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分析_9种国内外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结果分析

1e6af58f2187de99a84d7705d1f19719.png

摩擦色牢度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指标诸多色牢度测试的一项基础色牢度测试。各个国家的测试标准原理相同,但细节不同,本文就国际、美国、澳洲、加拿大、日本、 中国等不同国家的摩擦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纺织品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

本文介绍的不同组织、不同国家的摩擦色牢度标准方法共有9种:

  • ISO 105— 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 CAN/CGSB 4.2 No.22—2004《纺织品试验方法 耐摩擦色牢度》

  •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 验 耐摩擦色牢度》

  • AS 2001.4.3—1995(R2016)《纺织品试验方法 第4.3部分: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 AATCC 8—2016《耐摩擦色牢度:摩擦测试仪法》

  • JIS L0849:2013《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 ISO 105-X16:2016《纺 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6部分:摩擦色牢度-小面积》、

  • AATCC 116—2013《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牢度仪法》、

  • GB/T 29865—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

测试条件的区别

摩擦色牢度测试是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上进行的。从摩擦方式上分,摩擦测试方法有平行往复式、过桥式和旋转摩擦三种。

通常是将摩擦用标准白色棉布固定在摩擦头上,在一定压力作用下, 对染色织物按规定的摩擦方式,摩擦次数、摩擦动程完成测试操作。通常白色摩擦棉布分别采用干态和湿态两种条件,摩擦布试样干燥后在准光源下用标准沾色灰色样卡对摩擦白布的沾色程度进行评定。

各个国家测试方法在摩擦动程、速度,摩擦头压力、尺寸,摩擦布含水量、加湿方式等各不相同,这些条件的不同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1摩擦动程

平行往复式摩擦动程一般为(104±3 )mm或者(103±5)mm,基本一致;过桥式为日本摩擦牢度标准,II型摩擦色牢度仪,其往复动程为100mm;旋转摩擦是固定在样品上方绕圆心旋转,接触面仅为圆形摩擦头面积。

2摩擦速度和次数

往复式摩擦60次/min,即每秒1次,往复10次,共摩擦20s;

旋转式摩擦1转/秒,往复10圈,共摩擦20s;

过桥式摩擦30次/min,即每2秒1次,往复100次,共摩擦200s。

日标摩擦次数最多,摩擦耗时最长,是往复式和旋转式摩擦的10倍,因此其较长摩擦历程带来的是较为严格的测试,同样的纺织品用此方法测试结果较差。

3摩擦头大小和压力

(1)对往复式摩擦标准来说,美标A ATCC 8—2013,澳标AS 2001.4.3—1995,加拿大标准CAN/CGSB-4.2 NO.22—2004圆柱形摩擦头直径为(16±0.1)mm,面积203.5mm2,压力为9N;国际标准ISO 105-X12:2001和GB/ T 3920—2008,具有两种摩擦头,一种是方形摩擦头尺寸为19mm×25.4mm,面积482.6mm2,另一种是圆柱形摩擦头直径为(16±0.1)mm,面积203.5 mm2,压力都是9N。

(2)过桥式摩擦标准:日本标准JIS L0849:2013 的摩擦头较为特殊20×20mm方形,表面半径为45mm的曲面。

(3)旋转摩擦标准:国际标准ISO 105-X16:2001,美标AATCC 116—2013,中国国家标准GB/T 29865—2013,这些标准的摩擦头也是圆柱形摩擦头直径(16±0.1)mm, 面积203.5mm2,但压力为11.1N。

4取样方向

往复式摩擦标准、过桥式摩擦标准除美国AATCC标准是30°斜向取样外,均为经纬向分别取样;旋转摩擦标准为小面积固定原点摩擦,可不必裁剪取样。

5含水率

美国AATCC标准中往复式摩擦和旋转摩擦都是要求 湿摩擦布含水率为65%。

国际ISO标准,我国国家GB标准均要求含水率在95%~100%,但如果该含水率严重影响评级时,可以采用其他含水率,例如常用的含水率为(65±5)%。 加拿大CAN/CGSB标准、澳大利亚AS标准以及日本JIS过桥式摩擦标准要求含水率为100%。

含水率越多,湿摩擦布湿润程度越大,而染料通常在湿润状态下容易水解掉色,所以含水率越大,湿摩擦色牢度结果越低。

色牢度测试结果影响因素

由试验数据(略)可以看出,不同方法之间的湿摩擦色牢度结果相差0.5~1.5级,相差较大,因此判断纺织品的摩擦色牢度必须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以下从几个不同角度分析对比湿摩擦牢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1旋转式比往复式

对于单色印花布,旋转式摩擦湿摩色牢度比往复式摩擦结果要略高0.5~1级,比日本过桥式湿摩擦牢度高1-1.5级。因此,对于单色纺织布料,小面积旋转式摩擦色牢度结果最好,往复式摩擦居中,日本过桥式摩擦最严格,结果最差。

旋转式摩擦虽然重锤压力略大,但摩擦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因其在同一小面积圆形位置上进行摩擦,摩擦布与织物接触面积远远小于往复式摩擦所接触的织物面积,因此沾染的颜色较少,故旋转式摩擦色牢度比往复式摩擦色牢度的结果要较好一些。

日本测试标准往复摩擦次数为100次,其他往复式摩擦仅10次,相差悬殊,因此日标的摩擦测试总的接触面积和总的历程要长,故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最差,测试方法在以上8个标准中最为严格。

2不同形状的摩擦头

由ISO 105-X12:2001和GB/T 3920—2008两个标准的不同摩擦头的湿摩擦测试结果对比来看, 在往复式摩擦中,不同形状的摩擦头对结果也有直接影响,方头的湿摩擦色牢度与圆头相比,结果一致或者略好于圆头的湿摩擦色牢度半级,具体见表4。

f83db1ad0f20395f06aa6f67b3717833.png

对比往复式摩擦测试方法可知,几个国家的往复式摩擦方法中重锤压力基本一致,为9N,往复动程为(103±5)mm或者(104±3)mm基本一致,摩擦次数也相同,但除此外,摩擦头的不同直接表现为摩擦头底面积不同,布料在摩擦过程中受力程度不同,方头面积482.6mm2大于圆头面积203.5mm2,因此方头摩擦时的压力要小于圆头摩擦,因此在湿摩擦布含水率一致的情况下,方头摩擦头所得的湿摩擦色牢度掉色略轻,但其结果与圆头摩擦头的色牢度差异不超过半级。

对于圈绒类产品来说,考虑到不同形状摩擦头的测试结果差异较小,而圆形摩擦头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侧滑,故而国际ISO标准和中国GB国家标准要求圈绒类产品采用方形摩擦头进行摩擦色牢度的测试。

3取样方向

为了在相同条件下对比几个标准在剪样方向不同时对结果的影响,特将美标AATCC 8—2013标准中的湿摩擦布含水率65%改变成100%,用于和ISO、GB等国家标准进行对比见表5。

35520fe8e98259f0e204f98c7dbe4b36.png

往复式摩擦中,同样都是圆头摩擦头、湿摩擦布含水都为100%的情况下,由结果可知,斜向取样的AATCC美标测试结果与沿着经纬向取样的测试结果一致或略好半级。

这可能主要是由于沿着30˚角的方向,摩擦头在摩擦过程中与组织纱线的摩擦力比其垂直时,斜向与经纱纬纱摩擦时的摩擦力略小,故而斜向夹角取样方式的摩擦结果略好半级或一致。

4含水率

AATCC标准湿摩擦圆头、斜向测试结果实际比国际标准和GB经纬向要略好,与上面分析的 规律相反,这主要是因为AATCC标准含水率为65%,而GB和ISO标准为100%,两个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含水率较小的美国标准湿摩擦牢度较好。由此看来,含水率对于摩擦牢度结果的影响要大于取样方向对结果的最终影响。

5经纬向测试的必要性分析

经纬向测试结果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经纬向组织结构紧密程度往往不同,因此摩擦过程中摩擦布与纺织品接触的摩擦力以及总颜色接触量不同,所以导致两个方向的摩擦结果有所差异,这也是部分测试标准中要求经纬向都进行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小面积颜色的纺织品

对于单色纺织品,由前面的试验我们得知:旋转式湿摩擦色牢度比往复式摩擦结果要略高0.5~1级,比日本过桥式湿摩擦色牢度高1~1.5级。因此,小面积旋转式摩擦色牢度结果最好,往复式摩擦居中,日本过桥式摩擦最严格,结果最差。

对于色织布、印花布,由于颜色面块较小,如果采用往复式摩擦,则摩擦过程中不同颜色混合沾染在摩擦布上,评级比较复杂之外,各个颜色之间的不同色牢度,以及颜色深浅的不同,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而且这也是色织品、印花品在不同实验室间产生测试差异的主要原因, 不同实验室没办法取样完全一致,则采用往复摩擦时,不同实验室间的差距因为取样位置不同,摩擦混合颜色,最终给出的色牢度也会不同。

国际标准、美国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已经有专门的小面积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方法,规定用旋转法对于色织布、印花布面的单个小面块颜色进行分别测试。但很多客户、采购商并不清楚这之间的差别,因 通常还是要求往复式摩擦方法,这对于产品实际色牢度的要求和控制是不太精确的。

(本文节选自《中国纤检》2018年12期,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数据集介绍:多类道路车辆目标检测数据集 一、基础信息 数据集名称:多类道路车辆目标检测数据集 图片数量: - 训练集:7,325张图片 - 验证集:355张图片 - 测试集:184张图片 总计:7,864张道路场景图片 分类类别: - Bus(公交车):城市道路与高速场景中的大型公共交通工具 - Cars(小型汽车):涵盖轿车、SUV等常见乘用车型 - Motorbike(摩托车):两轮机动车辆,含不同骑行姿态样本 - Truck(卡车):包含中型货运车辆与重型运输卡车 标注格式: YOLO格式标注,包含归一化坐标的边界框与类别标签,适配主流目标检测框架。 数据特性: 覆盖多种光照条件与道路场景,包含车辆密集分布与复杂背景样本。 二、适用场景 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开发: 用于训练车辆识别模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对道路参与者的实时检测与分类能力。 交通流量监控分析: 支持构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道路车辆类型统计与密度分析。 智慧城市应用: 集成至城市级交通管理平台,优化信号灯控制与道路资源分配。 学术研究领域: 为计算机视觉算法研究提供标准化评测基准,支持多目标检测模型优化。 三、数据集优势 高场景覆盖率: 包含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多种驾驶环境,覆盖车辆静止、行驶、遮挡等现实场景。 精细化标注体系: 采用YOLO标准格式标注,每张图片均经过双重质检,确保边界框与类别标签的精准对应。 类别平衡设计: 四类车辆样本量经科学配比,避免模型训练时的类别偏向问题。 工程适配性强: 可直接应用于YOLO系列模型训练,支持快速迁移至车载计算平台部署。 现实应用价值: 专注自动驾驶核心检测需求,为车辆感知模块开发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DeepSeek与Mermaid结合实现可视化图表自动化生成的技术及其应用场景。DeepSeek是一款由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理解复杂的自然语言指令并生成对应的Mermaid代码。Mermaid是一款基于文本的开源图表绘制工具,能够将简洁的文本描述转化为精美的流程图、序列图、甘特图等。两者结合,通过DeepSeek将自然语言转化为Mermaid代码,再由Mermaid将代码渲染成直观的图表,极大提高了图表制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文章详细描述了DeepSeek的发展历程、技术架构及应用场景,Mermaid的基础语法和图表类型,并通过一个电商平台开发项目的实战演练展示了二者结合的具体应用过程。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和技术理解能力的研发人员、项目经理、数据分析师等。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需求分析阶段,快速生成业务流程图和功能关系图;②设计阶段,生成系统架构图和数据库设计图;③实现阶段,辅助代码编写,提高编码效率;④验证阶段,生成测试用例和测试报告图表,直观展示测试结果。 阅读建议:在学习和使用DeepSeek与Mermaid的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具体项目需求,多实践生成图表和代码,熟悉两者的交互方式和使用技巧,充分利用官方文档和社区资源解决遇到的问题,逐步提高图表绘制和代码编写的准确性和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