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视频:【高中物理】【模型】高中物理常用模型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板块模型是直线运动经常考察的模型之一,而且可以将力学、能量、电场、磁场等问题融合在该模型中考察。

首选要能识别板块模型,在识别模型的时也要特别注意:
1、可能考察已经运动的物体此后的运动情况(初速度不为零)
2、可能考察从静止开始,物理受拉力作用由此运动的情况,要注意确认外力直接作用于哪个物体。
在比较难的问题中,还会考察多个物体的情况和板块模型在斜面上的情况。
板块模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两个词多层、多物体。

但是不管具体情境如何,板块模型最终都是放在动力学的知识框架内解决的。所以解决思路基本是从受力分析——加速度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还有一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很容易出错:
(1)弄清主动、从动关系。就是要弄清外力(一般是拉力)到底作用在哪个物体上,到底是哪个物体具有初速度的。
(2)带入正确的物理量。因为板块模型中,对象、过程通常比较多,分析过程、带入数值进行计算时要特别注意,最好把已知量标在示意图上,以防粗心带错。

解决板块模型问题时,也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分析问题、简化运算:
(1)图像法,主要就是v-t图像,可以在一张图上直观展现多对象、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还可以方便分析通过斜率(加速度)和物体间的位移关系(面积,特别注意t轴下方的面积和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物体沿不同方向运动);
(2)抓住临界点,板块问题中最重要、最常考的临界点就是各个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可能会发生突变(主要是摩擦力发生变化);
(3)改变参考系,当多个物体速度方向不同时,计算时要特别注意方向性。如果能够转变一下参考系,从以地面为参考系变成以系统中某个物体为参考系,就能大大降低运算时出错的可能。当然还要特别注意,改变参考系之后物体的速度也需要做相应调整,在解题过程中一般选用下层木板为参考系时,会更方便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