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效应维尔德常数_(5)法拉第效应

1845年,法拉第在探索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偏振面转过一个角度,即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被称为法拉第效应。法拉第效应又称磁致旋光效应。研究发现,磁致旋光效应在非旋光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存在。[10]

磁致旋光效应的实验设置分为两部分:(1)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2)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平面偏振光的概念,所谓平面偏振光分为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如果左、右旋偏振光合并在一起,复合光就会失去偏振性成为普通光。也就是说,实验中采用的平面偏振光具有单一的偏振属性,不是左旋偏振光,就是右旋偏振光。

磁致旋光效应的关键是,磁场对偏振光的作用效应。磁场是旋转的质量场,光是质量波,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磁场能够对光波产生作用效应。形象地说,磁场和光波都是质量场“旋涡”,光波在磁场中传播,其旋转方向必然与磁场的旋转方向保持一致。

以原子的磁场为例,原子M场为平面场,磁场方向通过右手定则判定。核外电子在轨道跃迁过程中辐射出光波,光波M场的旋转方向与原子磁场的旋转方向相同。当原子磁轴向上时,辐射光为右旋偏振波;当原子磁轴向下时,辐射光为左旋偏振波。

在偶极磁场中,磁力线方向为从N极到S极。当光顺磁场方向传播时,为右旋偏振光;当光逆磁场方向传播时,为左旋偏振光。从俯视角度看,面对N极,右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呈发散状;面对S极,左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呈收敛状。如图所示:

根据分子链模型,非旋光介质中含有左、右旋两种扭旋方向分子链,每条分子链只能传导一种性质的偏振光。介质端口分子链M场与光波M场相衔接,原子磁轴向上的分子链,传导的是右旋偏振光,原子磁轴向下的分子链,传导的是左旋偏振光。磁场中的平面偏振光具有单一的偏振属性——左旋或右旋,因而只能选择一种分子链传导过去,并随分子链的扭转而旋转,这就是法拉第效应。

一般材料中,法拉第旋转(用旋转角β表示)和介质长度d、磁感应强度B有以下关系:

β=VdB

V为费尔德常数,与物质的性质、温度以及光的频率有关。光的偏振面转向与磁场方向满足左手螺旋关系,称为“左旋”介质,费尔德常数V<0,β<0。光的偏振面转向与磁场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称为“右旋”介质,费尔德常数V>0,β>0。

磁致旋光效应的特点是,不论光沿磁场方向或逆磁场方向传播,偏振面的旋转方向相同,旋转方向只决定于磁场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

以左旋光介质(V<0)为例,当光的传播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时,右旋偏振光通过左手旋分子链传播,旋转角β<0。当光折返逆磁场方向传播时,转换为左旋偏振光,通过右手旋分子链传播,相当于右旋光介质效应,旋转角β>0,与顺磁场方向旋转角β<0相同。二者叠加:β+β=2β,旋转角产生倍增效应,即光在介质中往返两次传播,偏振面的转角等于单程转角的两倍。

而光在一般性旋光介质中正反向传播,偏振面的旋转方向相反,往返两次传播后,偏振面转角为零。这是磁致旋光效应与天然旋光效应的区别。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