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网桥是体验过后就回不去的存在,在传统的NAS中我们更多会升级到10G内网,甚至在MacbookPro这种设备上还需要使用拓展坞将雷电接口转成10G,或者在一些台式机上使用PCIE转接卡拓展10G。
雷电网桥介绍
拥有雷电的机器可以当作前端高速设备与PC连接,也可以做持久存储,或者把数据放到另外一台QNAP或者Cloud做热备份。
NAS上的雷电网桥
在之前的安装中,我们插入了雷电的线,在初始化中显示了雷电网桥的IP地址。
与此同时,在Mac上也可以看到虚拟的雷电网桥和对应信息:
在NAS上也可以看到路由表,169.254.0.0/16都走雷电的网桥。
雷电网桥测速
先开启SSH功能:
我们使用iperf3进行下载,由于QNAP官方没有提供iperf3的工具下载,下载二进制安装:
sudo wget -0 /usr/lib/libiperf.so.0 https://iperf.fr/download/ubuntu/libiperf.so.0 3.1.3
sudo wget -0 /usr/bin/iperf3 https://iperf.fr/download/ubuntu/iperf3_3.1.3
sudo chmod +x /usr/bin/iperf3
可以达到官方宣传的20G BPS
在Mac端设置,开了MTU 9000 之后,可以接近35G BPS(不知道为什么QNAP侧不能在雷电网桥上改MTU)
在QNAP的监控传输大文件过程中,也可以到接近20G BPS的吞吐量。
Thunderbolt to Ethernet
可以利用Thunderbolt连接NAS上网,算是一个比较新奇的功能,有些显示器也能实现这个。不过相应的需要牺牲一些传输带宽:
- MTU 设置为1500
- 上传限制到180MB/S
- 下载不受影响
本质上就是让雷电当作虚拟交换机,让PC连接NAS直接上网。
雷电网桥的页面IP地址也变化了,不再是169.254.X.X,而是和直接从上级交换机获取地址了。
路由器后台也可以看到:
互联网测速,可以跑满家里宽带:
写在最后
还是建议使用雷电网桥做高速内网的传输,还可以省掉一个10G的交换机和复杂的网络拓扑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