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简单的刨析比较,抛开统计学方面的理论,尽量说得通俗易懂些。
线性回归(Regression)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是用来验证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时,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本文比较下两者的区别,抛开具体统计学方面的理论,尽量说得通俗易懂些。
共同点
先说共同点。
两者都是用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可以同时使用多个自变量(X)进行分析(如下图);
都可以检验中介关系和调节关系。

两种分析方法解决的问题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建议的选择标准,参考学科内近期前辈的毕业论文。你是硕士就参考硕士的,是博士就参考博士。
如果没有可以参考的前辈,那就在自己看过的论文中,选取一篇和自己的想法类似的论文。
在自己选定了方法后,务必和指导教授商量后,再最终决定。
不同点
再说不同点。
使用的分析软件不同。
线性回归多用SPSS来做,结构方程式模型则使用AMOS居多。标本要求不同。
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时,标本数不需要特别高,硕士论文的情况,一般100-200名就可以了。而结构方程式模型则需要大量样本,才会得到良好的分析结果,硕士一般要300,博士一般要500以上。线性回归一次只能使用一个因变量,而结构方程式模型则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因变量。
因此,结构方程式模型可以简单理解成多个线性回归的集合。
因此,总的来说结构方程式模型分析难度稍高,分析过程也更为复杂些。
分开来看
具体的对两种分析方法进行说明下。
线性回归分析:
根据理论首先分清谁是因变量,谁是自变量。然后得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
这种方法得到的两者关系多为直接的影响。
当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间接时(如下图。通过第三个因素或其他因素才能联系要分析的两变量关系),直接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无法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时可以采取sobel-test,阶段式回归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检验。
线性回归分析一般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既包括可观测的显变量,也包括可能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变量。
结构方程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处理许多因变量(与多元回归不同,可以允许各变量之间存在测量误差),尤其当变量之间存在多层的关系时非常实用。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科学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
通过结构方程多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组别内各变量的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各因子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目前,已经有多种软件可以处理SEM,包括:LISREL,AMOS, EQS, Mplus。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年曾经专门出版过一本书叫《结构方程模型》(作者吴明隆),很好的教材,本公众号里有下载,请参考下面传送门。
有疑问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请勿私信),你的问题也会帮助到别人。





有疑问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请勿私信),你的问题也也会帮助到别人。
本文对比了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在验证变量因果关系时的应用,强调两者在分析软件、样本要求和处理多因变量能力上的差异。线性回归常用SPSS,适合小样本,一次分析一个因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常由AMOS处理,需要大量样本,能同时分析多个因变量,更适用于复杂关系。结构方程模型能处理间接影响和多层关系,是线性回归的扩展。
19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