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首先在这里祝大家
元旦快乐
近期有小伙伴跟我说想让我做一个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的运用,毕竟这个标准出写得这么长这么多,理解不了或者看不懂很正常啦。所以接下来我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大家剖析一下它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工况参数部分的讲解。
问
网友:你先说一下那些是关键工况参数啊,不然我也是看不懂啊!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答
小明:哈哈,好啊!走起~~~~~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明:补充一句,这次不光讲解参数计算过程,还会说一些明显数据异常的判断,嘻嘻嘻嘻嘻嘻,你懂的哟
通常工况参数有哪些呢
大方向来说的话,有组织采样的关键参数有:直径(截面积)、流速、采样体积、流量(标干)
全方位来说的话,有组织采样的关键参数有:直径(截面积)、含湿量、大气压、烟温、全压、动压、静压、烟气密度、流速、计压、计温、采样体积、流量、以及含氧量
直径—截面积
直径看似是参数里面最简单并且最容易获取的,首先,一般大家常用的方式都是肉眼判断、烟枪测量、卷尺测量,但是你稍微不注意就会搞错,它会影响到的数据有:布点数量、采样时间、截面积、烟气流量。
异常判断:假设排气筒1.0m,采集时间为15分钟,数据异常。
异常分析:1.0m直径需布点6个,按照16157要求是浓度情况而定,但原则上每点不少于3min,至少采集18分钟才对,所以有问题,样品无效。
补充说明:采样时间应为布点数量的倍数,能被整除。
含湿量Xsw
此处以大家最熟悉的干湿球法为例子:
标准原文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