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的相机感光元件有大有小,我们常用到的比如APS-C,即我们常说的半画幅;36x24mm即我们所说的全画幅。
以上即为APS-C画幅和135全画幅实际可视角度示意图,在相同距离和相同的镜头的情况下,因为感光元件大小不同,所以成像画面大小也不同。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全画幅镜头可以用于半画幅机身吗?肯定是可以的!因为全画幅镜头把光线投影了一个很大的面积,我们取中央的一部分,除了浪费以外并没有什么不妥。
那么半画幅的镜头可以用于全画幅机身吗?不行。因为半画幅镜头本身投影出来的光线面积不够大,而感光元件非常大,这个时候周围就会出现一圈黑边、出现暗角,这就不对了。
那么半画幅的镜头用在半画幅机身上,需不需要乘以转换系数呢?这是需要的。因为不管是全画幅镜头还是半画幅镜头,它们所标的焦距其实是一个绝对值,它是真实物理存在的东西。所以不管是把全画幅或半画幅镜头用在全画幅还是半幅机身上,你都应该去乘以相应的系数。
大家都知道,全画幅的系数是1:1,我们镜头所标注的焦距其实都是以全画幅相机作为绝对值的,这样说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同画幅,只要等效焦距相同,其可视角度完全相同
什么是等效焦距呢?为什么会有转换系数存在?是因为在感光元件变小以后,只利用了整个画面投影中间的那部分,所以感觉上就好像把远处的物体拉近了。如果同一支镜头用在不同的机身上,我们的观感是不一样的,使用全画幅机身的人和半画幅机身的人就没有办法沟通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标准来转换一下。这就好像你用英寸我用厘米,大家总要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来,我们才能继续沟通。于是我们就把半画幅机身上用的镜头或者APS画幅机身上用的镜头乘以一个转换系数以后再去跟全画幅的人聊天。举个例子:半画幅刚好是全画幅的一半大小,当用半画幅机身时,我们乘以2就等于全画幅的等效焦距。如果我们在半画幅机身上用的是25毫米的镜头全画幅机身上用的是50毫米的镜头,两者在画面效果上是非常类似的。APS-C画幅的转换系数尼康是1.5,佳能是1.6。也就是说在用尼康APS-C幅机装50毫米镜头的时候,就等同于全画幅机身75毫米的镜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