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控发展的阶段,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数控机床应运而生,以解决复杂零件加工的高精度、高效率需求。自1952年首台数控机床诞生以来,经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到基于PC的数控系统等多个发展阶段,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发展,成为现代机械加工的主流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不断提升,满足了柔性化生产和加工多样化的需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对机械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造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重型机械以及电子等工业中,其加工批量小、零件形状复杂、改型频繁、精度要求高、加工困难、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质量难以的生产特点,已经不能靠传统的加工设备和制造方法来适应这种柔性化程度很高的加工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灵活、通用、高精度、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柔性”生产设备——数控机床应运而生。数控机床灵活度高、加工效率高、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成为工业生产中主要的加工设备,并逐步取代普通机床成为机械加工行业的主流设备。

上台数控机床产生于1952年,是因复杂轮廓的航空零件加工和成型模具制造的需要而研制的,诞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这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数控机床产量上不断增长,品种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可靠性不断。从当初的三坐标数控铣床,发展到数控车床、数控锉床、数控钻床、数控冲床、等上百个品种的数控加工设备。从数控系统的发展来看,短短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数控机床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变化:

阶段(NC阶段)包括:

1952年的代——电子管数控机床;

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数控机床;

1965年的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机床。

第二阶段(CNC阶段)包括:

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机床;

1974年的第五代——微型计算机数控机床;

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的数控机床。

实际上20世纪末期直至今天,在生产中使用的数控系统大多是第五代数控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个人计算机即PC机的发展尤为突出,在软硬件以及外围器件等各个方面的进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所用芯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而成本却越来越低,原来在大、中型机上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在微型机上就可以实现。1994年,在美国首先出现了所谓在PC机平台上开发的数控系统,即PC数控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第六代数控系统。PC的引入,不仅为CNC提供十分坚实的硬件资源和极其丰富的软件资源,更为CNC的开放化提供了基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