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33节点配电网模型_论文精选 | 计及DR的新能源配电网电压无功协调优化

章健1,张玉晓1,熊壮壮2,朱永胜3,谢加新1

1.郑州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2.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3.中原工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技术应运而生。但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电压等一系列问题,使配电网系统中电压无功控制的难度加大。然而,需求响应(DR)对配电网可调节资源的利用可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各个部分多元协调调度。此外,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考虑DR对DG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过程被提进日程。国内外学者对DR参与下的新能源配电网中电压无功优化的早期研究,集中于对DR的单一规划进行分析探究,但是建模比较简单,仅作为一个优化变量或考虑的因素参与系统优化,鉴于需求侧模型的复杂性,需对其精细化建模,为应对DR的多样性,应多角度建立不同模型以符合实际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文中提出了通过需求响应的加入来分析需求侧对电压无功协调优化的方法。建立了可转移和可中断模型,以网络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电容器组(CB)和电抗器组(RB)、微型燃气轮机(MTG)、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储能装置(ESS)和可中断可平移负荷等为控制变量,对电网电压无功协同优化。通过变量替换,将原始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建立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最后通过IEEE33节点配电系统测试的结果检验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需求响应前后对电压无功及电网络稳定的作用、补偿装置运行策略分析、对比方案1:考虑DR和方案2: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指通过合理地调节配电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的分配,以实现最佳的电网运行状态。IEEE33节点配电网是一种常见的低压配电网结构,其中节点数为33个。 无功功率优化主要包括功率因数改善和无功功率平衡两个方面。 首先,功率因数改善是指通过合理地控制各节点无功功率输出,以使得整个配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1。功率因数是电网的重要参数之一,合理地调节功率因数可以提高电网的能效,降低线路的损耗。在IEEE33节点配电网中,可以通过对关键节点无功功率输出进行调整,如使用电容器或电感器来实现功率因数的优化。 其次,无功功率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地分配各节点无功功率需求,使得各个阶段的无功功率需求平衡。无功功率平衡的实现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的调度和控制来实现,如合理地调节变压器的无功功率输出,通过变压器的并联来分担无功功率负荷等。 为了实现配电网无功功率优化,还需要合理地设置无功功率优化装置和监测设备,如安装功率因数调整装置来控制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安装监测仪器来实时监测各节点的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需求。 通过对IEEE33节点配电网无功功率进行优化,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减少电网的损耗,同时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这对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