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长”与“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是两个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深刻理解概念意义才能正确区分。寻找生活中物体的周长并动手操作测量计算物体的周长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掌握周长的意义。于是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活动。

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周长

表中列举了一些物体,也可以寻找家中其他物体测量。物体中有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不同的形状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测量长、宽、边长就可以计算出周长。不规则的图形可以采用皮尺测量,有的还需要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测量。孩子用皮尺测量了自己的头围、胸围、腰围,还测量了家中的床、桌子、窗户等家具的长、宽算出周长。在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活动二:步测法估算周长

生活中,遇到比较大的测量。我们又找不到大型的测量工具,可以用步测的方法去测量,介绍了步测的方法。因战疫期间不能出门,我们就让孩子们用步测法估算家中客厅的周长。在测量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还想到了打开双臂长度大约是一米,可以用双臂测量长和宽。因势利导那么比较小的周长可以怎样测量啊?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可以利用手指和手掌啊!孩子们在操作中动手动脑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小调查

介绍了地球赤道的周长是40075.24千米(相当于8万多华里),让孩子调查感兴趣的物体的周长。有的孩子调查到了辽宁号航母甲板一周的长度,有的孩子调查了城市公交车的周长。孩子们的视野向更远的地方去寻找有关周长的知识。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生活即课堂,最好的课堂不在学校,而是来自生活。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这些物体。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撰稿:陈明秀
摄影:星小家长
审核:景芝玉


养正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