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的存在是为跑步提供支撑和缓冲,所以无论是跑步新手还是专业的运动员,拥有一双合适的跑鞋都是必须的。
足底筋膜炎、水泡、黑脚趾甲以及脚部疼痛,都有可能和跑鞋选择不当有关。
下面是跑者在选择或使用跑鞋时常犯的几个错误,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没有正确测量脚的大小
由于种种原因,人的脚长和宽度增加是很常见的,一些常见影响因素包括训练量、年龄、体重增加、平时穿着大号鞋子以及怀孕等等。
此外如果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槌状趾等疾病会导致关节肿胀,也会影响脚的尺寸。
相同品牌的不同型号以及不同品牌的跑鞋尺寸有时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买跑鞋时,有条件最好去跑鞋商店,通过专业的方法测量脚的大小。
在普通商店买跑鞋
虽然你可能认为这样更省钱,但在普通商店买跑鞋可能会选错跑鞋,尤其是对自己的脚型和跑步姿势不清楚的情况下。
前往最近的跑鞋专卖店,在那里你的跑步风格和步态将会得到专业的评估,专业人员为你推荐合适自己特点的跑鞋。
当然,价格可能会稍微高一点,但是考虑到合适的跑鞋在对脚的保护和跑步表现提升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些投入还是值得的。

在错误的时间买鞋
一天中最好的买鞋时间是在晚上。
从早上开始,人的脚开始肿胀,直到下午5点左右才停止。结果往往是晚上7点,一双上午还感觉正好的鞋子可能变得太紧了。
不仅如此,由于跑步的高冲击性和强烈性,增加的血液流动会导致脚部轻微肿胀,特别是随着跑量不断增加时。

所以买跑鞋最好选择一天中晚些的时候,如果整天站着做很多事情,情况尤其如此。为了谨慎起见,可以买一双鞋码比休闲鞋大半码的跑鞋。
一双鞋跑到底
太多的跑步者会把一双跑鞋穿到底,直到它们过了最佳状态。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最好和最昂贵的跑步鞋,也会在结构、缓冲和支撑方面逐渐老化,失去功能。不管是跑步、举重、踢足球、徒步旅行还是购物,这种情况都会发生。
一旦跑鞋出现过度使用的迹象,应该立即更换。
根据经验,穿六个月后要买另外一双跑鞋作为替补使用。一双跑鞋的使用里程最好不好超过1000公里或者半年。
★请记住
训练强度、体重、步态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跑鞋的寿命。
当然也有人会问,我怎么知道我适合什么样的鞋子呢?
小编也整理了一些选购跑鞋的小知识,看看是都适合你:
先清楚自己的脚型
要确定双脚的足弓类型,不要简单地主观判定自己脚属于什么类型,推荐使用简便易行的湿脚测试法。
简单说就是双脚踩湿之后,站到地板上,看留下的脚印。如果中间位置很窄就是高足弓,其他类推。

正常足弓:这种脚型在跑步时通常以脚跟外侧着地,然后向内侧滚动以减缓冲击力,最后过渡到全脚着地。这种脚型与体重正常的跑步者从运动力学上讲是高效率的,可以选择半弯曲型的稳定类或缓震型和支撑型跑鞋。
扁平足:平足的人在跑步时往往以脚跟外侧着地,然后过分地向内侧滚动,形成内翻。如果不加以矫正,很多过度磨损型的关节伤害都可能出现。平足跑步者应该选择直型或半弯曲型、备有特别加固的足弓部内垫的鞋以减少内翻的程度。避免穿减震垫太厚,或弯曲型跑步鞋,适合支撑型跑鞋。
高足弓:这种脚在落地时通常向内滚动缓冲不够,所以对冲击力的吸收减缓不明显。这种脚型的人应选择减震加垫类,弯曲或半弯曲的鞋。鞋底的可弯曲性应该较好地增加脚的活动范围,避免稳定类鞋。
了解运动鞋的分类
缓冲减震型跑鞋: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过分强调对足弓的支撑和脚跟矫正功能的跑者。如果你属于正常足型,没有严重的内/外八字的情况出现,那这类跑鞋最适合你。同时,这类跑鞋也适合于体型小和初学者穿着。
稳定支撑型跑鞋: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一定的足弓支撑和脚跟矫正的跑者。比如有轻微的内/外八字,或者跑步时习惯后脚掌着地,需要对脚部给予支撑保护,那么这种鞋子应该比较适合你。
控制型跑鞋:如果你已经证明自己跑步的时候有内八字脚现象,或者你的脚踝力量比较差,或者你的体重比标准体重偏重,或者你跑步姿势习惯全脚掌着地,那这种跑鞋应该比较适合你。
竞速型跑鞋:这一类鞋通常为竞速、追求卓越成绩而特别设计,重量轻、薄、反映快是它最大的特点。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如果你不是专业的跑者,不建议选择,因为技术不够反而会造成受伤。
确定自己的步态类型
可以通过观察鞋底的磨损来判断。
这有一个前提,该鞋应该是我们日常穿着的,且不带有矫正功能,以此来判断自己的脚型特点才比较准确。
大家可以脱下鞋子看看自己的鞋底磨损情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脚,以下面 6 种情况来说:

1. 脚底前端与后跟外侧的磨损:正常脚型的人所产生的磨损,表示你的脚型和大多数人没有太大差异。
2. 只有脚底前端的磨损:表示跟腱(阿基里斯腱)可能太紧。建议多做伸展运动,把后脚筋拉松。
3. 脚板内侧的磨损:表示脚板过度内翻,或是先天性的扁平足。这种情况的小伙伴,建议可以选择后跟有较硬护套,或是购买特殊的鞋垫来加强足弓部位的支撑。
4. 脚趾部位的磨损:表示鞋子可能太小啦!
5. 脚板外侧的磨损:表示脚板过度外翻,或是先天性高脚弓足。建议挑选吸震能力强的鞋子,必要时再配合特制的鞋垫来矫正。
6. 大拇指旁的磨损:表示鞋子太窄,你需要鞋头比较宽的鞋子~
同时对运动鞋来说,有直型,曲型,半曲型三种鞋底型状,这个和湿脚测试中测得的脚型是对应的。

判断出自己的脚型和脚踝内旋的角度:
1、过度内旋、平足选择的运动鞋,鞋底应该是直型;
2、正常内旋以及无内旋、对应正常足弓选择运动鞋,底部鞋型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3、内旋不足、高足弓选择的运动鞋,鞋底应该是曲型;
试穿运动鞋时的侧重点
1、正常足:重点试脚趾感觉。
这类人的足弓微微内拱,有助于吸收冲击力,但如果鞋子过紧或鞋尖太窄容易导致鸡眼或黑指甲。一般来说,脚趾与鞋尖应最少预留1厘米的空间。
2、低足弓:重点做变向跑测试。
低足弓和平时就容易扭脚的人,都要重点考虑运动鞋的支撑作用。试穿上运动鞋后,做一下变向跑测试,在向左或向后转向时,感觉鞋对脚、脚踝是否有贴合的包裹感。
3、高足弓:跳跳试弹性。
高足弓脚型由于足弓弧度太大,难以贴近地面,在运动时脚与地面的冲击力非常大,容易受伤。
因此,高足弓的人应选缓冲性能好的鞋。试穿后可在平地多跳几下,测试鞋的缓冲性能,如果感觉弹性不错,鞋底较软,且触地时震脚感不强,则说明缓冲性能不错。
跑步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所有的装备也不过是一双鞋子,一条短裤和一件T恤,虽然这么说,但是在真正开始跑步之前还是有许多困难要克服的,首先就是购买一双合适的跑步鞋。所以,以上几招你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