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高程点怎么抽稀_地形要素(等高线、高程点)抽稀.pdf

本文介绍了两种地形图高程点和等高线的抽稀方法。方法1涉及使用ArcGIS进行数据检查、高程模型创建,适合基础地形分析;方法2侧重CAD或V8直接抽稀,适用于快速处理线型等高线。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具体应用需根据时间与地形复杂度选择。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地形要素(等高线、高程点)抽稀.pdf

地形要素 (等高线、高程点)抽稀

地形图准备:

1:2000 以上大比例尺地形图不利于打印,需要将等高线抽稀成5m 或者 10m 一条,并对高

程点进行抽稀。

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距离约1-2 米,高程点间距约20 米。如此小的间距导致数据量庞大。

方法1:

一、提取等高线和高程点,导入arcgis 进行数据检查,制作高程模型TIN 。

二、根据需要直接生成5 米或者10 米间隔的等高线。

三、规则分布的高程点制作:

1) 根据比例尺及打印的尺寸计算高程点采样点的间隔。测量打印的图框的距离,宜宾

的打印图框横向距离约为6700 米。按照A0 的打印尺寸,其比例尺近似为1:6000 。

在arcgis 中可以设置显示比例尺为1:6000 的环境下进行成果的预览。可以将1:6000

设置为固定参考尺寸,样式随比例大小进行缩放。

纸张类型 宽(mm) 长(mm)

A4 210 297

A3 297 420

A2 420 594

A1 594 840

A0 840 1188

2) 根据比例尺计算采样的间距。图上1.5cm 的距离,实际距离为90m,这种间隔无论

是图幅还是实际,都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尺度。设置间隔为90m,生成规则采样点。

3) 将TIN 数据转换为栅格之后,给高程点赋值。根据显示比例尺,将高程点标签调整

为合适值,并将其转换为注记存于数据库中。(注记长度不超过采样间距的 1/2,即

45m )

四、将等高线和高程点及注记转换为CAD 格式。由于CAD 对点数据不能调整大小,因此需

要在arcgis 中将点转成面,面的大小同样参照显示的比例尺设定。

备注:上述等高线间距,也可以通过显示比例尺进行选取。高程点的Buffer 面在V8 中的打

印效果比预期的尺寸大。

处理前 处理后

方法2:

一、等高线的抽稀可以直接在CAD 或者V8 中,根据线型的大小来抽取5 米或者10 米间距。

二、提取高程点,导入arcgis 进行数据检查处理。在属性表中新建一长整型字段,可命名为

value 。

三、根据打印的尺寸进行显示比例尺计算,确定采样点间距(50m),生成规则采样点。(采样

点的范围会大于数据的范围。)

四、对采样点进行空间连接。具体设置如下,采用最近距离空间连接,不要勾选keep all target

feature ,可使数据范围同原始高程点数据范围一致。

五、利用value 字段属性连接的功能将采样点的属性值连接到空间,提取value_1 值大于0

的点。

六、将高程点及注记转换为CAD。

总结:

根据上述的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高程信息的抽稀,可以达到较好的打印效果。方法1 需花时

间进行等高线和高程点的检查和处理,并构建了区域的地形模型,为基础地形分析做好了准

备工作。方法2 可以双人同时开工,一人抽取等高线,一人抽稀高程点,由于打印地形图时,

等高线只需要线型,不需要数值,所以对于没有高程属性的地形图来说,方法2 效率更高。

但如遇多种比例尺拼接的地形图、等高线无法根据线型抽稀等复杂情况,方法2 不可行。综

上所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第一种方法,在地形图抽稀的同时,也进行了地形

模型的构建,一举两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