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信号相位概率密度函数_雷达信号仿真的基本原理——时延与相位的变化

bbb2844836b06e4705b8e9d466754005.gif

在上一篇文章的开头

qwe14789cn:使用MATLAB工具箱进行雷达信号回波仿真​zhuanlan.zhihu.com
4eac94e878b035347f852c89b854fd8c.png

我提到了这句

这篇文章的前提条件是在大家已经清楚整个 雷达仿真的基本原理并且能自己 熟练的根据公式写出雷达信号仿真的距离相位变化信息。(mark一下这里,以后专门写个文章)
如果你能够熟练的完成上述要求,那么今天我们要使用的MATLAB工具箱,用来大幅度的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仿真效率。

虽然话是这么说,雷达信号的回波计算公式课本上也有,但是在电磁波传播这块,我相信还是会有小伙伴会产生疑惑。所以今天花点时间,打算用可视化的方式,更加直观地理解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时延和相位变化。那么废话不多,开始今天的探索过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建立雷达距离门(range gate)的概念。雷达对距离的计算实际上是通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速度进行时间-距离换算的。假设雷达距离目标是

,那么从雷达发射电磁波到达目标再返回接收,飞行了
的距离,那么飞行时间是
,飞行距离就是
。现代雷达系统的回波信号由ADC采集,在转换的过程中,采样率将回波信号离散化了。我们知道采样率
的ADC其采样时间是
,这是有时间长度的。对应到雷达系统上,电磁波在
之内飞行的是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就叫距离门。

距离门表示离散采样点对应雷达探测空间中的距离单元,所以距离门的英文也叫range bin(这个是我自己的理解,并不是官方定义)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5Mhz的ADC采样,其采样时间间隔是2e-7 s,对应的距离是

=(3e8 * 2e-7)/2=30m。即一个5Mhz的ADC采样,一个采样点对应空间中的距离是30m的一个小格。

借用了一篇气象雷达的示意图来解释一下距离门[1]

9295db648850dfb844d2aa4692b344e8.png

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采样点对应的是一个空间格子中的所有目标,这个格子中包含了大量的气象粒子,那么为什么要说这个概念呢?

因为,一个目标如果在一个30m的距离门内移动,目标的回波信号采样点不会进入下一个距离门。我们举个例子,假设一个理想雷达,目标从1500m移动到1529米,他的回波信号会落在ADC采样点的第1500/30=50个点上,并不会移动到第51点。

清楚了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进行

目标的时间延迟仿真

假设我们发射的波形就是一个冲击信号,瞬间一个1,剩下都是0,那么如果按照5MHz的采样率应该是30m移动一格,我们仿真的信号随着目标距离的变化进行平移

1138e090b0ece6790eff25f1aec1e466.gif

可以看到,距离上每30m才跳一个采样点,这样子延迟仿真就完成了,代码如下:

sig 

但是又有个问题,雷达明明可以检测目标速度啊!在目标运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回波信号是跑不出一个距离门的,但是为什么可以检测目标的速度信息?

那么就要研究要研究一下在一个距离门内,随着目标进行移动,其相位信息是如何变化的了。

我们假设雷达发射的信号是要通过载波的,因此就算我发射一个冲击信号1出去,也是要通过载波发射出去的,假设我载频是20GHz,那么这个冲击信号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呢?

做了一个简单的可视化如图

b1f69464f78ecd79b6fa6d0b4fa75c07.gif

为了表示振动方向,我引入了复数,用实部和虚部表示了2个互相垂直的振动方向。那么这个冲击信号在基带上就是个瞬间的1发射出去,为了统一,用复数(1+0j)表示瞬间发射的冲击信号1。经过载频后,他实际上在空间中走了一条蓝色的像弹簧一样的曲线在空间中传播。

(注意:雷达的电磁波振动方向由天线决定,并不是图中所示的圆极化,但是用圆极化是非常好的理解方式,因此我们就假设这个天线狂拽酷炫叼,发射出标准的圆极化电磁波来进行仿真。当然通常情况下为垂直极化,也有极化气象雷达发射圆极化,根据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电磁波信息检测气象目标)

图中红色曲线是电磁波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黄色曲线是电磁波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黑色轴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贴上代码:

clear

那么当冲击信号1完整的转了一圈,他在空间中走了多远的距离呢?一个波长

4553d2b3ba6114fce431e000c181ef1e.png

也就是说,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一个

的距离,就会旋转2
,然后又传播一个
的距离,再旋转2
的角度,那么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引入相参的概念,并规定目标的移动较慢,并没有超出一个距离门。那么多次发射的目标速度变化信息体现在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上。

我们来先说相参

相参的第一个要求是发射波形不变,在这里我们假设是1+0j,也就是说每次发射都是1+0j,你不能这次发射的是1+0j,下一次是0+1j,再下一次是0.707+0.707j这样的变化信号。

相参的第二个要求是收发系统的时钟高度同步,这里是matlab仿真体现不出来,但是在实际系统中,收发开关是由一个指令同时发出,两边同时工作,保证时间轴在每一次发射严格对齐。

为什么要满足这2个要求?第一,目标的移动速度信息由回波信号的相位承载,我的发射波形必须高度一致,不附带任何信息量,相位的变化必须完全由目标提供。

第二,相位是时间敏感量,因此收发如果不同步我的相位信息就变了,从而影响我们计算出目标的速度信息。

满足了上述2个要求,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目标移动是如何影响回波相位的。

我们再来回顾下雷达到目标传播的距离关系

ef98ddd8320c261df9f46042e4d750c7.png

雷达发射电磁波到目标的距离是

,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
,我们可以把这个图换一个方式画出来

f248a646c2ce8a0ce7ce20948152bd38.png

我们把探测目标的过程理解成电磁波传播了

从雷达1发射 到雷达2接收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信号每 传播
的距离,旋转
,那么最终到达时候相位是多少呢?

fc26c3ae65f6d2fb61bd4aca3fe7fdf7.png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余下的长度是

的余数
, 我们将其表示为

其中

是整数,那么余数部分就是
是必然小于一个载频波长
的,而一个
对应,那么最后部分的相位
。有趣的是,相位变化和波长的余数一样,呈现周期性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相位表示为

那么在复数上,相位信息放在指数部分

上,那么发射信号的相位信息表示为

我们假设载频是100Mhz,这样子波长就是3m,我们仿真一下目标从320m移动到340m,每次雷达探测,目标移动了0.1m,按照采样率为5Mhz,距离门是30m,来看看发射的冲击信号1+0j回波信号是什么样子

c4ecb723a8524038ec1c1fe3f5292eb7.gif

我们看到目标从310m按照每次发射移动0.1m的速度跑到320m,回波信号处在第10个距离门内。但是这一次,目标在一个距离单元内移动时,回波信号有了一个相位变化,这个相位变化就是我们刚才说的

,可视化代码如下:
clear

各位可能发现了,这里的仿真方式我跟书上的不一样,我并没有设计雷达每次发射的时间间隔

,我直接规定了每次发射目标移动了0.1m,实际上如果雷达发射的
知道的话,我们就知道了目标的移动速度是
,这样子大家自己推导一下就跟书上的公式一样了。

那么结尾我们总结一下,雷达信号的回波仿真主要由两点决定,一个是信号的时延,这个要掌握距离门的概念;另一个是信号的相位变化,虽然是由速度产生的相位变化,本质上还是距离的变化。

只有信号的回波仿真原理过程清楚了,我们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部分,有时间我会单独开坑。

本文一不小心又用了自己的工具箱,今天代码注释没写,但是应该挺好理解,就偷懒了

https://github.com/qwe14789cn/radar_tools​github.com

转载请注明知乎来源,谢谢~

参考

  1. ^Review on various Wind Turbine Clutter Mitigation Techniques in Weather RADAR Systems https://www.ijareeie.com/upload/2016/april/44_Review.pdf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