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之发现缺陷》中提到测试用例分级的应用,以最少的测试用例实现覆盖更多的测试场景,以提高测试的精准度。测试用例分级是每个公司都在做的事情,但如何精细化的做好测试用例分级,确实是不少测试团队头痛的事情。如何做好用例分级呢?本文主要从测试用例分级的理论依据、分级标准、分级建立过程以及测试用例分级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测试用例分级的理论依据
为了做好测试用例分级,当时查阅了好多资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直到看到下面的话,才豁然开朗。
在“Use Case Testing”中说测试用例的前10%到15% 可以发现75%到90%的重要缺陷。( Ross Collard为美国著名的测试专家)
既然通过测试用例前10%到15%能发现75%到90%的缺陷,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测试用例的级别与缺陷的严重程度相对应,从“无限”的测试用例中,划分中合理的用例执行范围,以高效利用测试资源,提高测试效率。这样就初步形成了前10%到15%的用例划分成优先级最高的用例。具体怎么进行用例分级呢?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业务特点。以IM系统为例可以根据业务特性分为关键业务,非关键业务以及其他附加功能;再从用例逻辑上分析可分为正常逻辑和异常逻辑。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用例分级参考项。
根据功能的使用频率及对用户的影响划分
(1)关键业务: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IM基础功能、付费项目,以及防用户骚扰功能,此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