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这一期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热力图的使用方法与热力图的定义是什么。
其实热力图有很多,不单单指地图热力图。但在这里我主要指地图热力图。
随着手机地图APP软件的普及,大家对手机地图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广泛。热力图这一项功能许多朋友已经发现很久了。所以在这一期文章,我的目的是将这一功能分享给还未了解的朋友,使其更加熟练地应用手机地图,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
热力图怎么打开?
其实手机地图APP有很多,其中最火爆的还是“BD”地图和“GD”地图。正常情况下二者都是十分便利的,如果非要纠结于用哪一款地图,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在市区推荐用“BD”地图,而在城郊或者乡村偏僻地带推荐用“GD”地图。
因为我用的是“BD”地图,所以这里我以“BD”地图为例。
1.第一步:打开APP。
2.第二步:在右上角的一排功能区第一个功能可以看到“图层”二字,点击“图层”。(如下图所示)

图层
3.第三步:在其中可以看到四大板块:分别是地图类型、地图主题、地图显示和生活便民地图。找到“地图显示”板块,可以看到“热力图”这几个字,点击图标。(如下图所示)

热力图
看到图标变成蓝色说明已经启动热力图,然后按返回键回到地图初始界面即可。网络不好或手机配置较差可能会出现卡顿,请耐心等待不要忙于滑动手机。(如下图所示)

启动的热力图
热力图是什么?
热力图是利用获取手机基站定位该区域内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的不完全统计以颜色不同描述热力高低情况。
热力图的理解与使用。
- 大多数手机地图热力图的颜色区分是以:蓝紫色(人口最疏)<青绿色<青色<淡黄色<深黄色<淡红色<红色(人口最密)来区分的。
- 在大多数情况下,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活动程度和人口密集程度。午夜的热力程度大都比白天的热力程度弱。在寒冷的冬季热力程度往往比夏季热力程度弱。所以在不同时区和不同季节热力程度反差会比较大。
- 热力图仅供参考,是粗略的统计,只能反映大概情况。
- 通过热力图可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快速判断出当地火爆的地区(商圈景点等)
- 也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躲避较多的车流与人流。对于路况最好结合“路况”图和“热力”图同时判断,避免堵车高峰。
以下是大多数情况较为火热的地区(红色部分):医院,商圈,大学及其宿舍,火车站,高层高密度小区,机场等。
以下是大多数情况较为冷清的地区(出现空白或者浅绿色):市内公园,工厂,河流沿岸,体育中心(大多数情况)山地等。
北京热力图(例)
可以看到北京的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五环内,其余以点状聚居区零散分布

在北京人口密集的二环内故宫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清净”地区。

人口流动巨大的京城,高速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使高速也染上了“颜色”

文章到此也就结束了。
我是一个热爱城乡规划的学生,这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与热力图相关的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最后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喜欢点赞收藏哦~更多城乡规划小知识不会错过~
#热力图##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