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档
1
、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
启示意义。
1>
系统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
: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等
20
世纪的新
的科学发现是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其中,系统科学对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起
到了重要作用
;
相对论揭示了物体、时空、运动的一体性
;
量子力学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复
杂性和系统性
;
系统科学对复杂世界展现的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
基本内容:
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
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
系统具有普遍性,
万物皆系统。
系统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
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
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
,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
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
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
19
世纪中叶,克劳修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宇宙热
寂说”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所揭示的演化方向并不一致。这一矛盾长期困扰着
人们。
1969
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发现,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
然系统可以自发的从无序演化为有序。
他指出:
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无
论是力学的、
物理的、
化学的,
还是生物的)
,
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能量和信息,
能够从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
统开始的。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