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层次聚类python实现_数据挖掘笔记-聚类-Canopy-原理与简单实现

Canopy聚类算法是一个将对象分组到类的简单、快速、精确地方法。每个对象用多维特征空间里的一个点来表示。这个算法使用一个快速近似距离度量和两个距离阈值

T1>T2来处理。基本的算法是,从一个点集合开始并且随机删除一个,创建一个包含这个点的Canopy,并在剩余的点集合上迭代。对于每个点,如果它的距离第一个点的距离小于T1,然后这个点就加入这个聚集中。除此之外,如果这个距离

Canopy算法其实本身也可以用于聚类,但它的结果可以为之后代价较高聚类提供帮助,其用在数据预处理上要比单纯拿来聚类更有帮助。Canopy聚类经常被用作更加严格的聚类技术的初始步骤,像是K均值聚类。建立canopies之后,可以删除那些包含数据点数目较少的canopy,往往这些canopy是包含孤立点的。

Canopy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将所有数据放进list中,选择两个距离,T1,T2,T1>T2

(2)While(list不为空)

{

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做canopy的中心;并从list删除该点;

遍历list:

对于任何一条记录,计算其到各个canopy的距离;

如果距离

如果距离

如果到任何canopy中心的距离都>T1,那么将这条记录作为一个新的canopy的中心,并从list中删除这个元素;

}

需要注意的是参数的调整:

当T1过大时,会使许多点属于多个Canopy,可能会造成各个簇的中心点间距离较近,各簇间区别不明显;

当T2过大时,增加强标记数据点的数量,会减少簇个个数;T2过小,会增加簇的个数,同时增加计算时间;

下面用Java来简单实现算法,考虑简单,点只用了二维。

public class CanopyBuilder {  private double T1 = 8;  private double T2 = 4;  private List points = null;  private List canopies = null;  public CanopyBuilder() {  init();  }  public void init() {  points = new ArrayList();  points.add(new Point(8.1, 8.1));  points.add(new Point(7.1, 7.1));  points.add(new Point(6.2, 6.2));  points.add(new Point(7.1, 7.1));  points.add(new Point(2.1, 2.1));  points.add(new Point(1.1, 1.1));  points.add(new Point(0.1, 0.1));  points.add(new Point(3.0, 3.0));  canopies = new ArrayList();  }  //计算两点之间的曼哈顿距离  public double manhattanDistance(Point a, Point b) {

return Math.abs(a.getX() - b.getX()) Math.abs(a.getY() - b.getY());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