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2字 | 8分钟阅读
来源 | 大数据DT(hzdashuju)文 | 达观数据
01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定义:通过特定的、可模拟人类在计算机界面上进行操作的技术,按规则自动执行相应的流程任务,代替或辅助人类完成相关的计算机操作。 与大家通常所认为的具备机械实体的“机器人”不同, RPA本质上是一种能按特定指令完成工作的软件, 这种软件安装在个人计算机或大型服务器上,通过模拟键盘、鼠标等人工操作来实现办公操作的自动化。

02
光学字符识别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 OCR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例如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将纸质文档中的文字转换成为黑白点阵的图像文件,并通过识别软件将图像中的文字转换成文本格式,供文字处理软件进一步编辑加工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对文本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对图像文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文字及版面信息的技术。 OCR技术一般可分为如图3-1所示的5个阶段。

03
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是一种用于设计复杂模型和算法并以此实现预测功能的方法,即计算机有能力去学习,而不是依靠预先编写的代码。它能够基于对现有结构化数据的观察,自行识别结构化数据中的模型,并以此来输出对未来结果的预测。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 “监督” 和 “无监督” 学习来识别结构化数据中的模式(例如日常性能数据)的算法。监督算法是指在根据自己的输入做出预测之前,会从输入和输出的结构化数据集来进行学习。无监督算法是指观察结构化数据,并对已识别的模式提供相关见解。 机器学习和高级分析可能会改变保险公司的游戏规则,例如,在提高合规性、降低成本结构,以及从新的见解中获得竞争优势。 高级分析已经在领先的人力资源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确定和评估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核心品质,以便更好地预测行为、规划职业发展道路和下一任领导岗位归属。04
自然语言生成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NLG) 计算机具有与人一样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它遵循某种规则,将从数据中观察到的信息转换成高质量的自然语言文本。例如,自动识别会议邮件中的主题、数字地名、人名地址并生成行程表备忘录,或者识别出合同条款的关键内容并将摘要的重点生成列表。 关于自然语言生成及自然语言处理的详细介绍,请阅读《详解自然语言处理5大语义分析技术及14类应用(建议收藏)》05
智能工作流(Smart Workflow) 智能工作流是一种用于流程管理的软件工具,其中集成了由人和机器共同执行的工作,允许用户实时启动和跟踪端到端流程的状态,以便于管理不同组之间的切换,包括机器人与人类用户之间的切换,同时还能提供瓶颈阶段的统计数据。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都开始逐步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工作流相关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并 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软件开发、银行金融、生物医学等不同领域。 工作流不但能够自动化地处理相关的活动和任务,减少人机交互处理过程中带来的潜在错误,而且能够精确化每一个处理步骤,最大化地提高生成效率,并且将工作流应用到动态、可变且灵活的应用场景当中。 近年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工作流中的业务流程日趋复杂,所面临的环境和数据也日趋复杂,由需求分析引起的业务过程重新建模或由维护升级引起的过程模式变更和改进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这种动态多变的复杂环境下, 如何快速识别出任务,然后快速高效并有针对性地处理工作流问题,已成为目前工作流任务研究的关键问题。 RPA软件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工作流的复杂多变,会导致RPA作业流程的复杂多变,使其无法做到自适应,这将会大大影响RPA软件机器人的作业效率。 因此,需要通过智能工作流的技术,实现动态地调整RPA里的任务设定,以及RPA业务流程的自动变更和自动升级,在智能工作流的指导下实现自适应作业模式。 实现智能工作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美国J.H.Holland教授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工作流调度,Pandey S等提出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启发式算法(PSO)可用于不同资源的智能调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基于自然界和仿生学的智能算法,比如,混合蛙跳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蝙蝠算法、人工蜂群算法等。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实现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工作流处理模式, 该模式不再是单纯地将不同的活动当作对彼此没有影响的单独事件,而是有针对性地考虑多个事件的共同影响。 该模式充分考虑了工作流和智能规划之间的相似之处,通过智能规划推导出不同工作流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从其他的渠道和外部信息中充分挖掘潜在的关系。 逐步改进传统工作流中的问题,使用全新的智能规划的手段,从表面动作中挖掘出潜在的信息,过滤噪声数据,进而实现流程的自动修正,最后,通过前面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修改之前的RPA作业流程,实现自适应性的作业模式和作业过程。06
认知智能体(Cognitive Agent) 认知智能体是一种结合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生成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情感检测功能以做出判断和分析,使其能够执行任务,交流沟通,从数据集中学习,甚至根据情感检测结果作出决策。换句话说,机器会像人一样产生“情感共鸣、精神共振”, 真正成为一个完全虚拟的劳动力 (或者智能体)。 在客服领域,英国某汽车保险公司通过使用认知智能体技术,将客户转化率提高了22%,验证错误率降低了40%,整体投资回报率达到了330%。 当然,德勤、安永等咨询公司也坦然表示,就现阶段许多企业的流程管理与系统的基础能力来看,仍存在着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有待开展。而打造智能流程自动化所需的部分核心技术(例如认知智能体等)也还停留在雏形阶段。 智能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在计算智能方面,计算机的速度早已远远超过人工的效率。
- 在感知智能方面,随着OCR、NLP等技术的发展,目前也已经能够实现很多的效果。
- 但是在认知智能方面,即使在某些特定领域,自然语言的处理也已经可以得到比人工更好的成绩,但是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知识理解、知识推理、知识判断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逐步积累、逐步完善的地方。
- 第一,机器具备能够理解数据、理解语言进而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 第二,机器具备能够解释数据、解释过程进而解释现象的能力。
- 第三,机器具备推理、规划等一系列人类所独有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认知智能需要解决推理、规划、联想、创作等一系列复杂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