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code的作用_equals()、hashCode()和==

f83714fee10a183d7add9a3320c05306.png

==

进行等值比较】 java中的数据类型分为: 1. 基本数据类型(原始数据类型)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
这些数据的值直接存储在Java栈中,他们之间的比较应使用双等号(==)。 2. 引用类型(类、接口、数组)
使用(==)对此类数据进行比较时比较的是实际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地址。因此,只有当两个变量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时,使用(==)比较时结果才为true,否则结果为false。

对象本身是放在堆中的,栈中存放的是对象的引用(地址)。
由此可见'=='是对栈中的值进行比较的。
如果要比较堆中对象的内容是否相同,那么就要重写equals方法。

equals()

①默认情况下,若没有重写equals方法,调用equals方法时都是调用Object类的equals方法,而Object的equals方法主要用于判断对象的内存地址引用是不是同一个地址(是不是同一个对象)。下面是Object类中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此时,equals()和==时等效的。

②若类中覆盖了equals方法,那么需要根据具体的代码来确定equals方法的作用 例如,String类重写了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count;  
        if (n == anotherString.count)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offset;  
            int j = anotherString.offset;  
            while (n-- != 0) {  
                if (v1[i++] != v2[j++])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String中equals方法判断相等的步骤是:

  1. 若A==B 即是同一个String对象 返回true
  2. 若对比对象是String类型则继续,否则返回false
  3. 判断A、B长度是否一样,不一样的话返回false
  4. 逐个字符比较,若有不相等字符,返回false

重写equals的注意点: 1. 自反性:对任意引用值X,x.equals(x)的返回值一定为true. 2. 对称性:对于任何引用值x,y,当且仅当y.equals(x)返回值为true时,x.equals(y)的返回值一定为true; 3. 传递性:如果x.equals(y)=true, y.equals(z)=true,则x.equals(z)=true 4. 一致性:如果参与比较的对象没任何改变,则对象比较的结果也不应该有任何改变 5. 非空性:任何非空的引用值X,x.equals(null)的返回值一定为false

重写euqals的一般步骤: 1. 使用==符号检查“参数是否为这个对象的引用”。如果是,则返回true。这只不过是一种性能优化,如果比较操作有可能很昂贵,就值得这么做。 2. 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检查“参数是否为正确的类型”。如果不是,则返回false。一般来说,所谓“正确的类型”是指equals方法所在的那个类。 3. 把参数转换成正确的类型。因为转换之前进行过instanceof测试,所以确保会成功。 4. 对于该类中的每个“关键”域,检查参数中的域是否与该对象中对应的域相匹配。如果这些测试全部成功,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5. 当编写完成了equals方法之后,检查“对称性”、“传递性”、“一致性”。

hashCode()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int整数。hash码的主要用途就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据此很容易推断出,我们需要每个对象的hash码尽可能不同,这样才能保证散列的存取性能。

事实上,Object类提供的默认实现确实保证每个对象的hash码不同(在对象的内存地址基础上经过特定算法返回一个hash码)。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哈希(Hash)实际上是个人名,由于他提出一哈希算法的概念,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hashCode() 定义在JDK的Object.java中,这就意味着Java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hashCode() 函数。

简单来说,hashCode()方法是一种从任何一种数据中创建小的数字“指纹”的方法。 散列函数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值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二进制值,这个小的二进制值称为哈希值。

hashCode()和equals()的联系

  1. 同一对象上多次调用hashCode()方法,总是返回相同的整型值。
  2. 如果两个对象equals,Java运行时环境会认为他们的hashcode一定相等。
  3. 如果两个对象不equals,他们的hashcode有可能相等。
  4. 如果两个对象hashcode相等,他们不一定equals。
  5. 如果两个对象hashcode不相等,他们一定不equals。

重写两个方法时应尊重的规范

  • 若重写equals(Object obj)方法,有必要重写hashcode()方法,确保通过equals(Object obj)方法判断结果为true的两个对象具备相等的hashcode()返回值。
  • 如果equals(Object obj)返回false,即两个对象“不相同”,并不要求两个对象的hashcode()方法返回两个相同的值。

总结

  • equals方法用于比较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覆盖以后)
  • hashcode方法只有在集合中用到
  • 当覆盖了equals方法时,比较对象是否相等将通过覆盖后的equals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
  • 将对象放入到集合中时,首先判断要放入对象的hashcode值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的hashcode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直接将该对象放入集合中。 (如果hashcode值相等,然后再通过equals方法判断要放入对象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对象是否相等,如果equals判断不相等,直接将该元素放入到集合中,否则不放入。)

下一篇:Redis 事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