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总线概述
任意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
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三总线结构:DB,AD,CB。方向的区别,宽度的计算
典型的控制线有哪些?
包括复位信号线、时钟线和中断相关的一些信号线 以及总线请求、存储器读写、I/O读写忙闲检测等等,后面还会具体学
DMA总线:根据cpu指示,将数据直接从io设备传输到主存,不占用cpu和主存总线
总线设计的一些图示:
IO总线:方便扩展IO,但如果没有DMA总线,缺点是IO设备与主存交换信息需要占用CPU
DMA总线:同上
IO,主存,CPU串单总线:原则上IO与主存交流不占用CPU,但此设计冲突率高,影响整体性能
M总线。
各种总线结构:根据部件分析一下就完了
总线标准举例:ISA/AT总线 EISA VESA(VL-BUS) PCI AGP RS-232C USB
通信总线:串行传输,并行传输。适用情况,速度对比
总线特性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电平范围。逻辑0逻辑1
功能特性:DBABCB
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
总线的性能指标:
总线宽度:数据位数,线的根数
总线带宽:数据传输速率
时钟同步方式:同步,异步
总线复用:ABDBCB复用
信号线数:三总线一共多少根
总线控制方式:突发工作,仲裁方式等
其他。
2.2 总线控制
总线事务的定义。主设备,从设备
总线事务一般分为地址阶段和数据阶段
突发传送事务
总线判优:用逻辑电路决定主设备同时申请使用总线时如何分配。等级性,公平性,响应速度
判优逻辑电路分类:分布式:自举分布式,冲突检测分布式,并行竞争分布式(不需要懂);集中式:
链式查询:BSBRBG。支持优先级,连接简单便于扩充。很怕电路故障,优先级低的设备很难获得使用权
计数器定时查询:电路内有计时器 BSBR 设备地址线。对故障不敏感,但增设了设备地址线,系统更为复杂(设备地址线数量由设备数决定)。
独立请求方式:BRBG 电路内有排队器。响应速度快,优先级控制灵活。控制线数目多,使系统的连线更为复杂
图在p58
总线通信控制:解决数据收发双方之间的通信协调配合问题
总线周期:
申请分配阶段:各主模块申请,总线仲裁器选中合适的模块
寻址阶段:主模块发出地址和命令
传数阶段:主从模块之间交换数据
结束阶段:主模块撤销有关信息
同步通信:时钟信号。读写时序图
p60
总线带宽,可理解为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用总线工作频率×总线宽度
总线的“数据传输率”,也是总线带宽。总线的工作频率,=1(秒)除以总线一个传输周期所用的时间。一个传输周期所用的时间=时钟周期数×一个时钟周期需要的时间。一个时钟周期需要的时间=1(秒)除以时钟频率。
异步通信:握手信号:
不互锁:IO
半互锁:共享内存
全互锁:网络
p62,图示中的箭头没必要定义,只是一种时序关系
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用波特率来衡量,记作波率,单位时间传输的比特数。
画图说明用异步串行传输方式传送数据95H,要求字符格式。。。起始位为0,然后是数据的最低位到最高位然后是奇/偶校验位,终止位为1。附加位由题目决定。
进制转化,会吗???
只考虑有效数据位的传输速率,叫比特率。
同步传输速度高于异步,因为同步不需要附加位,只在数据块的前面加同步字符SYN
半同步通信:时钟信号控制节奏,wait控制线实现握手,使异速设备可以同步通信
p65
分离式通信:
主从模块都有权申请总线,都可算作主模块
无握手开销,传输数据时使用同步通信
各模块准备数据时,不占用总线
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个瞬间的潜力
典型的总线控制信号:
时钟clock:用于总线同步
复位reset:初始化所有设备
总线请求busrequest:设备希望使用总线
总线允许busgrant
中断请求
中断应答
存储器读READ存储器写WRITE
IO读IO写IO READ,IO WRITE
传输确认:数据传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