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检验(二):笔迹检验原理

《刑事科学技术(第二版)》,主编 单大国,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57361-9

一、 笔迹的反映性为笔迹检验提供了物质基础

笔迹的反映性是指笔迹反映书写活动,暴露书写习惯的必然性。笔迹能够反映书写人的书写习惯,在正常条件下是不言而喻的。书写人有多高的技能、什么样的习惯,就会以相应的形式表现于笔迹之中。在有意识改变或不利书写条件影响下,笔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还是能够反映书写习惯。

(一) 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

书写习惯的自主性是指书写习惯相对于人的主观意识具有独立自主的特性。书写活动是在书写人意识支配下的有意行为,书写技能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观意识的制约。但是,动力定型是一个自动化的反应系统,意识可以启动它、制止它或干扰它,但不能任意摆布它。

1. 注意具有局限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能使人在一定时间清晰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其余的事物,是为达到一定目的意志行为或不可缺少的条件。要改变笔迹(包括摹仿他人的笔迹)也必须运用注意。只有集中稳定的注意,才能注意到要改变的笔迹。注意的心理活动过程本身具有局限性。注意的强度与广度是成反比的,越是集中注意,注意的范围就越小。这样,难免顾此失彼。

2. 书写人的主观意识与书写自动化的矛盾

改变笔迹是书写人的主观愿望,但书写中不可能做到处处都“意在笔前”。因为书写人改变笔迹的主观意识与书写自动化是一对矛盾。为了便于意识的控制,书写人一般只能放慢书写速度。但是,已成动力定型的自动化活动方式是环环相扣的连锁式的反应系统。相对缓慢的意识活动不可能控制每个环节,而控制范围以外的部分又会按本来的自动化方式进行。

3. 违背习惯的行为方式难以持久

按已成为动力定型的活动方式进行书写,对于书写人来说已习以为常,因而也就轻松自如,不劳神费力。但要有意改变这种习惯化的方式,确实很费力的。首先,要扰乱或改变已经存储于记忆中的对字形的视觉表象和书写活动的动觉表象。其次,要严格控制书写活动过程,尽力防止原有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再现。这是个相当紧张的生理心里活动过程,很难持久。

4. 改变笔迹只能以固有的习惯与技能为基础

人的任何一种新的行为方式都有原有行为方式的发展,即使是一个突兀的动作,也不过是从原有习惯动作或技能基础上变化来的。因此,改变的笔迹一般都是固有习惯的夸张,或者是旧习惯的再现,而且不可能超出书写人的知识与书写技能的限度。

(二) 书写习惯具有能动性

书写习惯的能动性是指书写习惯具有克服不利书写条件的阻碍、干扰,顽强表现自己的特性。在坐姿、枕腕、右手执笔、纸张上书写等正常条件下形成的书写习惯,一旦遇到条件变化,必然会对书写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书写人的固有习惯仍能顽强地表现在笔迹之中。

1. 表意的制约作用

书写的目的在于表情达意。在它的制约下,即使遇到不利的书写条件,书写人也必须使写出来的字能够被认读,否则就失去了书写的意义。书写人要想通过书写活动进行表意,就必须以他的书写技能为基础,按照他的书写习惯完成书写活动。这样,即使在不利的书写条件下,书写人的固有习惯也要反映在笔记之中。

2. 视觉及其表象的监督矫正作用

在正常条件下,熟练书写的视觉监督作用已经减弱。但在不利的书写条件下,自动化的书写过程受到阻碍与干扰时,视觉及其表象的监督作用会立即得到加强,力求达到书写的目的。如发现断笔、写错而进行修改,发现笔迹模糊而进行添描,以及在无法依靠动觉调节的情况下,都是靠视觉及其表象的监督校正来完成书写活动的。视觉监督校正的依据,仍然是称为个人书写习惯的有关文字、符号结构形态的表象。

3. 动觉及其表象的调节作用

自动化的正常的书写运动主要靠动觉及其表象调节。在书写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变换书写姿势、书写工作或承受物体时,书写运动可能一开始不适应,但写上几笔、几个字或几行字后,在新条件下保持正常书写运动的动觉信息及其表象的调节功能就会发挥作用,使新条件下的书写运动得以正常进行。而且,仍能反映书写人的固有习惯。

4. 大脑机能的整体协同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书写活动由右手执笔完成,言语活动中枢在大脑左半球。但是,书写运动并不是言语中枢孤立作用的结果,大脑的整体协同功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实践中有左手字、脚写字、叨笔字,改变了执笔的肢体。由于大脑与身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具有协同补偿功能,因而通过右手进行书写练习形成的书写技能与习惯,可以不同程度地迁移到左手、脚和嘴上来。迁移后的技能仍能保留着某些固有的习惯。

综上所述,由于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不仅在正常的书写过程中笔迹可以反映书写习惯,而且在非正常的书写活动中书写人固有的技能习惯也必然通过笔迹表现出来。因此,笔迹的反映性为笔迹检验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 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

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指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形成的笔迹都保持着基本特征,其自身存在同一关系的属性。但笔迹的自身同一性不是绝对等同,而是包含着自身差别的同一性。

(一) 书写习惯具有可变性

书写技能与习惯的形成是以大脑皮层有关中枢间的暂时联系为基础的。这种暂时联系既可强化、固化;也可因退化、消失而中断,被新的暂时联系所代替。这就决定了书写习惯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1. 书写技能的变化

书写技能是一种行为能力,它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始终不变。从初学、提高到基本定型是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从初学到提高阶段的变化尤其显著。有些人还在单一书体书写技能的基础上,学会或熟练地掌握了其他书体的书写能力,从而使书写技能从单一发展为多样。当书写技能转入以用为主阶段,书写动力定型全面形成,书写技能进入相对稳定期。一旦机体功能出现障碍或发生衰退,书写技能就会出现由高到低的退化。因身体疾患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造成的退化是暂时性的;因年老体衰出现的机体功能衰退造成的退化一般是不可逆而且退化现象会日趋严重。

2. 书写习惯的部分改变

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社会和职业需求的变化,人们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不得不对原有某些书写技能加以充实和改善,从而促使个人书写习惯的某些特征随之发生更替。书写习惯局部特征的更替现象,在不同人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但其发生的时间不固定,而且在同一时间内只有少量特征发生变化,其余特征是不变的。书写技能与习惯的发展演变是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较长时期才能看出这种变化。

(二) 书写习惯具有稳定性

书写习惯的稳定性是指书写习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能保持基本特征不变的特性。尽管只是相对稳定,但也给我们认识它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

1. 书写动力定型的守常性

书写动力定型的形成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既有先天的机制,又是反复训练的结果。书写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再改变就比较困难。所以,书写动力型具有较为明显的因循守旧的特性,特别是习惯性很强的书写动作体系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书写习惯是以书写动力定型为生理基础的,受书写动力定型守常性的牵制,其必然具有稳定性。

2. 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变化的缓慢性

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在其产生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形成一定的规范与规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语言文字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在变化,但却是相当缓慢的。书写习惯是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形成,它必然受到所理解的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的制约。而且,一旦形成习惯,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再发生的变化,还往往受到个人书写习惯的抵制。可见,人的书写习惯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书写习惯在长期的渐变过程中,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一个人不同时期形成的笔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特征不变,仍旧保持着自身同一性关系。可见,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构成笔记检验的基本条件。

三、 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记检验的鉴别根据

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指每个人的笔迹特征总和各不相同的属性。不同人笔迹的差别,不可能是每个字、每个具体特征都不相同,而只能在笔迹总体或特征总和上各不相同。

(一) 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

1. 不同人素质的差别

书写习惯的形成,直接与个人的生理、心里活动特点有关。但不同人的生理、心里活动特点却各有不同,如感官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骨骼肌腱的发育状况和细微结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及心里活动过程和个性心里特征等都存在差别。不同人的这些素质差别,是形成书写习惯特殊性的内在原因。

2. 外界影响的差别

书写技能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经过学习训练和反复的书写实践才掌握起来并养成习惯的。与书写行为相关的外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最初是受不同家庭的影响,然后是学校教育质量高低、训练严格与否,受教育时间的长短,以及受教育的时代与教育性质的不同对人的影响。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语言环境对书面交际的不同要求,也造就了书写习惯的不同特点。个人经历的千差万别,更加促进了书写技能与习惯的分化。因此,外界影响的不同,也是造成书写习惯特殊性的重要原因。

(二) 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

1. 社会规范与规则的约束

人们进行书写技能的学习训练,都是从掌握语言文字的社会规范与规则开始的、在书面交际过程中,要按规范与规则的要求进行书写活动。这样,对不同人书写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共同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最终结果是塑造了不同人书写习惯的共同性。通过对字的基本写法和笔顺的抽样统计,可以发现符合规范的书写和笔顺是大多数人的特点,说明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与规则的约束作用是形成书写习惯共同性的主要原因。

2. 共同的教育与交际环境的影响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广泛的联系,同学、同事、亲友接受共同的教育,在相同岗位或行业内工作,处于同一社会阶层,在书写活动中除遵守语言文字的社会规范与规则以外,还受到他们共同学习和工作环境内某些约定俗称的“规则”的影响。例如,在一定区域内人们普遍使用的方言词语和习俗简化字,一定行业的人们习惯使用的职业性词语、职业字和符号等,就是这种影响的表现。可见,共同的教育与交际环境的影响,也会形成某些人书写习惯的共同点。

由于书写习惯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不同人的笔迹特征既有符合又有差异,而特征总和则各不相同的属性。因此,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鉴别根据。

本研究利用Sen+MK方法分析了特定区域内的ET(蒸散发)趋势,重点评估了使用遥感数据的ET空间变化。该方法结合了Sen斜率估算器和Mann-Kendall(MK)检验,为评估长期趋势提供了稳健的框架,同时考虑了时间变化和统计显著性。 主要过程与结果: 1.ET趋势可视化:研究利用ET数据,通过ET-MK和ET趋势图展示了蒸散发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这些图通过颜色渐变表示不同的ET水平及其趋势。 2.Mann-Kendall检验:应用MK检验来评估ET趋势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以元分类图呈现,标明ET变化的显著性,帮助识别出有显著变化的区域。 3.重分类结果:通过重分类处理,将区域根据ET变化的显著性进行分类,从而聚焦于具有显著变化的区域。这一过程确保分析集中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上。 4.最终输出:最终结果以栅格图和png图的形式呈现,支持各种应用,包括政策规划、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这些都是基于详细的时空分析。 ------------------------------------------------------------------- 文件夹构造: data文件夹:原始数据,支持分析的基础数据(MOD16A2H ET数据 宁夏部分)。 results文件夹:分析结果与可视化,展示研究成果。 Sen+MK_optimized.py:主分析脚本,适合批量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分析。 Sen+MK.ipynb:Jupyter Notebook,复现可视化地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ia ming

感谢欣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