击工具里面的检查数据库多进行几次操作并且打开插件把可疑的插件禁用若已经打不开Anki了那么在启动Anki时

需要按住键盘上面的shift键按住这个键的同时去点击图标或者软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绕过有问题的插件成功打开Anki之后再重复进行上面的操作也就是优化数据库和禁用可疑的插件大家在使用主流插件的时候很少会遇到这种问题特别问题的

主要是那些很久没有更新的插件以及那些使用人数很少的插件大家在选择插件时尽量避开这一类插件就可以避免出错了以上就是关于插件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具体的插件的用法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使用与新版算法配套的一个插件英文名叫FSRS for Anky help如果说算法是自动安排复习间隔那么这个插件就是手动或者半自动安排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通过插件去选择推迟或提前或者均匀分散某些笔记的复习

插件的代码是759844606我们可以复制一下这个代码然后来到Anki窗口进行安装来到顶部的菜单栏点击工具点击插件来到插件窗口点击获取插件按钮粘贴插件的代码点击确定进行下载

安装成功后重启按再次来到菜单栏点击工具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工具菜单下看到这个选项了如果有同学没有看前面新版算法那一节建议大家去看一下如果看过忘了也可以去回顾一下

来到菜单栏点击工具就可以看到这个插件的设置项了这里面有很多英文我带着大家先认一些关键词首先是reschedule就是重设进度这里是reschedule这里也是reschedule这里也是都是重设进度

第二类是dispense分散扩散这里是这里也是这里都是扩散分散都是把卡片分散开来第三类是提前advance和推迟postpone还有均衡balance还有一些细节比如sin是同步的意思siblings是兄弟姐妹也就是关联卡片的意思如果有同学不熟悉这些关键词

建议停下来2分钟去把这些关键词写两遍让你后面听跟不上的但下面我就把这些功能放大了来讲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类从而起到简化的作用这些操作的目的是根据复习历史重新安排卡片的间隔有的是提前

有的是推迟有的是分散第一类就是重设进度像我在图中标的123处第一个重设间隔适用于首次安装或者我们更新了参数之后批量操作在我们更新了算法的参数之后可以来这里批量处理一次第二处重设进度也是重设进度但是它是分批的

就是把过去7天复习过的卡片重设进度第三处也是重设进度第三处重设进度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它不仅是分批的而且是自动的就是自动分批例如我们在手机上复习了笔记生成了新的记录但是手机上没有插件进行处理

那么同步到电脑上之后就可以自动处理了这三处都是重设进度只不过作用的范围和出发的条件不同有的是针对全部的有的是针对一部分的有的是自动的有的是手动的但主打的都是一个让复习间隔更加精确

更符合自己真实的记忆情况我们把第四五6处分为第二类它们的作用是扩散关联卡片也就是避免关联卡片连续出现构成提示我们在卡片与笔记那一节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关联卡片如果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去回顾一下简单来说关联卡片的一种情形

我们在一个填空题里面挖了多个空这些多个空生成多个卡片但是使用了相同的题干如果连续出现的话我们在复习前一张卡片的时候其实就是把后一张卡片的问题也给读了一会导致后面复习其他卡片时受到提示进而导致评估的不准确因此第二类操作

主打的就是避免关联卡片之间的提示它与学习计划里面的自动搁置是类似的但是自动搁置只是把关联的卡片自动推迟到次日也就是分开一天如果我们使用这些操作的话那么分散的间隔就会更大一些这样避免提示的效果就会更好毕竟有时候仅隔了一天

我们还是能想到上一天的笔记还是会有提示和第一类的批量重置一样这里也是批量分散就是一次性把所有的关联卡片批量分散开来补出也是批量分散只不过触发条件的时机不同上一个批量分散是手动进行选中这里的批量分散之后

他会在复习时自动进行而而这个第六处的批量分散他的触发条件是下次同步完成后也就是完成同步后它会自动执行批量分散我们把456这三个都归为第二类批量扩散关联卡片它们的区别只是作用范围和触发条件不同作用范围有的是针对全部卡片

有的是针对某一些卡片触发条件有的是手动有的是自动我们把7890这四个绿色的归为第三类也就是减轻负担只不过减轻负担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是通过提前有的是通过推迟而有的是通过均匀分散还有的是通过特定的节假日

下面我们来具体讲一下我们讲这1233个红色的第一类操作都是重设进度是为了让复习间隔更加准确而我们现在要讲的第三类减轻负担的代价就是让原来的间隔变得不准确了所以尽量不用拿提前来说本不需要花时间结果我们花了时间

但是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比起损害一点复习效果我们更需要去完成任务比如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那么一个月之后到期的笔记可能复习不了了我们就可以提前复习并且这种提前并不是雨露均沾而是根据我们当前的记忆保留率

和期望的记忆保留率综合选择的那些没有学好的笔记另外当我们意外拖延了很多卡片没有复习时既要复习掉被拖延的卡片又要保证当天的新学这是很难的我们就需要通过推迟操作来把拖延的卡片给分散开来

并且确保今天有时间学新的内容第九处load balance指的是平衡复习量指的是在我们重设进度时把任务量均匀开来不要让某一天很多某一天很少例如重设进度后今天100明天50 这样就是很不合理的那么选中这个操作的话可能就会变成今天75

明天75 或者今天76明天74 让每天的任务量差不多不至于忽多忽少闲时闲死忙时忙死这些开关选项建议大家根据需要把需要的就选中让它能自动执行第三类的最后我们来看一下

这个如何让某几天不复习的设置例如每周日我想给自己放个假那么就选择easy Sunday就是周日不复习使用这里的操作有时候会依赖其他条件例如选中第9条的均衡设置展开后看到的操作大部分是跟星期有关系的我们可以选中一个星期的1234567天

哪几天不复习第一个针对special dates就是特定的某一天可以打开日历去选择某一天不复习在排组右侧点击右侧的齿轮找到相应的操作那么这些操作就是针对这个排组的了如果使用了新版算法配套的这个插件我们还可以在浏览窗口里根据他记录的参数

搜索难点笔记点击自断的标题在自断的标题上点击右键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选项其中记忆可提取性记忆稳定性和难度这三个参数是由新版算法生成的记忆可提取性对应的英文单词首字母是2所以它的缩写是2

记忆的稳定性对应的英文首字母是s所以它的缩写是s难度对应的英文的首字母是d所以它的缩写是dESR三个字母也就是新版算法的模型以上就是这个插件的用法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讲另一个插件叫Edit field during review

就是在复习时编辑笔记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复习时是不能编辑的需要点击编辑进入编辑窗口之后才能编辑如果能在复习窗口一边复习一边编辑那么效率就能得到提高了插件的代码是1020366288我们复制代码然后粘贴到MT里面安装

安装完毕后重启MT但是安装完MT后还不能立刻使用我们还需要去修改模板我们点击复习看一下笔记当前这个复习界面是不能点击编辑的点击之后是没有反应的我们可以先来修改模板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来到编辑窗口点击左上角的卡片来到模板窗口卡片有正面和背面

两面我们要分两面操作卡片有正面字段和背面字段两个字段我们也需要分两次操作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花括号内在字段名前面添加一个英文单词Edit就是编辑的英文单词Edit并在他和字段名中间

添加一个英文冒号注意不要用中文冒号放大看一下效果我们可以复制这一段添加的内容如果正面还有其他字段并且你想让其他字段也具有在复习时编辑的功能那么也可以再添加一次因为我们这里只有正面字段和背面字段

也就是问题和答案两个字段我们切换到背面内容模板接下来在字段名前面添加同样的内容然后点击保存这时候直接点击鼠标它就有了编辑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直接使用加粗斜体下滑线等操作对应的快捷键如果选中内容后

按Ctrl加b它就有了加粗的效果用内容后按Ctrl加i它就有了斜体的效果这已经不是默认的效果了我们已经在模板那一章里增强按钮那一节讲了具体的方法如果有同学不知道快捷键的话可以点左下角的编辑来到添加笔记窗口

把鼠标悬浮到格式按钮上就能看到对应的快捷键了如果输入错了还可以通过按control加z撤销如果撤销错了还可以按control加y恢复保存的方式也很简单我们可以鼠标点击别处它就自动保存了也可以按键盘左上角的退出键

也就是ESC那个键都可以直接保存刚才我们演示的是在复习时修改这个笔记所在的模板那这个笔记以及所有使用这个模板的其他笔记都具有了在复习时编辑的功能但如果我们还想让其他模板具有这样的效果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当然也可以从顶部菜单栏工具管理笔记模板找到具体的模板再点击右侧的卡片给不同模板的多个字段去添加前缀如果我们经常使用电脑复习的话这样会大大提升操作的效率我们在复习时总会有新的思考有时候是想到了其他内容有时候是把当前笔记简化了

我是建议大家把所有的新的思考都通过修改笔记固化下来之后我们就能在新的思考的基础上继续深层次思考了有了这个插件的加持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我们在复习时编辑笔记的效率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

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介绍一个插件它可以把多级的排组转换成多级的标签这在后期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插件的名字叫convert subtex to take hierarchy这是插件的名字插件的代码是1172858842我们复制这个代码然后打开Andy进行安装

安装完之后重启Andy现在我有三个排组分别是书名章的名字节的名字我可以通过脱放把它变成多级排组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多级排组虽然我建议大家不要用多级排组把知识点分的太细但一定还会有同学固执的使用多级排组那么

这个插件就提供了一个补救的措施就像激活你的学习脑这本书里面说过的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最好不要过多的改变环境以确保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这样有利于促进大脑的激活和神经连接的建立所以如果一定要给多级排组找一个优点的话

那么就是细分后的秩序有利于刚开始时的记忆但是后期如果还这样的话那么就弊大于利了就像后半句话里面说的但之后需要改变环境和练习的类型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让学习脱离特定的环境从而减少大脑激活对特定环境的依赖我也反复举了

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的例子对比如果我们一直做的是单元测验而期末考试则需要把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时候那么之前的学习情况就很难应付期末考试了所以如果有同学一开始就用了细致的排组分类的话后期冲刺阶段一定要把它整合到一个排组里去

通过这个插件我们可以把书名章名节名这种多级排组的信息变成多级标签的信息顺手把下级章节排组里面的笔记移动到上级合并到一个排组里去例如我在第一章第一节这个牌组里面添加了笔记

现在我是点击这个小节的牌组进入学习的可以看到这个笔记并没有标签因为我们要把多级牌组转化成多级标签所以先要确定范围选择这个排组就是在确定范围先选中这个最上级的排组就是在确定范围选中了这个

最上级排组之后我们点击顶部菜单栏找到工具找到这个新增的convert选项点击它就已经生效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笔记它就有了一个多级标签进入浏览窗口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多级标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

和多级排组效果一样的多级标签当然这个插件也提供了在生成标签时顺便合并排组并删除多余排组的功能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在使用插件时需要对插件进行设置点击顶部菜单里面的工具找到插件选中这个插件

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插件设置在第一项设置合并排组里面将FILES改为true也就是true真实的也就是生效的意思下面我们还能看到如果排组里面含有空格的话那么这个空格在合并标签时会被替换成短横线点击确定

修改插件后记得重启IKEY才能生效这时候我们再选中最上级的排组选中的方法就是点击最上级的排组名再点击左上角的排组退出来就可以了当这个排组背景变成灰色时就表示他被选中了然后我们再来执行一次操作这时候排组也被合并到一起了

刚刚操作完之后如果没有生效的话可以点击工具里面找到检查数据库执行一次就可以了我们再来看一下他有没有添加标签那么标签也是有的进入浏览窗口看一下多级标签的效果多级标签也是在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使用这个插件的难点和易错点在于在执行前要先选中它的最上级排组这样可以圈定多级排组的范围插件才知道需要把哪一些排组合并成多级标签再就是默认情况下并不会合并排组需要我们到插件里面进行一下设置到了复习的后期合并成一个排组之后

我们就相当于在模拟了期末考试在这个排组里面的复习就相当于把所有章节的信息混在一起学习了因为期末考试不会像单元测试一样只考察某一个单元的内容它可能会考察多个单元综合运用的方式它可能会把不同单元不同章节里面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考察

那么我们在复习的后期进行这种混合的学习也就是在模拟这种考察方式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出现落差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我们来学习一个快速添加标签的方法通过这个quicktacking插件实现即可

插件的代码是304770511我们复制这个代码粘贴到andki里面安装安装完之后重启andki在我们这门课里使用标签和多级标签进行知识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把多级排组转换成多级标签的方法结合这一节快速添加标签的方法

可以让我们更高效的运用这一套标签系统根本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如果要给笔记添加标签就只能点左下角的编辑然后来到编辑笔记窗口然后再输入标签但是有了这个插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复习界面直接添加标签了

使用一键添加的前提是我们光标要聚焦在Andy上意思就是最后一次点击的位置应该是在Andy上而不是在点击其他软件上如果我们点击的是其他软件那么这个快捷键就不能生效了另外有时候还要观察一下输入法是否切换到英文状态

在我当前演示的场景下英文和中文状态下都是可以的当需要添加标签时我们只需要按下键盘上的字母q键就弹出了添加标签的窗口我们可以直接输入标签然后回车或者点击确定如果我们要使用的标签比较长它还能实现模糊匹配也就是我们输入某一段

他给出候选结果我们直接点击就可以了除了可以一键添加标签外我们还可以一键修改标签按一下q旁边的w键就可以了编辑完之后点击确定就能保存了此外它还可以快速添加指定的标签例如我们在制用那一章说到我们可以在安key里面添加一个too do标签

通过这个标签进行筛选学习或者评估自己学以致用的情况跟踪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那么结合这个标签的一键添加功能我们就可以让添加图图标签的过程更加快捷了要实现这个自定义功能需要对插件进行简单的设置来到菜单栏点击工具

找到插件选中这个插件然后点击右下角的插件设置这里我们看到已经有了一些设置默认情况下他把q设置成了添加标签的快捷键把w设置成了编辑标签的快捷键当然我们也可以修改成自己习惯使用的我们再来看他提供的几种案例

他用Ctrl shift加b的快捷键这个标签用了shift加b的快捷键添加这个标签那我们就模仿第三个来设置shift加d然后把标签改成to do都是有逗号的我们现在已经设置了shift加d快捷键一键添加to do标签点击确定一键按下设置好的快捷键就能看到添加to do标签成功的提醒了

再来看一下编辑这表示我们操作成功了一标签然后找出所有使用了这个标签的笔记全选之后然后点击左上角编辑创建筛选排组我们在学习时就可以评估自己的掌握情况如果完成了

那么就给他添加一个完成的标签就可以了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学习一个可以大大加快记笔记速度的插件它可以让我们不用频繁的切换问答题和填空题的模板直接在一个界面记两种类型的题如果没有这个插件我们在添加了问答题的笔记之后

如果还想添加填空题的笔记是不能直接在这个界面添加的字段上方的格式工具栏里甚至都没有填空题的按钮于是我们只能每次都手动去切换题型选择填空题然后才能在工具栏看到挖空的按钮如果记笔记时需要频繁的切换题型这无疑是很麻烦的使用这个插件有一个前提

就是我们的账户里有问答题和填空题的模板点击菜单栏找到工具然后点击管理笔记模板看一下我们这个模板列表里面有没有填空题或者问答题是中文还是英文无所谓但一定要有默认的名字也就是IKEY自带的

而不是我们修改过的名字但指定名称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使用这两个模板因为插件指认模板的名称我们也可以把其他自定义过的模板改成这两个名称也就是问答题和填空题这三个字我们现在来安装插件插件的名称叫Automatic basic to close插件的代码是800723229

我们复制这个代码来到amki里面安装安装完毕后重启按键然后我们来添加笔记我们选择问答题这时候就可以看到在问答题的界面也有填空题的挖空按钮了我们先来正常添加一个问答题添加完之后还是在问答题界面

我们来试着能不能去添加填空题输入完提干之后选中需要挖控的内容点击挖控按钮还真的就出现了填空体我们点击添加来查看一下复习效果这是问答题这就是填空题由于不需要切换模板了那么下次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模板

选择停留在问答题这个界面这样既能添加问答题也能添加填空题了以上我们介绍的各种插件都是只能在电脑上使用的如果大家希望在使用手机时也能提高编辑的效率我是建议大家使用标记功能在手机上有什么想法之后先标记

复习完了之后同步给电脑回到电脑上来再根据标记找到这些卡片再通过电脑端的高效操作去批量处理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课我们来讲一下浏览里面的内容由于大部分功能已在其他地方讲过了

我们这里就简单快速的串讲一遍大家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新同学在使用浏览窗口时第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我的界面跟别人的不一样这个可能是跟视图有关系点击左上角的视图这里面有个布局布局有三种模式这个布局

指的是笔记的结果列表和编辑窗口的关系北平布局指的就是他们两个左右分布垂直布局指的就是他们两个上下分布如果我们选择的是自动模式根据窗口的尺寸自动调整成垂直或者水平模式当编辑窗口的字段比较多的时候我们使用水平模式让编辑字段在右侧整个区域显示出来

那么所有的字段都可以直观的看到这样有利于编辑如果我们需要在结果列表查看更多的字段例如这里添加了很多字段那么它就需要更多的空间那么我们就需要切换到垂直模式当b级结果列表和编辑窗口上下分布时结果列表的横向就有更多的显示空间

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参数信息了解了整体的布局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具体的模块段窗口可以分为几个模块首先是菜单栏点击机顶部的菜单栏可以看到各个功能选项这与我们在笔记上点击右键得到的右键菜单是差不多的我们在卡片与笔记内截也讲了

当中间这个选项在卡片和笔记之间切换时右键菜单的位置会稍有不同来看一下搜索框首先是左上角的搜索框这里用来搜索下方的内置条件当我们的标签比较多时如果翻到下面去找是比较麻烦的那么就可以在左上角的搜索框里直接搜索标签词

中间的搜索框是用来搜索卡片的内容的在两个搜索框的中间还有一个矩形虚线框按钮这个按钮是用来切换选择模式的选中它以后我们可以在左侧侧边栏进行多选按个人经验并不是很好用如果需要多选的话通过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组合快捷键

会比较方便试完记得把这个图标切换到放大镜图标这样我们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左侧这个叫侧边栏实际上它就是一些内置的搜索条件就相当于我们自己搜索之后把这个搜索结果给它重命名然后内置在左侧这样下次重复使用的时候就很方便了

点击各个搜索条件之后在右侧的结果列表里都会呈现符合该条件的笔记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笔记然后选中一些进行操作了左边栏里的这些搜索条件是分成大类的我们可以点击这个三角号图标把它折叠或者展开全部折叠后

我们可以看到它大致分为几类第一个是今天有关的一些例如今天到期的今天编辑的等等第二个就是启标有多种颜色的启标第三个就是卡片状态例如前三个未学习学习中复习中与主界面的三列统计是类似的但是主界面显示的只是一部分数量它受到了学习计划的限制

也就是我们设置的每天新学的上限和每天复习上限的限制而浏览窗口这里面显示的都是全部的结果已暂停和已搁置这两个是切换选项再点击右键就可以切换暂停状态和搁置状态了也就是开和关两种状态在结果列表中卡片的倒期列有多种表现形式

像种纯数字的就表示这些卡片是新卡片这些号码是卡片的序号但并不是严格的按照1234来排的如果卡片的倒期列显示的是日期那么就表示这个卡片已经学过了这里的日期就是下次将要复习的日期如果倒期列的信息被加了括号就表示这个卡片被搁置或者暂停了如果

卡片已经被抓取到某个筛选排组里了那么在归还之前这一列会显示已筛选回到左侧侧边栏如果我们点击笔记模板的话把它展开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模板都在这里了在模板上继续点击三角号展开可以看到不同的卡片以及不同的字段如果

只想在问答题模板的正面字段里面搜索某个关键词那么就点击这个正面字段之后来到搜索框在自动呈现的搜索结果后面添加一个空格然后继续搜索我们的关键词有的模板会依次生成多张卡片例如问答题和

同时生成翻转卡片的模板展开模板后就可以看到下面有卡片一和卡片2了当我们使用这个模板记了汉译音和英译汉的笔记之后如果我们只想看某一类例如汉译音的那么就选其中一个卡片就行了选开这个三角号显示全部的标签

在这里我们可以点击标签右键进行删除或者重命名重命名的作用不仅仅限于重命名我们还可以通过重命名进行合并标签例如我想把这个重要的标签合并到不重要里面去那么我只需要点击这个标签然后右键选择命名需要把它改成另一个标签名就可以达到合并的效果了

另外我们在使用标签进行知识管理的时候后期可能需要细化标签那么也可以通过右键的重命名把它从单个标签变成多级标签例如修改成上级两个英文冒号下级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上下级的多级标签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复合搜索的方式也就是多选的方式这也是一项通用的电脑技能

就在其他软件里或者在电脑的资源管理器里如果想要选择文件也是需要用这种逻辑去选择复合搜索有三种用专业的话来说叫或与非下面我们用简单的话来介绍一下或指的是满足多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了例如我们想把重要的

或者不重要的都找出来那么如果单个点的话只能选择一类我们在选中第一个条件后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不要松手然后再去点第二个条件就把重要或者不重要的笔记给找出来了也就是满足任意一个条件的笔记

我们可以在搜索框看到两个搜索条件之间添加了一个单词奥也就是或者这种搜索叫宇也就是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我们是通过Ctrl键来实现的比如我们想找出学习骇客这个排组里打上不重要标签的笔记那么就先选中排组

然后按住Ctrl键不松手再去点击标签不重要这样就得到了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结果我们看到搜索框其实是把这两个结果拼接起来中间用空格连接了3种搜索条件叫做非也就是排除搜索比如我们想把学习骇客这个排组里带有不重要标签的笔记给排除掉

那么就需要使用排除的搜索先选中第一个条件然后按住control和Alt两个键不松手再去点击不重要这个标签这样就实现了排除的搜索在搜索框里我们可以看到它其实是把需要排除的后一个条件前面加了减号我们这种复合搜索也就是组合搜索的方法

经常要使用所以是比较重要的我再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需要满足多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就按住shift键当我们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时就按住control键当我们需要排除某一些条件时就按住control和Alt两个键大家如果发现记起来比较容易混淆

也不用担心当我们需要去用组合搜索条件的时候自己试着点一点左边的按钮把三个键结合起来用去观察一下搜索结果以及搜索框里面的搜索条件很快就能重新找回来了如果大家不想去记这种组合搜索条件的话可以用接下来我们要讲的

保存搜索结果的方法当我们费了好大劲完成一次复合搜索后我们可以点击左上角的这个已保存的搜索条件按钮在这上面点击右键继续点击这个出现的保存当前搜索条件我们可以给这个搜索结果命个名就可以保存起来了

保存之后下次只需要重新点击这个名字就可以实现重新搜索了其实左侧侧边栏里提供的这些选项也都是系统保存在这里的搜索结果和我们自己保存的搜索结果的性质是一样的还有一种常用的情形我们在统计窗口可以找到欠熟练的笔记

点击这三个字之后可以跳转到浏览窗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搜索条件是很复杂的要让我们自己搜索肯定搜索不出来就那么可以把这个搜索结果保存在浏览窗口下一次就可以直接在浏览窗口点击使用了在左上角的已保存的搜索条件里面

点击右键必须保存然命名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间的列字段我们可以在字段名上面点击右键然后去选择添加或者不添加哪些字段作为筛选依据当添加的字段比较多显示不全时我们可以点击左上角的视图把布局切换成垂直模式我们还可以拖动某些字段的排列顺序

把它拖到前面当显示区域不够用我们可以把鼠标放到两个字段中间的竖线上然后拖动把显示较宽的内容变窄一些当我们点击自断名时他还可以排序再次点击时就可以切换顺序或者倒序了

通过排序我们可以快速选定某个范围内的笔记例如到期日期在某个时间段的或者稳定性非常差的可以找出稳定性最差的笔记以及难度最高的笔记等等在结果列表还有一些通用的选择技能例如单选选中单个

如果需要跳着选的话那么选中第一个之后按住control键继续点其他的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跳选了如果需要连续选择某一段的话可以选中第一个之后按住shift键然后点击最后一个这样就实现了连续选择而不需要挨个去点如果想全选的话

就按Ctrl加a如果想简选例如我想把全部选中然后排除某两个那么就按Ctrl加a先全选然后按Ctrl Alt再去点需要排除的选项这些选中技能既适用于Anki也适用于电脑上其他软件的操作接下来我们再讲几个

浏览窗口里面的常用操作首先是更改笔记模板有的时候我们一开始用的是自带的问答题模板它有问题和答案两个字段选中笔记之后在右键菜单里就可以找到更改笔记模板了大家需要注意更改笔记模板的操作

只适用于同类笔记之间也就是问答题和问答题性质的笔记改填空题和填空题性质的笔记改但是问答题和填空题之间是不能相互改的两个字段的问答题和3个字段的问答题都属于问答题两个字段的填空题和3个字段的填空题

都属于填空题有时候我们刚开始用了默认的两个字段的问答题但是后来想把它改成3个字段的问答题那么就使用更改笔记模板就可以了选中笔记然后右键选择更改笔记模板在更改笔记模板的窗口有一些设置我们可以这样来看

会更加简单左边都对应更改之前的右边都对应更改之后的例如第一行需要把之前的模板改成之后哪个模板第二个区域把之前模板里面的哪些字段如何对应到之后的模板里通常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是3个字段改成两个字段

那么第三个字段就要丢失了如果是两个字段改成3个字段那么有一个字段就要留空了如果一个模板一次生成两张笔记那么它就是两个卡片当两个卡片的模板改成一个卡片的模板之后那么有一个方向的卡片就要丢失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某一类问答题模板

改成另一类问答题也就是一个卡片对应一个卡片也就比较简单另外改变模板合并模板之外更改卡片模板还有一些妙用例如最开始我们只记了英译汉的笔记但是复习到后期我们发现既要学习英译汉

又要学习汉译音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默认的问答题模板的笔记批量的改成同时生成翻转卡片问答题的模板就这样就可以把一张英译汉变成两张分别是英译汉和汉译音了同样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用了翻转问答题

记了音译汉和汉译音但是后来复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必要了想把它改成普通的问答题那么也可以通过更改笔记模板把所有的笔记改成问答题也可以改成可选的翻转问答题那么这样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自己决定哪一些还要使用双面哪一些只要单面就可以了

更改模板除了只能在同类之间更改以外每次选中的对象也只能是一种如果我选择某一个牌组里面的全部笔记但是这个牌组里有不同的模板那么就不能使用更改笔记模板这时候他会提醒你请仅从一种笔记模板选择笔记这时候

我们就需要用刚刚讲到的复合搜索了就找到某个牌组里使用了某一种模板的笔记也就是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我们的方法就是先点击这个排组然后按住control键再去选择它的排组具体方法就是先点击第一个搜索条件也就是排组名然后按住control键

再去点击第二个搜索条件也就是模板名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属于某个排组里面使用了某种模板的条件的笔记也就是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笔记接下来再全选笔记就可以使用更改笔记模板了除了更改笔记模板还有一些常用的简单操作

我们这里再快速的过一下例如我想把某些笔记从一个排组里更改到另一个排组里那么可以选中这些笔记然后点击右键在菜单里面找到更改所属牌组然后选中需要的目标牌组点击移动卡片就可以改过去了

如果我们希望改变的目标牌组暂时还没有创建那么可以在这个窗口点击添加按钮临时创建新的排组名就就同时创建了新排组并且移动过去了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批量替换一些字词例如在学习第一本书的时候专有名词是这样表述的

当学到第二本的时候发现是另一种表述方式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批量的搜索替换功能了操作方法就和我们在word里面使用的批量替换是一样的选中需要批量替换的笔记点击右键

从菜单里找到查找并替换在查找字段里输入需要替换的原始内容在替替换字段里输入需要替换的新内容所有字段这一行调整的是搜索范围如果说是所有字段那么就会在所有字段里搜索如果切换到正面那就会只在正面里面搜索

下面这些选项就是字面意思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然后点击确定就可以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批量的搜索替换合并同义词例如我在记教育心理学有关笔记的时候有的地方记的是工作记忆有的地方记的是短时记忆当我学到后期

发现这两个名词其实指的是同一个概念时就可以通过批量搜索替换把它合并成同一个概念了例如把短时记忆全都替换成工作记忆那么就实现了合并的目的剩下其他的就是不常用的我就不在课程里面讲了不然重要的内容也会被稀释掉了如果有特殊需要的同学

可以再联系答疑以上记不全也没关系用一段时间就自己打开浏览一下一段久了之后我们就会有新的需求然后就会去关注新的功能那么在重新浏览或者重新听课时就会有新的启发能会经常注意到之前被自己忽视的内容

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在这一章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与Anky有关的数据的问题主要包括同步优化数据文件夹系统以及备份和恢复我们先来看一下同步我们在第一章已经讲了

注册账号的方法第一次使用的话需要点击同步按钮登录了账号之后下次点击之后就可以自动同步了自动同步时它是双向交换数据的例如我在手机上学了笔记生成了最新的进度而我又在电脑上添加了笔记

那么点击同步后就可以把手机上学习的进度同步到电脑上来跟电脑上添加的新笔记合并到一起了偶尔有时候会触发单向同步就是我们使用同步时它没有自动执行而是让我们选是上传到NK Web还是从NK Web下载如果我们选上传

那就是用本机上的数据去覆盖服务器上的数据服务器上原来的版本就丢了如果我们选下载那么就是用服务器上的数据覆盖本机上的数据本机上的上一版本就丢了当出现这种提示之后必须要选择一个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保留哪一端

例如如果想保留本地设备上的那么就选上传如果我想保留服务器那头的就选下载如果点取消的话那么下一次点同步的时候他还会再次出现的一直到我们选了一个假设我们现在有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设备同时使用Anki

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和学习进度的同步都是需要先经过Anki的服务器的默认情况下的双向同步它就是双向交换数据如果在手机上学习了点击同步后它会把最新的进度同步给服务器并且从服务器获取来自其他设备的进度

或新的内容等到我们使用了电脑在电脑上点击同步后它也会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也会把电脑上新增的内容和进度同步给服务器自动同步就是这样双向交换如果在某些情况下触发了单向同步那么它就是单向覆盖了例如在手机上学完了之后

出现单向同步提示后如果我在手机上选择上传那么手机上的数据就会同步给服务器把服务器上的给覆盖掉那么之后我从电脑上点同步的时候不选择下载那么服务器上的版本就会把电脑上的版本替换掉其他场景下也是一样都是单向覆盖

没有双向交流了也就是要损失一段数据但是大家不用特别担心只要我们养成同步的良好习惯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良好的同步习惯指的是我们在使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的MT时开始使用的时候就点一下同步最后用完了之后也再点一下同步

那么哪些场景会触发单向同步呢当我们删除了模板的时候会触发或者当我们删除了模板的某些字段时也会触发这个提醒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不要频繁的去增删模板以及模板的字段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把这些固定下来后面就保持相对稳定就好了还有我们删除学习计划的时候

也会触发单项同步例如这里就给了提醒此变更需强制单项同步如果在其他设备上还没有同步那么请先同步后再进行此项变更就是先把其他的数据同步到这个设备上来之后触发单项同步的时候我们选择保留本机设备的数据就不会出现丢失了

这也启示我们在学习时不要频繁的去增删学习计划尽量都在早期学习的时候固定好单相同步并不全都是缺点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主动开启单相同步例如电脑版我们需要进入菜单栏找到工具然后找到设置

在同步这里找到下次同步时强制单向覆盖选中这个设置点击同步就会出现一次单向同步的窗口当我们多个设备中的某一个设备上的数据丢失或者损坏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这种操作把完整的数据上传给服务器

然后从另一个设备上下载下来覆盖掉损坏的数据这单项同步的设置因为翻译的不同理解起来可能会稍微有点差异大家记住他都在设置里并且都有单项的意思例如这里说的是强制单向覆盖如果你使用的是其他版本那么在不同设备上

它的翻译可能不完全相同例如有了电脑的版本显示的是下次同步时强制单向覆盖OS版原来显示的是完全同步现在变成了强制单向同步安卓版原来显示的是强制完全同步现在都有了单向同步的翻译如果大家通过理解去记它的核心是单向覆盖那么即使之后再遇到不同的翻译

也不会出现理解困难的在同步这个部分的最后我再给大家讲一下有些同学会遇到的同步失败的原因和办法当我们同时开启多个设备时他就会同步出错如果要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尽量不要同时进行可以相隔半分钟

还有就是笔记数据太大时有的地区有的网络也会导致同步出错再者就是网络太差这个网络太差不仅仅指的是网速慢是因为有些地区的国际出口贷款延迟比较严重就像送快递一样我们在国内送快递都很快能送达但是如果要送出国外的话可能要一周或者一个月

甚至太长的时候快递会丢了这个国际出口带宽延迟导致数据丢失最终导致同步失败就像邮寄国际快递时路线太长或者耗时太远快件丢失了重复出错以后有几个方法可以解决第一个就是等待一会再试第二个就是换个网络之后再试另一个万能的方法

就是使用科学上网的工具这个需要大家私下联系我获取同步出错这跟有些同学所在地区的宽带有关大部分同学都不会遇到同步的问题如果经常遇到同步出错那么就不要把自动同步给开启我们可以到设置里面找到同步然后把这个账户启动和关闭时自动同步给取消掉

那么我们在每天频繁的打开和退出NT时就不需要每一次都同步了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我们规划NT数据经常需要用到的就是3个操作在菜单栏里面找到工具然后下面有检查数据库检查媒体和清理空卡片这三个没事的时候都可以点一点

当我们大量增删修改笔记和笔记的标签时就需要来点一下这个检查数据库它就可以帮助我们重建数据库这样避免数据出错另外我们也可以养成主动的习惯过一段时间就来点一下这个检查数据库也可以提前预防数据出错第二个就是这个检查媒体

有时候我们记笔记会添加一些图片之后这些笔记不用了就删掉了但是笔记里面的这些媒体文件不会随之而删掉需要我们来手动清理一下方法就是找到这个检查媒体文件按钮它会自动帮我们找出那些笔记已经删掉但是仍然残留的那些媒体文件我们只需要点击右下角的

删除未使用文件就可以了10刚刚的操作并不是把媒体文件从电脑上删除而是从Anki的媒体文件夹移动到Anki的垃圾文件夹里既不会继续再参与同步但是笔记仍然可以恢复我们点击查看文件就可以看到这些被从媒体文件夹里移动到垃圾文件夹里的媒体文件了

我们返回上一集就可以看到在安琪的这个账户里它还有几种文件夹首先是这个media文件夹这就是Anky的笔记所使用的媒体文件我们通过检查媒体文件删除其实是把这些媒体文件移动到了这个media check也就是垃圾文件夹里做这样的区分是为了方便我们恢复的

例如我们点击右下角的这个恢复已删除就可以把它从垃圾文件夹再次移回到媒体文件夹里供笔记使用如果我想彻底删除的话那么就点击清空回收站就可以了优化数据的第三个就是这个清理空卡片什么是清理空卡片呢

我们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我们做了一张填空题卡片做了两处挖控它就是两个填空题先学习第一个学习第二个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意识到第二个可能不需要继续学习了那么需要删掉这个挖控符号就会点击左下角的编辑

进入编辑窗口把第二个挖空符号给删掉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清理空卡片的提示大家遇到这一类提示时不要慌可以先静下心来去把这个提示读一遍例如这里说的是未在此卡片找到填空2 请添加一个填空或者使用工具清理空卡片移除此卡片

这就是我们通过编辑删除了填空题的另一个挖空导致的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提示去使用清理空卡片功能它自动帮我们把那张移除的挖空给找到了为什么叫空卡片呢原来我们通过挖两次空生成了两张卡片但是现在这个卡片上

没有需要学习的内容了它就是一个空卡片这里出来之后大家放心的点击删除就可以了这就是清理空卡片的一个应用关注空卡片并不仅仅是会在填空题上出现我们怎么在模板那一张的卡片与笔记那一节里举了很多例子

来说明哪些情况下会生成关联卡片这些关联卡片都会产生类似填空题的这样空卡片都需要我们使用清理空卡片来清理这就是我们优化IK数据常用的3个操作第三个部分我们再来看一下IK的文件夹系统这个部分比较重要希望大家都能了解

文件的文件夹不好找大家不需要记文件夹的位置我们只需要记住如何找到它的方法就可以了点击菜单栏找到工具然后找到插件点击插件窗口右下角的查看文件就可以来到Anky文件夹系统了当前这个add ONS21文件夹其实就是安装Anky插件的文件夹

我们可以点击地址栏返回上一集这时候我们位于一个叫ANKY2的文件夹这就是Anky的根目录了我们也可以继续返回上一集在这个MK2文件夹上点击右键把它固定到快速访问那次就可以通过左侧的快速访问入口进来了这是Windows电脑的演示Mac电脑其实功能是差不多的

可以通过拖放到左侧把它固定到最常访问的地方回到它的目录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文件结构这与我们在MK的切换账户的窗口看到的一致也就是说我们在MK里有几个账户对应的就会有几个文件夹这就是每个账户的数据

经过不同的文件夹可以发现Anki的多个账户他们的数据其实是相互独立的另一个有用的就是我们最初打开的这个add ONS21这个文件夹它是安装Anky插件的文件夹虽然有多个Anky账户但是只有一个Anky插件文件夹由此可见

多个账户是共用一套插件的我们点击一个账户文件夹来看一下这里面的数据第一个是backups文件夹就是备份点击进来就可以看到很多以日期时间命名的Anky备份数据这些数据是可以通过Anky左上角的文件导入

进行恢复的这个备份是可以设置的设置的入口在菜单栏我们点击工具找到设置然后找到备份就可以对Anki的备份进行设置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动备份是不包括媒体文件的也就是他指自动备份我们的文本文件为什么不备份媒体文件呢

首先媒体文件比较大如果频繁的备份很多个版本的话数据会变得非常大这对某些电脑存储空间不足的同学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另外前面我们也看到了媒体文件夹是独立保存的除非我们主动去删除不然他不会被删除的甚至我们点击了删除之后

他也会被暂时移动到垃圾文件夹里以方便恢复有了这些种种保障即使不备份媒体文件夹也没关系回到文件夹在备份文件夹下面就是媒体文件夹和垃圾文件夹了媒体文件夹就是笔记里所使用的媒体文件包括图片音频等等

以及我们自定义模板时所使用的字体文件也都在这里垃圾文件夹就是我们刚刚演示的当清理了媒体文件之后媒体文件会被暂时的移动到这里可以恢复回去的其他的数据文件我们既看不了也用不上所以就不用管了

第四部分我们再来看一下安体的备份与恢复这对于新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已经使用熟练了就不需要刻意的去备份了备份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刚刚讲了自动备份另外我们还可以手动备份如果要手动备份单个排组可以点击排组右侧的齿轮

找到导出选项选择导出将文件保存到电脑上或者网盘里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想手动导出全部备份可以点击左上角的文件从这里选择导出其实其实这两处导出是一样的只不过默认选择的格式不一样如果我们是从排组里选择导出

那么他默认选择的格式是这个点apkg如果是从左上角的文件里选择导出那么他默认的格式就是这个点olpkg这两种都是Anki支持的自带格式这个长后缀指的是全局就是把整个库都导出所有的牌组都导出而这个短后缀指的是单个牌组我们既可以选择所有排组也可以选择单个

排组选择这个短后缀导出的格式在导入回来时它不会覆盖原来的库而如果选择这个长后缀的话那么导入回来会提醒我们覆盖这个原来的库所以如果你是想通过导入来恢复或者合并的话那么就应该选择这个短后缀的这些选项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保留例如自己的备份那么就选择保存学习进度如果是分享给别人学习的那么就去掉学习进度如果有媒体文件通常是需要保留的如果我们自己设置了复杂的学习计划也可以选择保留

如果是为了分享给别人不知道别人使用的是新版还是旧版可以选择支持旧版本然后点击导出选择保存的位置点击保存就可以了恢复备份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可以从文件里找到导入然后找到之前自己导出过的那个排组把它导入回来就可以了

这里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要保留进度是否要保留学习计划展开这个更新还有一些细节通常这些不用管什么时候需要选中这个合并笔记模板呢我们当前的这个库里有这个模板但是被修改过那你希望导入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模板

那么就把它选中就好了下面这些是否更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也可以不管它简单来说更新下面的这些我们都不需要看选择导入他就回来了另一种恢复方法就是从自动备份的版本里恢复我们可以点击左上角的文件

点击导入然后找到NT自动备份的目录根据日期和时间选择特定的版本进行恢复就可以了也可以从切换账户这里恢复点击打开备份接着就是选择一个版本再打开还有一种恢复的方法假设我们本机上的数据损坏了

我们可以在手机上开启一次单相同步选择上传给服务器然后我们再在电脑上开启单相同步选择下载这样就用手机那一端完整的数据覆盖了电脑这一端损坏的数据从而实现了恢复的目的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以上就是与Anky的数据相关的内容我们讲了同步的概念

优化数据的3个方法文件夹系统以及备份和恢复的方法为了减轻新同学的认知负荷我们把这些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并不是立刻就需要的内容放到了后面来讲但是放到后面来讲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要当我们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都应该来关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了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与导入有关的共性知识后面各种导入方案都需要用到的部分为什么要把其他笔记和工具和Anki结合起来呢这是为了强强联合

例如微信读书有海量的书籍资源而幕布呢用起来简单方便高效并且结构化和其他已有的笔迹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也可以保留原来的使用习惯再者就用这些笔记工具将来我们有一个归档的机会多一个把笔

记打印出来的选择我们先来看一下导入环节导入模板文件时还会遇到一个不同的界面这里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要保留进度是否要保留学习计划展开这个更新还有一些细节通常这些不用管什么时候需要选中

这个合并笔记模板呢我们当前的这个库里有这个模板但是被修改过那你希望导入的时候使用的是一种模板那么就把它选中就好了下面这些是否更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也可以不管它简单来说

更新下面的这些我们都不需要看除了Anky自己的格式Anky还支持两种格式的导入一个是点CSV格式的文件另一个是点TSC格式的文件我们以一个点TSC格式的文件为例点击导入文件这个部分不需要了解太多因为我们后面的方案里面都已经设置好了

重点需要关注的是导入选项这个界面后面的方案里有些指定的模板和排组就不需要自己选择了而如果是自己的笔记就需要来这里选择了假设我的笔记都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那么我就选一个只有一个字段的模板例如浏览画线或者或者AK画线这个排组

指的是把笔记导入到哪个排组里这个可以自己选择比较难理解的是现有笔记和匹配范围之两个概念现有笔记指的是当这一次导入与之前的导入有相同的内容时如何处理这些重复的内容这里面有三个选项一个是更新

表示如果这次导入的笔记已经存在了那么之前导入过的笔记就会被这次导入的笔记所更新也就是用这次导入的笔记去替换去覆盖之前导入过的笔记但是学习记录是不会变的第二个选项保留指的是如果这次导入的笔记已经存在了就保留已经存在的旧笔记

忽略这一次的新笔记更新和保留的机制是相反的更新就是留新的保留就是留旧的复制指的是如果这次导入的笔记已经存在了那么就再增加一个那么就再导入一次得到两个版本也就是新笔记和旧笔记共存

匹配范围指的是如何识别重复的笔记这里有笔记模板以及笔记模板和牌组两个选项我们以添加笔记窗口来解释如果我选择的匹配范围是笔记模板那么笔记只要满足模板相同首字段相同它就会被当成相同的笔记但是如果我选择的是笔记模板和排组

判断笔记是否重复的条件就从两个变成了三个既要使用了相同模板同时首字段又要相同并且是在相同的牌组里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笔记才会被当成是相同笔记例如我使用相同模板记了相同的笔记但是分配到不同的牌组里去了

它就不会被当成重复的笔记具体选择哪一个取决于我们想不想要重复的笔记如果我们经常需要在不同的牌组里新建相同的笔记那么就选笔记模板和牌组如果我希望安琪里的重复笔记尽可能少那么就选择笔记模板这一项字段匹配指的是导入的材料

与选择的模板之间的关系例如导入的材料都是一句话一段话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字段那么我选择了画线模板之后画线模板也只有一个字段我就把它们一一对应就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种格式的导入刚刚的导入还可以自己选择排组有时候导入连排组都是设计好了例如这里

除了文件部分已经固定了下面都不需要自己去改动了导入到哪个牌组使用什么模板都已经设置好了现在大家就了解了导入窗口的全部项目了在学习后面其他小节里面的方案时都需要用到这一些最后我们再来补充一下手机上是如何导入的

在安卓版IKEY上导入文件我们需要点击主界面右上角的3个点然后会看到这样的菜单从菜单中选择导入排组就可以看到导入排组的选项前两种是Anki的格式后两种点TXT点CSV就是我们说的导入文件了点击这里然后在手机上找到文件

就可以导入Anki了在iPhone上导入文件我们以自带的surface浏览器为例点击下载然后就可以保存文件了再点击地址栏的拼图图标就可以调出下载窗口了在下载列表里就可以看到下载的文件了点击这个文件

就会自动跳转到安key的导入窗口导入窗口与电脑版一样如果是第一次使用不能跳转的话还需要手动选择打开方式具体方法是来到下载列表的位置点击第三处的放大镜就来到第四处的文件这里长按文件调出右键菜单来到第五处

点击这里的共享就可以选择打开方式了也就是第6步选择用Anky打开如果这里没有Anky可以向右滑动来到最后的更多在更多这个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编辑选中滑块

就可以将Anky添加到共享菜单里了第6步这里就能看到Anky了点击一次就跳转到了导入窗口下次就可以在第3处下载列表这里直接点击文件跳转到Anki的导入窗口了以上就是导入相关的共性内容后面再使用在本章的其他小节里我们还会在使用各种导入方案时

用到这个导入窗口了解这一节有利于学好后面的导入如果在学后面的导入时忘记了可以再回来看一看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方式将任意笔记里面的笔记导入IKEY复习这几乎是一个万能的方法

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笔记工具甚至是手机或者电脑自带的记事本只要复制或导出后是干净的就可以了既可以在电脑上操作也可以在手机上操作例如有些同学在电脑上使用Anki时要求快速记录打开Anki显然达不到快速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其他笔记工具在其他笔记工具里面快速记录

然后定时或定期的转入IK复习这样我们就可以保留原来的记笔记习惯了原来是怎么记的还是怎么记再者我们可以发挥其他笔记工具的特长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多一份归档打印的材料我会在课程讲义里给大家提供配套的模板

在使用前请大家下载模板并导入安体另外这一节课需要用到的在线转换工具我也会在讲义里提供给大家大家从讲义里找到去用就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讲讲用法我以电脑上的记事本为例如果是一句话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一段话的这样记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导入it

注意这里我说的一句话一段话指的是没有换行没有断行的状态这个就是一条笔记你可以在任意笔记工具里记然后保存到点TXT后缀的文件里就可以导入安提了如果是Mac如果是使用Mac电脑的同学找不到这种点TXT格式的文

件或者是使用手机的同学不方便创建文件等等那么我们可以收藏这个在线转换工具网站把别处记的笔记粘贴到这里点击处理点击下载就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文件就可以导入Anki了这里我们看到

在线转换得到的是点CSV文件它也是Anki支持的导入格式实际上我们甚至都可以在电脑上打开这个点CSV文件时选择右键打开方式时使用记事本打开对于Anky来说这种点TSC文件和点CSV文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是记在点TSC文件里的

我们可以直接导入Anky这个导入窗口我们已经在第一节的通用格式里面讲了这里我们只需要选中对应的模板可以选择浏览画线模板也可以选择这个AK画线模板他们都是一样的然后点击导入笔记就到Anke里来了

这些笔记我们可以仅仅是浏览也可以点击编辑把它变成填空体具体方法就是选中需要隐藏的地方点击下划线按钮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填空体也就是说这种一句话一段话记的笔记有两种学习方式可以直接浏览

或者当成填空题来回忆或是在线转换得到的文件稍微不同的是在线转换后的文件已经指定了排组和模板所以就不需要选择排组和模板了直接点击导入就可以了这样也导入成功了效果是一样的以上我们讲的就是最简单的

一段话或者一句话的笔记如何导入Anki它的好处在于简单快速如果你觉得它的功能不够丰富的话我们还可以使用第二种方式一句话一段话以外我们还可以添加问答笔记稍微注意一下它的格式问题以问开头答案以答开头

问题和答案上下行相邻你可以只记一句话一段话也可以只记问答笔记当然也可以把它们混在一起记在这些笔记里支持3种符号第一种就是双链笔记特有的双括号如果大家是从双链笔记里面复制出来的内容那么这种加了双括号的内容

再转入IKK之后会变成高亮显示如果不是用双链笔记的同学可以忽略这种符号另外提供了两种不常见的方括号我会在讲义里提供这种符号大家也可以从自己的输入法的特殊符号里找到这些符号然后把它添加到输入法的快捷短语

或者懒人短语或者常用语里使用第一种细的方括号标注的关键词在转入I k之后会被转化成标签并且关键词会被标记为高量使用这种粗的镂空的方括号的内容在转入IK之后会被隐藏当成填空题来学习以我使用的微信输入法为例按下字母m键或者按下字母m键

就可以出现这两种特殊符号了就可以快速输入了以微信输入法为例添加常用语的方法是这样子的在输入法状态条上点击齿轮然后来到设置窗口点击这里的常用语点击添加这里可以输入常用语和输入码常用语就是你希望输

入的符号或者短语输入码就是你希望输入的按键例如按字母o出现或者按字母p出现可以填单个字母也可以填多个字母创建好了常用语之后自己就可以通过按某个键快速调出一些常用符号或者常用语了这种由一段话一句话

或者问答笔记混合在一起的笔记也可以记在其他任意笔记工具里记完了之后我们复制一下打开在线转换工具粘贴到这里点击处理点击下载然后从NT里选择导入就可以了在使用这个转换工具时

我提供了两种第一种转换得到了文件在导入时会自动添加到指定的牌组例如了解牌组和掌握牌组这两个牌组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可以使用新版的FSRS算法去给不同难度的牌组选择更准确的算法了如果大家希望添加到自己选择的牌组那么就点下面这个

自由选择目标牌组方案同样的转换方案只不过导出的文件是可以自己选择导入到哪个排组的我们来对比看一下转换后的效果使用粗方括号的内容在转入NT之后变成了挖控的内容使用细方括号的内容转入NT之后变成了高亮显示并且被添加了关键词标签

使用双链笔记方括号的内容在转入ikey之后变成了高亮显示如果大家有图床工具的话也可以在这里粘贴Markdon格式的图床图片那么它也会在转入Anky之后显示出来如果没有图状图片的同学有这种需要的话可以联系layer购买我们再来看一下问答笔记原来的问题和答案

依然对应了Anky里面的问题和答案字段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种方式记的笔记如果笔记里有冒号分号句号那么在转入IKEY之后会添加换行即使在问答笔记里面使用了粗的方括号那么在转入Anki之后它也会变成填空形式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种方法

无论是快速的记一句话一段话还是把它和问答笔记混在一起都需要使用指定的模板如果全部是一句话一段话那么可以直接保存为点TXT文件然后导入Anki如果没有点TXT文件也可以使用在线网站生成支持导入Anki的格式如果有问答笔记和一段话混在一起的

那么就使用在线版转换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在任意笔记工具里面记记完了之后复制出来粘贴到网站里面去处理处理之后导入Anki就可以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笔记工具跟Anki衔接起来了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

谢谢大家的观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将幕布笔记工具里面的笔记转入IKEY复习幕布是我连续使用了10年的笔记工具从2014年考研开始我就把专业课的笔记记到幕布里了幕布这种大钢结构

是特别适合记学科专业知识的有章节大小标题讲究知识结构同时记录又比较简单它也不像很多工具一样发展久了之后就变得臃肿购买了课程的同学可以来找我领取官方提供的会员资格即使是自己付费的话

相比于其他同类软件它的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适合长期使用虽然是叫大纲软件但是它其实也有思维导图的模式大纲的形式有利于我们记录思维导图的模式其实是不利于长文字记录的就像官网演示的这样我们在幕布里记录的时候

可以使用大纲模式这样文字多的时候记录和查看都比较方便记完了之后可以切换到思维导图的模式我们在课程的其他地方也提过大纲形式是构建知识网络的最佳形式使用幕布的方法很简单点击新建文档之后后点击下面就可以直接记录了

涉及到的操作也比较少输入完一条之后点击回车就切换到下一条按键盘左上角的Tab键也就是Tab键就可以把一个层级变成下一集按shift加Tab就可以升级到上一级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记住3个快捷键就可以了按回车键创建新的节点

按Tab键把节点降为下一级按shift加Tab键把节点升为上一级当在使用这套方法前大家还是需要从讲义里面获取配套的模板以及在线转换的地址将配套模板下载下来导入Anky将记完的幕布笔记用这个网站来处理处理完之后下载文件

就可以直接导入NK复习了这里我也会把课程中用到的范文提供给大家放在讲义里大家在听完了听懂之后可以把这个范文保存到自己的幕部里然后导出转换导入NK复习要将幕簿笔记转入NK它的格式有一定的要求

我们要先创建好前3集把书名章名节名创建好第四五六集记笔记为了快速直观的看到效果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极简的示范先是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包括前三集书名章名节名以及在第四集记问题在第五集记答案还有就是记一句话笔记

我们选中这个部分导出选择导出OPML格式然后使用在线转换的网站点击上传然后选中刚刚导出的OPML文件点击处理立刻就处理完了处理完之后点击下载就得到了可以导入Anki的文件我们从Anki里找到左上角的文件导入

选中转换结果直接点击导入就可以了这是一张问答题笔记先呈现问题后呈现答案与幕布里的一对应幕布里的问题对应了Anky里的问题幕布里的答案对应了Anky里的答案幕布里黄色高亮的到了Anky里面也是黄色高亮的

加粗的到了Anky里面也还是加粗的幕布里面红色的到Anky里面也还是红色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划线的一句话笔记幕布里添加了下划线的部分到了Anky里面变成了填空题的形式点击显示答案之后被隐藏的部分就显示出来了这就是使用目不转MT最基本的形式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详细的用法我们先把导入过的部分标记为完成这样就不会重复导入了把这个范文的笔记全部导入MT右上角选择导出保存为OPML文件我们以这个可以自由选择目标排组的方案为例上传导出的OPML文件点击处理处理后点击下载

然后从Anki里选择左上角的文件导入找到刚刚的处理结果点击打开这就来到导入窗口了点击导入笔记就进来了对照着幕布与Anki里的笔记来教大家如何去用这种方法笔记本身内容就是讲述用法的内容Anki里的第一条笔记是与幕布有关的资源

而幕布里的第一条笔记其实这个添加了完成标记的笔记发现这种被标记为完成的笔记在导入Anki的时候是被忽略了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自己已经导入过的笔记标记为完成我们可以看到幕布里面的第一集书名第二集章明第三集杰明

都对应了Anky里面的这个多级标签幕布里面的4级问题对应了Anky里面的问题幕布里面的多个5级答案对应了Anky里面的答案被高亮标记的部分到了Anky里也是被高亮标记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条如何学习使用幕布笔记这是一条问答题笔记

4级记问题5级记答案那题就对应了Anky里面的问题答案就对应了Anky里面的答案很多条答案都被转移到Anky里了标记的颜色样式也都转移过来了这里面跟新同学说一下如何使用幕布笔记我们在任意一个幕布笔记的右上角点击3个点

就可以找到展开的菜单这里面有使用教程和快捷键列表基本简单的入门方式就是我刚开始说的3个快捷键当你想循序渐进学习更多的时候就可以点击这里的快捷键列表和使用教程来一点点了解了步步转安可以支持两种题型分别是问答题和浏览划线题

新建好前三节目录后在第四集写问题在第五集写答案而浏览划线题就是在第四集直接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只要是没有换行的这就是一条笔记浏览划线题既可以像上面这样直接记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也可以去添加下划线的样式下划线样式在转入NT之后就会变成填空题同样都是在第四集开始记题干方案是怎么区分问答题和浏览划线题的呢主要是通过两个连续的问号记问答笔记的时候在第4集记问题

在问题的末尾添加两个连续的问号中文的问号也可以是英文的问号接着在第5集写答案那么转换时就会把这种笔记判断成问答题笔记而没有两个连续问号的第4集内容就会被当成浏览划线题了我们来看一下这套方案支持哪些格式样式

首先是幕布里的4级问题5级答案对应了Anki里的4级问题5级答案幕布里的加粗对应了Anki里的加粗幕布里的斜体对应Anki里的斜体幕布里的下划线对应Anky里的填空体幕布里的高亮对应了Anky里的高亮目布里的超链接也对应了Anky里的链接

目布里的删除线对应了Anky的删除线目布里的代码快标记也对应了Anky里的代码快标记还有各种颜色设置到Anky里面也都会被保留还有一种特殊的样式就是描述当我们在幕布里按下shift加安特之后就会在这个正常节点以下添加一段灰色小字描述这类内容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它可以自动折叠当我们在某个部分需要记很多的内容的时候这种折叠就会让整体的阅读更加简洁转入NK以后默认也只是显示一行主要悬浮到这上面它才会全部展开所以IC里的效果与幕布里的效果是一致的这些支持的样式

我们都可以到IC里面自己去把它改成自己想要的样式要结合模板那一张的基础知识去自定义样式举例给大家说明一下点击左下角的编辑来到编辑笔记的窗口然后点击窗口左上角的卡片就可以来到模板窗口了切换到样式这里

就可以看到对转入样式的规定了这里都添加了说明例如幕布里的加粗的样式幕布里的斜体的样式结合样式那一章的介绍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改了当然不改与幕布里面保持一致也是更好的不支持哪些样式呢首先是不支持幕布里面的内部引用

点击某一条笔记前面的三个点复制主题链接这种链接粘贴在幕布笔记里是可以相互跳转的但是不支持外用第二个不支持的就是幕布里面的三级样式一二三级其实我们已经把前三集用作书名章名截名的支持

时使用公式但是支持的有限太过于复杂的到IC里可能不能完全匹配图片的支持也有限因为幕布官方为了节约成本有时候可能会限制外部访问大家在使用泛文的时候如果能显示图片那么就可以

如果不可以的话大家就当成纯文本笔记来用就好在幕布里添加公式需要点击右上角点击编辑设置选中这个Markdog也就是打开Markdog模式然后再输入公式输入完之后再按一遍就可以关闭这个模式

在幕布里使用公式实际上使用的是Max Jax格式我在范文里也提供了Max Jax的官方的用法语法说明大家可以点这里跳转到官方学习大的图片在UNC里是不显示的具体来讲一下笔记的层级什么叫层级呢依靠方案

一共支持6集例如前面就是前三集后面就是四五6集前三集用来写书名章明结名后3集用来写笔记内容如果是问答题的在4集写问题在5集写答案如果是浏览画线题的话那么在4集写题干

做了这种设计之后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我学习的内容的层级不够或者我学习的内容层级比较多那怎么办呢如果不够的话大家可以用日期或者主题站位凑够前三集如果是多了的话可以合并

例如有的书的目录结构它是先有书名然后部分下面有章章后面有节那么它就是四集超出了我们需要的三集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其中两个部分合到一起比如我把第几部分第几章合并为第2集

这样就减少了一集了这不是必须要用到6集不是的就问答题来说4集5集就够了就浏览画线题来说第4集就够了如果还需要添加补充的内容问答题可以在5集答案之后再添加第6集作为补充画线题可以在第5集第6集作为补充

如果是刚使用幕布的同学那么在看层级的时候可能会看错这里我教大家一些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在新建具体的笔记之前先创建好前三集这样后面只需要按回车键去添加笔记以及切换Tab调整层级就可以了再有我们可以给前三集设置统一的颜色

支持批量给同级设置一个颜色例如我把所有的第3集设置为红色那么就按shift Alt加r就可以了更多的快捷键可以点击右上角找到快捷键查看另一个方法就是看左侧的对齐线现在在这条笔记前面看到的就是4条对齐线那么说明这条笔记前面有4集它就是第5集

看一下第6集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现在的问题是在第4集答案是在第5集那么答案下面这就是第6集第6集指的是在最后一条5集答案下面的第6集这就是对的如果我提到第一条答案下面第6集这就是错的我们再来看一下问答题的问题和答案

可以有几条问题肯定只有一条例如这个第4集的问题答案可以有一条或者多条只要它是平行的第五集就可以了至于浏览划线题我们只需要在第4集记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至于它的下面是不是还继续需要第5集和第6集

则看情况根据需要选择就好了比如这就是浏览化线体转入Anky后的效果第四集的题干就对应了Anky里面这个题干第五集对应了Anky的补充字段第六集也对应了另一个补充字段预先创建好的前3集也就是书名章名截名

在转入NK后会变成一个多级标签会显示在复习的第一行通过这个多级标签我们在复习单个NK卡片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哪一本书的哪一章哪一节的内容我们还可以进入浏览窗口点击左侧的侧边栏找到这个标签

一层一层的展开我们可以选择某一个范围作为主题学习例如我想学这一节的笔记那么就选中这一节的标签右侧就把这一节的笔记给列出来了点击左上角的编辑找到创建筛选排组我们就可以进行筛选学习了尤其是在单个卡片学习之后

当我们在学习一节或者一张的时候会对这一节或一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这是非常有利于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的我们再来用一个完整的层级来看一下幕布里面的问答题对应的Anky里面问答题的关系幕布里面的4级问题就对应了Anky里面的问题字段幕布里面的5级

答案就对应了Anky里面的答案字段幕布里面的6级补充就对应了Anky里面的补充字段看一下浏览划线体添加描述的效果这是幕布里的效果这是转入Anky里后的效果画线题的四级题干就对应了Anky里面的题干它的描述就对应了Anky里的描述在使用换行时需要注意

在幕布里如果你要换行的话就到末尾点击回车就可以添加一个新的节点了如果想在描述里换行描述部分是不支持换行的因为你回车之后在导出的文件里他没有任何的标记在转换时是发现不了这里有换行的支持的e级标题数量有多个例如我们这里有两个e级标题

书名一书名2笔记记好了之后如何导出呢点击右上角找到导出下载然后选择导出OPML格式就可以导出了稍后我们会在讲手机上如何导出导出之后如何转换呢我们打开在线转换页面点击上传找到刚刚导出的文件然后点击处理

处理完之后会显示在中间这个框里然后我们点击下载就可以得到一个点CSV文件这是可以直接导入Anky的怎么导入Anky呢首先课程一开始提供了配套的模板这个需要大家先导入Anky然后我们在Anky里左上角点击文件找到导入按钮选择文件就可以导入了

再选择另一种转换方案得到的文件会自动选择排组比如我在这个转换页面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目标排组版点击之后就可以跳到这个可以自由选择排组的方案里另外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避免导入时以及重复一种方法就是

在幕布里新建不同的文件比如我在看专业教材的时候一张用一个幕布文件或者一节用一个幕布文件导入之后就换另一个文件记新的笔记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导入如果都在一个文件里也没关系导入完成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一笔记标记为完成就可以了

那么下次导入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忽略了标记为完成之后他的效果是这样子的就变成了灰色并且添加了删除线第三种方法就是实际上什么都不做的话安琪也会自动去除重复的就是复笔记里是支持标签的

并这个标签在转入Anki之后也可以变成Anki里的标签我们看标签的方法就是空一格输入一个井号紧接着关键词再空一格这个标签就创建成功了我们可以在幕布里为知识点的笔记添加重要性的标签例如重要性高重要性低还有难度的标签

难度高难度低等等这些标签在转入IK之后都会成标签我们在IK里点击编辑就能看到这张卡片添加了哪些标签了我们还可以进入浏览找到这些添加了相同标签的笔记重要性高的笔记有哪些重要性低的有哪一些我们可以为这些笔记创建筛选牌组进行强化学习

的重要性低标签和重要性高标签还有特殊用途如果我们一天添加了很多笔记如果想全部集中复习完的话压力很大那么我们就可以到浏览里去找到这个重要性低的笔记来到左侧找到标签找到这个标签下面的重要性低这个标签

就可以把所有重要性低的笔记给找出来了按住Ctrl键不要松的话再去选中上面的这个今天添加的那么就可以把今天添加的重要性低的笔记给找出来了选中这些笔记之后我们可以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到期日假设今天添加了50张笔记

其中有30张是重要性比较低的这30张如果都放在今天复习的话压力会特别大因为是重要性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推迟到将来分散复习比如我选择一个5-10也就是6天那么每天平均就有5张这样分散开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均匀分散他有一个灵活机动这样按重要性程度分批学习笔记既能保证重要的笔记都能学完又能减轻压力在这门课里我们讲了很多通过标签来管理知识的方法例如在碎片化输入与结构化输出那一节

转入NK之后顶部的多级标签做了特殊的设计大家可以看到在右侧边缘有省略和弱化显示这样可以让很长的标签也显示的更加美观同时也能避免提示从笔记里面提取的一些关键词放在标签里如果先看到这些标签的话

这些内容会对我们回答问题构成提示所以省略和弱化可以避免提示这种省略弱化只是复习界面的当我们点击编辑进入编辑窗口之后就可以看到完整的标签了如何在手机上使用这套流程因为目部的手机APP上并没有导出OPML的功能所以我们在手机上

也是需要通过浏览器来打开的直接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目部笔记的地址的话他打开这是手机版页面依然还是没有相应的功能可以在手机浏览器里面选择访问电脑版类似的功能比如说iPhone的浏览器我们点击地址栏这个拼图按钮

它就能出来菜单了这个请求桌面网站安卓的很多版本这里我以小米手机的浏览器为例在浏览器的菜单栏里面可以找到访问电脑版另一个就是通用的谷歌浏览器这在苹果和安卓手机上都是一样的菜单里就可以找到这个请求切换到桌面板网站这个功能了其他的操作

跟我们在电脑上就是一样的了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我将笔记导入安卓之后如果在安卓里修改了笔记还需不需要到幕布里面再修改一遍我的建议是不用的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记住他如果要回头改的话其实是没完没了的就算我们把幕布里面改了

那么讲义要不要改那么教材要不要改其实没有必要的再来看一下这套方案的一个易错点就是在标记为完成的时候有的同学仅仅是把上级标记为完成比如选中这里把上级标记为完成这是错的标记完成需要把下级也选中

这样标记为完成也就是它整个变成灰色并且添加了删除线这样才是标记完成了标记完成的笔记在重复导入时会自动忽略掉这部分内容以上就是这套方案的用法大家在听懂了之后可以参考梵文笔记自己动手创建新的笔记来试一试

如果你决定用这套方案的话可以参考视频课的方法把当前的示范笔记转入NK复习这样可以掌握得更好谢谢大家的观看大家好这一节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把微信读书APP里面的笔记转入IK复习虽然是微信读书APP但其实我们可以使用它

来进行三类内容的学习第一类就是自营的图书就是APP里面的这些图书第二类是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在微信里阅读公众号文章时点击右上角展开菜单就可以找到在微信读书APP里面打开的选项当然前提是手机上需要安装了微信读书APP

这个就可以在微信读书的书架上看到公众号文章了比如我这里显示的就是学习骇客公众号最新的文章还可以选择其他文章第三种用法就是我们把自己的电子书导入到微信读书里面来读不仅可以记笔记同步笔记还能转入IK复习

这就几乎涵盖了所有关于电子书的使用方式了这里我们随便选一本书来看看用法这套方案支持3种类型的笔记第一种是画线第二种是写批注第三种是写问答笔记问答笔记其实就是特殊的批注了例如我们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有用的内容就

选中它然后选择划线这个笔记就可以转入IK复习了如果我们在读到某些内容时产生了一些想法可以使用写批注的形式快速记录选中内容然后点击写想法然后快速的写下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的简短批注这些也是可以转入IK复习的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要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就是书上讲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划线的形式保留下来而无字之书就是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想到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无法通过直接划线反映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记问答笔记的形式

把它呈现出来比如这里有一段话首先通过自己的语言加以复述的信息会更加容易记忆这就是所谓的生成效应这段话我们可以提炼几层信息第一个就是什么是生成效应第二个就是如何让记忆更容易我们可以在选中这个内容的基础上记两条问答笔记

我们先记了一条关于生成效应概念的笔记问什么是生成效应答就是把书上的话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这会让记忆更容易这里我们使用了方括号方括号里面的关键字在转入IKEY之后会被提取为标签并且关键字也会被高量显示

我会把这个方括号放在讲义里大家可以复制下来添加到自己的输入法的快捷短语或者懒人短语或者叫常用语里面然后就能方便的添加了我们再从怎么办的角度添加一条问答笔记这里记了一条问答笔记问的是如何让记忆更容易

答使用生成效应把书上的话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一遍这样我们就记了两条问答笔记了有时候我们看到一段话很长通过自己的理解可以缩短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快速的添加一条想法也就是批注来把自己的思考固化下来这里我也使用了粗的方括号添加了粗的方括号的笔记

在转入Anky之后会变成填空体我们用一个短语概括了这一段话那么下次转入Anky复习以后就不需要频繁的去重复阅读这一整段话了现在我们已经记了3类笔记就可以选择导出了目前微信读书网页版的导出功能有bug所以建议大家用APP导出导出之后

我们使用在线转换工具将导出的内容粘贴到这里点击处理然后点击下载来到Anki里就可以导入了找到转换后的文件选择打开就来到导入窗口了点击导入就导入Anki了

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导出的5张笔记被分散到了3个排组当然大家也可以选择转换页面的自由选择目标排组版那么在导入的时候就可以自己指定到哪个排组了以这三个排组为例它们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对应的笔记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画线的笔记会被导入到了解这个牌组

添加了批注的笔记会被导入到理解这个牌组以问答形式记的笔记会被添加到掌握这个牌组那么将不同难度的内容分开我们就可以给他选择合适的算法了我们把微信读书APP放在这儿来对比一下Anky里面的效果首先看一下了解笔记我们在微信读书里面划线的笔记

就转入Anky里面了这就对应了微信读书里面的划线笔记这种笔记我们既可以直接浏览也可以挖控挖控的方法就是点击进入编辑窗口然后选中需要挖控的内容点击下划线样式按钮再回到复习界面被挖控的地方就隐藏了点击显示答案之后它才会出现

这就是浏览化形体的两种用法我们再来看一下理解的排组我们在微信读书里面添加的一句话批注就对应了Anki里的批注而引用的内容就对应了引用字段在微信读书里添加了初体方括号的内容到了unki里就变成了填空题了而引用的内容则对应了引用字段

这个引用字段打开Anki的编辑窗口我们能更直观的看到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再来看一下掌握牌组里面的问答笔记微信读书笔记里的问题就对应了Anki里面的问题字段而答案就对应了Anki里的答案字段引用就对应了引用字段并且这个引用是点击之后才会显示的这样可以减少干扰

在需要看的时候又能看到而我们在微信读书里使用系方括号添加的关键词到了IKEY里就会被高亮并且这个词会被提取为标签另一个问答笔记也是这样当我们在微信读书里读了很多书以后对应的Anki里也有很多笔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关键词或者标签的形式

从许多不同的书里找出相同的主题进行专题复习例如我们可以进入浏览窗口在左侧侧边栏找到重要的标签所有书里使用了这个标签的笔记都可以被找出来然后我们就可以点击左上角的编辑创建筛选排组我们在学习各本书的时候其实就把各本书的笔记给复习了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集中的把各本书里涉及到相同主题的内容放到一起再学习一次这非常有利于强化我们在某个专题方面的知识除了笔记的对应关系微信读书里面的章节信息也对应了Anky里面的多集标签

在复习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是哪一本书的哪一章的笔记进入浏览窗口我们还可以展开折叠这个多集标签在我们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学完了一章的内容之后就可以选中这一章的标签接着选中这一章的笔记为这一章的笔记创建一个专题

就可以在之前分散学习的基础上专门围绕这一章再进行一次专题学习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在一本书学完了之后围绕这一本书创建一个筛选排组进行结构化的学习在单个卡片都学完并掌握的很好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化的学习对我们了解这本书的结构

是非常有帮助的这里为了饮食方便我在电脑上安装了微信读书的APP大家也可以在手机上使用这套方案有的同学可能对于在电脑上安装APP感兴趣我这里再简单的说一下方法如果是苹果电脑的话老电脑是不支持的

新电脑使用苹果的m系列芯片的话是可以直接在应用商店里面安装APP的在电脑的应用商店里就可以直接安装手机APP如果是Windows电脑老电脑也是不支持的以Windows 11为例可以安装腾讯应用宝的电脑版然后就可以直接安装手机APP了

这两种方法对于老电脑可能都是行不通的平时阅读记笔记的时候如果想在电脑上操作可以用微信读书的网页版就是这样的手机扫码就可以登录了但是目前网页版的微信读书在导出笔记时是有bug的导出笔记所使用的前缀与手机版不同

所以识别不了以上就是微信读书APP与Anki的结合用法我们既可以用来读自营的图书也可以导入自己的标准电子书也就是EPUB等格式还可以用来读公众号的文章记笔记并复习以上就是这一节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观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