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的目录结构

1、版本开始把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容合并,原先的cpu与lib_arch内容全部纳入arch中,并且其中增加inlcude文件夹;分离出通用库文件lib。

├── api                存放uboot提供的接口函数
├── arch               与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uboot的重头戏
├── board              根据不同开发板定制的代码,代码也不少
├── common             通用的代码,涵盖各个方面,已命令行处理为主
├── disk                磁盘分区相关代码
├── doc                文档,一堆README开头的文件
├── drivers            驱动,很丰富,每种类型的设备驱动占用一个子目录
├── examples           示例程序
├── fs                 文件系统,支持嵌入式开发板常见的文件系统
├── include            头文件,已通用的头文件为主
├── lib                通用库文件
├── nand_spl           NAND存储器相关代码
├── net                网络相关代码,小型的协议栈
├── onenand_ipl
├── post               加电自检程序
└── tools              辅助程序,用于编译和检查uboot目标文件

从uboot代码根目录,可以看出其已经非常庞大,功能也很丰富。
移植工作最主要的是看对应的处理器和开发板代码,2010.06版本以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集中在arch、board目录。(以前版本主要在cpu和board目录)
先看一下arch目录:
arch
├── arm
├── avr32
├── blackfin
├── i386
├── m68k
├── microblaze
├── mips
├── nios2
├── powerpc
├── sh
└── sparc

arch目录内容比以前的版本干净,每个子目录代表一个处理器类型,子目录名称就是处理器的类型名称。
我们移植的是arm的处理器,所以参考一下arch/arm目录:

arch/arm
├── cpu
├── include
└── lib

arch/arm目录下有三个目录,其他的处理器目录下也是这个结构:
cpu子目录对应一种处理器的不同产品型号或者系列;
include子目录是处理器用到的头文件;
lib目录对应用到处理器公用的代码;

下面看看cpu下的内容,arch/arm/cpu目录下的内容:

arch/arm/cpu
├── arm720t
├── arm920t          我们CPU的类型
├── arm925t
├── arm926ejs
├── arm946es
├── arm1136
├── arm1176
├── arm_cortexa8
├── arm_intcm
├── ixp
├── lh7a40x
├── pxa
├── s3c44b0
└── sa1100          

arch/arm/arm/cpu
├── a320
├── at91
├── at91rm9200
├── ep93xx
├── imx
├── ks8659
├── s3c24x0
├── config.mk
├── cpu.c
├── Makefile
├── start.S          整个uboot代码入口点
└── u-boot.lds

u-boot.lds是ld程序也就是连接器的脚本文件,这个文件描述了如何连接目标文件,ld程序会根据这个文件的指示按照需求把不同的目标文件连接在一起生成供烧写到开发板的程序。
该文件放在board对应的目录中。

4、移植u-boot的版本选择情况

由于u-boot的各版本没有重大变化,各版本移植起来基本相同,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版本均有人移植过,主要是arm体系结构的。

arm:主要是硬件结构相关。

board:板载驱动相关  网卡驱动 nandflash norflash 内存 闪存。

driver:板载通用驱动

u-boot的stage1代码通常放在cpu/xxxx/start.S文件中,他用汇编语言写成;

u-boot的stage2代码通常放在lib_xxxx/board.c文件中,他用C语言写成。

u-boot源代码的目录结构

1、board中存放于开发板相关的配置文件,每一个开发板都以子文件夹的形式出现。

2、Commom文件夹实现u-boot行下支持的命令,每一个命令对应一个文件。

3、cpu中存放特定cpu架构相关的目录,每一款cpu架构都对应了一个子目录。

4、Doc是文档目录,有u-boot非常完善的文档。

5、Drivers中是u-boot支持的各种设备的驱动程序。

6、Fs是支持的文件系统,其中最常用的是JFFS2文件系统。

7、Include文件夹是u-boot使用的头文件,还有各种硬件平台支持的汇编文件,系统配置文件和文件系统支持的文件。

8、Net是与网络协议相关的代码,bootp协议、TFTP协议、NFS文件系统得实现。

9、Tooles是生成U-boot的工具。

 

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代码(如设备初始化代码等)通常都放在stage1中,而且通常都是用汇编语言来实现,以达到短小精悍的目的。

而stage2则通常是用C语言来实现的,这样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且代码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下面我们先详细分析下stage1中的代码,如图2所示:

 
图2  Start.s程序流程

          代码真正开始是在_start,设置异常向量表,这样在cpu发生异常时跳转到/cpu/arm7tdmi/interrupts中去执行相应中断代码

         在interrupts文件中大部分的异常代码都没有实现具体的功能,只是打印一些异常消息,其中关键的是reset中断代码,跳到reset入口地址

          reset复位入口之前有一些段的声明

          1.在reset中,首先是将cpu设置为svc32模式下,并屏蔽所有irq和fiq。

          2.在u-boot中除了定时器使用了中断外其他的基本上都不需要使用中断,比如串口通信和网络等通信等,在u-boot中只要完成一些简单的通信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屏蔽掉了所有的中断响应。

         3.初始化外部总线。这部分首先设置了I/O口功能,包括串口、网络接口等的设置,其他I/O口都设置为GPIO。然后设置BCFG0~BCFG3,即外部总线控制器。这里bank0对应Flash,设置为16位宽度,总线速度设为最慢,以实现稳定的操作;Bank1对应DRAM,设置和Flash相同;Bank2对应RTL8019。

         4.接下来是cpu关键设置,包括系统重映射(告诉处理器在系统发生中断的时候到外部存储器中去读取中断向量表)和系统频率。

         5.lowlevel_init,设定RAM的时序,并将中断控制器清零。这些部分和特定的平台有关,但大致的流程都是一样的。

下面就是代码的搬移阶段了。为了获得更快的执行速度

        通常把stage2加载到RAM空间中来执行,因此必须为加载Boot Loader的stage2准备好一段可用的RAM空间范围。空间大小最好是memory page大小(通常是4KB)的倍数

        一般而言,1M的RAM空间已经足够了。

        flash中存储的u-boot可执行文件中,代码段、数据段以及BSS段都是首尾相连存储的,

        所以在计算搬移大小的时候就是利用了用BSS段的首地址减去代码的首地址,这样算出来的就是实际使用的空间。

        程序用一个循环将代码搬移到0x81180000,即RAM底端1M空间用来存储代码。

        然后程序继续将中断向量表搬到RAM的顶端。由于stage2通常是C语言执行代码,所以还要建立堆栈去。

       在堆栈区之前还要将malloc分配的空间以及全局数据所需的空间空下来,他们的大小是由宏定义给出的,可以在相应位置修改。

基本内存分布图:


图3  搬移后内存分布情况图

     下来是u-boot启动的第二个阶段,是用c代码写的,

     这部分是一些相对变化不大的部分,我们针对不同的板子改变它调用的一些初始化函数,并且通过设置一些宏定义来改变初始化的流程

     所以这些代码在移植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修改,也是错误相对较少出现的文件。

     在文件的开始先是定义了一个函数指针数组,通过这个数组,程序通过一个循环来按顺序进行常规的初始化,并在其后通过一些宏定义来初始化一些特定的设备。

     在最后程序进入一个循环,main_loop这个循环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以设置参数或者进行启动引导

start_s

1.      硬件设备初始化

(1)设置异常向量

       ldr   pc, _undefined_instruction      /* 未定义指令向量 l---dr相当于mov操作*/

       ldr   pc, _software_interrupt            /*  软件中断向量 */

       ldr   pc, _prefetch_abort                  /*  预取指令异常向量 */

       ldr   pc, _data_abort                        /*  数据操作异常向量 */

       ldr   pc, _not_used                           /*  未使用   */

       ldr   pc, _irq                                     /*  irq中断向量  */

       ldr   pc, _fiq                                     /*  fiq中断向量  */

2、CPU进入SVC模式

以上代码将CPU的工作模式位设置为管理模式,即设置相应的CPSR程序状态字,并将中断禁止位和快中断禁止位置一,从而屏蔽了IRQ和FIQ中断。

3、

(4)关闭看门狗

       ldr   r0, =pWTCON   /*将pwtcon寄存器地址赋给R0*/

       mov       r1, #0x0      /*r1的内容为0*/

       str   r1, [r0]                /* 看门狗控制器的最低位为0时,看门狗不输出复位信号 */

       以上代码向看门狗控制寄存器写入0,关闭看门狗。否则在U-Boot启动过程中,CPU将不断重启

为什么要关看门狗?

         就是防止,不同得两个以上得CPU,进行喂狗的时间间隔问题:说白了,就是你运行的代码如果超出喂狗时间,而你不关狗,就会导致,你代码还没运行完又得去喂狗,就这样反复得重启CPU,那你代码永远也运行不完,所以,得先关看门狗得原因,就是这样。

(5)屏蔽中断

  6、设置时钟

  7)关闭MMU,cache  ------(也就是做bank的设置)

说白了:设置频率,就为了CPU能去操作外围设备。

  MMU是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缩写,中文名是内存管理单元,它是中央处理器(CPU)中用来管理虚拟存储器、物理存储器的控制线路

    同时也负责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以及提供硬件机制的内存访问授权     

一,关catch

       catch和MMU是通过CP15管理的,刚上电的时候,CPU还不能管理他们

       上电的时候MMU必须关闭,指令catch可关闭,可不关闭,但数据catch一定要关闭

       否则可能导致刚开始的代码里面,去取数据的时候,从catch里面取,而这时候RAM中数据还没有catch过来,导致数据预取异常

二:关MMU

      因为MMU是;把虚拟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得作用

      而目的是设置控制寄存器,而控制寄存器本来就是实地址(物理地址),再使能MMU,不就是多此一举了吗?

优化的过程:是将常用的代码取出来放到catch中,它没有从实际的物理地址去取,它直接从cpu的缓存中去取,但常用的代码就是为了感觉一些常用变量的变化

        优化原因:如果正在取数据的时候发生跳变,那么就感觉不到变量的变化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用Volatile关键字告诉编译器不要做优化,每次从实际的物理地址中去取指令,这就是为什么关闭catch关闭MMU

 问题一:如果换一块开发板有可能改哪些东西?
                   首先,cpu的运行模式,如果需要对cpu进行设置那就设置,管看门狗,关中断不用改,时钟有可能要改,如果能正常使用则不用改,关闭catch和MMU不用改,设置bank有可能要改。最后一步拷贝时看地址会不会变,如果变化也要改,执行内存中代码,地址有可能要改。

 

问题二:Nor Flash和Nand Flash本质区别:

                  就在于是否进行代码拷贝,也就是下面代码所表述:无论是Nor Flash还是Nand Flash,核心思想就是将uboot代码搬运到内存中去运行,但是没有拷贝bss后面这段代码,只拷贝bss前面的代码,bss代码是放置全局变量的。Bss段代码是为了清零,拷贝过去再清零重复操作

9)复制U-Boot第二阶段代码到RAM

(10)设置堆栈

(11)清除BSS段

(12)跳转到第二阶段代码入口

 start_armboot函数在lib_arm/board.c中定义,是U-Boot第二阶段代码的入口。U-Boot启动第二阶段流程如下:

1)gd_t结构体

       U-Boot使用了一个结构体gd_t来存储全局数据区的数据,这个结构体在include/asm-arm/global_data.h中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global_data {

       bd_t              *bd;

       unsigned long      flags;

       unsigned long      baudrate;

       unsigned long      have_console;      /* serial_init() was called */

       unsigned long      env_addr;     /* Address  of Environment struct */

       unsigned long      env_valid;    /* Checksum of Environment valid? */

       unsigned long      fb_base; /* base address of frame buffer */

       void              **jt;              /* jump table */

} gd_t;

2)bd_t结构体

       bd_t在include/asm-arm.u/u-boot.h中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bd_info {

    int                bi_baudrate;               /* 串口通讯波特率 */

    unsigned long     bi_ip_addr;          /* IP 地址*/

    struct environment_s        *bi_env;              /* 环境变量开始地址 */

    ulong            bi_arch_number;      /* 开发板的机器码 */

    ulong            bi_boot_params;       /* 内核参数的开始地址 */

    struct                         /* RAM配置信息 */

    {

              ulong start;

              ulong size;

    }bi_dram[CONFIG_NR_DRAM_BANKS]; 

} bd_t;

3)init_sequence数组

 其中的board_init函数在board/samsung/mini2440/mini2440.c中定义,该函数设置了MPLLCOM,UPLLCON,以及一些GPIO寄存器的值,还设置了U-Boot机器码和内核启动参数地址 :

/* MINI2440开发板的机器码 */

gd->bd->bi_arch_number = MACH_TYPE_MINI2440;

 

/* 内核启动参数地址 */

gd->bd->bi_boot_params = 0x30000100;  

       其中的dram_init函数在board/samsung/mini2440/mini2440.c中定义如下:

int dram_init (void)

{

      /* 由于mini2440只有 */

      gd->bd->bi_dram[0].start = PHYS_SDRAM_1;

      gd->bd->bi_dram[0].size = PHYS_SDRAM_1_SIZE;

 

      return 0;

}

mini2440使用2片32MB的SDRAM组成了64MB的内存,接在存储控制器的BANK6,地址空间是0x30000000~0x34000000。

在include/configs/mini2440.h中PHYS_SDRAM_1和PHYS_SDRAM_1_SIZE 分别被定义为0x30000000和0x04000000(64M)。

       分析完上述的数据结构,下面来分析start_armboot函数:

void start_armboot (void)

{

       init_fnc_t **init_fnc_ptr;

       char *s;

       … …

       /* 计算全局数据结构的地址gd */

       gd = (gd_t*)(_armboot_start - CONFIG_SYS_MALLOC_LEN - sizeof(gd_t));

       … …

       memset ((void*)gd, 0, sizeof (gd_t));

       gd->bd = (bd_t*)((char*)gd - sizeof(bd_t));

       memset (gd->bd, 0, sizeof (bd_t));

       gd->flags |= GD_FLG_RELOC;

 

       monitor_flash_len = _bss_start - _armboot_start;

 

/* 逐个调用init_sequence数组中的初始化函数  */

       for (init_fnc_ptr = init_sequence; *init_fnc_ptr; ++init_fnc_ptr) {

              if ((*init_fnc_ptr)() != 0) {

                     hang ();

              }

       }

 

/* armboot_start 在cpu/arm920t/start.S 中被初始化为u-boot.lds连接脚本中的_start */

       mem_malloc_init (_armboot_start - CONFIG_SYS_MALLOC_LEN,

                     CONFIG_SYS_MALLOC_LEN);

 

/* NOR Flash初始化 */

#ifndef CONFIG_SYS_NO_FLASH

       /* configure available FLASH banks */

       display_flash_config (flash_init ());

#endif /* CONFIG_SYS_NO_FLASH */

 

       … …

/* NAND Flash 初始化*/

#if defined(CONFIG_CMD_NAND)

       puts ("NAND:  ");

       nand_init();         /* go init the NAND */

#endif

       … …

       /*配置环境变量,重新定位 */

       env_relocate ();

       … …

       /* 从环境变量中获取IP地址 */

       gd->bd->bi_ip_addr = getenv_IPaddr ("ipaddr");

       stdio_init (); /* get the devices list going. */

       jumptable_init ();

       … …

       console_init_r (); /* fully init console as a device */

       … …

       /* enable exceptions */

       enable_interrupts ();

 

#ifdef CONFIG_USB_DEVICE

       usb_init_slave();

#endif

 

       /* Initialize from environment */

       if ((s = getenv ("loadaddr")) != NULL) {

              load_addr = simple_strtoul (s, NULL, 16);

       }

#if defined(CONFIG_CMD_NET)

       if ((s = getenv ("bootfile")) != NULL) {

              copy_filename (BootFile, s, sizeof (BootFile));

       }

#endif

       … …

       /* 网卡初始化 */

#if defined(CONFIG_CMD_NET)

#if defined(CONFIG_NET_MULTI)

       puts ("Net:   ");

#endif

       eth_initialize(gd->bd);

… …

#endif

 

       /* main_loop() can return to retry autoboot, if so just run it again. */

       for (;;) {

              main_loop ();

       }

       /* NOTREACHED - no way out of command loop except booting */

}

       main_loop函数在common/main.c中定义。一般情况下,进入main_loop函数若干秒内没有

 

 

 

 

 

 

 

 

 

 

 

 

 

 

 

 

 

  • 3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梦幽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