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设计matlab_手撕:PWM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控制(序)

48c55995a9d043d26c7a021bf7603dd6.png

概述

在光伏发电(PV)、风力发电(WT)、不间断电源(UPS)、微电网应用(Microgrid)、高功率因数整流器(PFC)、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动态电压调节器(AVR)、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等电力电子应用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为PWM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控制。

对标武侠世界,可以将《PWM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看作一本武林秘籍。掌握这一秘籍,等于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前述各种应用中都可以游刃有余。

当然,电力电子学科是非常强调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甚至实验的比重甚至高于理论。因此这本秘籍,将结合仿真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

由于硬件实验更为复杂,需要掌握的内容更多。对于团队没有相关积累的研究生来说,要在短短的研究生期间自己搭建出来是不适宜的。若经费充足,可以购买成熟的PWM变换器平台,如日本Myway(迈为)株式会社。据我所知,西安交通大学的刘进军老师团队购买了大量该公司的产品。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苦于没有领路人,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太长,对于短暂的研究生生涯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打算将这一秘籍整理出来,来帮助那些想要从事上述应用的研究生、初级工程师。

仿真软件选择

主流的相关仿真软件有:

PSIM(DSIM):电力电子领域专业软件,特点是仿真速度快,模型更贴近实际,且可以根据芯片手册中的器件参数对模块进行设置。

PSCAD: 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分析。仿真速度快。

DIgSILENT: 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机电暂态分析。由于加入了新能源模块,也被用于电力电子的仿真中。这个软件上手难度大,不是很推荐。

matlab/simulink: 工科神器,几乎所有学科都会用到。simulink中的电力电子模型相对理想一些,但是足以对电力电子实验的原理进行仿真验证。经测试,其仿真结果与实物实验结果差别不大。

选择的仿真软件为:matlab2019b(simulink)。选matlab的原因是:对于大多数工科学生来说,多多少少学习过这个软件,上手容易。选这个版本的原因是:自这个版本开始,对simulink的菜单栏进行了大改。

仿真实验结果

PWM变换器包含:PWM整流器与PWM逆变器两部分。PWM整流器用于并网应用中,PWM逆变器即可用于并网,亦可以用于离网应用中。此处仅给出PWM整流器的仿真结果。

模型图:

9a3e87ddf6020265d752d1612d445792.png

直流侧电压:

114f18f9561f8e2f6b4050bccfed49f4.png

dq轴电流:

2d2695d11a7dbc013d7fb5baf60100a4.png

c7997cfac7d6980b871b0bc302b0efde.png

网侧电流:

d059c44d53c41aa79ad399c020a2795f.png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波形的虽然纹波较大,但是验证了PWM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在后续的内容中,可以通过改进锁相环算法、提高电平数、采用LCL滤波器、控制参数优化等方法,进一步优化波形效果。

手撕目录

一、并网部分(dq坐标系)

1、两电平PWM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与基本原理

2、坐标变换:Clark变换与Park变换

3、基础锁相环(PLL)的原理、参数设计与仿真

4、60°空间矢量调制算法(SVPWM)的原理、算法与仿真

5、PI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与参数设计方法

6、PWM变换器的建模:开关模型、平均模型

7、电流内环的参数设计与仿真

8、电压外环的参数设计与仿真

二、离网部分(αβ坐标系)

1、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与基本原理

2、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

3、基于滑动滤波器的锁相环原理、参数设计与仿真

4、三电平SVPWM调制算法的原理、算法与仿真

5、PR控制器的原理、参数设计与仿真

6、电流内环参数设计

7、下垂控制的原理、算法与仿真

8、虚拟阻抗算法的原理、算法与仿真

三、电能质量治理部分

1、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2、瞬时无功功率(pq)理论的原理与仿真

3、守恒功率理论(CPT)的原理与仿真

四、微电网中变流器的分布式协调控制

1、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Multi-agent)的原理、算法与仿真

2、微电网二次控制的原理、算法与仿真

3、事件触发机制思想、算法与仿真

4、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二次控制策略

推荐的参考文献

  1. 王兆安,刘进军. 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张兴,黄海宏.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
  3. 张崇巍, 张兴. PWM整流器及其控制[M].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法)赛迪克 巴查 等.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社.
  5. (英)苏莱曼 M. 沙克 等. 微电网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M].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赵志宏. 储能变流器并网电流环控制与离网发电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7.
  7. N. Pogaku, M. Prodanovic and T. C. Green, "Modeling, Analysis and Testing of Autonomous Operation of an Inverter-Based Microgrid," in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2, no. 2, pp. 613-625, March 2007.
  8. 孙忠潇(hyowinner). Simulink仿真及代码生成技术入门到精通[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 余畅舟(张兴老师博士). B站主页:哔哩哔哩 ( ゜- ゜)つロ 乾杯~ Bilibili

d9d568187523ddc244302da8a9b0dde8.pn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本文在研究双馈感应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其励磁电源。以双 PWM 变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析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从装机容量、发展状况以及技术特点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对几种典型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解释了将双馈感应发电机应用于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对目前可用于变速恒频风电系统的励磁电源进行比较得出,采用双 PWM 变换作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的励磁电源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2、介绍了网侧 PWM 变换的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立了其数学型,探讨了控制策略。为了实现网侧变换控制目标,分析了其基本结构,立了其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型,得出电网电压定向控制策略,构了双闭环串级 PI控制方案。 给出了主电路参数及 PI 参数的计算方法, 并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3、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数学型的基础上, 探讨了转子侧变换控制策略。本文在分析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基础上,构了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的双闭环 PI 控制方案。 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能实现最大风能追踪和定子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 4、立了双 PWM 变换控制系统的仿真型,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网侧在整流和逆变状态都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双馈电机转速能快速跟踪风速变化;电机在亚同步、同步、超同步三种状态运行时,转子电流频率满足变速恒频运行条件;同时实现了定子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 5、结合实验室具体条件,搭了网侧 PWM 变换实验电路,编制了基于TMS320F2812 的网侧 PWM 变换控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