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广告系统_为什么铺天盖地都是Python的广告?

我觉得所谓“韭菜”就是:喜欢跟风,自以为能用的上,最后发现每次都是一厢情愿,输给了真正的自己。

不过韭菜也很冤枉,因为现在好的产品服务确实很好很厉害。好的日常用品、效率工具、好书好课都比比皆是,有的确实非常值得学习。

但问题是就像买的书,翻一翻就算看完了一样,买的课只是听着爽,该练习该实践的时候一个都不做,那就算神仙也教不会自己。

再来说Python有用吗?当然有用,作为职业程序员的我可以跟你保证它有用,商家也肯定得推那些对用户有用的产品或服务才有利可图。

何况随便一个从没接触过编程的人,一旦知道这东西不光有用,能解决那么多具体工作问题,学起来还那么容易,还能接轨人工智能等热门方向,开拓自己的职业发展,是谁都会心动。

即便我不是搞python的,但这几年认识的朋友里主动来问我这方面事情的人就不下七八个了。可想而知认知度已经很高。

可是商家不会告诉你一个真相:编程是一项扎扎实实的技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真正学会的,即便Python比其他语言简单。

因为编程这个技能,从来都是比较专业的事情。

在课程里,你以为学了很多个貌似很强大的函数,就能做出一个能用的项目吗?

专业的人会告诉你:那些只是用来盖高楼大厦的几块砖而已……

你以为拿着老师给的一个“实用的代码项目”就能直接用到你真实的实践里吗?

结果往往是:坑会深到你丢一块大石头下去都听不见声音。

随便蹦出来个对你来说疑难的bug,都会非常容易的帮助你从入门到放弃。

试试你就知道,尝试解决bug的过程中,你会不断的劝退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有意思吗?这么简单个程序怎么也那么麻烦?我还要搞吗?……

要知道程序员需要的基本素质里,就得有较真的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能力。

什么叫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就是:看别人用的时候总是很嗨,结果自己用的时候总是很囧。

原因很容易理解。

拿成人钢琴培训举例子。商家为了宣称能让你迅速学会钢琴,在简单的指法教学之后就会立即进入流行曲谱的针对性教学。

因为只要让你学会了几首曲子,你就会有种学会了弹钢琴的错觉。

同样的道理,你只要学会了开发几个项目案例,你就以为自己学会了编程。

而现实情况里首先是,我们要的不是用别人的例子来表演,我们要的是做出真正自己需要的项目。

另一方面我作为职业选手可以说一下,编程除了做项目以外还要懂什么?

要懂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多线程编程、网络通信甚至编译原理等等,对,就是大学计算机专业里我们烦透了一百遍的那些知识。

因为只有在现实项目里遇到种种问题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是这些基础知识不过关。

而这时候业余选手会当碎片知识去补,发现总也补不完,而专业选手能框架性的发现问题,就算补也是在自己已有知识体系里补充完善。那你说谁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呢?

所以Python在普通人眼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上山的过程,而在我们专业人眼里只是下山选路的过程,一个语言工具而已,用的时候随时拿来用即可。

所以你看,Python既然那么有用、上手又那么简单,还能让用户有学会了的错觉,商家怎么会放过它呢?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成了必然。

接下来就是搞社群,让一波又一波9块9的人入局,然后从中收割下一波真正999付费的,最后才真正贴身服务那些最少数9999以上的用户。

如果超过90%的人在这个过程里半路出局的话,那真正的用户也就不到10%。而其实真正需要学编程的人,要么不上课也能自学成才,要么通过课程的引导,逐步的认知到自己的兴趣,用自己的钱来真正入坑,不管怎样,真需求的人都永远只是少数。

那对于想学编程的朋友,怎么预判自己是不是那些少数人呢?

我建议可以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

我要实现想做的事情,既可以花时间手动做,也可以花钱找人做,还可以学软件用软件做,非得特殊到必须亲自学编程才能实现它吗?

是的话,恭喜你,也许你为了自己长远的打算,又或你找到了一个崭新的业务或产品机会,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应该的。

不是的话,明智一点,借力实现目标比亲自学会手段重要的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