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省试腊后望春宫书法风格研究_kaic

摘    要
米芾的《省试腊后望春宫》的字形之大、其技法之成熟是米芾晚期少有的书法精品。我通过对其四条屏大字行书的用笔方法和结字章法之研究,将米芾的碑与帖相结合,解答了米芾在书写时想表达的书法特征和思想感情,解决了我们在碑帖结合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中也详细说明了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样做到精神内在的升华,说明和解释了“结字因时而宜,笔法千古不变”的思想内在意思。也为我们现代人和与古人产生了家国情怀的碰撞与交流,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关键词:“结字因时而宜,笔法千古不变”;家国情怀;碑与帖相结合;学以致用

 
ABSTRACT
The large shape and mature technique of Mi Fu's "Looking at the Spring Palace after the Provincial Trial of La" are rare calligraphy masterpieces in Mi Fu's late period. Through my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brush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ur screen large character running script, I combined Mi Fu's tablet with the calligraphy, answering the calligraphy features and thoughts that Mi Fu wanted to express when writing, and solv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we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tablet with calligraphy. The article also explains in detail how we should achieve spiritual inner subli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alligraphy, and explains the inner meaning of the idea that "the characters should be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times, and the strokes should remain unchanged through the ages.". It has also brought about a collision and exchange of family and national feelings between modern people and ancient people, achieving tru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Key words:"The ending character is appropriate for the time, and the writing style remains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ages.";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The combination of tablet and post;learn in order to practise

目    录
绪论    
第1章  《省试腊后望春宫》述略    
1.1  《省试腊后望春宫》概况    
1.2  《省试腊后望春宫》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2章  米芾大字书法用笔特征与《省试腊后望春宫》书风特征    
2.1  透过刀痕看笔锋───米芾大字书法用笔特征    
2.2  《省试腊后望春宫》用笔特征    
2.3  《省试腊后望春宫》结字与章法特征    
第3章  米芾《省试腊后望春宫》的书法价值与意义    
3.1  米芾书法在北宋书坛的意义    
3.2  《省试腊后望春宫》对后人学书的意义与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绪    论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深受宋代的“尚意”风格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侧倾的体势和对于个性的追求,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米芾的传世作品众多,而大字行书作品较少。《省试腊后望春宫》将作为研究对象,十分罕有。文章搜集相关文献对《省试腊后望春宫》书写背景、流传脉络、创作时间、真伪问题以及其书法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以求更好的认识《省试腊后望春宫》。并将其与米芾晚年大字行书《多景楼诗帖》和《虹县诗帖》分别进行对比研宄,力求将《省试腊后望春宫》风格特点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并从中学习其笔法、结构、章法的运用,结合自身的临摹与创作谈论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创作和临习的难点进行思考。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米芾的学书经历丰富,从少时初学颜真卿,取其大字外拓感。转而喜爱与颜真卿风格大相径庭的柳公权,喜爱其结构紧结,于是以其《金刚经》作为取法对象。后来上溯到欧阳询,认为其字大小结构雷同,遂弃欧慕褚,许是褚遂良笔画的提按丰富,深得米芾的喜爱,因此米芾学习楮遂良的最久。米芾行书风格特征以及自身的学书体会三个方面阐述。王连起的《米芾传世作品及书刻问题》以及崔凡杰的《米芾书法艺术之美》都主要结合作者自身临摹与创作方面对米芾行书的笔法、章法进行展开和论述[1-2]。王强以米芾尺牍为例,讨论“侧锋”的表现形式。朱音哲《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分析》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分别以视觉审美取向,视觉审美的具体表现以及对现代书法视觉审美的启示进行阐释[3-4]。刘东平《浅议米芾笔法特点与书法实践》主要运用中轴线对米芾作品中“行气”的表现进行分析,并且简单阐述了“行气”在书法作品当中的运用[5]。张维从米芾作品的笔法、章法、字法以及米芾的学书经历等对米芾行书进行风格研究[6]。徐邦达对米芾大小手札,以及用同时代书家的大字作品与米芾大字进行比较分析,突显出米芾大字行书的独特美[7]。此一类大部分为米芾个别书帖研宄,运用不同角度与方法进行研究,对米芾风格都有进一步的阐释,但甚少涉及《省试腊后望春宫》的风格研究。司冬青运用作者本人收藏的一方带有《秋山诗》的砚台进行研究,主要是对真身的考辨[8]。王建民从其他角度对此作品进行研究,明白了该作品另一层的艺术美,以及对生活的智慧[9]。
著作方面,大江先生《米芾鉴真》在其米书五辨中,从米芾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选取和《省试腊后望春宫》中相同的字进行笔法和结构的对比,以此证明《省试》为米芾真迹。沃兴华先生的著作《米芾书法研宄》中包含了对米芾其人其书、书论、书风、作品以及临摹五个方面[10]。周兴禄先生所著《米芾研究》以完整建构米芾学术为宗旨,在前人研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补充完善[11]。《米芾〈研山铭〉研究》是在《省试腊后望春宫》书法艺术讨论会举行之后由易苏昊主编,收录了曹宝麟、蔡绦、周兴禄、沈培方、白谦慎等著名学者对米芾《研山铭》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手卷真伪,艺术风格以及对《研山铭》存疑问题的猜想。以上著作当中,除《米芾研究》之外,对该作品的研究都在个别章节当中,虽然提出许多对该作品的猜想,但都无法证明,对其艺术风格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13-15]。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受到文化差异以及资料缺乏的限制,对米芾书法的研究甚少。比较著名的是《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其书是德国雷德侯的著作,以米芾的书法为切入点,侧面反映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
文献评述
《省试腊后望春宫》是米芾五十一岁在丹徒(今江苏镇江)书写的一幅大字行书作品现藏中国故宫博物院。现存行书卷为米芾真迹,而其后的《研山图》不为米芾所画,米友仁,王庭筠题跋为真迹无疑,但王庭筠题跋并不是为该作品所写。该作品代表了米芾晚年不激不励的大字行书风格。用笔厚重凝练结体不作正局却不失稳重,章法上看似闲适宁静,但内部又跌宕起伏,变化丰富,与米芾其他大字相比,且以温润厚重取胜,情感自然流露,精彩绝伦。通过对他的风格研究,学习到其厚重沉实的风格,藏锋、中锋、侧锋并用,以及章法排列摆动,可完善对技法、气息、结构、布白的把控。
第1章     《省试腊后望春宫》述略  
                              
1.1  《省试腊后望春宫》概况修改概况主要写米芾当时的概况林宽的删减一部分
长安城里刚刚度过繁华而热闹的腊月,华贵而雕有金凤的鸾驾驶出了深不见底的宫殿。车上之人登上城楼高高地依靠在楼阶旁边,放眼遥望那奔流不息的灞浐河中心。她拿着的手杖凝结着高贵而圣洁的雪白色的霜,那绣着凤凰于飞的衣袍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华贵而金红的颜色。下了阁楼,河畔俩边的柳树方才消融开结了一个冬天的冰霜。微风中传递着鸟莺那悠扬而婉转歌声。懿宗那浩浩荡荡的车驾穿从小沟的弥漫的暮霭中穿行了出来,阳光斜斜地照射到骊岫山中使人感到无比的空灵。这个时候看到皇帝在山间中巡视游玩的兴致与乐趣,因明白这是农民稼穑的功绩。这个可以删,换成诗文原文,林宽的不写主写米芾凤辇:华贵的车驾。 宸游:皇帝巡游。
林宽,唐朝诗人,(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与许棠李频同时,生平事迹亦均不详。宽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大概800字左右

1.2  《省试腊后望春宫》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修改内容主要写米芾当时书坛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在3.2章最后有写到,需要可以移上来)
李漼是唐朝大和七年(833年),在光王府诞生的,先是被册封郓王。在后来唐宣宗驾崩之后,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于当年农历的八月即位为皇帝。第二年的农历十一月中旬,改元年号为咸通。李漼此人对音律比较感兴趣,非常喜欢玩乐于山水间。在其统治的后期,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亲小人而远贤臣”,导致了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等地相继爆发了民变与动乱,其内部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诗中能体会到林宽是一位心怀百姓,劝课农桑,看得到百姓疾苦的诗人。林宽此人在当时,不会得到达官贵人的支持和皇帝的理解。直到二百多年后的宋徽宗赵佶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书法家读懂了林宽的诗他同样是心系百姓能明白人间疾苦的人。这个人有着和林宽一样的爱国主义情怀。
此人就是米芾。米芾在文学、书法绘画,包括政治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他所创造的八面出锋的书法技法,所说的“横扫二王恶扎。光耀宋皇千古”的名句。到现在依然影响着学习书法的后来者。
本文就从书法的角度,深入看待和了解,米芾如何用书法艺术形式来表达和他同样是爱国文人林宽诗词当中的情感的。
第2章     米芾大字书法用笔特征与《省试腊后望春宫》书风特征
米芾的大字行书,是其技法表现最为突出也是非常具有研究和学习价值的书体。而其《省试腊后望春宫》的字形之大、其技法之成熟是米芾晚期少有的书法精品。那么第二章将通过对其四条屏大字行书的用笔方法和结字章法之研究,将米芾的碑与帖相结合,来讲一下其大字碑刻行书的价值所在
2.1  透过刀痕看笔锋───米芾大字书法用笔特征
米芾的大字书法现在能看到的基本上有吴江舟中诗、研山铭、多景楼诗帖等等,其书法的风格多为洒脱自然,原因是其受到“尚意”书风的影响,其在审美的认知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和有了自己的思考。米芾把唐代书风的结体平正转的特点转变为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与感觉。其用笔灵动又不却厚重之感,技法使用的更多样化,视觉效果更生动,但是又不缺乏趣味性和“拙气”。有一种大巧不工之感。看起来更加的沉实精炼。续加大字书法特征500字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书法欣赏 1. 什么是书法书法是指用毛笔、毛刷等工具在纸张或其他材料上运用线条、点、面、形、色的变化,表达情感、思想、意境等内容的艺术。 2. 书法的分类 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兰亭体等。 3. 书法的特点 线条、点、面、形、色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笔墨韵味; 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4. 书法的欣赏方法 观察字形的整体结构和笔画的变化; 体会字体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欣赏书法家的笔墨技巧和风格特点。 5. 书法家介绍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 米芾:宋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书谱》。 6. 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论语》、《道德经》等。 行书:《黄庭经》、《千字文》等。 草书:《赵州桥》、《草书八大山人诗》等。 隶书:《临安牡丹亭序》、《洛神赋》等。 篆书:《大篆十三经》、《说文解字》等。 7. 书法的意义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 书法也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 8. 结语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欣赏书法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审美修养,还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希望大家都能够欣赏并喜爱书法艺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