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家软件_小米智能家庭多人离家回家场景识别方案汇总

本文汇总了小米智能家庭中多人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案,探讨了不同触发方式,包括地理围栏、门锁、语音助手、无线开关等多种方法,并针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对小米生态链在离回家识别方面的改进建议,如人脸识别和设备简化。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前言

作为全球最大的IoT平台,小米、米家及小米生态链的近2000款产品已经可以打造一个不错的智能家庭了,但是目前依然没有一套完美的自动判断出门/回家智能方案。这里把可行性比较高的几种多人场景识别方案汇总,供大家挑选适合自己的。值得说明的是,有些方案尽管已经很方便了,但依然不是完美的方案。本文的受众人群是小米智能家庭的用户,对于其他平台或高级方案(如树莓派、homeassistant等)不做讨论。

二、文章导读

如果各位看官觉得前面比较啰唆,可以直接跳到“五、触发方式”。文章不必都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

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离家场景的设置(不包含触发方式),包括可以放入离家场景的设备,以及我的回家场景展示。第四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同,主讲离家场景。第五部分是九种主流的触发方案,外加一个实验室方案,智能部分有的看起来复杂,但是只要按照顺序设置智能,实际使用上,逻辑是非常简单的。第六部分是在回家离家识别方面,对米家无论是从软件上还是硬件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回家场景

1.理想的回家场景:

想象一下,推开门的那一刻,门厅、走廊和客厅的灯已为你打开,并调到你最喜欢的灯光模式。小爱同学俏皮的声音迎接你回家。为家守护了一天的摄像头羞涩的转向你,再缓缓转向墙壁。扫地机器人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小窝。听到一声警戒模式关闭的声音,家又回到温暖放松的状态。空气净化器变为睡眠模式,为你提供静谧空间。你的私人智能管家小爱同学随时待命,想要舒缓的音乐,想听有趣的时事,来一个可爱的冷笑话都不在话下。这时,门厅和走廊的灯已为你关闭。从进门的那一刻,你不再需要四处开关灯,只需要随心享受,一切,都恰到好处。

2.建议联动设备:

小爱音箱全系/yeelight语音助手,aqara智能开关,米家/yeelight/飞利浦智能吸顶灯/灯泡,米家摄像头增强版等支持移动的摄像头,空调伴侣/多功能网关,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

3.说明:

不建议窗帘加入回家联动,实用性不高。窗帘可以在日落后自动关闭,起床时自动打开。也不建议回家联动打开空净,因为时间来不及净化。不建议联动空调和电暖器,费电不现实。小爱同学进门待命功能需要yeelight语音助手的虚拟唤醒实现。实际回家模式取决于个人喜好和需求,在接下来触发方案中统一简称为“回家模式”。

4.我的回家场景

小爱同学(欢迎回家,有没有想我呀,已经调到你喜欢的灯光模式咯)——关闭警戒模式——打开门厅灯&吧台灯&客厅灯——客厅灯调到暖白光——两分钟后——关闭门厅灯。

四、离家场景

1.理想的离家模式

同样发挥想象力,或急忙出发上班的周一早晨,或等不及与闺蜜的下午茶小聚,又或是怀着与哥们儿小酌两杯兴奋,我们匆忙收拾好背包,直接出门,小爱同学和你告别并等着你回家,空调和灯光全部关闭。不需要担心家里天然气没关,不需要思考门窗有没有锁好,不需要担心家里的安全情况,不需要烦恼于卫生问题,只需要轻松的出发,一切,都已备好。

2.建议联动设备

小爱音箱全系/yeelight语音助手,aqara智能开关,米家/yeelight/飞利浦智能吸顶灯/灯泡,米家摄像头增强版等支持移动的摄像头,空调伴侣/智米空调/米家空调,多功能网关,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门窗传感器,天然气报警器,烟雾报警器。

3.说明

出门时自动检测并播报窗户状态,在语音或自动触发条件下,需要晓晓大神改装的无线开关。在此不做介绍,可持续关注我的后续文章。同样不建议联动窗帘。实际离家模式取决于个人喜好和需求,在接下来触发方案中统一简称为“离家模式”。

4.我的离家场景

打开门厅灯——关闭其他所有灯——小爱同学(小爱等你回来哟)——关闭空调——打开警戒模式——两分钟后——关闭门厅灯

五、触发方式(离家-回家)

注:没有特殊说明,门窗传感器指检测大门开关,语音指内置小爱的任何设备,按键指无线开关,门锁指有上提反锁功能的可接入米家的的智能门锁及蓝牙网管。

1.地理围栏(ios)

介绍:限于安卓后台和耗电问题,地理围栏只在ios系统中可用,且识别准确性较低,不支持多人模式,只适合一个人居住。地理围栏在米家app-我的-设置-实验室功能里面打开。

智能:

智能一:如果“离开地理围栏”-就“打开离家模式”

智能二:如果“进入地理围栏”-就“打开回家模式”

适用人群:ios用户,对场景识别准确性要求不高的用户

2.门锁-门锁

介绍:利用上提反锁启动离家模式,并在下一次第一个人回家的时候触发回家模式。优点是触发条件完全融入生活动作中,科技感和舒适感爆棚。额外的智能三,帮助避免有人在家的时候,另一个人回家再触发一遍回家场景。缺点是必须要有可接入米家的并有上提反锁功能的智能锁以及一个蓝牙网关。另外如果家里有人,出门时不能上提反锁,这对于有随时出门都上提反锁的用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学习成本。

智能:

智能一:如果“上提反锁”-就“打开离家模式”“打开智能二”

智能二(初始时关闭):如果“任意指纹开门”-就“打开回家模式”“执行智能三”

智能三: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二”

适用人群:有米家智能锁的用户,没有出门随时上提反锁习惯的用户

3.门锁-门窗

介绍:是第二种方法的改进版本,在回家模式时,不需要蓝牙网关的门窗传感器触发的更加会迅速,实际体验更好。同时解决了出门时临时断网,回家模式无法执行的问题。且对于动手能力强的用户,可以在没有米家锁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案(详细见补充)。

智能:

智能一:如果“上提反锁”-就“打开离家模式”-延时5分钟-“打开智能二”

智能二(初始时关闭):如果“门窗传感器打开”-就“打开回家模式”“执行智能三”

智能三: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二”

适用人群:有米家锁或动手能力强的用户,非常重视实际体验的用户。

(补充:本方案同样适用于没有米家锁的用户,需要在锁舌内加装门磁,并把智能一的“上提反锁”改为“锁舌门磁关闭”,具体教程请见小米论坛。)

4.语音-语音(普通版)

介绍:入门要求最低的方案,只要有个内置小爱同学的设备就行,适用于刚入门或想入门的用户。缺点是使用体验并不好,每次回家离家都要呼唤一次在生活动作中有些多余,且多人在家是较尴尬。

智能:

智能一:如果“手动执行”-就“打开离家模式”

智能二:如果“手动执行”-就“打开回家模式”

技能训练一:“我要走了”-“执行智能一”

技能训练二:“我回来了”-“执行智能二”

适用人群:只有小爱音响的用户,对实际体验要求不高的用户

5.语音-语音&门窗(进阶版)

介绍:在方案四的基础上,减少一次语音唤醒。在回家开门的那一刻,不需要喊小爱同学,只需要直接习惯性的说出“我回来了”即可,无论是对语音助手说还是对家人说,都不尴尬。但是需要门窗传感器的配合。且进阶版要用到yeelight助手,一开门就激活虚拟唤醒。

智能:

智能一:如果“手动执行”-就“打开离家模式”-延时1分钟- “打开智能三”

智能二:如果“手动执行”-就“打开回家模式”

智能三:如果“门窗传感器打开”-就“yeelight语音助手虚拟唤醒”“执行智能四”

智能四: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三”

技能训练一:“我要走了”-“执行智能一”

技能训练二:“我回来了”-“执行智能二”

适用人群:有yeelight语音助手的用户

补充:该方案的至尊版本,是在门厅放一个人体传感器正对大门,有人移动就触发虚拟唤醒,这样离家/回家都不需要额外呼唤音响,只需要要习惯性的打个招呼“我要走了”“我回来了”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智能家居的存在感和尴尬性。但人体传感器需要找好角度,且智能更加复杂,实现所需要的设备更多。

6.按键-按键

介绍:最简单的触发方式。只需要一个无线开关。设置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双击触发离家模式,长按触发回家模式(不用单击是因为易发生误触)。一个是单击自动判断是回家还是离家。通常建议多买一个门磁采用方案八。

智能(方式一):

智能一:如果“双击无线开关”-就“打开离家模式”

智能二:如果“长按无线开关”-就“打开回家模式”

智能(方式二):

智能一:如果“单击无线开关”-就“打开离家模式”“执行智能三”

智能二(初始时关闭):如果“单击无线开关”-就“打开回家模式”“执行智能四”

智能三: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一”“打开智能二”

智能四: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二”“打开智能一”

适用人群:只有无线开关,且不想复杂化的用户。

7.语音-门窗

介绍:是我目前使用的方案,最适合一个人居住的时候使用,既解决了独自一人无人说话的尴尬,有在实际体验中非常的顺畅。出门时和小爱打招呼说我要走了,回家自动触发。

智能:

智能一:如果“单击无线开关”-就“打开离家模式”-延时5分钟- “打开智能二”

智能二(初始时关闭):如果“门窗传感器打开”-就“打开回家模式”“执行智能三”

智能三: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二”

适用人群:独居用户,有小爱音响的用户,对使用体验要求高的用户

8.按键-门窗

介绍:方案六的改进版,减少了一次多余的按键动作。出门按一下,回家开门就触发。

智能:

智能一:如果“单击无线开关”-就“打开离家模式”-延时5分钟- “打开智能二”

智能二(初始时关闭):如果“门窗传感器打开”-就“打开回家模式”“执行智能三”

智能三: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二”

适用人群:同时有门窗传感器和无线开关的用户,使用体验要求中等的用户

9.门窗-人体&门窗

介绍:很古老的判断版本,是没有米家智能锁情况下的妥协方案。实际体验不好,且不适用于多人同居,但做到了完全自动的判断。不建议普通用户采用。注:额外写几个智能而不用“如果同时满足”的条件是因为人体和门磁很难同触发。

智能:

智能一:如果“门窗传感器打开”-就“打开回家模式”

智能二:如果“门窗传感器打开”-就“打开离家模式”

智能三:如果“有人移动”-就“关闭智能一”“打开智能二”

智能四:如果“2分钟无人移动”-就“关闭智能二”“打开智能一”

适用人群:深度用户体验乐趣,并不实用。

10.实验室模式:门窗-门窗

介绍:是晓晓创客多人地理围栏的简化版本,灵感来源于Zealer的Next Nest。实现方式是给每个人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ID,在自己出门必带的物品(要是/钱包/门禁卡/口红)上绑定一个磁铁。在鞋柜上固定几个门磁(有几个家庭成员固定几个),每个门磁对应的命名为家庭成员的名字。出门时带走物品,系统就会识别该成员离家。所有成员离家后,系统自动触发离家模式,任意成员回家,都会触发回家模式,甚至小爱可以叫出回家成员的名字,科技感爆棚!还能起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带东西的情况。目前没有实践过,想看实际体验效果的可以看Next Nest发布会演示视频。且改装较多,所以归为实验室方案。智能以三个门磁123为例(爸爸、妈妈、宝贝),外加大门上的门窗传感器4。门磁不一定暴露在外面,可以比如嵌在鞋柜表面,放下门禁卡即触发,或者放在挂钩下方,每个人回家把书包挂上即触发。智能四五六可以用门锁代替,反馈体验会更好。

智能:

智能一:如果同时满足“门窗1打开”“门窗2打开”“门窗3打开”-就“打开离家模式”“打开智能二”

智能二:如果“门窗4打开” -就“打开回家模式”“执行智能三”

智能三:如果“手动执行”-就“关闭智能二”

智能四:如果“门窗1关闭”-就“小爱播放(欢迎爸爸回家,今晚咱们吃什么?)”

智能五:如果“门窗2关闭”-就“小爱播放(欢迎妈妈回家,人家好想你哟)”

智能六:如果“门窗3关闭”-就“小爱播放(欢迎宝贝回家,有没有给我带好吃的呀?)”

智能七:如果“门窗1打开”-就“小爱播放(路上注意安全哈)”

智能八:如果“门窗2打开”-就“小爱播放(今天也要美美哒)”

智能九:如果“门窗3打开”-就“小爱播放(今天又是开心快乐的一天呢)”

适用人群:极客玩家尝试,动手能力强的用户。

六、对小米生态链的建议

通过对离家/回家模式的探索,我觉得咱们小米是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尝试创新的。第一个是利用叮零门铃或鹿客的人脸识别借助门锁联动,判断出门还是回家,具体操作的是那位家庭成员,但是鉴于分辨率较低,人脸识别准确率不高,此方案有待考证。另一个可以尝试将上文的实验室方案做成实际设备,一方面美观了识别设备,另一方面简化了用户自己设置的繁琐,只需要根据家庭成员数购买对应规格的产品即可。以上就是对人离家回家场景识别方案的汇总,如果错误,望指正,谢谢观看。

同时发布在小米论坛-智能家庭板块。(账号:Mi_144905147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