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环境websocket连接地址_WebSocket:沙盒里的TCP

3ea53092a877fd4408ff5c99e29eeb2d.png

52909fdf6a371a275820a058b2ebffcd.png


在之前讲 TCP/IP 协议栈的时候,我说过有“TCP Socket”,它实际上是一种功能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就可以使用 TCP/IP 协议栈在传输层收发数据。
那么,你知道还有一种东西叫“WebSocket”吗?
单从名字上看,“Web”指的是 HTTP,“Socket”是套接字调用,那么这两个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望文生义”,大概你也能猜出来,“WebSocket”就是运行在“Web”,也就是 HTTP 上的 Socket 通信规范,提供与“TCP Socket”类似的功能,使用它就可以像“TCP Socket”一样调用下层协议栈,任意地收发数据。

1d0222810315d232100f64f69ccd748e.png


更准确地说,“WebSocket”是一种基于 TCP 的轻量级网络通信协议,在地位上是与 HTTP“平级”的。
为什么要有 WebSocket
不过,已经有了被广泛应用的 HTTP 协议,为什么要再出一个 WebSocket 呢?它有哪些好处呢?
其实 WebSocket 与 HTTP/2 一样,都是为了解决 HTTP 某方面的缺陷而诞生的。HTTP/2 针对的是“队头阻塞”,而 WebSocket 针对的是“请求 - 应答”通信模式。
那么,“请求 - 应答”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请求 - 应答”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模式,虽然可以双向收发数据,但同一时刻只能一个方向上有动作,传输效率低。更关键的一点,它是一种“被动”通信模式,服务器只能“被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无法主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虽然后来的 HTTP/2、HTTP/3 新增了 Stream、Server Push 等特性,但“请求 - 应答”依然是主要的工作方式。这就导致 HTTP 难以应用在动态页面、即时消息、网络游戏等要求“实时通信”的领域。
在 WebSocket 出现之前,在浏览器环境里用 JavaScript 开发实时 Web 应用很麻烦。因为浏览器是一个“受限的沙盒”,不能用 TCP,只有 HTTP 协议可用,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变通”的技术,“轮询”(polling)就是比较常用的的一种。
简单地说,轮询就是不停地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问有没有数据,有数据的话服务器就用响应报文回应。如果轮询的频率比较高,那么就可以近似地实现“实时通信”的效果。
但轮询的缺点也很明显,反复发送无效查询请求耗费了大量的带宽和 CPU 资源,非常不经济。
所以,为了克服 HTTP“请求 - 应答”模式的缺点,WebSocket 就“应运而生”了。它原来是 HTML5 的一部分,后来“自立门户”,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标准,RFC 文档编号是 6455。
WebSocket 的特点
WebSocket 是一个真正“全双工”的通信协议,与 TCP 一样,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随时向对方发送数据,而不用像 HTTP“你拍一,我拍一”那么“客套”。于是,服务器就可以变得更加“主动”了。一旦后台有新的数据,就可以立即“推送”给客户端,不需要客户端轮询,“实时通信”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WebSocket 采用了二进制帧结构,语法、语义与 HTTP 完全不兼容,但因为它的主要运行环境是浏览器,为了便于推广和应用,就不得不“搭便车”,在使用习惯上尽量向 HTTP 靠拢,这就是它名字里“Web”的含义。
服务发现方面,WebSocket 没有使用 TCP 的“IP 地址 + 端口号”,而是延用了 HTTP 的 URI 格式,但开头的协议名不是“http”,引入的是两个新的名字:“ws”和“wss”,分别表示明文和加密的 WebSocket 协议。
WebSocket 的默认端口也选择了 80 和 443,因为现在互联网上的防火墙屏蔽了绝大多数的端口,只对 HTTP 的 80、443 端口“放行”,所以 WebSocket 就可以“伪装”成 HTTP 协议,比较容易地“穿透”防火墙,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具体是怎么“伪装”的,我稍后再讲。
下面我举几个 WebSocket 服务的例子,你看看,是不是和 HTTP 几乎一模一样:
ws://www.chrono.comws://http://www.chrono.com:8080/srvwss://www.chrono.com:445/im?user_id=xxx复制代码
要注意的一点是,WebSocket 的名字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在浏览器里调用 API 来使用 WebSocket,但它不是一个“调用接口的集合”,而是一个通信协议,所以我觉得把它理解成“TCP over Web”会更恰当一些。
WebSocket 的帧结构
刚才说了,WebSocket 用的也是二进制帧,有之前 HTTP/2、HTTP/3 的经验,相信你这次也能很快掌握 WebSocket 的报文结构。
不过 WebSocket 和 HTTP/2 的关注点不同,WebSocket 更侧重于“实时通信”,而 HTTP/2 更侧重于提高传输效率,所以两者的帧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
WebSocket 虽然有“帧”,但却没有像 HTTP/2 那样定义“流”,也就不存在“多路复用”“优先级”等复杂的特性,而它自身就是“全双工”的,也就不需要“服务器推送”。所以综合起来,WebSocket 的帧学习起来会简单一些。
下图就是 WebSocket 的帧结构定义,长度不固定,最少 2 个字节,最多 14 字节,看着好像很复杂,实际非常简单。

fda32ba100e5aa89df6c615fcb646dac.png


开头的两个字节是必须的,也是最关键的。
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FIN”是消息结束的标志位,相当于 HTTP/2 里的“END_STREAM”,表示数据发送完毕。一个消息可以拆成多个帧,接收方看到“FIN”后,就可以把前面的帧拼起来,组成完整的消息。
“FIN”后面的三个位是保留位,目前没有任何意义,但必须是 0。
第一个字节的后 4 位很重要,叫“Opcode”,操作码,其实就是帧类型,比如 1 表示帧内容是纯文本,2 表示帧内容是二进制数据,8 是关闭连接,9 和 10 分别是连接保活的 PING 和 PONG。
第二个字节第一位是掩码标志位“MASK”,表示帧内容是否使用异或操作(xor)做简单的加密。目前的 WebSocket 标准规定,客户端发送数据必须使用掩码,而服务器发送则必须不使用掩码。
第二个字节后 7 位是“Payload len”,表示帧内容的长度。它是另一种变长编码,最少 7 位,最多是 7+64 位,也就是额外增加 8 个字节,所以一个 WebSocket 帧最大是 2^64。
长度字段后面是“Masking-key”,掩码密钥,它是由上面的标志位“MASK”决定的,如果使用掩码就是 4 个字节的随机数,否则就不存在。
这么分析下来,其实 WebSocket 的帧头就四个部分:“结束标志位 + 操作码 + 帧长度 + 掩码”,只是使用了变长编码的“小花招”,不像 HTTP/2 定长报文头那么简单明了。
我们的实验环境利用 OpenResty 的“lua-resty-websocket”库,实现了一个简单的 WebSocket 通信,你可以访问 URI“/38-1”,它会连接后端的 WebSocket 服务“ws://127.0.0.1/38-0”,用 Wireshark 抓包就可以看到 WebSocket 的整个通信过程。
下面的截图是其中的一个文本帧,因为它是客户端发出的,所以需要掩码,报文头就在两个字节之外多了四个字节的“Masking-key”,总共是 6 个字节。

685ee39b28c38e9a95e4bb72d53d5a60.png


而报文内容经过掩码,不是直接可见的明文,但掩码的安全强度几乎是零,用“Masking-key”简单地异或一下就可以转换出明文。
WebSocket 的握手
和 TCP、TLS 一样,WebSocket 也要有一个握手过程,然后才能正式收发数据。
这里它还是搭上了 HTTP 的“便车”,利用了 HTTP 本身的“协议升级”特性,“伪装”成 HTTP,这样就能绕过浏览器沙盒、网络防火墙等等限制,这也是 WebSocket 与 HTTP 的另一个重要关联点。
WebSocket 的握手是一个标准的 HTTP GET 请求,但要带上两个协议升级的专用头字段:

  • “Connection: Upgrade”,表示要求协议“升级”;
  • “Upgrade: websocket”,表示要“升级”成 WebSocket 协议。

另外,为了防止普通的 HTTP 消息被“意外”识别成 WebSocket,握手消息还增加了两个额外的认证用头字段(所谓的“挑战”,Challenge):

  • Sec-WebSocket-Key:一个 Base64 编码的 16 字节随机数,作为简单的认证密钥;
  • Sec-WebSocket-Version:协议的版本号,当前必须是 13。

70d6a42873a3e3905c58eed874a46b3a.png


服务器收到 HTTP 请求报文,看到上面的四个字段,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 GET 请求,而是 WebSocket 的升级请求,于是就不走普通的 HTTP 处理流程,而是构造一个特殊的“101 Switching Protocols”响应报文,通知客户端,接下来就不用 HTTP 了,全改用 WebSocket 协议通信。(有点像 TLS 的“Change Cipher Spec”)
WebSocket 的握手响应报文也是有特殊格式的,要用字段“Sec-WebSocket-Accept”验证客户端请求报文,同样也是为了防止误连接。
具体的做法是把请求头里“Sec-WebSocket-Key”的值,加上一个专用的 UUID “258EAFA5-E914-47DA-95CA-C5AB0DC85B11”,再计算 SHA-1 摘要。
encode_base64( sha1( Sec-WebSocket-Key + '258EAFA5-E914-47DA-95CA-C5AB0DC85B11' ))复制代码
客户端收到响应报文,就可以用同样的算法,比对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就说明返回的报文确实是刚才握手时连接的服务器,认证成功。
握手完成,后续传输的数据就不再是 HTTP 报文,而是 WebSocket 格式的二进制帧了。

e0c8319fff2acd6a24483fcee5c3123b.png


小结
浏览器是一个“沙盒”环境,有很多的限制,不允许建立 TCP 连接收发数据,而有了 WebSocket,我们就可以在浏览器里与服务器直接建立“TCP 连接”,获得更多的自由。
不过自由也是有代价的,WebSocket 虽然是在应用层,但使用方式却与“TCP Socket”差不多,过于“原始”,用户必须自己管理连接、缓存、状态,开发上比 HTTP 复杂的多,所以是否要在项目中引入 WebSocket 必须慎重考虑。

  1. HTTP 的“请求 - 应答”模式不适合开发“实时通信”应用,效率低,难以实现动态页面,所以出现了 WebSocket;
  2. WebSocket 是一个“全双工”的通信协议,相当于对 TCP 做了一层“薄薄的包装”,让它运行在浏览器环境里;
  3. WebSocket 使用兼容 HTTP 的 URI 来发现服务,但定义了新的协议名“ws”和“wss”,端口号也沿用了 80 和 443;
  4. WebSocket 使用二进制帧,结构比较简单,特殊的地方是有个“掩码”操作,客户端发数据必须掩码,服务器则不用;
  5. WebSocket 利用 HTTP 协议实现连接握手,发送 GET 请求要求“协议升级”,握手过程中有个非常简单的认证机制,目的是防止误连接。

课下作业

  1. WebSocket 与 HTTP/2 有很多相似点,比如都可以从 HTTP/1 升级,都采用二进制帧结构,你能比较一下这两个协议吗?
  2. 试着自己解释一下 WebSocket 里的”Web“和”Socket“的含义。
  3.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你觉得 WebSocket 适合用在哪些场景里?

欢迎你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在留言区,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6751f04924654178469a062e33810252.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这个错误通常是由于在 WebSocket 连接已关闭的情况下,尝试发送或接收消息。为了防止这个错误,你可以在发送消息之前检查 WebSocket 连接的状态,如果连接已关闭,则不发送消息。下面是一个修改后的示例: ```python import websocket import threading class WebSocketClient: def __init__(self, url): self.url = url self.ws = None self.connect() def connect(self): self.ws = websocket.WebSocketApp(self.url, on_open=self.on_open, on_message=self.on_message, on_error=self.on_error, on_close=self.on_close) self.wst = threading.Thread(target=self.ws.run_forever) self.wst.daemon = True self.wst.start() def on_open(self, ws): print("WebSocket connection established") def on_message(self, ws, message): print("Received message:", message) def on_error(self, ws, error): print("WebSocket error:", error) def on_close(self, ws): print("WebSocket connection closed") def send(self, message): if self.ws and self.ws.sock and self.ws.sock.connected: self.ws.send(message) else: print("WebSocket connection is closed.") def close(self): self.ws.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ws = WebSocketClient("ws://localhost:8080") ws.send("Hello, WebSocket Server!") ``` 在 `send` 方法中,我们添加了一些代码来检查 WebSocket 连接的状态。如果连接已关闭,则不发送消息,并打印一条错误信息。这样,在尝试发送消息之前,我们始终会检查 WebSocket 连接的状态,从而避免出现 `WebSocketConnectionClosedException` 异常。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