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机探索规律的例子,案例《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者:麻园岭小学 李春芳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书27页

2.教材编写特点:

《积的变化规律》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教材编排特点教材分析 :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2、归纳规律:引导学生广泛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引导学生再举倒,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4、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我的思考

《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并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找: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六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将六道计算题目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渗透一个因数相同,而另一个因数发生了变化,那么积是怎么变化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个步骤,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二、验:在发现的两组题目积的变化都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的乘法算式中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再在另外的题目中验证规律。

三、用: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步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要讲究严密,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有了乘法为前提,并且能够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五年级学生对于面积计算并不陌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很多,因为通过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应该会有很多种,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

4.在探索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一定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另外,有可能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将提醒转化为已学图形,但在面积推导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将推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全班学生一起商量,探讨。

5.我的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堂课在设计时,至始至终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理念。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以及如何将新知与旧知及相互之间如何转化,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自己来推导出结果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运用。

2、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发展推理能力。

3、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教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四、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出示口算题目

6×2、10×4、 5×4、600×2、60×2、20×4

2、口算后将六道计算题目分两组,该怎么分?独立思考。学生说,师板书:

A组:

6×2=12 B组:20×4=80

60×2=120 10×4=40

600×2=1200 5×4=20

3、说说为什么要那么分,说说理由?

小结:都有两个数相乘,其中都有一个因数相同。

师:先观察A组算式,哪个因数不变?“2”不变,另外的因数发生了变化,积变了吗?是怎么变化的?它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

探究与展示

(一)探索规律

师:将A组三个算式分别编上序号①、②、③。首先将②式与①式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生:一个因数没有变化,另外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

师:扩大10倍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乘以10,扩大几倍就是乘以几。

师:大家看看积由“12”变成了“120”,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也乘以了10。

进一步发现规律:

将③式与①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因数“2”没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0,积也乘以

100。

通过刚才大家的发现,你能不能将自己的发现用一句话总结(小组讨论)

小结: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就乘以几。

师:将B组算式也分别编上序号①、②、③,将算式②与①比较,发现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吗?(独立思考)

生:一个因数没有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

师:缩小几倍是什么意思呢?

生: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缩小10倍就是除以10。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观察。通过观察给以该学生的回答肯定。

师:接着观察③式与①式,看看因数和积的变化。(独立思考)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0,积也跟着除以100。

全班学生根据该学生的发现一起观察对不对。

将刚刚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小组讨论。

小结: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跟着除以几。

能不能将刚才发现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呢?小组讨论

小结: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就跟着乘以或除以几。

师:之前说过,前面两组算式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才有这样的规律。

生: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

回顾刚总结的规律。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乘的算式都有你们总结的规律呢?

生:“有可能”“不一定!”……

师: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和你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生:好!

(二)验证规律

教师出示一道数学题目15×24=360,提醒学生确定一个因数不变(15不变),另一个因数24÷2=12,竖着看根据规律就是积360也要除以2,结果是180。再一起横着算看看,15×12是不是等于180,结果真的应该是180。

师:刚刚是老师出的题目,接下来你们自己随便出一组算式,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注意要确定一个因数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另外数字比较复杂的,请用计算器计算。

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小组汇报:

生A:我出的是1×1=1,其中一个“1”不变,另外一个“1×9”,确实积也跟着乘以9。就是9了。

生B:我们用的是34×6=204,确定“34”不变,6除以2,如果按照前面的规律应该是204也除以2就应该是102,后来我们横着算用34×3果真等于102。

生C:……

……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我们跟进一步的验证了刚刚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只要是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都有这样的规律。

此时一个学生立刻举手,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生马上举出一个例子:比如说45×10=450

45×9=405

这两个算式没有前面所说的规律。(教室里面鸦雀无声,大家都在注视着,师板书两道算式。)

师:是不是这个算式真的没有前面所说的规律呢?我们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

生:“确实不好验证!”

“有办法,用计算器算算?”

师:怎么算?全班交流。

生:我们发现45没变,用9去除以10是0.9,再用积405去除以450也是0.9,也就是另一个因数除以0.9。积也跟着除以0.9(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板书)。所以说还是符合前面说的规律。

师:通过再一次验证,我们能更加肯定自己发现的规律了。谁能将刚发现的规律背出来。

学生大胆尝试。

齐读规律

师小结:我们总结的这一规律是积的变化规律,那学了这个规律肯定有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尝试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

(三)应用规律

1、出示习题:试一试:根据15×4=60,利用规律完成下面各题

15×8=(  )

30×4=(  )

15×( )=360

说说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特别是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发现: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积乘以几,另一个因数也乘以几。

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

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345679×18=

12345679×27=

81×12345679=

12345679×( )=444444444

12345679×( )=666666666

关键让学生说说怎么思考的,让学生将思考过程说出来。

560平方米

3、

8米

上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