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 软件 性能测试,酷狼NAS 10T性能测试

我们是否需要  10T  容量的硬盘呢?目前主流的  3.5  英寸硬盘领域,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购买  2T-3T  容量,  10T  硬盘的容量固然吸引人,但是我们是否需要去购买一块容量如此庞大的硬盘呢?

004a5d871766d7ac8100d3a1a23c5276.png

回答是肯定的,

10T  看似乎空间非常大,如果你是个对容量有特殊需求的人,特别是基于

PC  端的多媒体工作者,你会发现  10T  是存储空间的起底,甚至你需要  20T  用于组建阵列实现更快的速度或是全自动的数据备份。

希捷就在2016年7月份发布了一套最大容量为10T的硬盘组合,其包括针对消费端的BarrCuda

Pro台式机硬盘、针对NAS应用的IronWolf NAS酷狼硬盘和针对监控应用的SkyHawk酷鹰硬盘, 采用全新品牌名称和形象。

36805f9972a93ce34fb073431a54690b.png

在发布守护者系列4个月之后希捷再次推出了针对NAS应用的希捷IronWolf

Pro酷狼Pro硬盘,作为守护者系列产品的补充,希捷IronWolf Pro为NAS重度用户提供更为周全的数据恢复服务。

IronWolf Pro

和IronWolf区别在于,IronWolf Pro仅提供从6T、8T、10T,三种容量全部搭载旋转震动传感器、写入量指标为300T/年,平均故障时间为120万小时,提供5年质保,提供标准的2年Rescue数据恢复服务。

IRonWolf Pro

10T  采用充氦技术,在封装上与守护者系列其他型号的10T规格一致,在反转电路板上设置了两颗旋转震动传感器,确保在多盘位NAS设备中始终保持稳定的表现。

4180f029b1b162492ddbea0e6c0aa41f.png

搭配针对NAS优化的AgileArray,AgileArray注重于平衡、RAID优化和管理,旋转震动传感器包含在AgileArray技术内,针对RAID则利用错误恢复控制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电源管理注重于能源节约,科学的分配峰值和闲时功率。

在客观数据检测部分,我们利用 PC平台SATA口直连以对盘体的性能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采用ATTO对这款硬盘的I/O口进行下测试,这款软件通过顺序方式进行测试,因此在接口和性能上基本可以了解到产品能够达到的极限性能

从ATTO测试中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性能,持续读取246MB/秒,写入246MB/秒!除了拥有10T庞大的存储空间之外,同样庞大的吞吐量才能更好的利用这些空间,作为一款10T氦气盘读写都达到246MB/秒左右的速度也在情理之中。

713e0fae0d6ce8b368e2da7f6a835e08.png

接着我们通过HD TUNE这款健康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

从HD Tune的基准读取测试来看,曲线为标准的硬盘走势图,峰值读取速度为243MB/秒,最低104MB/秒,平均速度达到185MB/秒,峰值写入速度为237MB/s,最低105MB/s平均速度达到183MB/s

5c523faeb78d8805d807e92d5250e46b.png

在FastCopy中我们模拟实际传输速率来看大文件读取为104MB/s,写入为161.MB/s。碎文件读取为225MB/s,写入为172MB/s。

93a2aa9b82833a2d37e58f8cc621b205.png

11a6916ade9e0ca55842f4c1071d566c.png

5aaec302c4dd036f55a4b81322ef34fc.png

b85b0d7bf4fd3d1dd5333b7143f701c1.png

以上一系列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出,酷狼Pro 10T的性能已经十分优秀,确实是一款值得购买的NAS硬盘,对于有NAS需求的用户来说,可以考虑入手一块当做存储“利器”了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CMR和SMR硬盘的区别及应用场景。首先,我需要回忆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差异。CMR是传统磁记录,而SMR是叠瓦式磁记录。记得SMR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重叠磁道来提高存储密度,但这也带来了写入性能的问题,特别是在随机写入时可能需要重写相邻磁道的数据,导致性能下降。而CMR则没有这种重叠,因此写入性能更稳定。 接下来要整理它们的区别点。可能包括结构差异、性能表现、应用场景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比如,CMR适合频繁写入的场景,如NAS或监控系统,而SMR更适合冷数据存储,比如归档备份,因为写入次数少,读取多。 还要注意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尤其是引用[2]提到希捷NAS硬盘使用旋转振动传感器,这可能与CMR相关,因为NAS环境需要高可靠性和性能。而引用[4]提到HDD的大规模退役和回收,可能和SMR的应用场景有关,比如在需要高密度存储但写入不频繁的情况下使用SMR可以延长硬盘的使用周期。 需要确保回答中使用正确的中文术语,并按照系统指令将数学公式和独立公式用$和$$标注,不过这个问题可能不需要太多数学表达式。但如果有涉及容量计算或性能参数,可能需要使用。例如,存储密度提升比例可以用$表示。 然后要考虑生成相关问题,可能涉及技术细节、如何选择硬盘、未来发展趋势等。例如,如何检测硬盘是CMR还是SMR,或者SMR硬盘的数据恢复挑战。 最后检查引用是否正确,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关于NAS硬盘、接口协议、回收趋势的内容,可能需要将这些引用自然地融入到回答中,比如提到NAS应用时引用[2],提到接口协议时引用[3],回收趋势引用[4]。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区别和应用场景,并添加相关问题。同时注意使用中文,避免专业术语使用错误,保持口语化但准确。</think>### CMR硬盘与SMR硬盘的区别及应用场景 #### 核心区别 1. **技术原理** - **CMR(Conventional Magnetic Recording,传统磁记录)**:磁道间保留保护间隔,写入时无需覆盖相邻磁道[^3]。 - **SMR(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叠瓦式磁记录)**:磁道像屋顶瓦片一样部分重叠,通过牺牲写入性能换取更高存储密度[^3]。 2. **性能表现** - **写入方式**: - CMR支持随机写入,适合频繁修改数据的场景(如数据库、NAS)[^2]。 - SMR需按顺序写入或批量改写,随机写入可能导致性能骤降(需缓存或重写相邻磁道)。 - **读取性能**:两者差异较小,但SMR在密集读取时可能因磁头寻道复杂化略受影响。 3. **容量与成本** - SMR单碟容量比CMR高$15\%\text{~}25\%$,单位存储成本更低。 - CMR因结构简单,单位容量成本较高,但性能更稳定。 4. **可靠性** - CMR写入操作独立,长期使用中数据稳定性更高,适合高负载环境(如企业级存储)。 - SMR因磁道重叠,频繁写入可能引发“写入放大”问题,可靠性相对受限[^4]。 #### 应用场景 - **CMR适用场景**: 1. NAS多盘协同工作(需抗振动和高可靠性,如希捷系列) 2. 监控系统(7×24小时连续写入) 3. 数据库/虚拟机(随机写入频繁) - **SMR适用场景**: 1. 冷数据归档(如云备份、历史日志) 2. 家用级大容量存储(一次性写入、多次读取) 3. 低负载环境(如外置备份硬盘) #### 技术趋势 随着存储密度需求增长,SMR技术可能在大容量消费级硬盘中进一步普及,而企业级场景仍以CMR为主[^4]。未来新型技术(如HAMR)或逐步替代两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