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linux 启动ftp服务,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安装启动 FTP 服务器

1、查看并启动vsftpd

运行ntsysv

查看有没有vsftpd,有的话,选中,确定就可以了service vsftpd start 也可以启动

2、没有则安装vsftp. 先确定是否安装 rpm -qa | grep ftp首先需要vsftpd的安装包rpm文件,获取方法有很多,如查找光盘镜像或者网上下载等,例如光盘镜像下:

挂载光驱: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查找ftp的rpm包: find . -name *ftp* (或者进入rpm包的目录 ls | grep ftp 也能查出来)

安装vsftpd包:rpm -ivh vsftpd-2.0.1-5.EL4.5.i386.rpm

这样vsftpd就安装完毕了。

启动ftp: service vsftpd restart (这是一次性)

chkconfig vsftpd on(开机自启动)

默认的账户权限很低,我们可以自己添加账户。下面教大家如何把root账户添加进来:

进入\etc\vsftpd目录,

编辑vim user_list把root注释掉

编辑vim ftpusers把root注释掉

然后在重启FTP服务,这样我们在ftp时,就可以用root用户登陆了0b1331709591d260c1c78e86d0c51c18.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一章 Linux系统安装与环境介绍 5 1.1 Linux产生 5 1.2 Linux功能 5 1.3 Linux术语 5 1.4 Kernel 5 1.5 版本 5 1.6 安装RedHat Enterprise Linux ES 6 1.7 开关机操作 7 1.8 桌面环境简介 7 1.9 安装故障排除 7 1.10 安装逻辑卷 8 第二章 Linux设备管理和引导流程 9 2.1 Linux文本编辑器 9 2.2 Linux安装配置网卡 12 2.2.1 Linux下支持的网络设备 12 2.2.2 以太网网卡 13 2.3 配置显卡 13 2.4 Linux下使用外设 13 2.4.1 文件系统类型、设备名、装载目录 14 2.5 Linux文件目录 15 2.5.1 文件名 15 2.5.2 路径 15 2.6 Linux引导流程 15 2.7 有关的配置文件 16 2.8 Linux Shell 简介 17 第三章 Linux 用户管理与磁盘管理 20 3.1用户和组 20 3.1.1 添加用户和组 20 3.1.2 与用户和组有关的重要文件 20 3.1.3 查封用户 21 3.2 权限管理 21 学习权限要掌握的基础 21 3.2.1 Linux中的访问权限 22 3.2.2 改变权限的命令 22 实例练习: 23 3.2.3 改变文件作者 26 3.3 Linux文件系统 26 3.4 Linux磁盘管理 26 第四章 远程登录和PAM 30 4.1 OpenSSH 30 4.1.1 OpenSSH的安装 30 4.1.2 OpenSSH服务器的配置 30 4.1.3 使用ssh命令登录SSH服务器 30 4.2 Telnet服务 31 4.3 插入式身份认证模块 32 第五章 SAMBA和NFS服务 33 5.1 SAMBA服务简介 33 5.2 配置方法 33 5.3 NFS服务配置方案 36 第六章 DHCP服务 38 6.1 DHCP服务简介 38 6.2 DHCP服务的原理 38 6.3 DHCP服务的配置 38 配置方案: 39 测试及管理方法: 39 第七章 域名系统 40 7.1 域名系统简介 40 7.2 配置文件 40 7.3 相关工具 40 7.4 安装DNS服务 40 7.5 DNS的配置 41 7.6 测试及管理办法 43 第八章 Apache和Vhost服务 44 8.1 Web服务器简介 44 8.2 安装启动Adache 44 8.3 Apache的配置 44 1、查看编译配置参数 44 2、查看已经被编译的模块 44 3、Apache的配置文件 44 4、基本配置 44 5、分割配置任务 45 8.4 Vhost配置 45 1、DNS配置 45 第九章 邮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49 9.1 SendMail 服务 49 9.2服务原理 49 9.3配置文件 49 9.4安装sendmail 50 9.5 配置方案 50 9.6 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和配置 52 一、所需软件: 52 二、安装和配置 52 三、测试 54 四、Server的启动与关闭 54 第十章 FTP服务器Linux安全 55 10.1 FTP服务器简介 55 10.2 FTP运行原理 55 10.3 Linux下的FTP服务器 55 10.3.1安装启动vsftpd 55 10.3.2 配置vsftpd 55 10.4 使用vsftp服务 56 10.4 Linux安全初步 56
确认系统中vsFTPd的安装和版本情况: [root@localhost ~]#rpm –q vsftpd 安装vsFTPd命令: [root@localhost Server]#rpm –ivh vsftpd-2.0.5-12.el5.i386.rpm 在vsftpd.conf文件中配置匿名访问: anonymous_enable=YES 启动vsFTPd服务 [root@localhost ~]#/etc/init.d/vsftpd start 停止vsFTPd服务 [root@localhost ~]#/etc/init.d/vsftpd stop 重新启动vsFTPd服务 [root@localhost ~]#/etc/rc.d/init.dvsftpd restart 重启vsftpd服务: [root@localhost ~]#/etc/rc.d/init.dvsftpd condrestart vsFTPd的配置 在vsftpd.conf文件中配置监听地址 listen_address=ip address 在vsftpd.conf文件中配置控制端口的格式为: listen_port=port_value vsftpd.conf文件 主动模式的相关配置参数如下:  port_enable=YES|NO  connetc_from_port_20=YES|NO  ftp_data_port=port number  port_promiscuous=YES|NO 关于被动模式的相关配置参数如下:  pasv_enable=YES|NO  pasv_min_port=port number  pasv_promiscuous=YES|NO  pasv_address= IP address ASCII模式相关配置参数如下: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NO ascii_upload_enable=YES|NO 超时选项: idle_session_timeout data_connection_timeout accept_timeout connect_timeout 负载控制: max_clients=numerical value max_per_ip=numerical value anon_max_rate=value local_max_rate=value vsFTPd的具体应用 打开vsFTPd的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 /etc/vsftpd/vsftpd.conf 打开匿名用户支持: anonymous_enable=YES 打开写支持: write_enable=YES 允许上传;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上传;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许匿名用户创建目录和上传; anon_other_write_enable=NO 但不允许匿名用户删除和改名; 执行以下指令让匿名用户具备写权限: [root@localhost ~]#chmod ftp.root /var/ftp/pub 重启vsFTPd服务: [root@localhost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匿名服务器测试 匿名登录vsFTPd匿名服务器,登录名为anonymous,密码都为空: [root@localhost ~]# ftp 192.168.1.6 测试能否上传文件,输入!ls命令查看匿名用户拥有哪些文件: ftp>!ls 假设匿名用户在本机/var/tmp目录下有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使用以下命令测试是否能将其传到服务器上: ftp> put test.txt 最后测试匿名用户是否能够新建目录: ftp>mkdir hello /incoming/hello目录建立成功,即测试成功。 配置高安全级别的匿名FTP服务器 在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修改或添加如下设置: anonymous_enable=YES 启用匿名访问 local_enable=NO 关闭本地用户访问 write_enable=NO 关闭本地用户的写权限 anon_upload_enable=NO 关闭匿名用户的上传权限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关闭匿名用户创建目录和写入文件的权限 anon_other_write_enable=NO 关闭匿名用户删除、改名的权限 安全调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安装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 服务器的步骤如: 1. 获得 Red Hat 订阅:在 Red Hat 官方网站上购买或申请试用一个 RHEL 订阅。 2. 下载 RHEL ISO 镜像:登录到 Red Hat 官方网站,下载适用于服务器的 RHEL ISO 镜像文件。 3. 创建安装介质:将下载的 ISO 镜像文件刻录到 DVD 或创建一个可启动的 USB 驱动器。确保你的服务器可以从这些介质启动。 4. 启动服务器:将服务器插入 DVD 或连接 USB 驱动器,然后启动服务器。 5. 选择安装方式:在启动时,选择安装 RHEL。根据提示选择适当的语言、键盘布局和其他首选项。 6. 设置网络连接:配置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包括静态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设置。 7. 确定存储设备:选择要用于安装 RHEL 的存储设备。你可以选择在整个磁盘上安装,或者对现有分区进行手动设置。 8. 设置主机名和时区:为服务器设置一个唯一的主机名,并选择正确的时区。 9. 创建 root 密码:设置用于 root 用户的密码。确保密码强度足够,并记住它以便以后登录。 10. 安装软件包: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组。你可以选择服务器、图形化桌面环境、数据库、Web 服务器等。根据你的需求进行选择。 11. 等待安装完成:等待 RHEL 安装程序完成所有文件的复制和配置。 12. 重新启动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服务器,并从硬盘启动。 13. 登录系统:使用 root 用户名和之前设置的密码登录到 RHEL 服务器。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安装过程概述。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步骤和选项,具体取决于你的环境和要求。建议参考 Red Hat 官方文档或联系 Red Hat 支持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