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奇数数列求和_小学奥数——高斯求和公式,简单问题的再思考

高斯求和公式是小学奥数非常重要也是应用非常多的一个公式,要求学生们必须掌握。记住公式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公式背后的原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灵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从小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言

我们先计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1+2+3+4+5=

先不要说答案,告诉我你是怎么做的?

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相加吗?没关系,"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实用最重要!

问题升级:

1+2+3+4+5+6+7+8+9+10=

题目依然简单,可如果还是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相加就需要有点耐心。

有的人可能会打点其他的注意,比如开始找点捷径。

不管用的什么方法,总之你做出来了,这题目还难不倒你。

问题再再升级:

1+2+3+4+5+…+100=

这下,似乎有点麻烦了,必须打点其他的注意,我们需要专门为这类题目打造专用工具——高斯求和公式(也叫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一、高斯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什么是等差数列?

像前面的3组数,都是连续的自然数,他们排列整齐,依次增加或者依次减少,有一种和谐且治愈的美感。又如:

3,6,9,12,15,18;

40,38,36,34,32,30,28,26。

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数列中数的个数也叫数列的项数。

5ddac94ba10fc79c8b4530084222062b.png

(2).等差数列求和

回头想想引言中的3道等差数列的题目,你们是怎么求和的呢?用的分别是什么思路呢?

思路1:简单粗暴的相加,这似乎不叫思路,叫本能。

思路2:找平均数(中间数),选个代表出来,最能代表这组数大小的就是他们的平均数,它往往藏在队伍的最中间。

d10467a316e10d4663f8c3f8bbc96bff.png
344a20457d1df8ac311c19d7f907959a.png

找到平均数,又知道项数,和=平均数×项数:

3×5=15

(中间数还有其它的一些妙用,例如日历表中横竖或者3×3正方形中间的数都为这些数的平均数。)

4587f64d9e02a29f7d906063b7ff3833.png

有的细心的同学会问,偶数个数没有中间数怎么办?比如:

1+2+3+4+5+6+7+8+9+10=

没有代表,我们也要造出一个代表来。5和6的中间数就是5.5,也就是他们的平均数。

4ddbde0792802ef30b5b60942bde9c24.png

愉快的解答:

(5+6)÷2×10=55

思路3:配对求和

有同学觉得前面的方法目标不够远大,找的都是能看的见的,有时候平均数隐藏的更深,根本看不见,比如:1+2+3+4+5+…+100,平均数藏在…中,让我们无从下手。不用着急,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在他10岁的时候就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也叫高斯求和公式的原因),下面就是他的方法:

b3e890b88762fba897281dcfb6842101.png

观察上图我们不难发现:不光 (5+6)÷2是这组数的平均数,(4+7)÷2、(5+6)÷2、(3+8)÷2、(2+9)÷2、(1+10)÷2都是这组数的平均数。那么是不是不一定要找中间的数,直接取首尾两数相加除以2也可以得到这组数的平均数。

愉快的计算:

(1+10)÷2×10=55

上述方法的巧妙在于我们发现,等差数列的首尾相加,第二位数字和倒数第二位数字相加,第三位数字和倒数第三位数字相加,依次类推,它们的和都相等,这也是等差数列的一个特点,而少年的高斯发现了这个特点。相信也有很多人一开始也发现了这些特点,有些特征过于平凡,可能会让我们忽视它们内在的规律,或者只顾解决当下问题,而未能远思,少了那往前跨出去的一步。

总结前面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高斯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思路4:倒序相加求和

这不都出公式了么,怎么又来一个思路呢?

因为勤于思考的同学又有疑问了,前面的公式是通过配对求和得到的,偶数个数才能配成整数对,如果是奇数个数,没法配成整数对,那这个求和公式还能用吗?我们看看下图:

ef37a2d43675f3a773becf2733f1dbb5.png

不管奇数个数还是偶数个数,采用倒序相加再除以2仍然可以得到跟原来一样的公式。

(3).例题及练习

例1: 1+2+3+4+5+…+100=

友好的送分,如果到现在还不会的话,建议从头再来一遍。

例2:1+3+2+6+3+9+…+100+300

分析:乍一看,这组数不是等差数列。相邻的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凌乱、破碎。但我们依然能发现1,2,3,…,100这些熟悉的数字。而这些数字恰好出现在奇数位置,剩下的偶数位置是3,6,9,…,300。显然,我们要对着组数重新分组,分别套用求和公式即可:

(1+2+3+…+100)+(3+6+9+300)

=(1+100)×100÷2+(3+300)×100÷2

=5050+15150

=20200

当然这道题还有其他做法,比如1+3=4,2+6=9,3+9=12,…,100+300=400,将相邻两个数相加,他们的和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

(观察,思考,联想,有时候需要重新排兵布阵,把杂乱的关系重新整理。)

例3:993+994+995+...+1007(有更简单的做法吗?)

例4: 1000-71-29-72-28-73-27-74-26-75-25-76-24-77-23-78-22-79-21(要用公式吗)

二、等差数列的项数

有时候,一列数的项数可以直接数出来,有时候却不那么明显,这个时候,怎么求项数呢?如:

27+34+41+...+160=

我们从上面一列数中得到的信息:首项=27,末项=160,公差7。

好像不容易直接看出项数,我们现在好一个简单直观的例子,搞清楚首项、末项、公差与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顾这张图片:

46aa0f99b05afbf24cbbb312673e15c0.png

我们发现:末项-首项=15,15÷3=5个公差。5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把5理解为3到18所经过的间隔,间隔长度就是公差,间隔数+1=项数。

综上有: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式变形后可得: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使用公式,求27+34+41+...+160有

项数:(160-27)÷7+1=20

和: (27+160)×20÷2=1870

上面求项数的过程,和植树问题,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呢?

f21c2d78bac1e96bea48ea2f43bf73f9.png

当然还有其他间隔问题中也有类似的规律,如锯木头,爬楼梯,敲钟,排队列等。

三、综合练习

练1:如下图是一个圆柱钢管的的V形架,如果V形架上一共有210根钢管,那么最上层有多少根钢管?

c1252255e3cd33f0e735914d2a8d637b.png

练2: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按下图所示方式堆放,最上面一层有6根,每向下一层增加1根,共堆了25层。问:这堆圆木有多少根?

1a7a3e13311386999dc45c5e9124b8fd.png

在上题中,如果最下面一层有98根,这堆圆木共有2706根,那么共堆了多少层?

四、 总结

1.捕捉那些不时闪耀出的思维的火花,如果孩子突然冒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值得鼓励,“配对”就是个绝妙的注意。

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问题,或者先从简化问题中找寻跟复杂问题相同的规律,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3.找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会让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都更加深刻,记忆也更为准确,编的知识之网也更结实。

4.简单的作图能加深理解,记忆深刻。图像,文字(语言)相互联系,配以想象,对青少年的记忆效果提升明显。

5.今天的成果,高斯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没记住但能推导出来更好)

五、高斯的小故事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

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Buttner),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698f167940dd0afe65dc29447fbce183.png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