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Design Code for Electronic Computer Ro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2月17日1993年9月1日实施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 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

第2.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2.2.2-1)

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

K--系数,取值为5~7;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 (2.2.2-1)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

第三节 设备布置

第2.3.1条 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第2.3.2条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

第2.3.3条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第2.3.4条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第三章 环境条件

第一节 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第3.1.1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第3.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表3.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级 别

项 目A 级B 级夏 季冬 季全 年温 度20±2℃18-28℃相对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10℃/h 并不得结露

二、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

表3.1.2-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级 别

项 目A 级B 级温 度5-35℃5-35℃相对湿度40%-70%20%-80%温度变化率<10℃/h 并不得结露第3.1.3条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3.1.4条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常用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与主机房相同;

二、其它记录介质库的要求应按表3.1.4采用。

表3.1.4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

品种

卡片纸带磁 带磁 盘长期保存已记录的未记录的已记录的未记录的温 度5-40℃18-28℃0-40℃18-28℃0-40℃相对湿度30%-70%40%-70%20%-80%20%-80%磁场强度<3,200A/m<4,000A/m<3,200A/m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机房工程 1、机房设置 1)在体操馆及综合馆首层设置设备监控中心,作为场馆机电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体操馆及综合馆首层设置消防兼安防监控中心,作为场馆各安防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 3)在体操馆及综合馆首层设置网络中心,作为场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机房。 4)在场馆最高层可观察到比赛场地的位置设置场地照明控制室、场地扩声控制室、信息显示 控制室等机房,作为各比赛专用系统的管理主机房。 5)其余比赛专用的设备机房根据亚组会要求设置。 6)楼层弱电间设置满足布线系统水平布线距离要求。 2、中心机房工程 1)机房装修 天花采用600x600mm铝合金微孔吸音天花板,净空要求保证2700mm以上。 吊顶主龙骨采用轻钢铁质龙骨,并做好地线连接。 地板采用600x600x34mm全钢防静电地板,安装高度300mm。 机房墙柱面涂刷防尘乳胶漆。 门窗工程:机房外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2)机房照明 机房照度要求达到500Lx以上,照明设备选用高效荧光灯盘,配电子镇流器。其中1/3灯具为应急照明灯具,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停时由后备电池供电。备用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机房空调 机房空调采用建筑中央空调,并采用分体机做备份。 4)机房配电 机房内弱电设备电源均由各区的UPS电源提供,机房内设独立的设备用电配电箱。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5)机房接地、防雷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在地板下安装3X30mm铜带组成接地汇集铜母排。 主机房内所有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彩钢板墙和工作台等金属必须进行静电接地,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 室外电源、信号线路进入机房采取加防浪涌保护器等防雷措施。 6、楼层弱电间机房工程 1)顶棚、墙柱面涂刷防尘乳胶漆。 2)地面使用水泥砂浆找平,对地表面进行简单防尘处理。 3)弱电间内设置通风设备,保证房间内的温度在适当范围。 4)机房照明:机房照度要求达到150Lx以上。 5)机房配电:楼层弱电间内设弱电专用配电箱,智能化系统末端设备(如DDC、VSCS摄像机 等)均由设于弱电间的专用配电箱分系统、分回路配给。 6)机房接地、防雷: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装设接地汇流排。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1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是我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和建设,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规范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总体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首先,在设计机房时,要考虑地理环境、灾害地质条件、建筑条件等因素,确保机房建筑的稳固性和防灾能力。其次,根据机房功能需求和工程规模,合理布置机房内部空间、机柜、设备间等区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同时,机房内部的通道、通风、照明等设计也应满足相关要求,以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 此外,规范还对机房内的电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要求。电源系统方面,要求合理规划供电设备、配电回路、电缆敷设等,保障机房的电能供应可靠稳定。环境控制系统方面,要求设计合理的空调、给排风系统,以维持机房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安全保护系统方面,要求配置合适的灭火系统、防雷系统、门禁系统等,确保机房内的安全和防护。 此外,规范还强调了机房防护、噪声控制、静电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机房的布线、接地、电磁兼容等技术标准。整个规范全面详细地涵盖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的各个方面,以提高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规范化建设水平,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