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
【一年级】
小强他们班有48人,数学测试时,小强考了第15名,你知道如果倒数小强这次考试成绩应排第几名?
【二年级】
有10把锁的钥匙搞乱了,为了使每把锁都配上自己的钥匙,最多要试多少次?
【三年级】
一捆5米长的铁丝的重量是500克,那么重量是3千克的同种铁丝大约有( )米长.
A.30 B.40 C.50
【四年级】
笑笑把7×(□+5)错写成7×□+5,她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
A.7 B.5
C.30 D.35
【五年级】
在算式“7.2×□-1.8×□=8.1”的两个方框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则方框里应填( )
A.1.2 B.1.5
C.1.6 D.1.8
【六年级】
一种零件的标准重量是200g,测得一个零件的实际重量是203g,记做+3g,另一个零件记做-5g,则实际重量是( )g.
A.195 B.205
C.208 D.198
养成好习惯,做完再看答案哦~

【答案】
【一年级】
【答案】34名
【二年级】
【答案】9+8+7+6+5+4+3+2+1=45
【三年级】
【分析】根据题意,3千克=3000克,可用3000除以500计算出3000克里面有几个500克,然后再乘5米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3千克=3000克
3000÷500×5
=6×5
=30(米)
答:重量是3千克的同种铁丝大约有30米长.
故选:A.
【四年级】
【分析】这两上式子意义完全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正确的式子,可能乘法分配律计算(也可先算括号内的),错误的式子只能根据四则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分别求出正确、错误式子的结果,二者相减就是错误结果与正确答案的差.
【解答】解:7×(□+5)
=7×□+7×5
=7□+35
7□+35-(7□+5)
=7□-7□+35-5
=30
答:她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30.
故选:C.
【五年级】
【分析】把□中的数看作未知数,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5.4×□=8.1,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4即可.
【解答】解:7.2×□-1.8×□=8.1
(7.2-1.8)×□=8.1
5.4×□=8.1
5.4×□÷5.4=8.1÷5.4
□=1.5
故选:B.
【六年级】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以200g为标准,高于标准记为正,低于标准就记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一种零件的标准重量是200g,测得一个零件的实际重量是203g,记做+3g,另一个零件记做-5g,则实际重量是200-5=195g;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