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 as android标签,Sleep as Android:终于、终于可以无痛起床

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利用SleepasAndroid应用和小米手环来实现无痛早起。通过设置智能唤醒功能,结合手环的传感器和心率监测,应用会在睡眠浅的时候逐渐播放音乐作为起床铃,避免了被突然的闹钟惊醒。此外,应用还提供了睡前提醒和详细的睡眠数据分析,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参与「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

清晨,我床头的手机响起熟悉的《See you again》的前奏。两分钟后,五个舍友陆陆续续都被闹醒了,而我依然沉浸在美梦中。「醒醒!你闹铃响了两分钟了,求你关了吧!」我一惊,赶紧按掉闹铃,起床。

似曾相识的场景反复上演了多次之后……

某个清晨,我又一次被舍友拉起来。

「表决通过,以后你被剥夺在宿舍设闹铃的权利。」

「对了,以后也不准在宿舍放《See you again》。」

尝试过的其他起床方法

这是我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同样的「起床困难症」患者也许能够感同身受,每次早起都是一次煎熬。

后来和很多人聊过,也用过数不清的方法:

设置多个起床铃——失败。最常见的做法,但是对我来说并不靠谱。有时候会担心起床铃吵到舍友而赶紧按掉,而更多时候按掉起床铃是在无意识中的,甚至会以为这个动作还是在梦中。

把手机放在下铺的桌上——失败。虽然下床取手机会清醒一些,但是按掉闹铃以后迷迷糊糊回床上穿衣服、叠被子又会睡着。

让朋友打电话,享受「人工叫早服务」——有时成功。毕竟和朋友聊着聊着就起床,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同样有时候会担心打扰到舍友,所以在电话里讲两句就匆匆忙忙挂掉,然后免不了又睡过去。

让舍友帮忙叫醒——成功。成功率最高,但是在「起床」这种事情上经常麻烦别人,未免也太蠢了。

还有一些自己也记不得的方法……

有些人和我讲「当你真的想起来的时候,是不会睡懒觉的」或者类似于「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铃,而是生活的压力」、「早睡自然能够早起」这样的大道理。道理我都懂,但是对解决问题而言只会是 bullshit。对于有时候「无论是 11 点睡还是 2 点睡,第二天都会 10 点起」的我来说,迫切地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无痛早起方案。

适合自己的睡眠辅助应用

关于睡眠辅助这件事,我不需要它根据我每日睡眠的数据而制出花里胡哨的报表、提出花里胡哨的建议。我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应用:我今天装上它,明天就能够在不那么煎熬的氛围中起床;到了晚上我忙活得差不多的时候,它会叮一下提醒我该睡觉。

而 Sleep as Android(睡眠追踪),则是我在 Android 平台上能够找到的最佳的、也是最适合我的睡眠辅助应用。

我的无痛起床方案

硬件

首先光有 Sleep as Android 我觉得是不够的,当初这个应用买了很久但是却并未大用的原因就在于,它自带的睡眠监测功能仅仅是基于手机的传感器。把手机放在床头,手机的传感器会捕捉翻身等动作带来的振动,从而实现对睡眠状况的监测。实际使用下来,我并不认为它十分可靠。另外,大学宿舍逼仄的床铺也并不是很允许这样一台手机单独放在床头不去碰它,实际上很多时候我都是把手机插在床头的筐里、或者压在枕头下面就睡了。

后来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成本其实很低——只需要一块小米手环即可,比如我的小米手环 2。

应用

小米手环的官方应用「小米运动」所能实现的功能是有限的,但是有一款名为 Tools & Mi Band(小米手环工具)的应用,可以使手环和其他应用联动,使一些功能得到增强。其中有一项功能就是把手环的传感器数据整合到 Sleep as Android。相比之下,这样就能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睡眠状况。

36fae2d2af0e8db2ee032282a9bdc42f.png小米手环工具整合睡眠追踪

另外,在 Sleep as Android 里也可以设置手环的心率监测功能,传感器和心率监测结合,睡眠统计结果就更准确了。

4218b9d796eb339aff43f3fddf3a807a.png传感器和心率监测结合

接下来,可以开始在设置中配置 Sleep as Android 中的「智能唤醒」功能。

默认闹铃设置铃声(默认):选择自己 Spotify 的歌单

播放:乱序

打盹打盹时长:5 分钟

打盹时间减半:勾选

睡眠追踪智能唤醒:30 分钟

智能手表使用智能手表:Xiaomi Mi Band(Tools & Mi Band)

心率监控:勾选

然后,添加一个早上 7:30 的闹钟即可。我在晚上睡觉前开启睡眠追踪,第二天早上七点到七点半之间,Sleep as Android 就会根据手环的传感器和心率监测数据,判断一个我睡眠较浅的时间点,打开我的 Spotify 歌单,随机选择一首歌作为起床铃播放。在我按掉起床铃之后,触发 5 分钟的打盹模式,时间到了之后继续闹铃,并且让下一次打盹模式时间减半(最终会变为一分钟闹铃一次)。有时候我还会额外添加一个时间和声音都固定的闹铃作为「最后通牒」,以防在这之前又睡过去。

4271fedb74efd51e11c9d90bda961114.png选择 Spotify 歌单作为起床铃

对我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闹铃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我不会再在睡得死死的时候突然被闹钟吵醒,然后下意识地按掉闹钟继续睡

「随机播放歌单」不会导致本文开头为了设闹钟而毁掉一首歌的情况,而且随机性能够有效避免对单一的起床铃产生「抗药性」

有了前面的铺垫,即便是防止睡过头的「最后通牒」也比以往更容易接受,而且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其他可选方案

根据输入的预期睡眠时间,Sleep as Android 会在入睡点之前的 15 分钟发一条消息提示,以提醒我该睡觉了。这个功能对我来说还是很实用的。另外,Sleep as Android 也有把铃声设置为电台的功能,但是我使用下来的感觉总像是宿舍里有个看不见的蠢货在开着外放玩 GTA。

我想说的是,作为 Android 平台的老牌睡眠辅助应用,Sleep as Android 功能其实远不止提到的这些。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和自家的智能眼罩、Philippe Hue 智能灯等等家居来联动。专业的图表和详细统计数据等功能也能够基于统计结果展现我所不知道的睡眠类型、社交时差、睡眠时间分布等等,然后提出它认为切实可行的建议。

718793dba8fa60a89e5399e590fcf9af.png「切实可行」的建议

睡眠辅助,重在辅助睡眠。我并不需要那些功能,所以完全可以选择无视。也许以后的某一天,新的主客观因素又会促使我去探索新的功能,但是至少在现在,它在我需要的地方已经做得很好了。

后记

在有些人的生活节奏里,无痛早起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一次约妹子出去拍照,她表示每天晚上如果过了 12 点还不睡,整个人就跟散了架一般。都是过了 11 点自然入睡,然后第二天 6、7 点也是无压力地就醒了。年复一年都是如此。

但是有些人生活了二十几年,也许真的和「无痛起床」无缘(比如我)。反感别人站在制高点上讲的大道理、厌倦了尝试网上各种奇葩的起床方法,但又拿不出适合自己的切实的方案,这是我关于起床二字最深的苦恼。

「睡眠辅助应用是否真的有用」这个问题,一直被很多人争论。不少人援引科技界、医学界的很多知识来表明这类应用被吹得太玄。不过至少,它满足了我的需求,起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对于我来说就是有用的。

一直期待能有更多简单有效的睡眠辅助应用,来满足由于熬夜、失眠、或者单纯难以早起而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的需求,让他们像我一样觉得:我今天装上它,明天就能够在不那么煎熬的氛围中起床。就这么简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