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的作用
网络层的作用:数据从一个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
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虚电路服务:借用电信网的经验让网络负责可靠交付,使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先建立连接(在分组交换中建立一条虚电路),预留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然后双方沿着以建立的虚拟电路发送分组。
数据报服务: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机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IP协议——地址
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位的标识符。
IP地址的编制方法:分类的IP地址、子网的划分和构成超网。
分类IP地址:将IP地址换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个类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主机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必须是唯一的。一个IP地址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是唯一的。


点分十进制记法

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地址

一般不使用的特殊的IP地址

IP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1)IP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2)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3)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份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是具有相同的网络号net-id。
(4)所有分派到网络号net-id的网络,无论是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IP协议——数据包格式及转发流程
IP数据报的格式:一个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20字节,是所有IP数据报必须具有的,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版本——占4位,指IP协议的版本。
首部长度——占4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15个单位(一个单位是4字节),因此IP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字节。
区分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总长度——占16位,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MTU。
标识——占16位,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生产IP数据报的标识。
标志——占3位,目前只有两位有意义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MF,MF=1表示还有分片,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是DF,只有当DF=1时才允许分片。
片偏移——占13位,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偏移单位。
生存时间——占8位,记为TTL指示数据报在网络中可通过的路由器数的最大值。
协议——占8位,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层将数据部分交给那个处理过程。
首部检验和——占16位,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检验数据部分。
路由表
路由表没有给分组指明到某个网络的完整路径。
路由表指出,到某个网络应当先到某个路由器(即下一跳路由器)。
路由表中对每一条路由,最主要的是(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
在到达下一跳路由器后,再继续查找其路由表,知道再下一步应当到哪一个路由器。
这样一步一步地查找下去,直到最后到达目的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