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新中考政策公布,实施分数与招生录取的双向改革。自本届初三起,中考就将正式按照750分制来计算。
在上月的文章中,宦老师就750分的改革已经做了详细的分值解析(详情查看→上海中考改革方案解析!总分调至750,2021年开始实施!),今天将围绕出现在综合测试中的“跨学科案例分析”谈一下我的看法。
、

为什么谈跨学科案例分析?
之所以谈跨学科案例分析,原因有二:
★自18年至今,市教委并没有对于这样的题型有过多的说明,只有当年的政策文件上的两句话: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这类题型涉及到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仅有的这两句话,使得公校也摸不清头脑,不知道出题的方式是什么,也不知道考点究竟在哪里。学校也许和学生做过简单的科普,说这类题考的很杂,或许会考生物、考地理,但也仅仅是围绕政策文件上的两句话做的阐述罢了。
★中考日益临近,题型仍然不得而知,对于应届初三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着急、茫然的心情。
02什么是跨学科案例分析?
关于跨学科案例分析,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也好、逻辑思维也罢,这的确符合“杂”的特点。从字面意思理解,一道题目如果可以被称为案例分析题,它绝不可能仅仅只是一道填空或选择,而是会有一段案例材料,需要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并运用学科知识去解答,这才能被称之为案例分析。
■另外,原文的表述是:“涉及”到地理生物,而不是“就考地理生物”,“涉及”这个词需要注意,举个例子:“一道初三的数学题中涉及到了高一的xx知识点”,请问这道题是考高一知识吗?并不,而是主要在考初三知识的同时“涉及”到了“高一的xx知识”,所以我个人认为案例分析题不会“堂而皇之”地考地理、考生物,它一定是有主干知识的考察,顺便考到了其他学科。
主干知识是什么?宦老师认为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出现在以物理化学为主的综合测试中,它的主干知识会有物化的知识点。那么物理化学也好、地理生物也罢,这些都属于什么知识呢?很多听过我讲座的家长或许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科学知识”,同学们在初中也上过一门课程就叫“科学课”。所以我认为,跨学科的定义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认为跨学科案例分析的题型是围绕科学知识案例的综合应用题,需要学生运用初中所学的物化地生等知识点来进行分析和作答。
如何备战
家长更关心的,是如何备战这占据15分的题目。宦老师认为,虽然这样的题型从未出现,但在一模前后应该会有些眉目,届时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也未尝不可。
从学习规划角度来看,同学们还是应该积极做好准备:
第一:扎实的学好物理、化学,同时把地理、生物这样的小学科好好回顾总结,但不要“因小失大”。
第二:作为家长,如果学生平时就对科学有兴趣,比如机器人、编程等等,这样的爱好建议保留,因为这不仅是日常科学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市重点的青睐。
如果学生平时并没有这样的喜好,那么家长在茶余饭后,也可以跟孩子聊一聊跟科技有关的新闻热点,飞机坦克大炮、当下的芯片之争、无人汽车AI技术……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时下的科技热点,千万不要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将来面对真正的跨学科案例分析,也不会那么陌生,不至于手足无措。

今天带大家聊了聊我对于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见解,希望各位家长、学生能够对此有更客观的认识,在这类题型未正式问世前提前做好规划。
- End -上海中考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家长必看】
上海中考改革方案解析!总分调至750,2021年开始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