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
过程。
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拼长方形和利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这些面积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3.选择
要想知道学校操场的面积,你会选择那种面积单位去量?( )
A 1平方厘米 B 1平方分米 C 1平方米
导语:想知道水池的占地面积,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量吗?
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既不方便也不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合作要求,动手操作,完成实验记录表。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 | 宽(厘米) | 面积(平方厘米) |
2、小组讨论。
(1) 根据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2) 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点拨、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我的提醒:面积单位有“平方”两个字,要与长度单位区分清楚。
2、有一块长方形的广告牌,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老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能帮我解决吗?
我买了一张红木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为了保护好桌面,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我要去买一块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呢? (学生独立完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4×9=126(d㎡) 提醒:不要写错单位。
4、智慧冲浪。
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米,面积是63平方米。这块菜地的宽是多少?
七、课堂总结(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
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面积÷宽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难点是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这是一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公式并会计算面积,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经小组合作操作归纳出公式。还安排巩固练习,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能力。
3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