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号,Linux中的设备名称和设备号

一、老式Linux设备号命名规则

设备号 = 主设备号 * 256 + 次设备号   (dev_no = (major << 8) + minor)。

主设备号定义

(1-内存,2-磁盘,3-硬盘,4-ttyx,5-tty,6-并行口,7-非命名管道)

对于硬盘,主设备号为3,因此3*256+0=0x300即为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设备号,依次有以下命名:

设备号 设备文件 对应的设备

0x300 /dev/hd0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

0x301 /dev/hd1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一分区

0x302 /dev/hd2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二分区

0x303 /dev/hd3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三分区

0x304 /dev/hd4 系统中第一个硬盘的第四分区

0x305 /dev/hd5 系统中第二个硬盘

0x306 /dev/hd6 系统中第二个硬盘的第一分区

二、现代Linux设备号命名规则:

现代Linux要管理的设备种类非常丰富,包括硬盘、U盘、打印机等各种设备。

仍以硬盘为目标来说明设备命名规则。

Linux将硬盘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IDE硬盘,使用hd标示;

第二种是SATA、SCSI、USB硬盘、U盘(严格的说U盘不算硬盘)等,均用sd标示;

(hd和sd即这两种硬盘的主设备名)。

因此,对于系统中的IDE硬盘,分别用hda,hdb,hdc,hdd来标示1号~4号硬盘(一般主要最多支持4个硬盘。而我们平时使用1块硬盘时,常将其装在主IDE上的主接口上因此单硬盘时硬盘设备名一般是hda)。

hda后面的数字用来标示这块硬盘的各个分区,如下:

设备文件 对应的设备

/dev/hda 主IDE的主接口上的硬盘,即系统第一个硬盘

/dev/hda1 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dev/hda2 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主分区

/dev/hda3 第一个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

/dev/hda4 第一个硬盘的第四个分区,即扩展分区

/dev/hda5 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逻辑分区

/dev/hda6 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dev/hdb 主IDE的从接口上的硬件,即系统第二个硬盘

/dev/hdb1 第二个硬盘的第一个主分区

对于SATA,SCSI,USB硬盘,U盘等,只要把hd改成sd就可以了。命名规则是相同的。

三、对比与总结

1、老式命名方法中只有hd,估计是当时只有IDE硬盘的缘故。现在IDE硬盘已经很少,现在基本上是SATA硬盘,用sd。

2、老式命名中没有考虑逻辑分区,所以每个硬盘需要占用5个数字标示(譬如第一个硬盘末尾从0~4)。而现代命名中硬盘代号改为abcd,后面的分区才用数字标示。并且有一个细节就是分区号是从1开始的,不是0(我猜这样设计是为了和之前老式命名兼容。因为老式命名中数字0代表整个硬盘,分区号也是从1开始的。因此即使现代命名硬盘名直接hda也没有hda0,然后第一个分区还是hda1)。

3、每个硬盘只能有四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或者四个主分区),这个是由硬盘本身决定的,跟操作系统没关系。

4、每个硬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这个是由操作系统限制的。我的理解,扩展分区只是标志该分区处被再次分成多个逻辑分区了,因此扩展分区相当于逻辑分区的容器而已,没有必要多个,因此OS限制了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